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03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综合测评人民版必修2

阶段综合测评

(二) 专题三、专题四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A [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以推断出,当时我国的工作重心在重工业建设上,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

2.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

A.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

C.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D.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A [材料显示的是1952—1957年我国工业和建筑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从中体现“一五”计划的成就,A项符合史实,正确;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不能体现经济成分的变化,故排除B、C两项;从经济结构的变化中无法体现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故排除D项。

]

3.对下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产品

单位

历史最高产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949年

1952年

1992年

万吨

92.3

15.8

135.0

8000.0

粮食

亿吨

1.5

1.1

1.63

4.42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工业起点低,尤其是重工业尚未起步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钢产量持续增长,明显高于粮食产量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奋斗,主要产品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我国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钢和粮食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的增长,超过历史最高水平,C项符合题意;材料突出了重工业的成就而非重工业尚未起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钢产量和粮食产量的对比,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92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4.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这一决议(  )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未从国情出发,严重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次重大的失误,D项符合题意;人民公社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是“大跃进”而非人民公社,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5.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属于成功的探索有(  )

【导学号:

97372057】

A.大炼钢铁,以钢为纲

B.建立一大二公的公社

C.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D.提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A项反映的是“大跃进”,B项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都体现出“左”倾错误,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均可排除。

1960年,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项属于成功的探索,故选C项。

]

6.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000万职工。

其直接因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

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C.“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

D.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

B [1961年,实行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精简职工、城镇人口和压缩建设规模,充实了农村劳动力,故B项正确;A项不是造成材料现象的直接因素,排除;材料时间是“1961年5月”,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从1958~1962年,故C项错误;知青上山下乡当时尚未大规模开展,排除。

]

7.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旨在(  )

A.改变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

B.发展内地经济以推动均衡发展

C.加强备战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

D.拉动内需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C [材料提及“三线建设”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建设,注重国防工业建设,联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形势,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加紧“三线建设”为的是国防安全的需要,故C项正确;A、B两项为其意义和作用,排除;此时中国不存在国民经济的恢复,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

8.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B [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其原因在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因此二者都强调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故B项正确;A项从属于B项;C、D两项与二者最突出的特点不符,排除。

]

9.1984年,是中国改革的小高潮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7372058】

A.高级合作社在全国推行开来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C [A项是指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A、B、D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C项正确。

]

10.这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我们都下海吧”,所有的年轻或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

上述“中国公司元年”最可能是(  )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D.1993年

B [从材料中“中国公司元年”“我们都下海吧”可以分析出中国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从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所以答案选B项。

]

11.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

“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

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

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

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

1980年,经济特区是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A项错误;B项错在“高度自治权”;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上海浦东于1990年开放。

]

12.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评价是指(  )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84年中国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B项符合题意。

]

13.“这个东西禁是禁不了,要从地球上抹掉也不可能,因为农村有好几亿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

在农业改革进程中,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这个东西”是指(  )

A.国有全民企业B.民营企业

C.乡镇企业D.包产到户

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镇企业属于农业改革,就地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起到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不属于农业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也不属于农业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包产到户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14.林岗《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一文说:

“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制程序。

”他认为,现在中国正处于城市经济。

根据这一观点,对应文中第三章开始的年代应该是(  )

A.1911年B.1949年

C.1978年D.1999年

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章城市经济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C项符合题意。

]

15.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粮食收购价格、范围,又于第二年进一步扩大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粮食品种的范围、拓宽粮食收购渠道。

这些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B.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C.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D.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A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的,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产业结构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与国企改革无关,故排除C项;D项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排除。

]

16.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能展现时代特有的风貌。

下列四幅图片中的服饰,按其流行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导学号:

97372059】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D [①是清朝的服饰,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服饰,③是民国时期的服饰,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服饰,其正确顺序应是①③②④,故选D项。

]

17.1918年某杂志记载:

“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

”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

B.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C.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

D.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

D [由“鞠躬”、“脱帽”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故A项正确;由“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可以得出B、C两项正确;由材料可知社会风尚是新旧杂陈的,新风尚还不是主流,故选D项。

