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8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docx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1、试述血液的组成。

答: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合称全血。

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

血浆占全血量的50—55%,血细胞占全血量的45—50%。

血浆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93%,溶质中绝大部分为血浆蛋白,其余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

血细胞又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红细胞正常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大多呈双凹圆盘形,周边稍厚。

其直经约为6-9um,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时,常要挤过口经比它小的毛细血管,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变形,在通过之后又恢复原状。

红细胞的这种双凹圆盘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它和周围血浆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

(2)白细胞   白细胞无色,有核,体积较红细胞大,可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根据细胞浆中嗜色颗粒的特性,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健康成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在(4-10)×109个·L-1范围内,

(3)血小板 血小板体积很小,直径约2-3um,健康成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约(100-300)×109个·L-1。

血小板数在运动时增加,妇女分娩、组织损伤时暂时增多,月经期减少。

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2、简述生理止血的过程。

答:

血液的保护和防御功能除了保护机体免遭异物入侵之外,还表现在当机体因损伤而出血时,出血能自行制止,避免过度失血。

因此,止血、凝血过程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功能,这是由血小板实现的。

(1)当小血管破裂出血时,首先是受损局部小血管立即收缩,血流显著减慢;

(2)同时,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粘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堵塞缺损,从而起到生理止血的作用;接着,血管和组织的创伤激活了血浆中的一系列凝血因子;

(3)最后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丝彼此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接着血块回缩,挤出血清,形成牢固的止血栓,对止血起加固作用。

 

六、论述

1、氧离曲线呈特殊的“S”形有何生理意义?

运动对氧离曲线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

血氧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血液中氧分压的高低。

反映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称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简称氧离曲线。

该曲线既表示不同PO2下,HbO2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不同PO2下,O2与Hb结合情况。

从该曲线表明,当PO2升高时,血氧饱和度增大,表明血红蛋白结合O2;反之,当PO2下降时,血氧饱和度下降,表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出O2,但两者之间并非直线的关系,氧离曲线近似“S”型,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氧离曲线可分为三段,结合运动分析氧离曲线各段的特点与意义。

(1)氧离曲线上段 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8.0-13.3KPa(60-100mmHg),即PO2处于较高水平,表示Hb与O2结合。

此段曲线比较平坦,表明PO2在这个范围内变化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

因此,即使吸入气或肺泡气PO2有所下降,如在高原、但只要PO2不低于8KPa(60mmHg),血氧饱和度就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的O2,不致于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

正常人体即使在剧烈运动时,血氧分压也不会低于8KPa,因此通常并不会对血液的载O2量有太大的影响。

氧离曲线上段坡度较小,能为机体摄取足够的氧气提供较大的安全系数,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2)氧离曲线的中段 曲线的中段相当于PO28.0-5.3KPa(60-40mmHg)。

该段曲线较陡,表明在此范围内PO2稍有下降,便会引起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表示HbO2释放出O2。

曲线中段坡度较大,其生理意义在于保证正常状态下组织细胞的O2供应。

通常,混合静脉血PO2为5.3KPa(40mmHg),血氧饱和度约为75%,血氧含量约为144ml·L-1,因此,当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了2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为50ml·L-1,表明有22.4%的HbO2解离出O2,每1L血液向组织提供50mlO2,然后变为静脉血。

(3)氧离曲线的下段 氧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PO25.3-2.0KPa(40-15mmHg),曲线坡度更陡,即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显著下降,表明有大量的HbO2解离出O2。

体组织活动加强时,氧需求增加,组织中PO2可降至2.0KPa(15mmHg,正常值为30mmHg),氧合血红蛋白进一步解离,血氧饱和度降至22%,静脉血氧含量仅有44ml·L-1,每1L血液供给组织的O2达150ml,为安静时的3倍。

若此时心输出量增至30L·min-1,则人体每分钟吸氧量可达30×150=4500(ml),即4.5L·min-1 。

氧离曲线下段坡度最大,它代表了氧的贮备使机体能够适应组织活动增强时对O2的需求。

 

