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86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docx

林黛玉形象及宝黛爱情悲剧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

及宝黛爱情悲剧

 

作者景丽

专业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

成绩

工作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职称职务

邮编473000

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2010年12月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及

宝黛爱情悲剧

内容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的一部重要巨著,里面的人情世故错综复杂,但并不混乱,给读者一种真实的印象。

其中的宝黛爱情更是写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尽管是悲剧仍是动人的悲剧,它是对封建统治制度的控诉和反抗。

人物林黛玉的美丽、纤弱而又坚强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是什么给予了她如此巨大的震撼力?

如此一位可爱又心细的姑娘为何面临的却是付出生命的爱情代价?

这是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希望以及感情赋予作品中人物的缘故。

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给这位作者和同时代人物带来的悲剧命运和时代的衰落.

关键词: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宝黛爱情;悲剧命运

说起《红楼梦》这部小说,估计古今中外自其现世以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驻足,无论在文学上,艺术上,服饰上,建筑上,药物上还是其他各个方面上无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经典的文学巨著之一。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人情世态及各种各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小说中的黛玉葬花,晴雯补裘,黛玉焚稿等等,都体现了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不仅如此,人物塑造上,如黛玉诗化的眉眼,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可见,《红楼梦》的价值之高是我们所无法估计的。

它的问世也影响了我们很多的传统观念,引人深思。

因此,我国也就有了一个专门的红学研究组织——红学研究会。

关于《红楼们》的作者,现在有研究者认为是洪升、张宜泉或者是别的什么人,但仍没有足够的证据抹杀红学界早已认定的曹雪芹的著作权。

因而现在《红楼梦》通行的版本作者是曹雪芹、高鹗。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清代小说家,有雪芹、芹圃、芹溪居士等字号,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也有说是河北丰润的,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他的先世原本是汉人,但是早在满清入主中原之前就已经成了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

他的上祖,曹振彦,是从龙入关的功臣,是多尔滚的治下,而他的曾祖母还是康熙的乳母,其祖父曹寅年轻的时候是康熙的“侍读”。

因此,在康熙即位之后,曹家也因这些关系而显赫一时,康熙二年,曾祖父曹玺首任江宁织造,以后他的祖父曹寅,祖父曹禺,父亲曹覜先后继任,祖孙三代四人担任了非皇帝的亲信不能担任的重要职务,创汇达六十余年,这也是曹家的繁盛时期。

但是到了雍正五年,因事株连获罪,家产被抄,第二年就全家返回北京,家道日衰,据说到了乾隆初年的时候,曹家又遭遇了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蹶不振,进入了曹家的衰败时期。

而曹雪芹的一生正好就是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的过程这一段时期,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到晚年又极度的贫困,因而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他以坚韧不抜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这部与他的身世很为相像的不朽著作《红楼梦》,并专心致志的做着修订工作,但在书稿尚待润色的最后关头,他便与世长辞,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书稿,而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续结完篇

,有传抄稿作的依据,基本上遵循原书的线索,按照作者的意愿写成,反映了作品的全貌。

尤其是写林黛玉之死一节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多样,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就其文学方面来说,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章章相接,篇篇紧凑,整个联系起来,使这一部小说联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很多种方法,主要的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等,作者坚决的避免对书中人物直接的心里描写,仅对贾宝玉、林黛玉、以及薛宝钗三个主要人物进行直接的内心披露以达到塑造典型形象的目的。

正是这些描写才使文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又不显得虚假,矫揉造作,加上不同的描写就刻画出了不同的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揭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另外,语言方面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辞藻,而是根据作者想要刻画的人物的性格来恰当的赋予人物一定的语言情境,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与身价地位。

也有很多有趣的歇后语:

如:

宋徽宗的鹰赵子龙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这些歇后语的使用是人物生动活泼。

其中的语言描写也很生动,如《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林黛玉,她是一个因母亲早逝,父亲怕她受苦而被寄养在贾家的柔弱女子也曾受过四书等的教化,算得上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使得在贾母说完姐妹们只不过认识几个字罢了后,林黛玉就立即领悟到了这句话,并在随后有人问时便说自己只上过一年学,些许认识几个字。

这些描写就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处处小心处处留意的心理。

以及她聪明伶俐能见机行事的真实一面。

再如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林黛玉之死一节,在黛玉死前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烧掉了和宝玉之间的信件诗作等,用仅有的一点力气撕宝玉送她的手帕并把它投入火盆中烧掉这个动作场景,生动再现了林黛玉听说宝玉和薛宝钗成婚的消息后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她用火烧掉所有与宝玉有关的物件来表明坚决与宝玉断绝的决心,既有对宝玉的恨,也有对宝玉用情的真,更有对整个社会的控诉和怨恨,她的死便是对罪恶社会的最有力的反抗。

