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后史学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30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排版后史学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版后史学史.docx

《排版后史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版后史学史.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版后史学史.docx

排版后史学史

名词解释

人物:

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春秋》,是全世界最早的历史文献学家,也是最早从事历史普及工作。

2、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任太史令多年,他幼年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二十岁开始壮游全国,此间探访历史遗迹,考察风土民情收集了史料。

元封三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他秉承父亲遗愿,开始准备撰写《史记》。

天汉三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捕下狱,处以腐刑。

出狱后他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前后有15年以上时间才写定成书。

《史记》成书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司马迁注定名留青史。

3、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

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

相传曾著《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又著《国语》,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年--前453年)周王室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史实,偏重记述君臣言论,为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4、班固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

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

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

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此时所著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5、范晔两晋南北朝之际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东晋南朝顺阳人。

范晔出生官僚世家,“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

入宋后,曾任职至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被告发参与谋反,下狱处死。

范晔于元嘉元年被降职,不得志,于是删编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言,前后二十余年,至死尚未完成。

范晔将众多《后汉书》删减成一部,且疏而不漏,为后世东汉历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7、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8、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9、刘知几唐代史学家。

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着作佐郎、中书舍人、着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馀年。

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

开元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

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10、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安人(今福建建瓯),世称西山先生。

学识渊博,喜读《资治通鉴》写成《通鉴纪事本末》42卷,239个专题,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

创造了纪事本末体。

11、郑樵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郑樵的著述达8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

《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

该书收录了郑樵平生著述择要的“二十略”﹐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文献。

12、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二十岁中进士,为人谨慎踏实,为官直言敢谏,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到地方任职,六任冗官,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历史兴衰的总结,皇帝后命设局专修。

1084年完成,神宗起名《资治通鉴》。

手稿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和吉林博物馆。

13、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方志学家。

身处嘉乾汉学鼎盛之世,提倡“六经皆史”理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

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

后去职,五十三岁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主修湖北通志。

晚年目盲,著述不辍。

以“六经皆史”说纠正重经轻史的偏失,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

主张经世致用,阐发史学义例,表彰通史撰述,重视方志编纂,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

代表作品为《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实斋文集》等。

后人辑为《章士遗书刊行》。

章学诚为浙东史学学派主要代表,其著《文史通义》,共9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着作。

以史意为宗旨,不仅继承了浙东史学注重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在史学领域创立了自己的尚意史学理论体系,对清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后世称他为浙东史学的殿军。

章学诚的经世致用思想:

扶持世教,匡正人心;扭转僵化的考据学风;揭露和抨击不良文风。

14、顾炎武:

字亭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1613——1682)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史学家。

顾炎武深感晚明以来文人空言误国,明确提出学术必须“经世致用”。

他的代表作《日知录》,是他一生考证史事的结晶,是一部包含学术思想、政治见解在内的重要著作。

开创了考据学风气。

15、黄宗羲: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黎州先生。

浙江余姚人。

与顾、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和史学家。

一生著作繁富,多至六十多种。

如《明儒学案》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学术史著作、《明文海》、《明夷待访录》等。

主要研究阳明学派,强调经世致用,批判理学,反对治学分立门户,为中国史学史开辟一个新领域——学术史。

史书:

1、《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

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3、《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

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4、《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所知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

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14年(前481)。

主要记载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涉及各族关系、城筑、田赋、政治人物等。

表述历史的方法上严格按照年、月、日顺序逐条记事,对后来编年体史书的发展有典范作用。

其在对待史事处理、史书编辑上更是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春秋》的社会思想核心是尊周礼。

孔子修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书籍来伸张“王道”。

其内容重人事,把人事从神秘的气氛中分离出来,是它在历史思想上进步的方面,也是他在史学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5、《左传》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

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等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史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

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6、《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体裁上分国记事。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

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7、《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人的一部编年史,开编年记事之通史的先河。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三家分晋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8、《战国策》一部战国时期史料汇编,其作者并非一人,以记言为主,善于描写人物。