]

18.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 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③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④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2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877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排序是①④②③,故选C项。

]

19.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其原因有(  )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②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

③外国传教会和维新人士的倡导 ④民国政府的法令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妇女不缠足运动体现了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原因主要有: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外国传教会和维新人士的倡导促进思想解放;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民国政府的法令推动习俗近代化。

①②③④表述均正确,故选D项。

]

20.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交通有了较大进步

B.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C.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D.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交通未得到较大的发展,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材料提及此时中国市场洋货增多,甚至在乡村也需要这种洋货,由此可见此时中国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故D项正确。

]

21.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

【导学号:

97372060】

A.买一套西装穿上B.到西餐馆就餐

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D.骑自行车看风景

C [抓住题干时间“1912年”,可采用排除法。

1840年后,受西方的殖民侵略的影响,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发生西化现象,穿西装、吃西餐等,A、B两项都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骑自行车属于传统交通方式,可以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此时民用飞机还未出现,C项符合题意,正确。

]

2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C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广告”,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项。

]

2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 [由材料信息“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在着装上就已经有很明显的体现,故选D项。

]

24.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

“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

”这一评论反映出(  )

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B [题干材料说明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

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做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这说明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

]

25.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时期架设了首条电报线

B.戊戌变法时期开始出现近代报刊

C.北洋政府时期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D.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进入网络时代

A [近代中国架设的首条电报线是在1877年,属于洋务运动时期,故A项正确;近代报刊出现是在19世纪40年代,故B项错误;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是在1905年,属于晚清时期,故C项错误;中国进入网络时代是在1994年,故D项错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

(1)图中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的是哪一个时间段?

当时哪两场运动促使了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

(4分)

(2)图中粮食总产量增幅最大的是哪一个时间段?

当时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6分)

【解析】 第

(1)问,从图片信息不难看出,1959—1962年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

(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1959—1962年。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79—1983年。

变化: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革: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7.物价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

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材料二 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

“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杨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这种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

(4分)

(2)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

并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影响。

(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

(2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一分为二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影响。

(2)问,根据材料二“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影响。

第(3)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但要注意辩证地分析。

【答案】 

(1)原因: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能力不足;人们消费水平低。

影响:

物价平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容易挫伤企业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初步放开与市场的活跃;科技发展与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影响:

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物价不稳定,又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3)国家干预物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物价,从而有效应对危机;但国家干预物价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8.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举行通车典礼,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比西方最早修建的铁路晚了半个世纪。

它是英美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

清政府在交齐28.5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后,竟把这条有用的铁路给拆除了。

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1万多公里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

1909年10月,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1910年湖北省要求准予商办川汉铁路。

从1928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10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关内仅修建36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勉强修建了19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只顾发动内战,基本没有修建铁路。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能够维持通车的只有1万多公里。

材料二 从195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

新建的宝成、兰新两大干线以及黎湛、蓝烟、鹰厦、萧穿等线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全国的联系。

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列车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旧中国的铁路发展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6分)

(2)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8分)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归纳发展状况;第二小问,从外部列强入侵、内部政局动荡、经济落后等方面分析。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数量增加、布局更加合理、科技含量更高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从政治上的独立、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以及借鉴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发展状况:

起步晚;发展缓慢;列强争夺路权;由国办到商办;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衡。

(答出其中五点即可)

主要因素:

列强入侵;政府腐败无能;战乱频繁,政局不稳;经济落后。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变化:

铁路数量增加;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网;运行速度提高;实现铁路现代化。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背景:

民族独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9.家庭和妇女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女性的生存轨迹,在近代以前的私有制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因而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即在家中扮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

……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经济生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

材料二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

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

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等主编《中国家庭史》等

材料三 梁启超曰:

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下。

……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的社会根源。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

并指出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因素。

(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妇女教育观。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

(5分)

【解析】 第

(1)问,从经济、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分析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根源,小农经济社会,妇女从事的家庭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