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946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8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交底.docx

《安全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交底.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技术交底.docx

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干作业螺旋钻孔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

1.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均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2.工地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宣传管理工作。

3.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领取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

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4.所有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

在桩机安装、移位过程中,注意上部有无高压线路。

熟悉周围地下管线情况,防止物体坠落及轨枕沉陷。

5.总、分配电箱都应有漏电保护装置,各种配电箱、板均必须防雨,门锁齐全,同时线路要架空,轨道两端应设两组接地。

6.桩机所有钢丝绳要检查保养,发现有断股情况,应及时调换,钻机运转时不得进行维修。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沉井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所有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施工中所有机操人员和配合工种,必须听从指挥讯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3.机械设备必须实行专机专人持证操作,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机具保养制度。

4.潜水泵等水下设备应有安全保险装置严防漏电。

井下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5.挖土下沉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井内不得采用人工和机械同时挖土。

6.进行水下作业时必须由潜水员承担。

7.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一切规章制度。

8.当进行井下作业时,井口应派专人看护。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施工前必须制订严格的安全制度。

2.现场施工区域应有安全标志和围护设施。

3.挖槽的平面位置、深度、宽度和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机械设备应由专人持证操作,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潜水电钻等水下电器设备应有安全保险装置,严防漏电。

电缆收放应与钻进同步进行,严防拉断电缆,造成事故。

6.应控制钻进速度和电流大小,遇有地下障碍物要妥善处理,禁止超负荷强行钻进。

7.地下连续墙的接头(接缝)处仅有少量夹泥,无漏水现象。

8.泥浆配置质量、稳定性、槽底清渣和置换泥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井点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井点降水期间,安全人员必须详细检查基坑周围地面,防止坍方。

2.所有轻型井点的主管以及支管顶部的连接胶管,不得埋入土中。

3.深井井点抽水设备,应严防漏电,下井的电线及接头,必须安全可靠。

4.轻型井点降水机组必须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坍方翻机。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回灌技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工地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宣传管理工作。

2.现场施工区域应有安全标志和围护设施。

3.回灌用的临时水塔,应远离高压线路,并应设置足够的支撑体系,防止风暴袭击造成事故。

4.应采取措施防止塔顶大量溢水、支管冒水、空孔,影响边坡稳定,造成塌方事故。

5.井点降水期间,安全人员必须对基坑周围地面详细检查,防止坍方。

6.所有轻型井点的主管以及支管顶部的连接胶管,不得埋入土中。

7.深井井点抽水设备,应严防漏电,下井的电线及接头,必须安全可靠。

8.轻型井点降水机组必须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塌方翻机。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施工现场禁火区域划分及审批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一级动火:

1)禁火区域内;2)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3)各种受压设备;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6)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3.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公司保卫部门及消防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2)小型油箱等容器;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5.二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工地、车间的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6.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作业。

7.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工地、车间负责人及主管人员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8.古建筑和重要文物单位等场所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手续上报审批。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施工现场灭火器材配备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域内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2配备两只10L灭火机;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的,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池),黄砂池等器材设施;上述设施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2.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木、机具间等、每25m2应配置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机;油库、危险品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机。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特殊建筑施工现场防火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高度24m以上的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具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或其他防火设备和设施,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增设临时消防水箱,保证有足够的消防水源。

2.高层建筑施工楼面应配备专职防火监护人员,巡回检查各施工点的消防安全情况。

进入内装饰阶段,要明确规定吸烟点。

3.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应备有通讯报警装置,便于及时报告险情。

4.严禁在屋顶用明火熔化柏油。

5.古建筑和重要文物单位,应由主管部门、使用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制订消防安全措施,报上级管理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工。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冲击电钻、电锤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2.机具启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

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3.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

4.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5.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6.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7.严禁超载使用。

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8.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9.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2.使用砂轮的机具,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间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帽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

3.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

4.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5.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6.机具启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

