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19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

国太时代广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国太时代广场

2

建设地点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

3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约为65000平方米

4

工期要求

承诺工期:

30日历天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类别

名称

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8-88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

GB50026-9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第三节场区周边条件及地质、水文条件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小桥大街东侧原小桥面粉厂内,南与金色家园,北临惠客家超市,拟建建筑物为3栋地下二层,地上31层高层商住楼,基础整体开挖,埋深-11.7om,筏板基础。

(二)基坑周边环境

西侧距小桥大街10m,东侧距小区住宅2.5m,南侧距金色家园15.7m北侧距惠客家27.7m。

(三)场地与地貌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本次勘察以小桥大街边一路灯杆的地面高程2237.56m为高程引测点,测取场内勘测点高程为2236.40-2237.86m,最大绝对高差1.46m,地貌单元单一,属湟水河北岸阶级地。

(四)地质概况

地基土岩性特征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1.杂填土:

杂色,含较大砼块、砖块、卵石、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炉渣,次为粉土,土质不均匀,欠固结、松散,稍湿。

厚度0.60—3.30m平均厚度1.79m.

2.层粉土:

土黄-灰褐色,以粉为主,次为黏粒,层内有铁锈色条带,土质均匀,有少量石,针状孔隙发育,摇震反应中等,五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差,厚度0.50—1,70m平均厚度1,05m。

3层卵石:

杂色,粒径大于20的颗粒约占总质量的50%以上,一般粒径20—60mm,最大粒径120mm,母岩材质以石英变质岩为主。

厚度2.80—5.20m,平均厚度3.94m,全场分布。

4层强风化泥岩:

棕红色,局部灰绿色,结构构造大部分被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极破碎,遇水软化,易崩解,风干后大部分呈粘土状,无膨胀性,可塑,该层赋存有裂隙水,分布无规律,干钻不易钻进。

厚度3.80—5.10m,平均厚度4.31m。

5层中等分化泥岩:

棕红色,局部灰绿色,层内赋存透镜体壮分布的薄层石膏,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结构构造部分被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节理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易崩解,风干后呈碎块状,无膨胀性,岩体质量等级ⅴ级,厚度4.20—5,50m,平均厚度4.96m。

(五)水文地质

拟建场地内有地下水,地下初见水位2.00—3.50m稳定水位深度2.30—3.27m,稳定水位高程2233,57—2234.99m,具有微承压性,本工程拟采用止水幕墙。

第四节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发包人特定的社会身份以及本工程的地理位置所在,决定了本工程无论对四周已入住的客户还是潜在的客户来讲都至关重要,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发包人的经济利益。

因此,本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高、社会影响大。

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把本工程建成一流的建筑精品,是本工程的核心任务。

施工对策

在土方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的要求的实现。

1.1企业重视:

1.1.1组织上,选派素质高、参与过同类工程施工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具有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宗和青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配备一支作风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施工人员承担施工,并成立技术专家组,通过工况计算对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进行指导与监督。

1.1.2质量管理制度上,作为建筑施工一级企业,已经对质量控制的各要素(项目班子组织、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后回访服务等)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

因此,进场后,项目部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创优计划。

按照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罚的原则,以过程精品确保精品工程。

1.2实施质量目标管理:

分解、量化总体质量目标,使总体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之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阶段质量目标,通过对各分解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1.3强化质量节点控制、消除质量通病:

针对同类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设立若干质量控制点,开展过程质量管理,进行QC活动,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

1.4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在以往同类工程创优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三检”制、质量会诊制、挂牌施工制、定岗负责制、标签制、成品保护制、培训制、奖惩制,样板引路制。

以此来促使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每个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一丝不苟、尽善尽美。

1.5强化项目预控、过程控制:

施工前,对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主要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等),作到事先有预控,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人员在跟班作业中严格按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检验。

2.本工程中土方工程量非常大,达7万多立方米,是顺利完成整个工程保证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

