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26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月考题文档格式.docx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

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正式形成。

与这一体系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雅尔塔会议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联合国会议     D.APEC会议

10.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参加万隆亚非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是

①反对殖民主义②维护民族独立

③共同的社会制度④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

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12.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等,得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支持。

“门户开放”政策规定: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税率征收关税。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协调各国在华关税政策 

B.防止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实施关税壁垒

C.承认中国关税主权  

 

D.肯定列强各自在华的特殊经济利益

1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

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14.1949年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中说:

“在不久的过去,外国之企图控制中国……我们的援助与鼓励,曾帮助他们抵抗。

但是这一次,外国的控制遮掩在一个广大而热烈的运动的外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一直无效。

”这里他①承认美国控制中国的企图②表明美国扶蒋反共反苏的立场③要求加大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力度④主张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事件中,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是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6.19世纪中后期,沙俄践踏《尼布楚条约》中关于中俄边界划分的规定,主要是通过()

①中俄《瑷珲条约》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④中俄《改订条约》

A.①②④B.①②

C.②④D.①③

17.《尼布楚条约》签约双方是俄国和中国,这表明

A.清朝已经取消了大清国号

B.沙俄不承认清朝政府是合法政权

C.清政府行使的是中国主权

D.解决国际争端只能用国际公认的国号

18.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侵占了我国

A、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B、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44万平方公里土地

C、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D、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1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北京条约》②《瑷珲条约》

③《天津条约》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0.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是: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21.史料记载“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证实了史料的真实性。

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中国与日本关系的最早记载

B.当时的倭奴国是中国的附属国

C.此事发生在东汉王朝前期

D.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得益于此

22.《日本国史略》记载:

“阿倍仲麻吕……从遣唐使西游,为留学生……性聪敏,好读书,唐玄宗爱其才而厚遇之,于是更姓名为晁衡,遂入仕于唐,官至秘书监。

”该材料说明()

①唐朝政府任用外国人做官②中日两国友好交往

③中华文明促使日本大化改新④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3.“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

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靖难之役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

24.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

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法新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5.2013年7月23日,日本首相声称登陆钓鱼岛附近岛屿以显示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中的立场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愤慨。

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始于()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26.《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秦设置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B、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C、御史大夫管百官奏章,掌图籍秘书等

D、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27.唐长安四年

,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

“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

”肖至忠却答曰:

“故事,台中无长官。

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

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

”李承嘉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28.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

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

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29.“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30.下列对元朝设置的行政机构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省

B.枢密院是国家制定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

C.宣政院统领台湾和西藏地区事务

D.御史台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31.察举制是汉武帝创立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下列对汉代察举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自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

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比较客观公正

③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④东汉以后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32.“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主要是在批评

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3.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A、禅让制B、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D、科举制

34.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  )

①发展封建经济 ②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③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 ④强化对基层的管理

A.①②B.③④

35.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点是

A.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

B.主要形式是乡举省选

C.选举不重门第和出身

D.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形成

36.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D.开展整风运动

37.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开明地主共同抗战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三三制”原则;

②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③精兵简政;

④大生产运动

C.①③D.②④

38.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和谈其历史条件的相似之处是(  )

①民主党派在谈判中起了关键作用 ②国民党利用和谈加紧备战 

③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而参加谈判 ④国民党军事优势已经丧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9.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40.在1945年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①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

②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③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

④取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1.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其“法制“思想的实质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绳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42.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下列属于韩非子法家思想主张的是()

①要“以法为本”来治理国家②臣民不论贵贱都要受法律约束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应顺应时代进行改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43.认同“周朝封建社会”论的一位史学家写道: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由封建而帝制,第二次由帝国而民国,第三次则进人了毛泽东时代,成就了21世纪。

”据你推测,作者心目中的第一次大革命的政治主角是

A.周武王B.秦始皇

C.韩非子D.孙中山

44.以下关于“秦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的

B、至今人们不知道“秦律”的详细内容

C、“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D、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45.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46.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

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

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这说明

A.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国家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48.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都以技术为中心,但现在,多数国家却仍然落后,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些技术,而是因为运用先进技术的资本不够,操作和使用的技术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不愿接受先进技术必然会带来的社会改组。

材料突出反映了()

A.落后国家掌握先进的技术就能迎头赶上

B.接受技术和资本就能实现社会改组

C.落后国家具有足够的资金就能突破重围

D.工业革命需具备心理和文化的动因

49.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

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

《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

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

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50.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最主要成就是

A.彻底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C.完成了人类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D.使资本主义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51.重商主义是为了适应资本原始积累而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少买”以防止贵金属流出;

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多卖”,实现贸易上的顺差。

材料强调“少买”“多卖”实际上是

A.对外贸易的不同方式B.贸易保护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自由放任原则

5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是

A.为维持庞大的常备军B.为维持宫廷的奢侈生活

C.为增强国家财政收入D.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53.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1931年12月8日,胡佛在第三个国情咨文中说:

“联邦政府应最少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

”可见胡佛政府(  )

A.始终坚持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坚持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政策

C.一定程度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坚持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调节政策

54.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55.下列关于凯恩斯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

B.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C.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

D.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

56.拿破仑雾月政变得以成功的原因是

A.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卫大革命的成果

B.法国需要恢复专制君主统治以适应原有的传统

C.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使欧洲反法同盟无法干涉法国

D.法军四处征战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57.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在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58.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会相威胁,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和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5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能够协调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两次会议签订的条约公正合理

C.各国都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

D.都属于协约国集团,具有合作的基础

60.《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

A.领土问题的规定B.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C.军事问题的规定D.赔款问题的规定

61.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却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两个王朝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C.清教徒在英国的地位不同D.启蒙思想影响的范围不同

62.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生产较其他国家发达

B、斯图亚特王朝反对英国国家

C、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并壮大

63.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部对美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宪法,下列关于这一宪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宪法使中央对地方的专制集权加强了

B.宪法成功地调和了三对矛盾,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C.宪法有利于美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64.下列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规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C.都规定行政首脑要对立法机关负责

D.都体现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原则

65.下列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B、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滥用权力

C、总统的权力力量最大,受到的制约和限制最小

D、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四、新添加的题型

66.《论语》是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语录,在谈话中孔子对“仁”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说。

这反映了

A.孔子对“仁”没有清晰的认识B.社会动荡不安

C.儒家思想复杂、深奥D.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67.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A.兴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B.开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

C.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D.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

68.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不包括

A.官方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

B.官方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官员选拔方面:

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政治文化影响

D.科技考试方面:

考试选官,以儒学经典作为考试内容

69.在我国古代,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主要标志是()

A.董仲舒倡导儒学B.汉武帝创建太学

C.汉武帝罢黜百家D.太学清议的兴起

70.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71.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72.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

这表明宋代

①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②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

③刻书风行一时④毕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73.北宋《萍州可谈》记录:

舟师,夜晚观星,白昼观日,风雨冥晦,则观指南针。

据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B.指南针是主要的航海工具

C.指南针是航海的辅助工具

D.指南针对当时航海起到重要作用

74.2013年6月25日5时许,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分离,转至长期运行轨道,这标志着中国人的问天之旅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现代火箭、飞船推进的基本原理都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那么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

A.唐初B.唐末C.宋朝D.元朝

75.点击“天文”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惊喜地发现()

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②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民要术》

③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④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76.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

B.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C.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

D.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

77.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是

A.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

C.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

D.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78.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79.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C.宗教画D.风俗画

80.成语“不登大雅之堂”中的“大雅”源自于某朝宫廷乐曲。

该朝应是

A.商朝B.西周C.东周D.西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