2、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答:

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和解离除了受到氧分压的影响外,还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氧离曲线偏移,改变Hb与O2的亲和力。

Hb和O2的亲和力通常用P50表示。

P50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达到50%时对应的PO2,正常为3.5KPa(26.6mmHg)。

P50增大,曲线右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代谢率显著加强,耗O2量大大增加,肌肉组织中的PO2降至2.0KPa(15mmHg)以下,此时血氧饱和度仍能进一步降低,肌肉组织从每100ml血液中吸收的O2可达15.6ml,此时氧利用率为15.6/19.4×100%=80%,远远大于安静时的氧利用率。

若此移,表示Hb与O2的亲和力降低,需要更高的PO2才能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达到50%;P50降低,曲线左移,表示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

研究表明,运动时P50增加,氧离曲线右移,表明运动时Hb与O2的亲和力降低,同样的PO2下,血氧饱和度较安静值低,意味着更多的O2从HbO2中解离出来,供肌肉利用,显然,这是运动中的良好反应。

   

(1)PCO2和PH的影响 PCO2和血液中H+浓度增加,均可使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减小,P50增大;反之,则曲线左移,P50减小。

PCO2和PH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BohrEffect)。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高PCO2和低PH促使HbO2解离,有利于向组织供氧;而当血液流经肺时,低PCO2和高PH,促使Hb与O2结合,有利于血液的载氧。

因此,波尔效应既有利于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向组织供O2,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当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大量CO2和H+,这将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促使HbO2解离出更多的O2,这对满足运动时肌肉组织的供氧是极为有利的。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减小;反之,曲线左移。

当温度升高时,组织代谢加强,对氧的需求增加,这时Hb与O2的亲和力减小,促使O2释放,供组织利用。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产热量明显增加,导致血温升高,促使O2释放,满足肌肉运动的需要。

     3、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红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磷化物,特别是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2,3-DPG能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右移。

2,3-DPG是红细胞无氧酵解的产物,人在缺氧、登山和长时间运动时,红细胞中2,3-DPG均会增加,使氧离曲线右移,释放更多的O2。

 

3、试述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答:

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实现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将引起机体细胞功能的严重紊乱,甚至危机生命。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虽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最终由各内脏器官的协同作用完成的,但血液在这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机体细胞在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时,周围组织液的流动范围有局限性,只有靠血液在组织液与各内脏器官之间运输各种物质,再通过内脏器官的活动来达到内环境的稳态。

(2)血液对机体内环境某些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因而血液中含多种缓冲物质,可减弱酸碱物质引起的PH变化。

加之血液的比热大,可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不致使体温过度升高,这种缓冲作用在血液运输各种物质的过程中,可防止其理化性质发生大的波动。

(3)血液通过与毛细血管外的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可反映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可直接刺激血管上有关的感受器(如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或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受器(如下丘脑感受体温和渗透压改变的细胞等),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系统提供了反馈信息。

 

4、血液是如何载O2、释O2的?

答:

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血液可将O2、营养物质运至组织细胞,供其利用;同时,又将细胞产生的CO2和其它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肌酐等)运至排泄器官(肝、肾、肠管及皮肤等)排出体外;血液中的载体转运系统可将激素、酶、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载运到需要的部位,以实现人体的体液调节;血液中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热大,可大量吸收机体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血液循环将深部的热量运送到体表散发。

在运输过程中,血浆中的水分、血浆蛋白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则是这些物质的运载工具。

肺换气之后,O2进入血液。

血液运输O2有两种形式,即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物理溶解的量很少,仅占1.5%,但这一形式却很重要。

因为,在进行气体交换时,进入血液的O2首先溶解于血液,然后才能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反之,O2从血液中释放时,也必须先由化学结合状态解离成为溶解状态,然后才能离开血液。

可见,物理溶解是化学结合的前提,而只有通过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才能大大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血液中的CO2也是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运载的,其中物理溶解约占5%,而以化学结合形式的运输占95%。

