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56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班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时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

 

难点 :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一、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四、完成课堂作业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学习文章第2节 

 

四、学习文章第四节

 

五、联想与思考

六、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身边的雷锋。

 

七、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1、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

(板书:

雷锋叔叔)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板书:

你在哪里)

1、老师深情范读,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正音。

 3、出示生字 1、识字 

 2、写字 

冒、需、雷:

上大下小,上宽小窄。

 

迈、迷、迹:

注意笔顺。

先里头,后外头。

注意迹的里面写法。

 

滴、洒、泥、泞:

都是三点水旁。

注意滴右边的写法。

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1、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的。

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2、分角色朗读,并思考从小溪和小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4、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出示生字。

 

2、读课后的词组。

 

1、同学们闭上你们的眼睛,老师抓住关键词语“泥泞”“蒙蒙细雨”等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画面(重点汇报第二节、第四节)  

1、齐读第二节。

 

2、在小溪边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

)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

 

3、想一想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

 

4、同学们想一想,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遇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理解学习生字:

曾——曾经。

泥泞——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

脚窝就是——脚印。

 

在小溪边雷锋的足迹是在帮助一个孩子,并且雷锋叔叔送孩子回家不是一帆风顺的。

 

1、齐读第四节。

 

2、在小路上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

)背着年迈的大娘。

 

3、同学们,雷锋叔叔为什么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

 对这个时候最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雷锋叔叔出现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候大娘的心情怎么样?

 

 4、同学们再看课文,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他遇到了什么?

 老师相机小结:

 (荆棘) 

理解学习生字:

年迈——年老。

荆棘——带刺的灌木。

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

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

露珠。

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

宝石。

 

5、齐读第五节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思考:

 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

他正在(         ),他正在(      )。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

 

(2)我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在这里足迹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1、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锋冒着蒙蒙的细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把年迈的大娘送回家”展开想像,进行扩写练习。

介绍雷锋生平 :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

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这节可我们就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重点提示:

“锋”、“曾”韵母都是“eng”。

“泞”“荆”“莹”韵母都是“ing” 

 

教师小结:

迷路了心情:

(难过、害怕、着急)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

(高兴、很感谢、喜欢他) 

老师相机小结:

 

蒙蒙的细雨、泥泞的路 

 

 

教师小结:

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

(摔倒了、迷路了、大娘累了)需要人帮助时,雷锋叔叔出现了,大娘的心情:

(高心、开心、感动)

 

老师小结:

是一种献出自己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

 

作业布置:

书写本课生字。

总结反思:

 

班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题

6、千人糕

课时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难点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一、揭题导入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三、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四、书写指导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第7~11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四、指导书写

第一课时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千人糕》。

(板书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想问?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教学“糕”字,“米”字旁的字与粮食有关。

4.指名学生口头组词。

1.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注意读好零声母的字“熬”。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男女生交换读等。

4.再读课文,这次要比刚才读得更好、更流利。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在讲什么事情。

2.分角色表演这一段话。

(1)画出文中表示疑问的句子。

(2)指导读好疑问句。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是千人糕?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2)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比桌子还大?

味道很特别吗?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

(互相讨论)3.米糕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1.学习“能、味、买”三个字生字。

(1)能:

左右能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

(2)味:

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3)买:

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第二课时

1.词语积累。

(1)听写词语。

(2)找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回顾上节课中的问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1.指名读第7~9自然段。

(1)出示问题:

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句子:

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①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②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③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先种出来;熬制时需要工具和火……④米糕做好后,需要包装、送货、销售。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2.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

普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

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4)小结: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7.米糕是怎样做成的?

8.照样子,写一写。

平常——平平常常普通——()平安——()高兴——()9.“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这句话的意思是()A.我们吃的糕是很多人送来的。

B.我们的吃的糕是通过很多程序,很多人的共同劳动才做出来的。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习“具、甘、汁、甜、菜、劳”6个生字。

1.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

2.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积累学生喜欢的本课词语。

 

轻声读课文要求:

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1.音字组词识记:

de(红红的)dí(的确)

2.同偏旁识记:

糕——糖蔗——菜——劳

3.熟字换偏旁:

待——特消——销1.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特别(tèdè)米糕(gāogaō)甘蔗(zèzhè)打算(suànshuàn)销售(xāoxiāo)应该(yīngyìng)2.给“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edìdí的确()爸爸的话()目的地()

 

听写词语:

wèidào()cáinéng()mǎimài()

 

体会到: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所有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一排。

()把大米磨成粉,加上糖做成米糕。

()工厂里的工人将米糕进行包装。

()农民种出稻米。

()放在商店里进行销售。

 

重点指导:

具:

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

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有表示甜的意思。

菜:

上“艹”下“木”,中间是“爫”

作业布置:

书写本课生字。

总结反思:

 

班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课题

7、一批出色的马

课时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

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重、难点

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

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

一、激趣引入

 

二、初读课文

 

三、书写生字

 

四、拓展作业

 

一、复习引入

 

二、研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第一课时

1、师:

孩子们,你们平时在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汇报。

3、你觉得哪一件事是最有趣的?

