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44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4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体育馆健身会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图:

项目区域位置图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概况

1.1.1项目名称: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珲春市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1.1.3法人代表:

郑昌权

1.1.4注册地址:

珲春市珲春街

1.1.5建设单位概况

珲春市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珲春市政府所属,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运行机制,主要负责对国家开发银行款贷(包括政府财政性投资项目)融资、投资和管理。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珲春市发改局委托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合同;

2)原国家计委以计办投资[2002]15号文件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4)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珲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5)国家建设部颁布的《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6)《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25w(86)体计基字559号;

7)本项目的建设方案;

8)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3.2研究范围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建设方案;

4)供水、供电、供暖、交通、通讯网络等公共工程设施外部协作条件评价;

5)项目的建设投资与社会效益。

1.4项目概况

1.4.1项目拟建地点

根据珲春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项目选址在珲春市靖和路终端,即珲春市原砖厂区域内。

1.4.2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为规划总占地面积15.80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5600.00m2,其中:

体育场规划建筑面积20000.00m2,体育馆规划建筑面积10000.00m2,游泳馆规划建筑面积5000.00m2,滑冰场规划建筑面积600.00m2。

以及室外运动场地及停车场等其他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将改变珲春市没有大型群众健身运动娱乐场所的状况,满足群众健身运动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促进人民群众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1.4.3项目的主要建设条件

1)项目的建设用地已经落实;

2)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

3)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国家、吉林省和珲春市政府筹措。

1.4.4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2年,自2011年1月开始至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1.4.5项目建设投资

珲春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投资为人民币18584.7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1826.58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费3323.00万元,安装工程费285.45万元,其他费1773.07万元,预备费1376.65万元。

1.4.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

18584.75

2

占地面积

公顷

15.80

3

建筑基底面积

13230

4

建筑面积

35600

6

容积率

0.23

7

运动场

20000

8

室外运动场

8127

9

道路与停车场

18000

10

绿地

47400

11

绿地率

%

3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理由与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项目的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居民人家庭收入的普遍提高、新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下,全民族的健身热潮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可喜景象。

民谚说的好:

“缺什么不要缺钱,有什么不要有病”。

这种观念正在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同时北京成功申奥和办奥也大大推进了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大多数人采取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参加体育活动来防病健身,儿童少年们参加各种体育培训班,青壮年参加各种健身训练班,老年人则开展各种形式保健娱乐运动,总之体育锻炼已成为一种生活离不开的具有实际作用的时尚,开始渗透到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

2、群众体育及群众健身体育场地

群众体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娱乐、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主要目的,形势多样的体育运动。

群众体育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建国初期倡导的做广播操、打球、跑步、开群众运动会,到改革开放后普遍兴建全民健身路径、开趣味运动会,再到今天的休闲体育、娱乐体育、极限运动、趣味体育、旅游体育、都市体育、景观体育的集团式“爆发”,可以鲜明地看到这种动态的变化,每个时代的群众体育都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

群众健身场地是指为广大群众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丰富文化生活而提供的一定场所或路径。

群众经常进行健身锻炼的地方有公园、小区的健身路径、水域附近、马路、广场、免费体育馆、收费体育场馆、健身点和学校的体育场地等,这些都是群众健身体育场地,群众健身体育场地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群众健身体育运动的重要物质载体。

3、吉林省群众健身及体育场地现状

截止到2003年末,吉林省体育场地总共有17524个,其中标准的场地就有13310个,非标准的体育场地有4207个,场地总用地面积75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场地面积3930万平方米,总投资32.6亿元,从业人员33200人,其中经营性体育场地经营收入1.3亿元,按2008年末人口数,我省平均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个,人均场地面积1.45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21元。

我国1995年对体育场地进行了第四次普查,2004年又进行了第五次普查,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吉林省拥有体育场地总数23803个,截至第五次普查,新建体育场地总数为6357个,平均年增长795个,吉林省现拥有体育场地总数17524个,与第四次普查比较,体育场地总数减少6279个,平均每年减少1171个,但是体育场地总量虽然减少,但总体质量有所上升。

4.珲春市体育场馆现状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中、俄、朝三国交界处。

自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放城市以来,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现全市人口由开放前的13万人猛增到25万人。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市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对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增强了城市总体功能,保证了市民生产生活和新上工业项目的需要。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对外文化体育交流的扩大,珲春现有体育场场地小、功能少、条件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带来诸多问题:

一是较大型运动会无法开展。

由于跑道不够,无法同时开展较大型运动会所必设的中长跑、标枪、铅球、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

二是不能承办大型活动。

作为珲春市唯一的群众集会场所,珲春体育场曾于1999年承办过国际旅交会,结果由于国内、省内一些团队齐聚该体育场,突出地暴露了场地狭小问题,几乎一半的观众不能进入场内,失去了群众参与的热情,教训十分深刻。

由于条件差,本应由我市承办的三年一次中俄朝三国交流举办的“图洽会”只在1998年勉强举办一次,后来不得不改在延吉举行。

诸如这样大型国际经贸交流盛会都因我们没有一个功能齐全、标准较高的场地而放弃。

三是影响对外体育交流。

珲春作为延边对外开放城市,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分频繁,已经与相邻的俄罗斯哈桑区和朝鲜罗先市结为友好城市,而这两个国家和城市都十分重视体育事业,曾多次向我们提出开展体育交流,联合举办体育运动会,但由于我们的体育场地功能严重不足,目前只限于一些球类项目的交流。

四是影响群众性健身运动的开展。

珲春体育场作为珲春市唯一具有锻炼功能的广场,在预留跑道后,面积所剩无几,无法固定安装体育器材。

因而形成场地空空,没有必要的日常性各种球类练习项目和其他运动项目。

群众进入体育场除跑步外没有其它锻炼形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级边境开放城市的珲春市迫切需要新建一座大型的具有比赛、训练和全民健身运动功能的全民健身体育中心。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珲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很快,人民群众健身锻炼的热情不断高涨,对体育设施水平和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珲春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珲春市体育运动大型场馆不足的状况。

1)项目的建设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

“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国家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促进竞技体育发展,鼓励运动员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取荣誉”。

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为珲春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场所,还能够为专业体育运动员提供一个较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场馆,不仅有利于市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更能够促进专业体育运动员创造更好的竞赛成绩。

体现和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精神和要求。

2)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10年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项目的建设将使珲春市有了一处大型的功能较为齐全的全民健身运动场所,能够使使珲春市的全民健身计划有了较好的硬件支持,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3)项目的建设是珲春市居民休闲娱乐、强健身心的需要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功能和作用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以愉悦、休息、放松为主要目标,带有积极、自由的主观态度的休闲体育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不受限于竞技体育活动严格规定的情况下,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人们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经济活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现代生产劳动方式使得劳动者的疲劳类型由全身性转化为局部性的疲劳,身体活动明显减少,疲劳部位转移到了大脑,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导致了各种疾病。

而休闲娱乐和健身运动恰恰是治疗这些现代病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与方法。

项目的建设将为珲春市居民提供令市民满意的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社会化场所和社会交往的场所。

通过个人参与群众体育活动,来达到强健身心、放松精神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劳动力得到再生产,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4)项目的建设是发展体育运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项目的建成运行能够形成体育运动和锻炼的文化气氛,使人民群众充分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关注个人身体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全体市民的身体素质。

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应该从加强基础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抓起,而健身体育场所的建设则是各项体育运动设施中最为实用和最有实效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体育事业的特点,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需要的。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

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着眼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也着眼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项目的建设正是从提高民族素质这一战略角度出发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

5)项目的建设是提升珲春市地位和形象,实现珲春市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珲春作为东北边陲体育名城,在谋求跨越发展的时候,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和形象,而体育作为城市经济实力和形象的重要体现,就必须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和推进。

这必然要求珲春市体育场馆设施达到较高标准和水平,来支持群众体育运动的较快发展和体育竞技水平的较大提高。

充分认识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工作、建设体育强市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珲春市的跨越式发展。

6)珲春市体育中心建设完成后,将形成规划总占地面积18.50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5600.00m2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具有集体育比赛与训练、全民健身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多种功能,将填补珲春市没有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的空白,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活跃市民文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项目的建设填补了珲春市没有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的空白,对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珲春市的体育竞技水平和市民的身体素质,活跃市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树立我国文化大国、体育大国的形象,乃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3.1建设规模

根据珲春市群众健身市场需求状况和健身团体的规模,确定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为规划总占地面积15.80hm2,规划总建筑面积35600.00m2,其中:

体育场规划建筑面积20000.00m2,体育馆规划建筑面积10000.00m2,游泳馆规划建筑面积5000.00m2,滑冰场规划建筑面积600.00m2以及室外运动场地及停车场等其他附属设施。

3.2建设内容

珲春市体育中心的主要功能为体育健身,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hm2

1

体育场

20000

8.5

2

体育馆

10000

1.3

3

游泳馆

5000

1.3

4

滑冰馆

600

2.3

5

室外运动场地

1.4

6

停车场

1.0

合计

35600

15.8

1.体育场

体育场占地面积8.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0000m2,比赛场地2000m2,可容纳2万名观众(水泥看台)。

建构筑物包括主席台、看台。

主席台建筑面积400,看台建筑面积***,利用主席台及看台的下部空间设置体校教学用房及服务用房。

(其中1000.00m2小型活动场馆8个,运动员休息室2个,体育场办公室6个,可容纳200名运动员宿舍)。

珲春市体育场功能面积分配表

序号

建构筑物

主要功能空间

面积(m2)

1

主席台

教学用房

200

体育场办公室

100

器材库

100

2

看台

小型活动场馆

2500

更衣室

400

办公室

200

卫生间

400

3

场地

体育场塑胶跑道

标准400米

体育场足球场地

标准

2、体育馆

体育馆占地面积1.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0000m2,可容纳观众4000人。

体育馆内设标准篮球、排球场地、观众席、办公室、卫生间、体育器材库等。

 

珲春市体育馆功能面积分配表

序号

主要功能空间

面积(m2)

备注

1

运动场地

3000

包括篮球、排球、

羽毛球等场地

羽毛球等

2

办公室

60

贵宾室

100

观众休息区

500

商店

200

器材库

300

3

卫生间

120

4

更衣室

100

5

淋浴室

100

6

看台区

5520

3、游泳馆

游泳馆占地面积1.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5000m2。

游泳馆内有标准50×25泳池一个,更衣淋浴室、办公用房等。

珲春市游泳馆功能面积分配表

序号

主要功能空间

面积(m2)

一层

1

泳池

2500

2

办公室

1740

商店

60

3

卫生间

200

4

更衣室

200

5

淋浴室

300

4、滑冰场

滑冰场占地面积2.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600m2,规划室外400m标准速滑赛道11350m2。

建筑物功能性用房包括办公、器材库、更衣室等。

珲春市滑冰场功能面积分配表

序号

主要功能空间

面积(m2)

1

速滑跑道

标准400米

2

办公室

280

3

卫生间

120

4

更衣室

100

5

淋浴室

100

5、室外运动场地

室外运动场地占地面积1.4公顷,包括排球场8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2个。

6、停车场

停车场占地面积1公顷,可停放车辆435辆。

珲春市体育中心附属设施表

序号

主要设施

规模

1

室外运动场地(排球、篮球、网球)

14000

2

场地护栏

780延米

3

室外厕所

60平方米

4

停车场

容纳435辆

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4.1建设场址

4.1.1选址原则

1)符合珲春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2)环境质量好、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原则;

3)交通便利、市政条件完备的原则;

4)充分土地及现有设施,场区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投资的原则。

4.1.2建设地点

根据选址原则要求和珲春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项目选址确定于*******。

详见区域位置图。

4.1.2场地权属类别及面积

项目建设所使用的土地权属性质为国有,由政府无偿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总用地面积15.80hm2。

4.2场址条件

4.2.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0°03′21″~130°18′33″;北纬42°25′20″~43°30′18″,处于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

东部、南部以珲春岭的山脊为界与俄罗斯接壤,中俄边界线长246km;西、西南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相望,中朝边界线长139.50km;北部以老爷岭支脉为界同汪清县与黑龙江省东宁县为邻;西北与图们市相接,市域总面积为5145.38km2。

2)地形地貌

珲春市属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的低山丘陵区,西北及东南高,地势呈东北向西南倾斜。

中部以老爷岭至黑山隆起,中南部以小盘岭隆起,构成了珲春、春化、敬信三处盆地的分水岭。

区域内除图们江、珲春河两侧狭长地带为平原外,其余均为低山丘陵地带。

境内海拔最高点1477.00m,位于老爷岭的森林山,最低点海拔5.00m,位于敬信镇防川村。

3)气候条件与气象参数

珲春市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特征较明显,温和潮湿,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多阴寡照,易发生洪涝灾害和低温冷害。