但现场的工作面较为分散,各工作面受其他工序施工的制约,出土道路位于小桥大街,车辆拥堵;工期短,土方施工强度较高;挖土工作面受土钉墙和挂网喷浆施工的制约,以及环保管制较严格等,需合理组织施工,才能使工程开展流水施工,土方施工要为护坡施工创造工作面,护坡施工在土方施工中间插入,影响了土方施工的连续性。

施工对策:

2.1精心规划和部署,抓关键线路,科学组织施工,使项目各项生产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后序工作能提前穿插施工。

即土方、土钉墙、挂网喷浆等各道工序合理的穿插,周边为支护结构预留出工作面,避免与中心区土方开挖相互影响。

2.2施工区域采用流水段施工,配备多班组展开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2.3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一工序一次成优,为下一工序的插入创造条件。

2.4加强同业主、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院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

2.5各个专业队伍必须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使工程有序施工。

2.6组织专家对《基坑支护及止水方案》论证,并尽快组织施工,保证在土方开挖时地下水位能够降到要求的位置。

2.7组织工程材料进场,土钉墙材的制作、运输,到现场的施工准备,土钉墙和挂网喷浆的喷射、编网等各种工序繁多,必须紧密衔接、穿插流水,人员、机械配备充足,才能按期保证完成。

2.8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并且专款专用,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机具与器具、材料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

由于施工面积大,土方量大,采用穿插作业。

准备机械为:

4台1m3反铲式挖机,20辆自卸车,2台装载机。

2.9土方施工中,由于道路狭窄、车流量大及交通管制等问题,会对土方运输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多项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以确保土方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2.10设置专门的交通疏导队到土方运输的沿途道路进行运土车辆及社会车辆进行疏导,提前与交通队进行沟通,请交通队的同志协助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2.11对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有效管理,为保证交通的通畅,交通拥堵时,白天少量出土挖土机负责修好现场道路,配合好其它各道工序的施工,给夜间出土提供有力的保证。

夜间起动尽量多的机械设备大批量出土。

但要保证夜间施工的安静,不可干扰周边居民的休息。

2.12对挖土机及土方运输车在进场前做一次彻底的检修,保证开工期间的土方机械正常运转,挑选专业的挖土、保洁队伍,落实好土方施工的足够劳动力。

施工对策:

3.1由于面积大,深度深,我方准备采用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00m,最后一次开挖至基础底上200mm,由于卵石层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土方车的行走,第二次开挖时,土方车直接进入基坑。

3.2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采用经有关部门鉴定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我方的施工经验,并经过专家的论证。

4.施工中对噪音、粉尘等环保要求较高。

施工对策:

4.1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对土方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并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出现场。

4.2土方出入口位置设置洗车池,避免土方车辆污染马路。

路面遗洒污染严重时,采用冲洗台冲刷。

4.3污水、废气达标排放,控制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噪声符合法规要求,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油漆污染,降低材料消费,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化学品,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4.4环境指标:

施工废水达标排放,生活、办公区废水达标排放。

锅炉烟尘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检测合格率100%,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土方渣土运输百分百采用封闭式车辆。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白天施工噪音不高于80分贝,夜间施工噪音不高于50分贝;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率80%,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存放,定点消纳。

加强管理,消除火灾、爆炸隐患,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向全体员工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宣传环境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5.5所有材料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

施工中搅拌等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工序,采取喷水、隔离等压尘措施。

所有环保设施(如工地出口处设置的车辆清洗设施)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第二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

1.施工周边场地狭小,控制桩布设较为困难。

且施工需占用场地内较大面积,这样就要对控制桩位进行保护,以保证控制桩的精度。

2.建筑规模大,基础开挖深度最深11.70m,对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难度较大。

控制桩所在地坪与基坑下侧的护坡桩、基坑施工作业面层高差较大;又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进入多台机械设备大面积同时作业,施工作业面紧张,仪器通视条件较差,仅用传统的施工放样方法大面积施放桩位,很难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坐标控制难度大,需要用计算机解算测设数据,配合全站仪施测。