林黛玉不是埋怨贾宝玉给予她的爱情太少,而是埋怨他分出去的太多,但宝玉毕竟不是泛爱主义者,也不是“唯美主义者”

如此简单又深厚的功力,便是曹雪芹心理及动作描写的传神运用。

出于和曹雪芹本人身世的比较,也有人把《红楼梦》称作是曹雪芹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是曹雪芹家族衰落的一面镜子。

小说中林黛玉是一个身体柔弱的女子,有描写其外形的句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

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黛玉已经通过贾宝玉的眼呈现了出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就是林黛玉的外在凄凉美。

作者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

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小姐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

敏感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

黛玉虽身体柔弱,但其才学却是非常出众,在元春省亲时,鸾驾入府,题园名为“大观园”,并让宝玉与姐妹们题诗,林黛玉虽只被命做一首诗,却仍受到元妃的夸赞,成为最佳,可见其才学之深。

当书童茗烟将《西厢记》带进园子时,宝玉与黛玉一同品读,黛玉感极生嗔,也联想翩翩。

由于《西厢记》在当时被看做是杂书,宝玉本不该读,但是却敢与黛玉一起品读,可见二人有共同之处,即都有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传统束缚的叛逆性格。

而其时,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因病去世,林黛玉寄人篱下常常忧郁流泪,暮春的时候,看见飘零的落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因此把锄葬花,吟了一首《葬花吟》。

其中“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一句,是林黛玉对将来自己命运的担忧,写的是伤情毕现。

另外,林黛玉性格孤僻,她不像薛宝钗那样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从不得罪人,而是不管是谁,只要说得她心里不舒服就会用她那张利嘴把人家给刺一顿,弄得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如:

小说中有一节,红玉和坠儿的秘密谈话被薛宝钗听到了,薛宝钗便假装和林妹妹在捉迷藏,结果两个丫头一听脸色大变说:

“倘若是给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

宝姑娘心胸宽敞,不会说出去。

那林姑娘心里又细,嘴里又爱刻薄人,她一听见了,倘或某日走漏了风声,该如何是好啊?

”这些话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林黛玉的孤傲,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但正是她的孤傲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为她的悲剧命运提供了证据,埋下了伏笔。

此外,生性敏感的林黛玉对自己的未来也有预感,毕竟薛宝钗还有个娘为她保媒,而林黛玉却是父母早逝,对自己的心事也无人问津,到头来连个保媒的人都没有,只能孤独一人痛苦的死去。

她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倾注了无限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

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

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敏感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

总的来说有三点:

一、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是:

心胸狭窄、尖酸刻薄

  在《红楼梦》一书中,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处处可见,我们来随便举几个例子。

如:

她和宝玉总是无事无非的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

"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

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

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

"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

再如:

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

"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

"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

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

二、她的尖酸因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而多了几分可爱

  林黛玉只是在语言上表现的尖刻。

这是曹雪芹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所运用的手法。

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

如:

贾宝玉把北静王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

她蔑视世俗人情等的敏感、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

 其次,林黛玉其实是很谦和的,并不是一味的“孤标傲世、目无下尘”。

她为人坦率,待人真诚,她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他人。

如:

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

"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

"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上智下愚,富贵贫贱"的俗见。

再次,林黛玉常常把喜怒爱憎直接的表现出来,"见一个打趣一个",她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话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因此被认为是"刻薄"、"小心眼"。

但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

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真相,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的人留一点余地。

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

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

《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美已见端睨。

由小说开始我们便可预知林黛玉为宝玉泪流一生直到死去已是定局,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即将枯萎的绛珠草,而宝玉之前则是赤瑕宫神瑛侍者,并用甘露之水把绛珠草浇灌,使它“得延岁月”修成女形。

而神瑛侍者偶炽凡心想下到人间做人,因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着他也下了凡间,这就是“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而远古时,女娲炼石补天,遗下来一块石头没有用就把它弃在青埂峰下。

这顽石通过自行修炼已通灵性,就恳求仙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一遭。

由于仙人拗不过,便把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而这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个神瑛侍者携带入了红尘。

这个条件就似明似暗的展现了林黛玉为贾宝玉流泪终生的悲剧命运。

也带有一定的宿命论色彩,似乎人间的所作所为已经在前世或者是仙人的安排下成为定局。

倘若今生与你相见就说明我们上辈子有缘分,也正如小说中所写的: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无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也揭露了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自由恋爱是很少有机会有完美的结局的。