化学结合的CO2主要有碳酸氢盐形式(占88%)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7%)。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静脉血中PO2约为5.3KPa(40mmHg),而肺泡气中Po2高达13.6KPa(102mmHg),因此,当静脉血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O2扩散进入肺泡毛细血管,红细胞中Hb很快与O2结合,只需0.03s即可形成HbO2,几乎达到饱和状态,这时,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PO2达13.3KPa(100mmHg);而当动脉血流经组织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PO2较低,只有4.0KPa(30mmHg),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中的PO2更低,约为2.0PKa(15mmHg),这时,血液中的HbO2立即解离出O2,供组织细胞利用,同时组织细胞中的CO2扩散进入血液,动脉血又变成静脉血,再流回肺部进行下一次气体交换。

血红蛋白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肺部通过氧合,结合O2,并随血液循环运输至组织,再在组织通过氧离,释放出O2,供组织利用,以实现其运载O2的功能。

1、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何生理特点?

其生理意义如何?

答:

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何生理特点其生理意义如下:

(1)部分心肌细胞特化为自律细胞,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使整个心脏活动,即使在没有外来刺激的作用下,也能作自动节律性舒缩,表现为自动节律性,同时,心脏又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心脏的功能可随神经冲动的变化而改变,心肌的这些特征,保证了心脏一刻不停地泵血,并使心脏活动适应体内代谢的需要;

(2)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的心肌细胞间借助低阻抗的闰盘相连接,构成了心脏功能上的合胞体,而存在于心房合心室内特殊的传导组织传导速度快,这样可使兴奋几乎同时到达所有的心房或心室肌,引起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产生同步性收缩;

(3)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有一个历时较长的平台期,使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机械收缩的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象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而总是舒缩交替,确保了心脏有效地泵血。

 

2、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

运动时,为了适应体内组织细胞代谢增强的需要心输出量不但明显增加,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呈线性关系。

如正常人安静时心输出量为5升/分,在剧烈运动时,最高可以达到15-20升/分。

心输出量的增加取决于心率和搏出量增加的程度。

研究表明,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率的增加于运动负荷增大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搏出量的增加则在30%-40%最大吸氧量负荷时已达到本人的峰值。

这说明,在30%-40%最大吸氧量强度以下时,心输出量的增加是由于心率增加和搏出量的增加共同实现的;在此强度以上时,心输出量的进一步增加几乎全靠心率的增加来实现。

另外,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特征还与体位和运动的形式有关。

安静卧位时,搏出量已接近本人最大搏出量,故水平运动时,心输出量也有所增加,但此时搏出量的变化不大,心率的明显增加是心输出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3、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答:

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与肌肉运动的强度和运动的方式有关。

静力性运动时,伴随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但以舒张压上升明显。

因为静力性运动时,肌肉中的血管受到持久性的挤压,腹腔脏器血管在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影响下发生收缩,故总外周阻力剧增,使舒张压升高。

另外,因为心率加快,心舒期由大动脉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也使舒张压升高。

故静力性运动时舒张压升高,脉压则降低,搏出量明显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运动时,由于运动骨骼肌中大量血管扩张,二腹腔脏器血管则代偿性收缩,使总外周阻力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故舒张压略有上升或不升高,脉压增大。

 

4、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有哪些学说?

答:

血管的自身调节是指在阻断了神经、体液对血管的作用后,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仍能通过局部血管自身的舒缩活动得到适当的调节,从而保持心输出量和器官血流量的相对稳定。

关于自身调节机制,有以下两种主要学说。

   

(一)肌源学说

     许多血管平滑肌本身能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称为肌源性活动。

当供应某一器官的血管的充盈压突然升高时,血管平滑肌因受牵张刺激而收缩,结果该段血管的血流阻力增大,器官的血流量不致因充盈压升高而增多,从而保持该器官的血流量相对稳定,反之,当器官血管的充盈压突然降低时,则发生相反的变化。

