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306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9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docx

结构设计原理毕业课程设计

黑龙江大学

 

课程名称:

结构设计原理

学院:

建筑工程学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2008级

学生姓名:

李朋飞

指导教师:

田春竹

 

(一)设计题目:

40m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

(二)基本资料:

(1)、简支梁跨径:

标准跨径Lb=40m,计算跨径L=38.88m。

(2)、设计荷载:

公路一级,人群荷载为3.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r0=1.0

(3)、环境:

桥址位于野外一般地区,一类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75%。

(4)、材料:

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A416—97a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1×7标准型),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d=12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

弹性模量Ep=1.95×105MPa,锚具采用夹片式群锚。

非预应力钢筋:

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fsk=335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

钢筋弹性模量为Es=2.0×105MPa。

构造钢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sk=235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sd=195MPa。

钢筋弹性模量为Es=2.1×105MPa。

混凝土:

主梁采用C60,Ec=3.6×104MPa,抗压强度标准值fck=38.5MPa,抗压强度设计值fcd=26.5MPa,抗压强度标准值ftk=2.85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96MPa。

(5)、设计要求: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要求,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6)、施工方法:

采用后张法施工,预制主梁时,预留孔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

钢绞线采用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主梁安装就位后现浇400mm宽的湿接缝,最后施工80mm厚的沥青桥面铺装层。

(三)设计内容:

1、根据资料给定的构件截面尺寸,型式,估计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并进行合理布局。

2、计算主梁的截面几何特性,确定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估算预应力损失及计算各阶段相应有效应力。

3、进行强度计算。

4、进行施工和使用阶段应力验算。

5、抗裂性验算。

6、主梁的反拱度和挠度计算。

7、绘制施工图,整理说明书。

(四)主要资料参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五)主梁尺寸

主梁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

变化点截面支点截面

图一主梁各部分尺寸图(尺寸单位:

mm)

主梁内力组合

序号

荷载类型

跨中截面

四分点截面

支点截面

(KN.m)

(KN)

(KN.m)

(KN)

(KN)

1

第一期恒载

3138

0

2387

222.12

444.23

2

第二期恒载

1080

0

810

75.38

150.75

3

人群

140.94

0.01

103.72

10.22

16.34

4

公路一级

不计冲击系数

2366.72

150.86

2213.6

210.68

270.5

冲击系数(1+u)=1.104

(六)主梁全截面几何特征值

1)受压翼缘有效宽度的计算

按《公路桥规》规定,T形截面梁受压翼缘有效宽度,取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

(1)简支梁计算跨径的L3,即L3=388803=12960mm;

(2)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对于中梁为1980mm;

(3),式中b为梁腹板宽度,为承托长度,这里承托长度等于0,为受压区翼缘悬出板的厚度,可取跨中截面翼板厚度的平均值,即

所以有

所以,受压板翼缘的有效宽度=1684mm。

2)全截面几何特性的计算

在工程设计中,主梁几何特性多采用分块数值求和法进行,其计算式为全截面面积:

A=全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式中——分块面积;——分块面积的重心至梁顶边的距离。

且;则;

式中——分块面积对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

——对x-x(重心)轴的惯性矩。

主梁跨中(I—I)截面的全截面几何特性如下表所示。

根据图一可知变化点处的截面几何尺寸与跨中截面相同,故几何特性也相同。

A==664800mm,=873mm,=445.487×109mm4=580078×103mm3

跨中截面分块示意图(带湿接缝)

分块号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yu-yi(mm)

Ix=Ai(yu-yi)2mm4

(mm4)

1

145600

40

5824×103

833

101.030×109

0.078×109

2

85200

120

10224×103

753

48.309×109

0.068×109

3

323200

1010

326432×103

—137

6.066×109

109.89×109

4

10000

1987

19870×103

—1114

12.410×109

0.0056×109

5

100800

2160

217728×103

—1287

166.962×109

0.659×109

合计

A=664800

yu=873

yb=1427

S=580078×103

334.777×109

110.71×109

I=445.487×109

跨中截面(不带湿接缝)