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得文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十二国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记载了自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前240年间的部分历史。

书中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情况和互相辩驳的言论。

其思想内容主要是重士尚利,重权借。

此书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

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叙事说理气势奔放、语言流畅,对后世散文、辞赋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前人称其为“辨丽横肆,亦文辞之最。

9、《史记》作者司马迁。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诸多方面的历史,内容丰富,堪称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

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

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0年的史事。

在《史记》的基础上纠偏补缺,使用断代史,新增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对改革的评价较客观。

但全书贯穿封建正统史观,又有封建神学色彩,且其中多用古字古义,比较难懂。

班固去世时全书未完,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写完成。

11、《东观汉记》我国第一部官修国史(本朝史),纪传体史书。

记载东汉光武帝至灵帝的历史。

汉明帝始修,思“光武中兴”名臣,命史学家在东观修史,首创“载记”体裁——记割据政权。

《后汉书》问世前,此书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人多诵习。

大部分已失传。

12、《汉纪》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共三十卷,记述西汉历史,作者是东汉荀悦。

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难懂,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写《汉纪》供他参阅。

《汉纪》共约十八万字,不足《汉书》的四分之一。

时间起于汉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

由于荀悦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汉献帝了解《汉书》,所以主要是在对《汉书》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和《汉书》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就是对汉书的删繁捶腰,表达封建正统思想。

时人称此书“词约事详,论辩多美”。

推动了往后编年体史著述的发展。

13、《后汉纪》编年体断代史,作者袁宏,共30卷,记事起于新莽元风四年绿林起义,止于汉献帝延康元年曹魏代汉。

表达了笃重名教的思想,广泛收集东汉史料,注重君臣,父子关系,完备的编年体体裁,使之适合记王朝的兴衰。

14、《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现有130卷,包含10本纪、80列传、8志、无表,记述了东汉一代近二百年的历史。

作者范晔被杀时表志未完成,这里是借用他人做的志。

《后汉书》是中国史籍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它记事翔实,史料丰富,叙事以类相从,新创类传反映时代特点。

对历史人物事件,从不同角度综述分析,便于了解东汉的社会状况。

勇于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反对佛教迷信,具有进步思想,文学成就也很高。

缺点是以世家豪族的政治标准权衡人物

15、《三国志》作者陈寿,是一部纪传体分国史,仅有纪传无表志,包括《魏书》《蜀书》《吴书》共65卷。

记事上起东汉末黄巾起义,下迄吴灭亡,西晋统一。

《三国志》以魏为正统,魏国君用纪,蜀吴称传,但均用编年体方式,名为传实为纪。

选材十分谨慎,如空城计等不确切的史事便不记载。

并为各阶层的人物立传,内容简约,反应当时的社会风气。

是现存唯一的记录三国历史的史书。

16、《三国志注》由于《三国志》过简,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作注。

他引书200多种,补充《三国志》中的不足,纠正其中的谬误,还将自己的和引用的史评加入其中,注文四十余万字,是原著的两倍。

《三国志》开创了注史新体例,对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7、《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

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

除了它的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

《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记述“魏代之急”、“当今之重”。

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以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

18、《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

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

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此书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考证翔实,史料可靠,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

19、唐修八史姚思廉《梁书》《陈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房玄龄《晋书》;李延寿《南史》《北史》;魏征《隋书》,除《南史》《北史》为通史外,其余全为断代史。

20、《水经注》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地理学著作。

《水经》作者不详,成书于三国时期,是一部比较简略粗疏的地理书,只记述河流137条。

郦道元所著虽然以给《水经》作注为名,实际上是一部独立的、全新的科学著作。

全书40卷,30万字,是《水经》原文的20余倍;记述河流水道多达1252条,是《水经》所记的10倍。

《水经注》记载了我国古代河流分布情况以及与河流有关的人物事迹,传说,谣谚,名胜物产。

是一部具有史学和地理学价值的名著,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1、《洛阳伽蓝记》杨炫之著,伽蓝,梵文意为僧侣居住的园林,亦即寺院。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女主临朝、胡太后佞佛、王公贪暴、官吏枉法以及外国商人的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22、“三通”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