   

(二)局部代谢学说

     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氧,并产生多种代谢产物。

当组织代谢活动增强时,则局部组织氧分压降低,代谢产物积聚增加,如CO2、H+、K+等,都能引起局部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因此,在肌肉运动时,有活动的肌肉代谢加强,血流量增多,为骨骼肌组织提供更多的氧,并带走代谢产物。

 

 

5、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答:

静脉回流即指血液的回心,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液的阻力,故凡能影响这三者的因素均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1)体循环平均压。

体循环平均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2)心脏收缩力量。

心脏收缩力量增强时,由于其收缩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心舒期室内压较低,静脉回心血量加大,反之则减少。

(3)体位改变。

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由于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跨壁压增大,因此静脉扩张,容量扩大,回心血量减少;长时间站立不动,回心血量也减少;长期处于卧位而突然站立时,因静脉管壁紧张性降低,腹壁和下肢肌肉收缩力量减弱,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少,回心血量也会出现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肌肉作收缩活动时,位于肌肉内或肌肉间的静脉受挤压,加之静脉内有瓣膜,使静脉血流加速回心,即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但若肌肉长时间维持在紧张状态,静脉持续受压,静脉回心血量反而减少。

(5)呼吸运动。

胸腔内压随呼吸运动而有起伏,当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胸内压降低,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扩张,有利于外周静脉回流;反之,在呼气时,胸内负压值减少,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血量也会相应减少。

但在肺循环情况则正好相反,吸气时,由于肺处于扩张状态,肺血管容量显著加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血量减少,呼气时则相反。

 

六、论述

1、试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答: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

   一般所说的植物性神系统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而不包括传入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它与调节躯体性功能的躯体性神经系统相比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植物性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脊髓灰质的侧角及脑神经中第Ⅲ、Ⅶ、Ⅸ、Ⅹ中的有关核团。

   2、植物性神纤维由中枢发出后,不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而要在外周的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

交换神经元之前的植物性神经纤维称为节前纤维,交换神经元之后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一般节前纤维是有髓鞘的b类纤维,传导速度较快;而节后纤维则多为无髓鞘的c类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3、植物性神经纤维的节前纤维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而节后纤维未稍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4、植物性神纤维的节后纤维主要支配心脏、平滑肌、和腺体。

它的活动是不受意识的直接控制,因而称为“自主”神经。

   5、植物性神经纤维对外周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支配心脏活动的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在安静时都具有一定紧张性作用。

切断交感神经纤维可使心跳频率减慢;而切断副交感神经纤维则使心跳加快。

   6、植物性神经纤维的作用有时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例如在有孕子宫,刺激交感神经纤维可使子宫平滑肌活动加强,而对平时非妊娠子宫则是抑制作用。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心脏,平滑肌和腺体的作用,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一般认为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时,主要是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产生兴奋。

例如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占优势,从而引起心率加快、加强,动脉血压升高,骨骼肌的血管舒张,肌肉血流加快,肝糖元分解增加,血糖升高和胃肠活动受到抑制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机体进行紧张地活动。

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时,常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此,常把交感神经和肾上腺联系在一起,并称为交感──肾上腺系统。

副交感神系统的活动比较局限,主要在安静状态下,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促进机体恢复,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

例如迷走神经活动加强时,心率减慢,减弱、消化道功能加强,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能量补充等等.

 

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在整体是互相配合和协调,这种协调和配合可以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答: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互相对立矛盾,实际上它们在整体是互相配合和协调,这种协调和配合可以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1)发生在效应器上协调 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见,大部分内脏器官均受双重神经支配,而且作用相反,这种相反的效果,才能使得该器官的功能保持稳态,而这种稳态正是机体生命长期存在所必需的。

当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发生变化,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在胃肠的紧张性已经很高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将不再引起兴奋,而是起抑制作用;而在胃肠的紧张性已经很低时,则交感神经的作用对它起兴奋作用。

这说明植物性神经的作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与所支配器官本身功能状态相关联的。

   (3)发生在不同效应器的协调作用 瞳孔括约肌和辐射肌的作用,对瞳孔的大小有相反的作用。

瞳孔括约肌受到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

瞳孔辐射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辐射肌收缩使瞳孔扩大。

交感兴奋和副交感抑制以及副交感兴奋和交感抑制可分别实现瞳孔的扩大和缩小。

 

3、植物性神经的中枢部位有哪些?

