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52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docx

00148《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

2013自考《国际企业管理》考试重点

1.国际企业:

凡是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都可以称为国际企业;

内向型公司出口型公司国际公司统称为国际企业。

多国公司和跨国公司称为国际企业的主要形式和最终阶段。

2.国际企业的类型:

西方学者根据公司的管理结构的演变及其在国外销售额增长情况,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分为五种类型:

内向型公司、出口型公司、国际公司、多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3.国际企业的产生:

1)17和18世纪——国际经济活动是以商品贸易为主要内容,基本不涉及跨国生产制造和资本流动。

2)19世纪——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性经营明显增多,其重点是在海外开更天然种植园,建立矿山、企业、修筑铁路和发展航运,资本输出主要是从西欧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资本输出直接导致了国际企业的产生。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英国、瑞士等公司纷纷到国外投资设厂,开始跨国经营,称为国际企业的先驱。

4.二战间国际企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经营活动收到很大的打击,国际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世界各国忙于恢复自身的经济,一方面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为保护国内市场,又对外来投资实行歧视性政策,所以国际企业的发展势头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但是在此期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额和比重增速却明显提高。

5.二战后国际企业的发展:

二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各国从战争的创伤中逐渐恢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这些因素大大拓宽了国际经济舞台,方便了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期间美国企业大量涌现,实力不断增强,日本走向世界市场,并且在电子通讯和汽车领域称雄。

当今世界经济的格局中,国际企业的最高阶段跨国公司已称为世界经济的主角。

6.国际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企业的经营业务基本上放在国内,有一小部分国际业务,但是这种国际业务是一种间接和被动的行为,组织结构是传统国内型。

2)第二阶段,业务仍旧放在国内市场,但是会主动、直接的去谋求国际业务,企业设立了进口或出口科,基本上还是内向型公司

3)第三阶段:

公司基本上中心还在国内,但它直接卷入在国外的采购或推销,或在海外直接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并且在海外有自己的长期派驻人员。

4)第四阶段:

不再是兼顾国外业务的内向型企业,把国内外市场看成同样的市场,具备全球结构,此阶段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

7.企业对国际化的态度:

衡量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如何,不能只看这个企业在国际业务的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企业整个经营思想和在思想指导下的决策以及因此而设立的企业结构。

8.全球中心管理观念:

企业在作出有关销售、生产、采购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决策时,要以整个世界为出发点,将世界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同时要认识到这个整体内各个国家市场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所在,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经营战略

9.西方跨国公司的发展新趋势:

调整战略缔结盟国并购风无国界化

1)调整对外投资战略。

2缔结国际战略联盟3)并购风的盛行。

4)走向无国界化。

10.调整对外投资战略:

投资产业的转移投资区位的变化投资形式的多样化

1)投资产业的转移,从投资行业结构来看,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日益集中到非制造也和高技术领域。

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高技术产品的加工组装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第三产业称为跨国投资的重点。

2)投资区位的变化,跨国公司将不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3)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从全部拥有股权——合资经营——非股权安排。

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利益保持,也减少发展中国家政治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11.国际战略联盟: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中的两个或更多企业,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建立的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合作关系。

12.国际战略联盟兴起的原因:

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

1)分担研究费用,减少风险

2)实现优势互补

3)占领更多的市场

4)应付不稳定性

13.并购风的盛行:

未来世界经济的竞争,主要是规模和实力的竞争,谁的规模大,实力强谁就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中占领更多市场,取得主动地位,因此,这种强强联合与战略并购仍将是21世纪初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4.无国界化的主要经营特点:

制定战略从全球考虑,很少重视国界问题,提拔主要精力人员不分国界,重要的决策可在国外子公司作出,研究和开发可在需要的地方进行,新产品可在几个国家内分别开发。

15.企业走向无国界化的原因:

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贸易壁垒,避免政治上的麻烦,绕过母国和东道国在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降低研发与开发以及生产成本。

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16.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

1)商品出口2)契约方式3)对外直接投资。

17.商品出口:

是企业进入国际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方式,企业在其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往往采取商品出口的方式以求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涉足国际市场,并取得初步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可以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

18.间接出口:

是指国内生产企业将产品销售或委托给国内中间商,让他们代为出口销售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专业性中间商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信誉,使生产企业的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而生产企业所需投入的资金很少,而且不必组织自己的国外销售团队,不必处理复杂的出口程序,承担的风险小

间接出口的三种方式:

1)贸易公司2)出口管理公司3)合作出口

1.贸易公司:

是从事进出口业务的重要中介组织,具备一些生产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大量的外语。

贸易公司分为专业进出口公司和国际贸易公司等。

专业进出口公司:

是专门从事进出口活动的贸易公司。

国际贸易公司:

是指大型的,经营多元化的贸易公司,它不仅从事进出口业务,还从事生产贸易业务。

2.出口管理公司:

当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出口部门时,可以利用这种出口管理公司代为开展生产出口任务,并且出口管理公司的服务成本较低,因为其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

与其他间接出口形式相比,利用出口管理公司,可以使生产企业对出口管理公司保持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和较多的出口控制。

3.合作出口(猪驮式出口):

是指一家企业利用自己的海外渠道出口自己和另一家企业的产品,其中,具有出口渠道和能力的企业者被称为承重者,通常是大企业,而产品被代为出口的企业被称为乘坐者,通常是缺乏出口能力或者没有海外客户和市场的企业

25.直接出口:

