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建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81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题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答题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答题建议.docx

《答题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题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答题建议.docx

答题建议

2010高考语文答题技巧,面对题量大、阅读量大、手写量大的高考语文试题,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对考生是有好处的。

今天,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胜老师通过本报向考生们讲解一些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

技巧一

拿到试卷先全面浏览

“语文学科是高考的首场考试,时间长,题量大。

”张胜老师说,语文考试第一个需要注意的考场技巧是“拿到卷子后,先总览全卷”。

一看试卷有无残缺不清问题;二看诗歌大阅读的标题与作者,若没见过,则暗示题型绝对不会偏、难、怪,“这是经验,也是惯例”;三看作文命题,题型一定在训练范围之中,命题型、话题型、材料型、材料+命题型等。

立意一定是在“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的思辨、伦理讨论范畴之中。

看一眼作文命题,是为了缩小思考范围,心中有底。

若有好感,便放手从头做起;若无好感,便提醒自己,控制好解题速度,留足写作时间,保作文方不失大局。

技巧二

做客观选择题不死抠

客观选择题一般设置的分值为30分。

张胜老师认为,考生完全可以在25分钟左右完成,最多不要超过30分钟。

“力争一气呵成,见难不纠缠,不死抠,宁可放弃也不停留。

”答题后,不轻改,不动摇,除非有绝对把握要改正,一律以第一判断为标准。

在一一分析后,张老师指出,前四题12分的基础知识题是开场题,第一题的字音字形和第三题的病句辨析,可能会让个别考生突然发蒙,以致影响整个心情,要有心理预防。

9分的社科文阅读关键是对有效信息的认真比对,不宜花费太多时间,对付它的最好办法是坚持一口气读下来,中间别翻翻停停。

9分的文言阅读,第一题考查文言实词解析,另外两题都是阅读理解。

“最常错的往往是最后一题的内容概括,解题时注意看以下几个设题思路:

人物交错、地点交错、时间交错、事件交错、评价交错。

技巧三

10分的翻译题得分较容易

高考语文试题中有10分的翻译题,如果考生掌握了得分点,比较容易得分。

得分点首先就是这几个重要的文言词语,往往是一词一分,一字一分;其次才是大意正确,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特点。

所以要对重要的文言词语字字落实,不随意,少变通。

另外,文言语句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以双音节为主,而且文言与现汉在内涵上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所以,直译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将文言的单音节词语按照语境及语法成分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双音节词语,然后再将之带入原文语境再做调整即可。

2010高考:

语文试卷答题技巧指导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做法是: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

“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高考是紧张、激烈的脑力劳动,需要考生全身心投入,且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每分钟都能积极思维。

考试开始前,考生应像运动员竞赛前先做准备活动一样,摒弃与高考无关的一切杂念,排除种种可能在考场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适当热身,提前进入“角色”。

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态。

1、偏急心态。

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

正确的做法是:

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晦信息。

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

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

“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犹豫心态。

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

正确做法:

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3、烦躁心态。

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

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

正确做法:

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4、固执心态。

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

正确的做法:

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

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

“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5、懊丧心态。

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心理,形成懊丧心态。

正确做法:

来点“阿Q精神”,可以观察周围考生,认定“我难他们更难”、“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

6、冲动心态。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产生冲动心态。

正确做法:

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如何调整好心态,概括为16个字:

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

Ⅰ卷1—12题3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40分钟;13—22题45分钟左右,不超过60分钟;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留5—10分钟检查即可。

五、具体答题策略: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

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

(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

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词语运用题(成语辨析题)

词语答题技巧:

(1)语素分析:

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2)语境分析:

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

(3)善用排除:

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4)语感判断:

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

成语答题技巧:

(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

(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

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4、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做题思路通常是:

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5、标点符号题或语言连贯题

标点符号题答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错误类型:

(1)该用句号的却用了逗号;

(2)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3)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4)倒装句中问号前置;(5)感叹号的位置出现在句中;(6)分句之间误用了顿号;(7)表示约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8)习惯上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间用了顿号;(9)二、三层次的并列间用顿号(只限第一层次并列用);(10)引号之间用了顿号;(11)没有提示和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12)冒号的通领范围不清;(13)引语中间"某某说"后用冒号;(14)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15)引语中句末点号位置不当;(16)括号位置不当;(17)该用括号而未用;(18)冒号和破折号互相混淆;(19)破折号和"是"重复;(20)省略号和"等"重复等。

语言连贯题做题思路是:

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社科类说明文阅读

1、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2、再读四道选择题。

3、再读一遍原文,读的时候要将选择题中的选择枝内容在原文中划出来。

4、解题。

正常思路是:

定位——核对——判断。

解题时要将选择枝与原文作比较进行判断。

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在题目中划出要求你回答的对象;

(2)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所以要特别注意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故意夸大缩小,混淆先后,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等。

