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72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docx

吉林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解析(2010-2019)

2010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

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

和()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

45

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

B.二

C.三

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

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

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

化的过程,称之为 。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育学》。

。

理论指导编写《教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

、平等管理

、和目标管

理。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 。

阶段。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

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

教材和

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系。

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的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A7.D8.C9.C10.B

11.A12.D13.C14..B15.A16..B17.C18..A19.B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23.教师人格特征24.基础

25.行26.马克思主义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30.孔子31..高中32..苏格拉伦33..艺术家

34.本质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三、简答题

37.【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201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B.140C.150D.16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临近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D)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休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

A.注意B.需要C.动机 D.兴趣

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

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

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心理学者把此时期

称之为_关键期 。

2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100

2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行为规

范 的学习。

2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效果律、练习律和 效果

率 。

2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

寻求发

展 。

2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里

的培养。

27.先于一寂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心向和定

势 。

2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_瞬时记忆 。

2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

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

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过度学习

。

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

3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3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

化教学方法,是 程序教学 。

3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 。

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33.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

断的过程,称之为_教学评价 。

3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

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 可比

性 。

3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 信度 。

3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 皮革

马利翁效应 。

3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 信息

流 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3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 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3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_认知目标标。

、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

4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

具有预见性,并以 学生为中心。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42.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

(2)正确利用奖励与惩罚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45.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潢分10分。

46.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提示:

将5种基本的需要,由

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填在下图表中,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

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4.D 5.A6.B7.A8.C9.D10.C

11.C12.D13.A 14.C15.C16.A 17.B 18.D 19.B20.A

二、填空题

21.关键期22.智力年龄 23.行为规范 24.准备律 25.寻求发展

26.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27.心向与定势28.瞬时记忆29.过度学习30.自律性31.程序教学 32.课堂气氛 33.教学评价34.可比性35.信度

36.皮格马利翁效应 37.信息流 38.趋向或接近 39.认知目标40.学生三、简答题

41.【要点】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42.【要点】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意识性。

43.【要点】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4.【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5.【要点】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

46.【要点】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

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

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

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

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

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

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

"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

"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012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B )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C)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

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 )

A、1903B、1913C、1914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 )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C)

A、合作学习B、发现学习C、情境学习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