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921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嘴吹灭

B.实验结束时,剩余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C.在实验室里,有时也可用手直接拿药品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

2.在利用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导游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B.火箭点火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3.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选项

文摘

 理解

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B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其中的碱是指NaOH

C

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体现合金硬度的特性

D

蜡炬成灰泪始干

包含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4.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

C.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中伴随有物理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7.2011深圳大运会为了建设“低碳城市”,深圳市政府、市环保局和大运会组委会向广大深圳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和纯电动车辆

B.市区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比赛场所的垃圾分类回收并露天焚烧

D.工业园区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的是

A.硫酸和烧碱溶液

B.铝和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9.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较多的铜离子,经测定其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都有害。

为了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降低其酸性,通常在此水中加入适量的()

A.生石灰和铁粉

B.石灰石和银

C.二氧化硅和铁粉

D.稀硫酸

10.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  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奎宁碱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22:

5

C.奎宁碱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11.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A.A

B.B

C.C

D.D

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总结都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洁厕净可以除尿垢

B、物质的鉴别

①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

C、物质的构成

①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②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O2:

两个氧原子

②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下图是两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例: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请回答:

(1)图一,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

(2)图二,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③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甲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硫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改变

D反应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4.我国具有丰富的硒(Se)资源。

图(a)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b)是硒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要求填空: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图中X=_____,硒元素在第_____周期。

(2)硒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相同的_____,所以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阴离子,则硒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

1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①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Ⅰ.表示水这种物质    Ⅱ.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Ⅲ.表示一个水分子    Ⅳ.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人发热的时候,常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          性质。

③实验室电解水(如图1),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④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Ⅰ.分子大小       Ⅱ.分子种类        Ⅲ.分子间隔

⑤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         ;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⑥水常用来配制溶液。

现将100g95%的乙醇溶液稀释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用消毒,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mL。

(精确到0.1)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可以用来制造铅笔芯和润滑剂,它是由碳_______________(选填“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2)写出用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装有生石灰的干燥剂在包装上都写有“勿食”,这是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有______性。

(4)从字面上来说,“煽风点火”这个成语中的“风”给“火”提供了_______________。

17.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合理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尿素[CO(NH2)2] ②K2SO4③磷酸二氢铵[NH4H2PO4]  ④NH4NO3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中提到的氟、钙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3)日常生活中为了区分羊毛线和涤纶线,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个钾原子______;

人体缺______元素易导致骨骼疏松;

个铁离子______;

硝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会产生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碳

一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可高效杀灭癌细胞

每个碳70分子由70个碳原子构成

则碳70的化学式为______.

三、实验题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

实验二:

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

(3)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填标号)。

A添加砝码   B减少氯化钠固体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增加氯化钠固体

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若用50g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2%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质量为_____g.若将上述50.0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2%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填标号)。

A量筒       B漏斗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20.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

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

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

21.下列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

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O2,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________(填编号)装置,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D装置可以用于收集气体。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H2应从_______管进入。

实验室制取0.4g氢气理论上需要锌的质量为______g。

四、简答题

22.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23.A-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给出),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反应②属于哪种基本类型________ 。

六、科学探究题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

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消失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究Ⅱ: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CaCl2;猜想二:

CaCl2,HCl;猜想三:

CaCl2、HCl、Ca(OH)2;

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丁同学

取少量废液于一只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猜想一正确

戊同学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

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__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

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填一点)。

七、计算题

25.鱼缸中每升水溶解氧气的质量低于0.003g时,鱼就会死亡。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aH2O===2Ca(OH)2+O2↑。

现将2.88g过氧化钙放入盛有200L水的鱼缸中。

请回答: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a的数值为     。

(2)通过计算分析:

充分反应后,鱼缸中水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假设产生的氧气完全溶于水,其他因素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

1、

2、

3、

四、简答题

1、

五、推断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