这除了客观上的条件如父母的反对,拆散等也有很大一部分受限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影响。

由于薛宝钗的出现也伴随着“金玉良缘”的出现,使她一次又一次的对宝玉进行试探,然而当贾宝玉向她倾诉真情时,她又总是眼泪遮面的说不出话来,与宝玉相对,她喜散不喜聚,她愿一个人在园中手把小锄,带泪葬花,她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迎击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造作而被黑暗社会埋葬,“冷月葬花魂”应当是林黛玉孤寂一生的最好注解。

由于林黛玉生性敏感,加上对宝玉用情至真,因而时时的为了探测对方的心思而争吵,两人都是心意相通,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交流大部分都是以眼神来传达信息或是借他人之口发表议论,很少有正面交流,而在这极少的直接交流中也并不觉得两人的感情表达不充分。

如:

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的袭人因会体贴人而受宝玉的重视,于是她劝宝玉读写正经书,贾母娘家外孙女史湘云也让宝玉读写经济仕途的书好为前程,宝玉听了就抢白他们说:

“林妹妹就从不说这混账话,”正好林黛玉经过听见这些话,心里十分高兴,从此两人便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从宝玉出来与林黛玉谈的一席话中就可感悟两人的情有多真多深,也难怪黛玉肯为宝玉流泪一生而无憾。

说明林黛玉用情专一。

王昆仑曾说:

“没有恋爱生活,就没有林黛玉的存在。

黛玉性格孤僻,并非与天俱来。

她幼年丧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

但这并非是一个有温暖与爱的家庭,而是一个龌龊之地。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

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

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

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

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

”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在《葬花吟》中,“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和“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这几句中能深切感受到林黛玉有苦难言,孤独消逝的凄凉命运和宝黛爱情最终无奈的爱情悲剧。

在《红楼梦》中多是女子形象,而在这么多形象中也有相似的。

如:

晴雯和林黛玉、薛宝钗和袭人等,在这里我就只拿晴雯与林黛玉作比。

晴雯与袭人一样都是宝玉身边的丫鬟,只是她长的很像府中的小姐林黛玉,与林黛玉不同的是晴雯是个丫头而林黛玉是有着一定地位的小姐,她对人显示出的那种心高也就难免显得傲气,口齿伶俐活泼聪明,这些本都是作为女孩子的优点,但是由于相貌出众反引来了他人的嫉妒。

王夫人偶然看到晴雯的印象是:

“水蛇腰,小肩膀儿,眉眼有些像林妹妹”,又听王善保家的进谗“那丫头仗着自己模样比别人标致些,又有一张巧嘴,天天把自己打扮成西施样子,在人眼前,抓尖要强……妖妖调”,就认为是她把宝玉带坏了,这几句话就断送了晴雯的命。

而事实上晴雯不过是心直口快在抄检大观园时几句话得罪了王善保家的,反而让人怀恨在心,一再的施压遭到晴雯的辩驳时,终于被赶出了贾府,最后悲惨的含恨而死。

她因内心的高洁、不苟且,宝玉也对她敬畏三分,才能在她生气时送上好几把名贵扇子叫她都撕了,只要换的她一时的快乐。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场面恐怕是晴雯这辈子最快乐最放纵最得意的时光。

虽然晴雯和黛玉都是高傲,但晴雯比黛玉奔放,比黛玉大胆而无忌惮,她的死壮烈而震撼,比黛玉受折磨慢慢痛苦而死是另外一种风格,晴雯的不服输,林黛玉的清高都是一种叛逆的表现,他们两人都是作者心中忠臣烈士的女子版。

同样是长得如花似玉,美丽出众,但是就因为晴雯是丫头,而林黛玉是小姐,因此才有了晴雯的悲剧。

可见阶级的高低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命运的一个因素。

另外,晴雯的死亡同时是封建力量行将以摧毁之势扑向黛玉的一声讯号。

这也是《红楼梦》中要揭露的阶级压迫使得不相似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

然而,曹雪芹之所以安排了这么一个与林黛玉相似却有着悲剧命运的人,就是要暗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为林黛玉的死打下了文章的基础。

这是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之处,在许多人物的结局中都能从前文找出暗示其结果的线索,使其虽出乎意料却有理有据。

可以想见,虽身为小姐,但是有着孤傲及叛逆性格的林黛玉又怎能快乐幸福的过完她的一生呢?