答:

植物性神经的中枢部位有:

  

(1)脊髓 交感纤维和部分副交感纤维的发源部位在脊髓,因此脊髓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初级中枢。

脊髓交感中枢可以完成基本的血管张力反射,以维持血管一定紧张性;骶部脊髓是部分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发源地,它实现排尿、排便、发汗、阴茎勃起等功能。

但这种反射调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生理的需要,是很初级的,不完备的。

  

(2)低位脑干 低位脑干特别是延髓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中枢部位。

这是因为呼吸运动、心脏和血管运动、食管和胃肠运动以及有关的消化腺分泌活动等基本中枢都位于延髓。

损伤延髓即可致死,所以称延髓为基本生命中枢。

此外,延髓还是吞咽、咳嗽、喷嚏、呕吐等反射活动的整合中枢部位。

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

  (3)下丘脑 是大脑皮层以下最高级的内脏活动调整中枢。

它与体温的恒定,营养物质的摄取、水平衡、免疫功能的调节、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以及情绪等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

这些活动不是单一的器官或系统完成,而需要很多器官和系统的相互配合。

因此下丘脑实际上是一个高级的内脏活动的整合中心,它能将很多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完成一个完整的生理活动。

(4)大脑皮层 是神经系统最高级部位,它也是内脏活动的最高级调节和整合中枢。

大脑半球内侧的边缘叶,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

由于边缘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大脑皮层的岛叶、颞极、眶回以及皮层下的杏仁核、膈区、丘脑前核等都是密切相关,于是有人把边缘叶连同这些结构称为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对情绪反应、摄食行为、记忆功能,以及心率、血压、呼吸、胃运动、瞳孔反应等植物性功能都能作高级调节,使机体能适应复杂的变化多端外环境,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很多条件反射的建立,使很多内脏活动的反射在非条件刺激到来之前,已经提前开始活动,作好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情绪、精神活动,特别是一些心理性应激,可以严重地影响机体的内脏活动,这些都与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有关。

 

4、试述心血管反射的分类及其生理意义。

 答: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或者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射,导致心率,心收缩力和血管舒缩的改变,以适应当时机体状态或环境变化的需要。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外膜下,分布有对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变化非常敏感的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的传入神经为窦神经,后加入舌咽神经到达延髓心血管中枢;主动脉弓的传入神经加入迷走神经到达延髓心血管中枢。

     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所受的牵张刺激增强,使心迷走中枢紧张加强,心血管交感中枢紧张减弱,于是心率减慢,心缩力量减弱,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下降,故此反射又称减压反射。

当动脉血压突然下降时,由于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少,传入冲动减少,使心迷走中枢紧张减弱,心血管交感中枢紧张加强,导致血压升高。

所以减压反射对突然上升、下降的血压均有调节作用,其生理意义在于缓冲血压的急剧变动,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但此反射对持续性血压变化无调节作用。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在颈总动脉分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存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当血液中化学成分改变时,如缺氧,CO2分压和H+浓度升高时,这些化学感受器兴奋,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至延髓,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兴奋改变,结果是呼吸加深、加快,间接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

     化学感受性反射在平时对血管活动调节作用不明显,只有在缺氧、窒息,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才起作用。

如剧烈运动时,由于肌肉产生乳酸增多,血液中H+浓度升高,可刺激化学感受器而引起此反射。

   (3)本体感受性反射 分布在骨骼肌,肌腱和关节囊中有本体感受器,肌肉收缩时,这些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肌肉运动时心率加快,本体感受性反射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