分块号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yu-yi(mm)

Ix=Ai(yu-yi)2mm4

(mm4)

113600

40

4544×103

875

86.975×109

0.061×109

85200

120

10224×103

795

53.849×109

0.068×109

323200

1010

326432×103

—95

2.917×109

109.899×109

10000

1987

19870×103

—1072

11.492×109

0.006×109

100800

2160

217728×103

—1245

156.243×109

0.659×109

合计

A=632800

yu=915

yb=1385

S=578798×103

=311.476×109

=110.693×109

I=422.169×109

支点截面全截面几何特性(不带湿接缝)

截面分块示意图

分块号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yu-yi(mm)

Ix=Ai(yu-yi)2mm4

(mm4)

97600

40

3904×103

935

85.324×109

0.052×109

62830

114

7163×103

861

46.577×109

0.037×109

82800

1150

952200×103

—175

25.358×109

365.01×109

合计

A=988430

yu=975

yb=1325

S=963267×103

=157.259×109

=365.099×109

I=522.358×109

支点截面(带湿接缝)

分块号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yu-yi(mm)

Ix=Ai(yu-yi)2mm4

(mm4)

129600

40

5184×103

905

106.146×109

0.069×109

62830

114

7163×103

831

43.388×109

0.037×109

82800

1150

952200×103

—205

34.797×109

365.010×109

合计

yu=945

yb=1355

S=964547×103

=184.331×109

=365.116×109

I=549.447×109

变化点截面全截面几何特性(不带湿接缝)

截面分块示意图

变化点截面(不带湿接缝)

分块号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yu-yi(mm)

Ix=Ai(yu-yi)2mm4

(mm4)

1

113600

40

4544×103

967

106.226×109

0.0606×109

2

85200

120

10224×103

887

67.033×109

0.0682×109

3

262400

820

215168×103

187

9.176×109

58.8126×109

10000

1610

16100×103

—603

3.636×109

0.0056×109

237600

1970

468072×103

—963

220.343×109

8.6249×109

合计

A=708800

yu=1007

yb=1293

=714108×103

=406.414×109

=67.572×109

I=473.986×109

变化点截面(带湿接缝)

分块号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yu-yi(mm)

Ix=Ai(yu-yi)2mm4

(mm4)

4

129600

40

5184×103

961

119.688×109

0.069×109

5

73200

120

8784×103

881

56.815×109

0.059×109

6

262400

820

215168×103

181

8.596×109

58.813×109

10000

1607

16070×103

—606

3.672×109

0.006×109

237600

1970

468072×103

—969

223.097×109

8.625×109

合计

A=712800

yu=1001

yb=1299

S=713278×103

=411.868×109

=67.572×109

I=479.440×109

(七)钢筋面积的估算及钢束布置

1)预应力钢筋面积估算

按构件正截面抗裂性要求估算预应力钢筋数量。

对于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根据跨中截面抗裂要求由(13-123)可得跨中截面所需的有效预加力为

式中的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有:

设预应力钢筋截面重心距截面下缘为,则预应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轴的距离为

;钢筋估算时,截面性质近似取用全截面的性质来计算,由表一可得跨中截面全截面面积3A=664800,全截面对抗裂验算边缘的弹性抵抗矩为

;所以有效预加力为

预加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20%估算,则可得需要预应力钢筋的面积为

采用3束715.24钢绞线,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为。

采用夹片式锚群,70金属波纹管成孔。

2)预应力钢筋布置

(1)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管道布置应符合《公路桥规》中的有关构造要求。

参考已有的设计图纸并按《公路桥规》中的构造要求,对夸张那个截面预应力钢筋进行初步布置(如图)