(三)文言文阅读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文章内容。

2、再读原文,凭感觉进行理解。

阅读过程中见到加点字时要到题目中进行理解。

3、解题。

题目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

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先翻译每组中高中学过的那个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3)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题

答题技巧:

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张冠李戴这种错误。

(4)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判断时要明确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时间是否准确等。

客观题做完了,先看一下时间,再深呼吸,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

 

第Ⅱ卷

(四)文言翻译、诗词鉴赏、名句文学常识填空

13、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

(1)要结合译句重读上下文句子。

(2)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此时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3)圈出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的解释是得分点。

(4)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这也是得分点。

(5)开始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并能体现句式特点。

14、诗歌鉴赏题

(1)先读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把握本诗重点。

(2)再读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3)再读注解,寻找诗歌内容的线索。

(4)通读全诗。

通读时要特别注意每句至少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

要发挥想象,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结合诗题、描述、议论、抒情推断这首写什么内容。

(5)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语言特点:

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意象:

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15、名句名篇题(含文学常识填空)

答题技巧:

(1)“一字不差”。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五)外国小说阅读

1、先读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题,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2、第一遍速读全文,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

(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

3、再读12--15题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4、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

(2)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3)对应题旨与分数,分多个要点阐述。

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学会踩点得分。

(4)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5)千万不要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摘录运用关键词而非整句。

(6)要善于借鉴多项选择题中的关键词或句子回答主观题。

(7)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六)语言表达

(1)语段压缩题:

解题思路:

首先抓住三词、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再对应题干要求进行整理使之有条理。

(2)语句扩展题:

答题技巧:

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

(3)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

修辞一致,内容一致,句子结构一致。

(七)作文(60分):

1、审题(至少花5分钟)

(1)理解原材料与话题,根据原材料提炼观点,注意观点中一定要出现话题。

(2)分析话题中词语之间的关系。

一般有修饰关系、并列关系、无限制关系。

(3)根据话题中词语关系重新确定观点。

若是修饰关系则要突出修饰语,若是并列关系则要突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若是无限制关系则要缩小范围。

2、确定选材范围:

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选材范围。

如教育、亲情、友情、环保、时势、战争、腐败、做人、人文等。

3、确定文体:

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哲理散文、杂文、议论文、记叙文、寓意小说等,不要刻意采用创新文体,否则东施效颦。

尽量避免选择科幻小说、编故事、童话、寓言等弱智文体。

4、确定分论点:

在草稿纸上列出三个以上分论点,以体现思维有深度。

5、拟写标题:

切忌无标题或以话题为标题。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拟题:

运用修辞拟题,引用俗语拟题,化用古语拟题,借用成语拟题,套用流行语拟题等。

6、写好开头:

切忌抄原材料。

入题要快。

要展示自己的文采,让改卷老师先入为主。

7、主体段落有层次: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

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

一般要求分成5—8段就可以了。

8、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9、话题出现频率:

话题在正文中要经常出现,以免有套题、偏题、脱题的嫌疑。

10、要展示文采:

多使用成语,多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多引用古诗词名句,多引用名言警句,多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多用短句避免长句。

遣词造句要用情感。

11、内容要有时代感:

切忌使用老掉牙的材料。

应活用近几年发生的带时代感的材料,如奥运精神、印度洋海啸、十大感动中国、中日关系、连宋来访、创建和谐社会、二战胜利六十周年、学生减负、中美贸易纠纷等。

特别强调的是:

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写早恋等敏感话题。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

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

12、结尾。

结尾要展示自己的文采,有韵味。

让改卷老师刮目相看。

13、字数。

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

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

14、书写。

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虽好看,不易辨认也并不好。

要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

15、卷面。

现在的高考语文采用网上阅卷,所有题目都答在卡上,再经扫描进入电脑。

若卷面不洁将极大地影响得分。

16、错别字。

高考作文每三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错别字不计数。

六、检查策略

在做完考题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答卷,减少不合理失分。

首先检查是否答完全卷,像前面所说的可能有暂时搁置的考题。

任何一个题目都不能空白,空白就一分也不能得到,实在不能解答的题目最后应猜答,猜答也是解答。

其次应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此外还要克服某些心理性原因造成的失分,如临交卷时凭一时感觉,轻易更改答案或圈去部分解题等。

交了卷之后,立即回家休息或适当准备一下下面要考的科目,不要急着和同学对答案和讨论问题。

此时讨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定会懊恼不已,影响情绪的。

七、考场上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及时填涂答题卡。

做完选择题要立即涂卡。

免得最后一道题做不出来,苦思冥想而忘记了时间,到考试结束时就来不及了。

2、不要误做“标记”。

高考不许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取消该科考试成绩。

要注意钢笔水不要吸得太多、太饱,否则墨水容易滴到试卷上会被误认为是“标记”。

3、因为语文网上改卷,所以主观题先在草稿纸上写好,再抄到答题卡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