说说有趣在哪里?

4、先同桌交流,再请两个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全班交流,其他的同学可以适当的补充。

5、读课题,说感受。

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

真的有一匹出色的马吗?

这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匹出色的马究竟是怎样一匹马吧!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点评。

(3)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葱:

平舌音软、舍、株:

翘舌音

恋:

边音舍:

多音字

4、出示词语。

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

(1)全班齐读,找出自己存在问题的词语。

(2)同桌互相认读,不会的让同桌教一教。

(3)有不理解的请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查字典的方法了解。

谁能说说“恋恋不舍”的意思。

(4)在文中找出“恋恋不舍”所在的句子:

找出他的近义词—依依不舍。

(5)用“恋恋不舍”说一句话。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全班齐读课文。

  

(2)请同学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导书写“匹、纹”等9个生字。

2、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重点指导“恋、像、求”字的笔画。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写生字。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收集爸爸妈妈的话语。

第二课时

1、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不是一匹真的马呢?

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那它为什么又要以一匹出色的马为题呢?

一起探究吧!

2、揭示课题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

(一)研读一家人一起散步

1、找出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的段落,再读一读。

(1)找出一起去的1----3自然段。

(2)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并用横线画出我们沿途看到的风景。

2、汇报看到的风景: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细细品味。

(1)河水碧绿碧绿,我也会说像“碧绿碧绿”这样的词语。

雪白雪白粉红粉红乌黑乌黑

(2)经过微风一吹,就把静静的河水写“动”了,你能这样写吗?

A孩子们自由说说。

B请同学汇报。

如:

微风一吹,满墙的玫瑰花都舞动起来了。

(3)抓住“拂过”一词说说,拂是什么词,一般形容什么的?

(4)写田野时乃至“葱葱绿绿”,这一词说明了田野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田野的“绿”和“茂盛”。

(5)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看谁写得多。

(6)细读“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里说田野像什么?

对像绿毯。

  田野和绿毯有什么共同点?

把有共同点的田野比作绿毯,这样的句子是比喻句。

你会说比喻句吗?

  (7)孩子们也学写比喻句。

  4、孩子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舍得离开吗?

  对呀,都舍不得,他们一家人也舍不得,从哪儿看出来的?

  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恋恋不舍的语气。

  5、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但总是要回去的,回去的时候,我们就要发现那匹出色了马了。

  

(二)研读回返

  1、往回走,发生了什么事呢?

(妹妹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

  2、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

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妈妈回答说:

“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2)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递给妹妹,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3、对比爸爸妈妈的回答,谁更容易让人接受,更有乐趣自己走回家?

  引导学生理解爸爸的回答很巧妙,能调动妹妹自己走回家的积极性,让妹妹有了自己走回家的动力。

  学习爸爸这种说话的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爸爸为了让我们学会独立自主,学会依靠自己,学会体谅家人的良苦用心。

  4、勾出爸爸一连串动作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5、仿写词语“又长又细”。

  6、听了爸爸的话,妹妹怎么做的呢?

一起读一读。

  1、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吗?

在散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跟大家分享交流。

  2、先在小班里交流。

  3、全班交流。

  4、体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怎样都是幸福的。

  5、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学会独立自主。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3、用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试着学习其他课文。

1、读有关一家人一起活动的文章。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师总结:

其实,只要是和家人们一起做的事,什么事都是有趣的,都是有意义的。

比如,散步这件事,看起来很平凡,但如果是和家人一起做,那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不信我们就来看看。

出示课题:

一匹出色的马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

一匹出色的马究竟指的是什么?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概括: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大家都被沿途的风景吸引,走了不少路。

在返回的时候,妹妹不想走,让爸爸妈妈抱,爸爸巧妙地让妹妹高兴地跑回家。

从而教育我们,要学会独立自主,不要总依赖家人,要学会体谅。

 

引导学生理解“拂过”,用词的准确性,轻轻拂过感觉人的手抚摸一样,非常舒服。

如: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红红火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白白胖胖漂漂亮亮

 

作业布置:

书写本课生字。

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