(2)锚固面钢筋束布置

为施工方便,全部3束预应力钢筋均锚于梁端(图)。

这样布置符合均匀分散的原则,不仅能满足张拉的要求,而且N1,N2在梁端均弯起较高可以提供较大的预剪力

(3)其他截面钢束位置及倾角计算

1、钢束弯起形状、弯起脚及弯曲半径。

采用直线段中接圆弧曲线的方式弯曲;为使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垂作用于锚垫板,N1、N2和N3弯起脚均取;各钢束的弯曲半径为RN1=60000mm;RN2=40000mm,RN3=20000mm

2、钢束各控制点位置的确定:

以N3号钢束为例,其弯起布置如图所示。

由导线点距锚固点的水平距离=4269mm

由弯起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1399mm

所以弯起点至锚固点的水平距离为:

=4269+1399=5668mm则弯起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Xk=(388802+298)-5668=14070mm

根据圆弧切线的性质,弯起点沿切线方向至导线点的距离与弯起点至导线点水平距离相等,所弯止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为=1385mm

故弯止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14070+1385+1399=16854mm。

同理,可以计算N1、N2的控制点位置,将各钢束的控制参数汇于下表:

钢束号

升高值c(mm)

弯起角θ0(°)

弯起半径R(mm)

支点至锚固点的水平距离d(mm)

弯起点距跨中截面水平距离xk(mm)

弯止点距跨中截面水平距离(mm)

N1

2200

8

60000

87

389

8740

N2

1300

8

40000

214

8319

13886

N3

200

8

20000

298

14070

16854

3、各截面钢束位置及其倾角计算

仍以N3号钢束为例,计算钢束上任一点i离梁底距离及该点处钢束的倾角,

式中为钢束弯起前其重心至梁底的距离,;点所在计算截面处钢束位置的升高值。

计算时,首先应判断出i点所在处的区段,然后计算及,即当时,i点位于直线段还未弯起,故

当时,i点位于圆弧弯曲段,及按下式计算,即

当时,i点位于靠近锚固端的直线段此时按下式计算,即

各截面钢束位置及其倾角见下表:

计算截面

钢束编号

x(mm)

Lb1+Lb2(mm)

(xi-xk)(mm)

θ(°)

ci

(mm)

ai=a+ci(mm)

跨中截面xi=0

N1

389

8351

为负值,钢束尚未弯起

0

0

100

N2

8319

5567

N3

14070

2784

L4截面xi=9720mm

N1

389

8351

xi-xk>Lb1+Lb2

8

722

822

N2

8319

5567

0<xi-xk<Lb1+Lb2

2.007

25

125

N3

14070

2784

负值未弯起

0

0

100

变化点截面xi=9720mm

N1

389

8351

xi-xk>Lb1+Lb2

8

722

822

N2

8319

5567

0<xi-xk<Lb1+Lb2

2.007

25

125

N3

14070

2784

负值未弯起

0

0

100

支点截面xi=19440mm

N1

389

8351

xi-xk>Lb1+Lb2

8

2088

2188

N2

8319

5567

xi-xk>Lb1+Lb2

8

1170

1270

N3

14070

2784

xi-xk>Lb1+Lb2

8

558

658

4、钢束平弯段的位置及平弯角

N1、N2、N3三束预应力钢绞线在跨中截面布置在同一条水平面上,而在锚固端三束钢绞线则都在肋板中心线上,为实现钢束的这种布筋方式,N2、N3在主梁肋板中必须从两侧平弯到肋板中心线上,为了便于施工中布置预应力管道,N2、N3在梁中的平弯采用相同的形式,其平弯位置如图所示。

平弯段有两段曲线弧,每段曲线弧的弯曲角为

3)非预应力钢筋截面积估算及布置

按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估算非预应力钢筋数量:

在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后,非预应力钢筋根据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来确定。

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截面底边的距离为,则有

先假定为第一类T形梁截面,由公式其中计算受压区高度X,求得x=91.5mm<=127mm。

Md=1.2恒+1.4汽+0.8=8877.456;则根据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需要的非预应力钢筋截面积为

采用5根直径为20的HRB335钢筋,提供给的钢筋截面面积为。

在梁底布置成一排其间距为65mm,钢筋重心到底边的距离为.