因此其结果又何尝不是与晴雯有着相同之处呢。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是令人难忘的一回,在这一回里,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终于熄灭了她生命的火焰!

多少读者在这里才特别感受到这个少女生命的价值以及她活着是多么符合人们的心愿!

这一艺术形象为什么能够这样深入人心,也许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爱情,悲剧的爱情,这也是林黛玉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林黛玉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是因为她把我们带入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也或许她能打动我们是因为她是一个黑暗世界里的叛逆者,她代表着那一时代妇女们的希望和痛苦。

而林黛玉一死,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就彻底的定型了,或许这也是唯一的出路和结局。

就让我们的眼泪在这里流吧,这是值得悼念值得歌颂的死亡。

虽然,死亡不是最好的对抗黑暗势力的解放道路;但是让我们借用杜勃罗留波夫的话来说吧“这样的解放是悲哀的、痛苦的,但是既然没有别的出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还算好,究竟在一个可怜的女子身上发现了要走这可怕出路的决心。

《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实际上是贾府由盛到衰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最开始时贾家繁荣,于是有很多人都想进入贾家,于是我们便从一开始就看到有许多丫头被引进贾府。

林黛玉也因母亲去世移居贾府,因此贾宝玉与林黛玉才得以相见并开始了她们几乎一见就已经注定结局的感人爱情。

而在小说中部,府中人物大都已出现完毕,在互相熟悉过程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因为在乎对方,时而含情脉脉,时而流泪满面,时而又进入了争吵。

在这些不断的交流中,两人感情越来越深,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两人的情思了,也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

但到了小说后半部,贾府中的重要人物老太太去世了,伴随着的是两人的爱情似乎毫无征兆的陷入了悲剧之中,知道林黛玉死前没多久,她还以为他就是要嫁给宝玉的那个人,而宝玉也一直认为自己娶回来的是他们朝夕相处,一直心有灵犀,相爱已久的林妹妹,直到林黛玉无意间听到两个丫鬟说宝二爷要结婚了,是和宝姑娘结婚,两个人的爱情才急转直下,一边是林黛玉这边凄凉的死前之别,另一边则是痴痴呆呆以为要娶林黛玉的贾宝玉以及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两边一对比,更是显出了这种爱情悲剧的“悲”,也另人为之心头一震,对黑暗的封建社会有一种厌恶与憎恨。

有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爱是苦痛的、嫉妒的、多疑的,对于一个孩子是不胜负担的”。

林黛玉正是这样,她爱得深沉,爱的美丽,然而也爱的多疑和痛苦。

而贾府的由盛到衰也是以小见大的一种写法,也另一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走上了由盛到衰的局面,是整个社会腐败堕落的缩影。

先是元春被选为妃子入宫,贾家因此而加固了根基,元春省亲时整个府上花费了巨资修建了“大观园”,可见此时的富有与繁盛。

而后元春去世,又不听皇上那边有动静,也由此可以推出元春的死或许也有其他的原因,也许是后宫中的竞争与迫害导致的。

最后,贾琏等爷孙三代在被大臣所参之后,因家中没了靠山而被革职入狱。

整个硕大的家族在封建势力的巨大影响下,然也繁盛一时,但是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在封建统治的压力下被彻底摧毁了。

但小说最后却说在贾家衰败后,贾宝玉出家为僧,用这种方式提出了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预示着封建社会这个罪恶的根源在不久的将来终会被推翻打倒。

而积极努力的新势力终究会取代封建势力,推进社会的发展,促进历史的进步。

我们应该加大对《红楼梦》的阅读和思考,努力从中找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并独立地研究总结,争取让我国的文学名著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列宁也曾经说过:

“不用相当的独立工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工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正是曹雪芹对当时社会人生的独特品味与感受,小说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凄凉境遇出发,透露出了人生无望和悲凉的感慨。

人活在世上,虽然有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我们却从没有放弃过追求理想和美,曹雪芹是这样,我们也应该是这样,历史正因为这样而继续向前发展。

注释:

出自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日本村松暎先生在他所写的《我对<红楼梦>二三问题的看法》一文中(见《人民文学》1957年1月号),有此一说。

出自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9年3月,初版。

蒋和森著《红楼梦论稿》,1959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另见《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载蒋和森《林黛玉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列宁《几个争论问题》,1913年。

《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135-136页。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183—216页。

[2]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三回。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22页。

[3]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265页—275页。

[4]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534—551。

[5]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第一版,[C]北京出版社,2009年3月版,338页—551页。

[6]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版。

[7]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4年版,第200页。

[8]列宁《几个争论问题》,1913年,《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135-13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