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7.严禁超载使用。

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8.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9.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10.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3)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4)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11.使用瓷片切割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并应随时观察机壳温度,当机壳温度过高及产生炭刷火花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2)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

当发生刀片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

12.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

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加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2)磨削作业时,应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15°~  30°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得横向摆动。

13.使用电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先根据钢板厚度调节刀头间隙量;2)作业时不得用力过猛,当遇刀轴往复次数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少推力。

14.使用射钉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和将枪口对准人;2)击发时,应将射钉枪垂直压紧在工作面上,当两次扣动扳机,子弹均不击发时,应保持原射击位置数秒钟后,再退出射钉弹;3)在更换零件或断开射钉枪之前,射枪内均不得装有射钉弹。

15.使用拉铆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被铆接物体上的铆钉孔应与铆钉滑配合,并不得过盈量太大;2)柳接时,当铆钉轴未拉断时,可重复扣动扳机,直到拉断为止,不得强行扭断或撬断;3)作业中,接铆头子或并帽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弯管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弯管机械上的电源电动机,手持液压装置的使用应执行JGJ33-2001第3.1节、第3.4节、第3.8节及附录C规定。

2.弯管机械上的刃具、胎、模具等强度和精度应符合要求,刃磨锋利,安装稳固,紧固可靠。

3.弯管机械上的传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作业时,严禁拆卸。

机械均应安装在机棚内。

4.作业场所应设置围栏。

5.作业前,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再套模弯管。

6.应按加工管径选用管模,并应按顺序放好。

7.不得在管子和管模之间加油。

8.应夹紧机件,导板支承机构应按弯管的方向及时进行换向。

9.作业时,非操作和辅助人员不得在机械四周停留观看。

10.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3]

套丝切管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套丝切管机械上的电源电动机、手持电动工具及液压装置的使用应执行JGJ33-2001第3.1节、第3.4节、第3.8节及附录C的规定。

2.套丝切管机械上的刃具、胎、模具等强度和精度应符合要求,刃磨锋利,安装稳固,紧固可靠。

3.套丝切管机械上的传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作业时,严禁拆卸。

机械均应安装在机棚内。

4.套丝切管机应安放在稳固的基础上。

5.应先空载运转,进行检查、调整,确认运转正常,方可作业。

6.应按加工管径选用板牙头和板牙,板牙应按顺序放入,作业时应采用润滑油润滑板牙。

7.当工件伸出卡盘端面的长度过长时,后部应加装辅助托架,并调整好高度。

8.切断作业时,不得在旋转手柄上加长力臂;切平管端时,不得进刀过快。

9.当加工件的管径或椭圆度较大时,应两次进刀。

10.作业中应采用刷子清除切屑,不得敲打震落。

11.作业时,非操作和辅助人员不得在机械四周停留观看。

12.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电动液压铆接钳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部螺栓无松动,高压油泵转动方向正确。

2.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在空载情况下,不得开启液压开关。

3.不得使用扭曲的高压油管。

4.安装铆钉时,不得按动手柄的开关。

5.应随时观察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值。

6.各种规格的风管的耐风压应为0.8MPa及以上,各种管接头应无泄漏。

7.使用各类风动工具前,应先用汽油浸泡、拆检清洗每个部件呈金属光泽,再用干布、棉纱擦拭干净后,方可组装。

组装时,运动部分均应滴入适量润滑油保持工作机构干净和润滑良好。

8.风动铆钉枪使用前应先上好窝头,用铁丝将窝头沟槽在风枪口留出运动量后,并与风枪上的原铁丝连接绑扎牢固,方可使用。

9.风动铆钉枪作业时,操作的二人应密切配合,明确手势及喊话。

开始作业前,应至少作两次假动作试铆,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

10.在作业中严禁随意开风门(放空枪)或铆冷钉。

11.使用风钻时,应先用铣孔工具,根据原钉孔大小选配铣刀,其规格不得大于孔径。

    12.风钻钻孔时,钻头中心应与钻孔中心对正后方可开钻。

13.加压杠钻孔时,作业的二人应密切配合,压杠人员应听从握钻人员的指挥,不得随意加压。

14.风动工具使用完毕,应将工具清洗后干燥保管,各种风管及刃具均应盘好后入库保管,不得随意堆放。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法兰卷圆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法兰卷圆机械上液压装置的使用应执行JGJ33—2001第3.1节、第3.4节、第3.8节及附录C的规定。