多年平均气温5.6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6.3度,极端最低气温为-32.5度。

多年平均日照2322小时,多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584.4度。

无霜期126~156天。

11月初封冻,一般于翌年4月初解冻,最大冻深1.5m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6.8mm,平均降雪为30mm。

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风力一般5-6级。

4)工程地质条件

土层分布:

一层:

表层土,灰黑色,层厚1米左右,承载力fak=90kPa;

二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层厚1-1.5米,承载力fak=140kPa;

三层:

淤泥,黑色,层厚6-7米,承载力fak=90kPa;

3)其他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0.45kN/m2

基本雪压:

0.35kN/m2

地震设防烈度:

7度

地震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

4.2.2项目的环境条件

项目选址位于珲春市规划体育设施用地内,符合珲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址区域交通便利,各种基础配套设施条件具备,为项目未来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2.3项目的交通条件

项目场地四周均为城市干道,交通极为便利。

4.2.4公共设施条件

1.给水工程

项目供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喷洒用水,水源从选址附近的珲春市市政供水设施引入,市政供水设施距离项目选址区域约150m,管径DN300。

2.排水工程

项目各建筑物排放出来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线,排至项目区外的珲春市市政污水管网内。

3.供电工程

项目整个区域供电有两路电源;第一路电源从选址北侧的市政供电设施引入,第二路电源从选址东侧的市政供电设施引入;电压等级均为10KV。

4.供热

项目整个区域采暖热源来自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管线从选址附近的珲春市市政供热设施引入。

4.2.5施工条件

建设场址平坦宽阔,交通方便,施工条件优越,对保证工期十分有利,施工条件良好。

第五章建筑设计方案

5.1建筑方案设计原则

1)方案设计应符合珲春市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则;

2)设计应符合合理、适用、先进的原则;

3)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协调的原则;

4)技术设施先进与功能健全的原则;

5)崇尚自然、注重环保、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

5.2项目规划方案

5.2.1总平面布置与规划方案

项目建设场地位于珲春市****,东西宽米,南北长米,长方形的地块。

根据用地四周的环境与交通条件,结合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将场地分为四个区域,场区东北角为游泳馆,场区中部的西侧为体育场,中部东侧为滑冰场,场区南部中间为室外运动场地,南部东侧为体育馆。

按照场区布置道路及停车场。

区内主要建筑游泳馆、滑冰馆、体育场看台、体育馆均临近场区内规划路,主出入口均朝向区内规划路。

建筑物周围设置停车场及硬化地面。

为美化环境、隔音降噪,体育中心按规划要求布置草坪、花坛,并种植灌乔木。

场区内竖向设计采取平坡式布置,按规范要求设计有组织排水至市政雨水管网。

总平面位置图详见附图。

5.2.2主要技术指标

1)用地面积:

158000m2

2)建筑面积:

35600m2

3)建筑基底面积:

13230m2

4)容积率:

0.23

5)道路停车场:

18000m2

6)硬质地面:

10400m2

7)运动场20000m2

8)室外运动场:

8127m2

9)绿地:

47400m2

10)绿地率:

30%

5.3建筑结构设计

5.3.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7)《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监测标准》(JCJ153-2007)

8)《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3.2建筑与结构

珲春市体育中心的主要建筑物有体育馆、滑冰馆、游泳馆、体育场看台。

体育馆为桩基础框架、网架结构二层建筑,一层层高9.9米,二层层高6.0米,建筑高度18.0米。

滑冰馆为独立基础网架结构一层建筑,一层层高4.2米,建筑高度6.0米。

游泳馆为伐板基础网架结构一层建筑,一层层高9米,二层层高3.6米,建筑高度12.6米。

体育场看台为带形基础框架结构一层建筑,一层层高9米,建筑高度15.3米。

各建筑物的主要建筑特征详见建筑主要特征一览表。

建筑主要特征一览表

建筑名称

体育馆

滑冰馆

游泳馆

看台

体育建筑等级

乙级

丙级

乙级

乙级

主体结构使用年限

≥50年

≥50年

≥50年

≥50年

建筑分类

一类

三类

三类

三类

耐火等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7度

7度

7度

主要结构形式

框架、网架

框架

网架

框架

建筑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