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37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第2节考点3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

考点3 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

因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类文体,它的表现技巧与小说类似。

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的自传、第三人称的他传)、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表现手法中的渲染、抑扬、对比等,结构章法中的铺垫、过渡、呼应、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深化主旨,甚至语言风格等都同小说类似,如遇到此类手法的赏析,可回顾并运用小说中的相关知识,这里不再重复讲解。

传记的文体特征决定了高考命题往往从“选材与组材”“映衬(正衬、反衬)”这2个方面命题。

因此,复习传记,应重点对这2个特色题型给予特别关注。

考法1__分析选材组材技巧

明常识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这一题型在高考题中命题样式一般为考查文章结构(句段作用)和选材组材技巧。

而句段作用题,在具体解题时可以等同于“小说的情节作用”,因为传记可以看作“真实的小说”,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定考向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全国卷Ⅰ)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1)题干中有“特点”“特色”“特征”等字样;

(2)题干中有“组织”“安排”“顺序”等字样。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特色。

(2)本传记选取事件多,事件跨度大,文本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3)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熟技巧

1.选材类题目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所选事例往往都是能“以小见大”的,代表的是传主某一方面的成就或贡献。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2.组材类题目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从时序角度思考。

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变过程。

(2)从详略方面思考。

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须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详略

(3)从文章的结构方式方面思考。

如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

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

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

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是更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

她说,这回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

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

10多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0多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

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

“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

”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

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

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

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

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

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

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

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

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0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用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

”叶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

”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

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

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些洋学生。

“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

”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

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含意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

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

她特意说:

“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

“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

”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现已90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

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1.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来表现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的?

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

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已经明确了“哪几个角度”“选材”,所以本题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选材的能力,属于“赏析选材技巧题”。

第二步:

定角度,找对应。

根据题干要求“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可从事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两个方面思考,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到语段: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第三、四、五段

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这是从诗词教学方面选材。

第六段

叶先生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这是从诗词研究方面选材。

第七、八、九段

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这是从诗词推广方面选材。

【答案】 ①教学方面:

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

②研究方面:

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③推广方面:

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每点2分)

2.本文在组材上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6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

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组材”已经明确本题属于“传记组材技巧题”。

第二步:

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文章的结

构方式

本文第一段交代了叶先生多难的经历,展现她坚强执着的性格,引出后文叶先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属于总写,剩余段落都是分写,所以本文是按总分结构来组织材料的,分写部分的素材又是按并列式来组织的。

详略方面

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一生奔波为诗词”展开,与这方面有关的详写,其他的一概略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大体突出时间顺序,以扣“一生”。

这样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同时还有对叶嘉莹高尚的人生境界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答案】 1.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展开,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并把对叶嘉莹高尚的人生境界的钦佩和赞美之情融入其中。

2.在组织素材时采用总分式,分写部分又运用了并列式。

(每点3分)

考法2__分析映衬(正衬、反衬)的作用

明常识

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物。

这些人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映衬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

定考向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1·福建卷)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

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1)题干中有传主,还会提到另一位人物

(2)题干中还有“为什么”“作用”“效果”等字样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传主是×××,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

(2)“自传”顾名思义应该写自己,为什么还写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的材料?

熟技巧

从两方面分析映衬的作用

一、内容方面

1.从侧面表现传主

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写传主本人,但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表现传主道德性格、特点、品性等。

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内容和情节的需要

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主。

只有把传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性格才能显现其合理性。

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等。

3.由点及面,揭示除传主之外更深的主题

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光凭借传主一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拓展,除了写传主之外,还写其他的人、事、物。

这样传主再加其他的人、事、物,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二、结构表达方面

有的需要先明确手法(映衬),或者明确从结构上的作用,如引起下文、总领下文、承上启下等;再从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给人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方面回答。

(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启钤:

“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

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

“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

”“梁思成?