(八)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主梁截面几何应根据不同的受力阶段分别计算。

(1)主梁预制并张拉预应力根据

主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进行预应力的张拉,此时管道尚未压浆,所以其截面特性为计入非预应力钢筋影响(将非预应力钢筋换算为混凝土)的净截面,该截面的截面特性计算中应扣除预应力管道的影响,T梁翼板宽度为1580mm

(2)桥面、栏杆及人行道施工和运营阶段

此时主梁即为全截面参与工作,此时截面特性计算采用计入非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影响的换算截面,T梁翼板宽度为1580mm。

第一阶段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mm4)

yu-yi(mm)

Ix=Ai(yu-yi)2mm4

I=Ii+Ix(mm4)

混凝土全截面

632.8×103

915

579.012×106

422.169×109

-8.4

0.045×109

非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S-1)AS=7.153×103

2255

16.130×106

0

-1348.4

13.005×109

预留管道面积

-3××7024=-11.545×103

2200

-25.399×106

0

-1293.4

-19.313×109

净截面面积

An=628.408×103

yun=906.6

=569.743×106

422.169×109

-6.263×109

415.906×109

第一阶段变化点截面(L4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mm4)

yu-yi(mm)

Ix=Ai(yu-yi)2mm4

I=Ii+Ix(mm4)

混凝土全截面

680.800×103

1046

712.117×106

448.5018×109

-2.7

0.005×109

非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S-1)AS=7.153×103

2255

16.130×106

0

-1211.7

10.502×109

预留管道面积

-3××7024=-11.545×103

1951

-22.524×106

0

-907.7

-9.512×109

净截面面积

An=676.408×103

yun==1043.3

=705.723×106

448.5018×109

0.995×109

449.497×109

第一阶段支点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mm4)

yu-yi(mm)

Ix=Ai(yu-yi)2mm4

I=Ii+Ix(mm4)

混凝土全截面

988.430×103

975

963.719×106

522.358×109

9.9

0.097×109

非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S-1)AS=7.153×103

2255

16.130×106

0

-1270.1

11.539×109

预留管道面积

-3×∏×7024=-11.545×103

928

-10.714×106

0

56.9

-0.037×109

净截面面积

An=984.038×103

yun=984.9

=969.135×106

522.358×109

11.599×109

533.957×109

第二阶段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mm4)

yu-yi(mm)

Ix=Ai(yu-yi)2mm4

I=Ii+Ix(mm4)

混凝土全截面

632.8×103

915

579.012×106

422.169×109

40.2

1.023×109

非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S-1)AS=7.153×103

2255

16.130×106

0

-1299.8

12.085×109

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P-1)Ap=12.986×103

2200

28.569×106

0

-1244.8

20.122×109

净截面面积

An=652.939×103

yu=955.2

=623.711×106

422.169×109

33.230×109

455.399×109

第二阶段变化点截面(L4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mm4)

yu-yi(mm)

Ix=Ai(yu-yi)2mm4

I=Ii+Ix(mm4)

混凝土全截面

680.800×103

1046

712.117×106

448.502×109

29.1

0.577×109

非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S-1)AS=7.153×103

2255

16.130×106

0

-1179.9

9.958×109

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P-1)Ap=12.986×103

1951

25.336×106

0

-875.9

9.963×109

净截面面积

An=700.939×103

yun==1075.1

=753.583×106

448.502×109

20.498×109

469×109

第二阶段支点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Ai(mm2)

Yi(mm)

Si=Aiyi(mm3)

(mm4)

yu-yi(mm)

=Ai(yu-yi)2mm4

I=Ii+Ix(mm4)

混凝土全截面

988.430×103

975

963.719×106

522.358×109

8.5

0.071×109

非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S-1)AS=7.153×103

2255

16.130×106

0

-1271.5

11.564×109

预应力钢筋换算面积

(αEP-1)Ap=12.986×103

928

12.051×106

0

55.5

0.040×109

净截面面积

An=1008.569×103

yun=983.5

=991.900×106

522.358×109

11.675×109

534.033×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