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

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

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

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23、《史通》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作者刘知几,共20卷,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纂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

坚持直笔论,反对曲笔,并提出“三长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北宋司马光撰。

全书294卷。

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编年史。

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其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

且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通鉴》于叙事外,还选录前人史论,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史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一直受到此后史学家的推崇,成为后代编年体史书的典范。

25、《通鉴纪事本末》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袁枢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重要史实,以事件为中心,按照《通鉴》原来的年次,分类编辑,抄上原文及司马光的史论,每事标以醒目的题目,而本人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加上一句话。

这样,共编集了239个事目,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事,共42卷。

对《资治通鉴》的校勘却起了一定的作用。

《通鉴纪事本末》也有它的缺点。

首先表现在取材上,袁枢所取资料,不过是有关诸侯、“大盗”、女主、外戚、宦官、权臣、“夷狄”、藩镇之类,其他史事,多略而不书。

这不能不是一个欠缺。

另外,它囿于《资治通鉴》范围,多属照抄,没有自取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通鉴纪事本末》记述的事与事之间没有联系,对于整个历史不能勾画出一个发展的线索,因此,它只能记述了“治乱兴衰”的现象。

并且具有明显的敌视农民起义和大汉族主义的思想。

26、《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共二百卷,作者杜佑,记载黄帝到唐玄宗天宝末年,专门讲中国的制度,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

也是研究唐以来制度的必读书。

杜佑深刻认识到文学的社会功用,他写作《通典》是为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

《通典》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

在史实容量和撰述体例上都有诸多的限制,无力承担完整记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任务,落后于社会的客观需要。

《通典》把这一体裁独立出来,为这一体裁的成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从此以后典制史成为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出现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史的专书,丰富了传统史学的表现能力,也促进了史学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27、《文献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编撰,是一部从远古到南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通史巨著。

《通考》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等24考,各门再分子目,使制度史的体例更加完备。

该书取材极为广泛,引文摘取原文,叙述条例分明,对历代制度演变的评论具有颇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宋朝的制度的渊源变化,记载更为详细,是研究宋朝历史不可缺少的史料。

28、《通志》南宋郑樵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从上古到隋唐的的纪传体通史。

是自《史记》之后,现存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性著作。

全书200卷,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500多万字。

因为在典章制度方面的突出,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

“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

书中敢于批判某些传统的思想,如反对主观和迷信,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

《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有过一定的影响。

当然,它的体例和编纂方法也有不少缺点,仍然没有突破正统旧史的格式;在史料的考订方面,也有主观片面的臆断。

由于郑樵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还有立场观点上的问题。

例如,《通志》所载的有关农民起义的史料很少,而且对农民起义都称"反"、"盗"。

此外,郑氏还存在着地理史观、宿命论以及复古主义思想等。

但是,他在史学方面,特别是历史编纂学方面的贡献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而且《通志》对于后代史学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29、《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一生治学心血的结晶,是一部读书笔记,30年间边读书边将心得记录下来,反复修改,汇集成书,生前未刻,死后由其学生潘耒出书,因读书所得,取“日知其所为”为《日知录》内容涉及:

经义,史学,吏治,财赋,舆地,艺文,典礼等,是一部包含学术思想,政事见解的著作

30、《明儒学案》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学术史著作,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

共62卷,以王守仁心学发端为主线,将明朝200多个学者分成各个学派,成学案19部。

每个学案前加一个序来阐发作者思想,介绍学者生平,学术思想,学术传承。

31、《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

全书共210卷:

本纪47卷、志55卷、表8卷、列传97卷。

记载了从成吉思汗元年(1206)—元顺帝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