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16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docx

课外文言文五解析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

专题08课外文言文(五)

一、(2019·山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3题。

师说(节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①先乎吾,吾从而师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师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①固:

本来。

②师:

动词,学习。

③庸:

动词,表示反问,岂。

  12.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吾从而师之②生乎吾后③亦先乎吾④其闻道也

  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及分析句间关系的能力。

根据文中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可选出前两空为“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再采用排除法,可选择正确答案为D。

13.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_________________”,主张不拘泥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

(第一空用原文填写)(3分)

【答案】传道授业解惑(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地位(或“贵贱”“地位高低”等)年龄(或“长少”“年龄大小”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

“师者”的价值在于什么,即作用是什么。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传道授业解惑”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第二空结合文中的最后一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来分析,可得出不拘泥于“地位”(“贵贱”、“年龄”(“长少”)等。

二、(2018·江苏南京)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12分)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

“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

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

“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

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

”至期来,竟复去。

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

“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

”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

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

②守土者:

地方官员。

⑤备:

充任。

④思陵:

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⑤牝(pìn):

雌性的。

⑥廉:

查访。

⑦薄海:

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⑧数数(sù):

数,通“速”,快。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②会明亡(▲)

③候已竟去(▲)④守土者异之(▲)

【答案】①告诉②适逢③离开④认为……奇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解释。

此类题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还要全面理解文言文内容,在上下文语境中推断词语意思。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进山对他说或告诉他,所以“语”是“告诉”的意思。

②“会明亡”的翻译是正赶上明朝灭亡,所以“会”是“适逢”“恰巧遇到”的意思。

③“候已竟去”是“等候多时最终已经离开的意思”,所以“去”是“离开”的意思。

④“守土者异之”的意思是守土的人认为很奇异。

“异”是意动用法,“认为……奇异”“以……为异”的意思。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答案】示例:

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一是注意句式,本题是一个疑问句。

二是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

再注意“以”是“用”的意思,“易”是“交换”的意思。

10.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

请加以概括。

(4分)

【答案】示例:

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必须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

根据“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可知象能听懂人的要求。

从“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可以看出象能主动寻妻;从“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可以看出象在大炮前不害怕死亡,从“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可以看出象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参考译文】

黔地的人过去曾对我说,地方官员期望见到贡象,一定到山中对贡象说:

“朝廷下令你充任禁军,将要授予你官职。

”象低下身子贴着脚,好像许诺的样子,随即被驯服(跟随来人)走了,不用去捕捉它。

明思宗时,要贡象前来充军,之前告诉过他,一头象答应了。

正赶上明朝灭亡,没有果断前来。

皇朝定传国的宝器,征召贡象。

几头象答应前来。

一头象即使呼唤它,它也不来,迟到了几天,动作轻快地来找雌性的象,原来是它山中的配偶啊,等候多时最后离开了。

地方官员查访后知道他到了日期还会回来,于是就先告诉他说:

“现在的天子神圣,海内外广大地区知道天命有归属,带兵的人率先带兵投降,地方官员接着带着城投降。

你是异类,怎么敢违抗天子不赴任呢?

”到了日期,象最终又离开了。

地方官员认为很奇怪,在路上设置了大炮,告诉象说:

“你爱妻子,速速回来,你再逃跑,就会死在炮弹下。

”象听到后,慢慢地走上前伏地炮台下,好像等待着举炮的人。

啊,奇特啊!

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现在从一头象的身上可以看出来!

三、(2018·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

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

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雄尝好辞赋。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

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

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③身哉!

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强》。

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

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

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

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④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⑤久次转为大夫。

恬于势利乃如是。

于时,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

桓谭曰:

“今杨子之书文意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①耆:

通“嗜”,嗜好。

②儋石:

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③湛:

通“沉”,使沉没。

④符命:

古代指天赐吉祥给人君的凭证,即祥瑞之物。

⑤耆老:

年寿高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A.清静亡为亡:

通“无”,没有

B.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奇:

对……到惊奇

C.而雄三世不徙官徙:

迁移

D.而论不诡于圣人论:

观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方法有二:

一是根据句意推测词义,二是调动课内文言积累,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

B、C项可采用方法一:

B项,根据句意“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对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可推知句中的“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解释为“对……感到惊奇”;C项,结合前句“所荐莫不拔擢”推测“而雄三世不徙官”的句意为“但杨雄三代不升官”,据此可确定“徙”在此处应解释为“升官”。

A、D两项可采用方法二:

A项中“亡”与《愚公移山》中有“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字意义相同,同“无”,没有;D项中“论”与《河中石兽》中“众服为确论”中的“论”意思相同,应解释为“观点”。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3分)