3.现场布设的控制桩间距较大,施工测量时须要有一个整体概念,现场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

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

1.测量的工作内容:

1.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2施放基坑上口线、结构线、护坡桩中心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特别是靠近支护结构时,要控制好土钉及锚杆的立面位置和护坡桩的桩顶标高。

2.技术准备

2.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2.3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

2.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2.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3.仪器设备的准备

3.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表格。

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3.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

木桩、小线等)

3.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仪器名称

品牌、型号

数量

精度

用途

全站仪

博飞GTS-332W

1台

2″2+2

定位、坐标测量

电子经纬仪

ET-02

1台

2″

测角度、测方向线

水准仪

博飞DZS3-1

2台

S3

高程控制

钢卷尺

50m

4把

一级

量距

对讲机

5km

5对

通讯联络

钢盒尺

5m、7.5m

若干

4.主要施测方法

4.1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4.1.1现场工程主轴线以矩形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主,布设二级网采用矩形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布设依流水段划分而定,要保证每个流水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

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的技术指标,矩形控制网与其主轴线平行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主要依据,以方便施工放线。

4.1.2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测设定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和方向线法。

即:

用全站仪测设出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控制线或方向线,或用测距的方法沿方向线依次定出所需的各个桩点。

4.1.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测角±10",量距1/20000。

4.2高程控制测量

4.2.1高程控制点布设:

根据业主提供了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

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100米。

4.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4.2.3水准测量的精度:

±20√L,(或±6√n),(L—测线长度,n—站数)。

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4.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50c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

4.3.2在控制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1500×11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或用砖砌台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

水准点在基坑的四面的内侧要求至少各有三个点。

4.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4.4轴线的传递

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4.5高程的竖向传递

±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水准仪的方法进行。

4.6校测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进行;基坑上口线及护坡桩的放线定位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轴线传递拟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定位控制轴线网以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中的关键、重要点位做为起始点位和起始方向。

4.7记录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

4.8验线

建筑物定位放线最终由规划部门的复测位准;其余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

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5.施测的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1对于计算校核主要采取复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总和校核和变换法校核。

5.2测设工作中采用复测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变换测法三种方式进行校核。

5.3在定位测量时,测角、设角必须采用测回法,严禁使用半测回,测距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若用钢尺量距应采用50N标准拉力,并加三差改正。

5.4定期对控制桩进行校测,并根据校测结果对控制桩的数据进行修正。

5.5对于控制桩及主要轴线应进行标识,以便于使用。

5.6为施测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如不得在施测区域内堆放物料。

施工时要对施工测量工序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

5.7放线后在未得到相关各方的最终确认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5.8为测量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

5.9仪器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仪器的精度满足施测要求。

5.10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

确保监理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成品保护措施

6.1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存入技术资料中。

6.2对移交的桩点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并用红白相间的钢管进行维护,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6.3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原始依据进行校核,校核内容包括:

红线数据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校核,水准点校核。

6.4对放完的各种线加以保护以免丢失。

7.控制点位标识的要求

施工现场所有点位标识都统一管理,应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平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北,所有立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上,对于测量标识具体规定如下:

7.1一级平面控制网用“Ⅰ控×”表示。

7.2轴线控制线分别用W---西、E---东、S---南、N---北、K---控制来表示。

第三节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

1.在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的有关资料按业主方的制成图纸,并一式三份提交给业主方批核,于业主方批核后,批核的图纸应视为经双方同意,且正确地反映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的现场标高之图纸。

2.在进行现场标高测量时,事先向业主方提交有关方案。

业主方可在场监督有关现场标高测量。

3.定位程序:

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4.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1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大,轴线较多,平面形状较为复杂,我方进场后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进行水平、高程控制点测设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

我方将根据准确的红线桩点、水准点进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水平及高程合二为一,作为施工的参考点,每一分部工程施工前的轴线、标高复核均采用其控制点。