2.法兰卷圆机械上的模具强度和精度应符合要求,刃磨锋利,安装稳固,紧固可靠。

3.法兰卷圆机械上的传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作业时,严禁拆卸。

机械均应安装在机棚内。

4.加工型钢规格不应超过机具的允许范围。

5.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6.当轧制的法兰不能进入第二道型辊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送入。

严禁用手直接推送。

7.当加工法兰直径超过1000mm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8.任何人不得靠近法兰尾端。

9.作业时,非操作和辅助人员不得在机械四周停留观看。

10.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圆盘下料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圆盘下料机械上的电源电动机,手持电动工具及液压装置的使用应执行JGJ33—2001第3.1节、第3.4节、第3.8节及附录C的规定。

2.圆盘下料机械上的刃具,强度和精度应符合要求,刃磨锋利,安装稳固,紧固可靠。

3.圆盘下料机械上的传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作业时,严禁拆卸。

机械均应安装在机棚内。

4.作业时,非操作和辅助人员不得在机械四周停留观看。

5.圆盘下料机下料的直径、厚度等不得超过机械出厂铭牌规定,下料前应先将整板切割成方块料,在机旁堆放整齐。

6.下料机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

7.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传动部件连接牢固可靠,先空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

8.当作业开始需对上、下刀刃时,应先手动盘车,将上下刀刃的间隙调整到板厚的1.2倍,再开机试切。

应经多次调整到被切的圆形板无毛刺时,方可批量下料。

9.作业后,应对下料机进行清洁保养工作,并应清除边角料,保持现场整洁。

10.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折板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折板机械上的电源电动机及液压装置的使用应执行JGJ  33-2001第3.1节、第3.4节、第3.8节及附录C的规定。

2.折板机械上的模具等强度和精度应符合要求,刃磨锋利,安装稳固,紧固可靠。

3.折板机械上的传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作业时,严禁拆卸。

机械均应安装在机棚内。

4.折板机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

5.作业前,应检查电气设备、液压装置及各紧固件,确认完好后,方可开机。

6.作业时,应先校对模具,预留被折板厚的1.5~2倍间隙,经试折后,检查机械和模具装备均无误,再调整到折板规定的间隙,方可正式作业。

7.作业中,应经常检查上模具的紧固件和液压缸,当发现有松动或泄漏等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8.批量生产时,应使用后标尺挡板进行对准和调整尺寸,并应空载运转,检查及确认其摆动灵活可靠。

9.作业时,非操作和辅助人员不得在机械四周停留观看。

10.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混凝土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切割机机械上的工作机构应保证状态、性能正常,安装稳妥,紧固可靠。

2.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动机、电缆线均正常,保护接地良好,防护装置安全有效,锯片选用符合要求,安装正确。

3.启动后,应空载运转,检查并确认锯片运转方向正确,升降机构灵活,运转中无异常、异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

4.操作人员应双手按紧工件,均匀送料,在推进切割机时,不得用力过猛。

操作时不得带手套。

5.切割厚度应按机械出厂铭牌规定进行,不得超厚切割。

6.加工件送到与锯片相距300mm处或切割小块料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送料,不得直接用手推料。

7.作业中,当工件发生冲击、跳动及异常音响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8.严禁在运转中检查、维修各部件。

锯台上和构件锯缝中的碎屑应采用专用工具及时清除,不得用手拣拾或抹拭。

9.作业后,应清洗机身,擦干锯片,排放水箱余水,收回电缆线,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10.长期搁置再用的机械,在使用前除必要的的机械维修和保养外,必须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使用。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高压无气喷涂泵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设备名称        作业内容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