译文:

【答案】(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也安然自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这是个省略句,在句首应补充主语“扬雄”。

同时抓住关键词:

“乏”见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空乏其身”,意为“财资缺乏”,此处应理解为“贫穷”;“之”,助词,的;根据语段大意,尤其是后句可推知“晏如”意为“安然自若的样子”。

注意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忠于原句。

(2)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

(3分)

译文:

【答案】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符命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还是未被封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句中“功德”前省略了“他的”,翻译时应补出。

同时抓住重点词语“及”,等到;“众”,多;“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封侯。

5.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

《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

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①都推崇扬雄淡泊名利:

如家境贫寒却安之若素;未遇明君、贤知,才华未显于天下,但扬雄不戚戚汲汲。

②本文中扬雄还有年少好学、博学深思;才华横溢、文赋绝伦;尊崇圣贤、怀悼屈原等突出之处受人推崇。

他的才华横溢、文赋绝伦;王音赞叹他的文章,推荐其任职;其位与王莽等人并列;受到刘歆、范逡的敬重;桓谭认为他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

他的尊崇圣贤、怀悼屈原:

不是圣贤之书他不喜欢:

读《离骚》痛哭流涕,并作《反离骚》悼念屈原。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第一问:

《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意思是西蜀有扬子云(扬雄)的亭子。

作者刘禹锡以此与自己的陋室类比,表明自己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生活志趣。

本文第一段中有“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可见扬雄虽家境贫寒,但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本文最后一段桓谭评价杨雄说:

“如果遇到明君,再经历与几个圣贤的人相处,被他们称道,那么扬雄一定能超过诸子了。

”由此可见,扬雄当时未遇明君、贤知,才华未显于天下,但他却“晏如也”,可见其从不戚戚汲汲。

第二问:

细读文本,寻找第一问之外的扬雄的突出之处;然后根据“简要分析”的要求,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扬雄的“突出之处”。

人物传记通常第一句介绍人物籍贯,第二句即开始介绍、刻画人物品性。

从第一段第二句可总结出:

扬雄年少好学,博学深思。

从从第一段中的最后一句及第二段可看出扬雄具有尊崇圣贤、怀悼屈原等突出之处。

第三、四段是当时别人对扬雄的称赞和荐举:

王音赞叹他的文章,推荐其任职;其位与王莽等人并列;受到刘歆、范邃的敬重;恒谭认为他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

【参考译文】

扬雄字子云,是蜀郡成都人。

扬雄小时侯很爱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静默爱沉思。

清静无为,没有什么嗜好欲望,(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也安然自若。

自己有最低的限度:

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扬雄曾经喜好辞赋。

此前,蜀有司马相如,作赋很壮丽典雅,扬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赋,常把他作为榜样模仿。

又惊讶屈原文才超过司马相如,却至于不被容纳,作《离骚》,自己投江而死。

(扬雄)为他的文章感到悲伤,读时没有不流泪的。

认为君子时势顺利就大有作为,时势不顺就像龙蛇蛰伏,机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江呢!

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离骚》中的句子而反驳它,从岷山投到江水中来哀悼屈原,名为《反离骚》。

当初,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地来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对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召来把他任命为门下属吏,推荐扬雄等待皇帝的诏书。

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给事黄门,和王莽、刘歆并列。

哀帝初年,又和董贤同朝为官。

成、哀、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被提拔的,但扬雄历三位皇帝当政不升官。

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符命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还是未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

他就是这样淡泊名利。

当时,只有刘歆和范逡敬重他,而桓谭认为他无与伦比。

桓谭说:

“现在扬雄的书文义最深,论述却又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与几个圣贤的人相处,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能超过诸子了。

四、(2019·甘肃白银)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

(6分)

橄榄

时珍曰:

橄榄名义未详。

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

王祯云:

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

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

《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

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

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

19.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

故人名为谏果。

【答案】故/人/名为谏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

解答这类题,先要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单位划分即可。

同时文言文断句一般在主谓间断开。

本句翻译成“所以/人们/命名为(或称之为)‘谏果’”

20.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2分)

【答案】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从“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这句话可知称橄榄为青果的原因是橄榄熟了,颜色也是青色的。

21.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2分)

【答案】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只答“治鱼骨鲠胸(喉)”,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相关内容,文中引用《名医录》里张九治愈王顺福家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

根据分析,组织简洁的语言回答即可。

五、(2019·甘肃酒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

(6分)

橄榄

时珍曰:

橄榄名义未详。

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

王祯云:

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

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

《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

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

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

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

19.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

故人名为谏果。

【答案】故/人/名为谏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

解答这类题,先要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单位划分即可。

同时文言文断句一般在主谓间断开。

本句翻译成“所以/人们/命名为(或称之为)‘谏果’”

20.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2分)

【答案】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从“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

”这句话可知称橄榄为青果的原因是橄榄熟了,颜色也是青色的。

21.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2分)

【答案】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只答“治鱼骨鲠胸(喉)”,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相关内容,文中引用《名医录》里张九治愈王顺福家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

根据分析,组织简洁的语言回答即可。

六、(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知弗若欤?