4.2施工时控制网布设间距控制在40m~50m左右。

4.3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施工过程中轴线的定位能应用施工控制网引测。

4.4由于挖土施工对工程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校核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域之外,同时结合现场等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设立和布置轴线控制网点。

4.5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轴线控制点;并将所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

整个定位工作由我方专职测量小组完成。

5.测量定位

5.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5.1.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

本工程以建筑红线桩定位,选择与总体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设较短的边。

5.1.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本工程建筑基本为矩形建筑,为此宜选用直角坐标法定位。

5.2挖土施工测量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距离基底150mm位置,以下土方由人工清除。

我方在测量上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满足后序施工的要求。

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

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

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5.3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以内,总误差在5mm以内;

测弧:

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

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量距:

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

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6.施工测量控制

6.1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

6.2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开挖线及标高。

护坡桩定位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尺寸执行,保证护坡桩与结构外皮线之间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7.护坡桩位的测量

根据桩位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

桩位点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棍作为标识并进行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

测放桩位时尽量采用较长的钢尺以免产生累计误差。

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单独出,并有专家论证

第四章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土方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的投入及运输能力的分析

土方施工工程量较大,外运土方约7万m3。

土方开挖平均日出土量3000m3,一台挖土机平均每天挖土800m3。

一辆运土车一天可来回跑30次,平均每辆车的运输能力为10m3/次,一辆车的每天的运输能力为300m3。

需配备的挖掘机:

3000÷800×1.1=4(台),考虑到周边需给土钉墙及挂网喷浆预留出2m的工作面,设置挖掘机配合支护结构施工,共布置4台挖掘机负责土方的开挖。

根据挖土机数量及每天出土方量需配运土车:

3000÷200×1.1=15(辆)。

考虑到现场交通等问题的不利影响,现场布置17辆运土车。

上述计算值均按平均值计算,机械配备基本能够实现,但施工现场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出土量,必要时适当增加机械设备。

2.土方施工前其它准备工作

2.1认真做好实地踏勘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了控制好周边道路的车辆流量,在基坑内布置土方车停车场地,进行车辆进行施工现场的调配,了解周边环境,着手开展外协调工作。

施工车辆进出场车流方向统一、有计划,保证不占用周边道路。

2.2开挖前清理完场内障碍物后,利用挖土机做好面层土施工便道。

依方案合理安排机械设备。

对所有将进行现场的施工设备做一次检修,保证开工期间的机械正常运转。

2.3由于本工程土方量大,且工期短,合理安排劳动力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因此根据以前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挑选专业挖土、保洁的队伍,并落实好足够劳动力。

2.4组织专业施工的项目管理部,学习、讨论、总结以前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广开思路、取其精华,完善施工方法,并使每位管理人员有一个统一的思路,发挥集体优势。

2.5各阶段挖土前均做到思想统一、交底清楚、目标明确,严格遵循设计开挖施工顺序“从上到下,分层分段,留土护坡,对称开挖”的总体原则。

2.6各挖土阶段所用的施工机械,由专人检查用电和后勤工作。

第二节挖土施工测量

1.测量控制网布设

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

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

然后随着挖土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2.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以内,总误差在5mm以内;

测弧:

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

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量距:

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

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第三节土方施工方案

1.方案形成的指导思想

1.1基坑的周边需要与支护施工配合开挖,施工中要抓好土钉墙、挂网喷浆的施工工艺,各分工程采用分步、分层流水作业。

各道工序严格按进度部位要求完工,及早为下一步施工创造出工作面。

1.3基坑为大面积土方开挖区,在开挖深度内,分层、分步布置挖土机械,多台挖土机上下、左右齐头并进,保持多机作业工作面,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采用白天运输为辅、夜间运输为主的方法,以保证持续高产。

1.4合理布置现场道路和出入口,做到四通八达,合理规划卸土场地,优化运土路线,安排好作业时间,做好车辆分流,减少道路拥挤。

2.土方的施工顺序及施工部署

2.1本工程中,制约工期的关键工作是支护及止水,因此要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必须要保证支护及降水工作的顺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