”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

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

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

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

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

“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

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

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

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

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

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

明确答题方向。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作者写梁思成是为了写朱启钤,因此分析时的落脚点必须在塑造朱启钤这一人物形象上;其次要找出文章具体写梁思成的地方,确定其中一处,分析作者在此处写梁思成对表现朱启钤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最后,还要分析在文章结构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

筛选信息,找对应点。

对应语段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第③段

内容:

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

结构表达效果:

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

内容:

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

结构表达效果:

照应题目。

第⑥段

内容:

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结构表达效果:

以别人直接评价的方式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更令人信服。

【答案】 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作用1分,选例1分,分析例子2分)

边练边悟__传记技巧题的2种考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汪国真:

触摸生命的极致

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

“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汪国真走了,享年59岁,青春成为诗人最后的一个注脚!

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他的名字曾与诗歌紧密相连,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

在大学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很少有哪个诗人像汪国真一样,在诗集出版之前就拥有了那么多的读者。

到90年代,汪国真出了五六十种诗文集,研究赏析其诗歌作品的书多达十几种,随之“汪国真热”席卷全国。

1990年,汪国真的诗集大卖,有人把这一年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

甚至有人把当时的热潮称为“风暴”。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曾有评论说:

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国真的诗行。

积极、昂扬的诗歌主题,让汪国真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诗刊》编辑、诗人彭敏说:

“汪国真是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本身。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烙印,并继续发挥着社会影响。

正如网友的悼词:

“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您的诗为我释怀。

如今,夕阳涂满小路,荆棘已化杜鹃,您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您的温暖真诚继续伴我们风雨兼程。

细心人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报刊的一些栏目刊头的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

不错,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

汪国真书法作品乍看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疏密有致,细赏稳健刚劲,豪迈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宪章先生曾称汪国真是“书法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汪国真什么时候开始涉足书法界?

让人颇为不解。

其实,汪国真从诗家到书法家,追根溯源全是因为签名“惹的祸”。

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

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

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

“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

”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

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

让汪国真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待沽,他上前问值多少钱。

店主说少于千元不卖。

汪国真问真值这么多钱吗?

店主说,世上有两种字最值钱,名人写的字即名人字和书法家写的字即字名人,而汪国真的字兼二者而有之,能不值钱吗?

而今,汪国真的书法已高达每平尺万元。

在《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上,竟也赫然列着汪国真的大名。

当书法小有所成,他又开始学绘画。

这两年,汪国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保利、瀚海等拍卖会上,成交价从数万到20多万元不等。

最近的一次成交是1月24日的保利拍卖会,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卖到了12.65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究与创作,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汪国真这么评价“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

”这样的一生,何止“诗人”二字所能概括。

汪国真的身体最早发出预警是在1999年前后。

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

编辑刘志宏是他这种生活的见证者。

每次给汪国真寄送图书样稿时,刘志宏都得先打电话弄清楚汪国真在什么地方,以便他能及时看稿。

刘志宏曾问汪国真,你各方面都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汪国真告诉他:

“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

”这让他感受很深。

汪国真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张宝瑞用“他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来形容汪国真当时的状态——到处开办工作室、主持电视节目、作品越来越得到认同,“好像有一个收藏家一年要收藏他200幅作品”。

汪国真还是不愿错过任何机会,“他就想重新来个‘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葬礼上,有副挽联来自书画家吴欢:

“有人说汪国真不算好诗人,但好诗人不如汪国真。

人生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风景或许是悲凉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是成功的、亦或是失败的。

正如汪国真所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可能,才算不虚此生。

褪去这些璀璨的光环,汪国真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影响一代人的又何止是他的诗歌。

(分析选材、赏析映衬题)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写作手法类型,结合着文本中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例如本文在塑造传主汪国真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还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汪国真的形象。

文本还引用了汪国真自己的话语及身边人的评价,给人真实可信之感。

答题时,要结合着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答案】 ①选材真实可信,大量引用身边人的评价和汪国真自己的话,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②正面侧面相结合,作者的正面叙述直接突出汪国真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再引用别人的话,从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③重视细节,比如,要求签名的女生的问话,编辑送样稿的细节很真实而饱满地再现了汪国真的生活和性格。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