曰:

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其一人专心致志

(2)其名为鲲

(3)及其家穿井(4)其真无马邪

【答案】10.

(1)其中的

(2)它的(3)他(4)难道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含义的能力。

(2)(3)(4)分别出自课文《北冥有鱼》《穿井得一人》《马说》。

文言文虚词“其”可以作代词,译作“他”“自己”“那”“其中”等;作助词,译作“难道”“大概”等;译作连词“如果”等。

A项,代词,其中的;B项,代词,它的;C项,代词,他;D项,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11.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骈死于槽枥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11.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固定句式,“惟……为听”,宾语“弈秋”前置,正常语序中,应放在“听”之后。

A项,介词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于槽枥之间骈死”;B项,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但少如吾两人闲人者耳”;C项,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有何陋”;D项,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12.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1分)

【答案】12.设问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选文的结论句是:

“为是其知弗若欤?

曰:

非然也。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问自答的设问句。

13.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3.

(1)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翻译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基本原则,做到“字字落实”,采用“增、删、移、换、调”的“五字诀”的翻译方法。

翻译时要有得分点意识,得分点往往是通假字、活用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和特殊句式。

这两个小题的得分点是:

(1)俱:

都;弗:

不;

(2)其……其:

是……还是……;正色:

本色;至极:

看到尽头。

乙文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

不是这样的。

七、(2019·广西北部湾)

(三)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①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①出自《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2)又欲“推”字

【答案】17.

(1)在(1分)

(2)想要(1分)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也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

【课内链接】

本课实词

课内链接/分析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在)

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在)

又欲作“推”字

(想要)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想要)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18.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1分),看到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很惊讶(1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此题中,“引”“势”“非”(其实,这几个词语在课内都学过),应进行直译,而“下”“……也”应进行意译。

注意“观者讶之”中“讶”的用法:

对……感到惊讶。

“者”是“……的人”。

1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从“炼字”的角度对比“敲”“推”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敲”字?

【答案】19.本题考查赏析古诗文“炼字”的能力。

“敲”字以动衬静,更加凸显出周围的安静同时体现了僧人的礼貌,“推”字无法准确地描述出当时的意境,缺乏画面感。

【解析】首先应了解两个字的具体含义,然后带入诗中描绘出具体的画面和情景,最后点明手法和作用。

“敲”较“推”更为生动形象,使诗句更具美感。

【参考译文】贾岛初次去科举考试,在京城(贾岛即兴写了一首诗。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这首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八、(2019·四川内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0题。

(10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

“留以为梁。

”余曰:

“木小不堪也。

”僮曰:

“留以为栋。

”余曰:

“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

“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

“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

“太少矣。

”僮怨曰:

“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

“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

【注】①僮:

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

担心,忧虑。

③湿:

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人有馈一木者馈:

(2)木小不堪也堪:

(3)为余生炭满炉余:

(4)乃尽湿之乃:

【答案】

(1)馈赠,赠送;

(2)胜任,胜用;(3)我;(4)于是,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

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联系出现在课文中的这个词的意思进行比较,推测其意思。

“为余生炭满炉”的“余”和“当余之求师也”中的“余”意思相同,都是“我”。

“乃尽湿之”中的“乃”与“乃悟前狼假寐”中的“乃”意思相同,为“于是”。

19.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答案】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首先要准确翻译重点词语的意思。

本句“宜”的意思是“可以”,“惟”的意思是“只是”;其次翻译要做到“信达雅”的要求。

20.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3分)

【答案】示例1:

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

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1分),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本题劝慰别人,考查口语能力。

可以从选文“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的道理分析“小明性格内向”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还有,人的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就像炉火可大可小一样。

【参考译文】

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

“留下可以做成房梁。

”我说:

“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

”家僮说:

“可以做栋。

”我说:

“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

”家僮笑着说:

“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我说:

“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

岂只是木料呢!

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

“炭太多了。

”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

我说:

“炭太少了。

”小僮抱怨说:

“火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