是直接将产品卖到国外客户手中,就是直接出口。

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的区别主要在于生产企业是否自己进行市场选择,市场调研,市场定价,销售渠道选择和单证制作。

直接出口是企业走向国际化更高阶段的必由之路。

直接出口的渠道:

1)国外经销商2)国外代理商3)海外销售子公司4)最终用户

1.国外经销商:

企业对于国外特定地区或市场上销售或某种产品的客户,授予独家经营权或优先权,让其负责该地区或市场的销售,这种客户称为经销商。

2.国外代理商:

是使出口企业和购买企业直接联系,促使双方达成销售协议,然后按照交易额抽取用尽。

代理商的种类分为非专卖代理商和专卖代理商

27.专卖代理商:

负责企业在某一地区对某一产品销售的唯一代理人,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28.非专卖代理商:

课代表许多企业,企业也可以在一个国家利用几个代理商进行分销活动,有利于分散风险,降低成本。

29.对销贸易:

在现实中买方有时拥有的支付能力是不可兑换的货币,或者买方缺少足够的支付能力,而巨大的交易额对卖方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时候就采取对销贸易的方式来促进交易。

30.对销贸易的形式:

1)易货贸易2)补偿贸易3)转手贸易

31.补偿贸易:

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卖方进口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原材料或服务,在约定期限内用声场的产品或其他方式来惝恍这些贷款及利息的一种贸易方式。

可以一次或分批付清。

32.补偿贸易的方式:

1)直接补偿,也称回购或返销

2)间接补偿,也称为互购或反向购买,进口方用商定的其他产品偿还出口方

3)劳务补偿,进口方不是用产品而是接受对方委托加工业务,用所得的劳务费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

33.转手贸易:

利用双边清算外汇来进行多边关系的贸易,它涉及对象较多,一般是甲乙两国双方签订合同;乙国用它对两国的清算盈余支付货款,因而价格略高,甲国企业自己或请转手商用这笔清算余额从丙国购买商品,把这批商品售给能支付给硬通货的商人。

34.契约方式进入:

是指国际企业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工艺,管理销售渠道等,而不是进行股权投资。

契约方式:

1)许可证贸易2)特许经营3)交钥匙工程4)管理合同5)国际BOT方式

1.许可证贸易又称技术授权:

是企业将制造技术和工业产权作为商品作价转让。

许可证贸易对于那些缺乏资金和管理技能,缺乏利用直接投资向国外扩张经验中小型国际企业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甚至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也广泛采用。

2.什么情况下优先考虑许可证贸易:

1)东道国限制进口或直接投资

2)特定的外国市场比较小

3)以许可证贸易为检验市场的手段,为将来能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市场做准备3)技术更新的速度快,供方能保持技术优势。

3.许可经营:

许可者将自己所拥有的整套知识产权如商标、产品专利和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权被特许者使用。

一方面能使特许者经济而快捷的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能使被特许者用现有成功企业的各种优势来创建自己的事业,特许经营形式多样,但都具有标准化,简单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如麦当劳

4.交钥匙工程:

指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的一种技术贸易方式,有时国际企业还要负责培训技术人员

5.管理合同:

指具有管理优势的国际企业经由合同安排委派其管理人员到另一国的某个企业者承担经营管理任务,并取得一定的管理费用,实质上是一种国际性的管理技术贸易。

6.国际BOT方式: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经营-转让其含义是项目所在地政府通常由国家公营机构承担的大型基础设施或工业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融资和维护的权利特许给国内外私营机构的合同商或主办人,允许该私营机构在一个固定期限内运营该设施,并且允许它在期限内收回对该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维修费用,以及一些合理的服务费租金等其他费用,以使该私营机构有能力偿还该工程所有的债务并取得预定的资金回报收益,然后,在规定的特许期限满后,将该设施转让给项目方的政府。

42.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他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掌握经营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是企业跨国经营的高级形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

43.独资经营:

指国际企业在某东道国直接投资独自开办企业并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方式。

44.独资经营的优缺点:

优点:

国际企业对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有着完全的决定权和控制权,有利于国际企业的集中管理与决策,有利于技术和经营战略的保密,有利于贯彻执行企业管球战略和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并获得全部的经验利润。

缺点:

所需投资相对较大,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相对较高,并且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不太欢迎国际企业的独自经营。

45.建立独资经营企业的方式:

国际企业在东道国建立独资经营企业的方式主要包括创建和收购。

46.合资经营:

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境内根据所在国的法律,按一定比例共同投资设立企业共同管理分享利润,共担风险以及亏损的投资行为,也称为股权式合营。

47.合资经营的特征:

独立实体、两个投资者、共担风险、一定管理、只分利润

1)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实体

2)至少有两个国家的投资者,

3)共同分担公司的全部风险

4)合资者分担一定程度的管理责任

5)除分享纯收益外,任何一方都不得再从合资企业中取得其他收益。

PS:

从法律地位,来看,在东道国注册的合资企业是具有东道国国籍的法人,受东道国法律的保护和管辖。

48.合资经营的好处:

对国际企业的好处:

可以避免关税壁垒和区域性集团的贸易限制,扩大销路,可以避免或减少政治风险,可以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资源,获取高额利润,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可以得到优惠待遇,能分摊投资风险,实现规模经营;

对东道国的好处:

合资经营可以节省资金和外汇,可以引进先进的先进的技术,而且是合适的技术容易消化和吸收,并迅速发挥经济效益,可以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培养自己的技术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合资经营者可以利用外商销售网扩大对外销售市场,增加东道国的就业,环节就业问题,同时企业严格的管理和先进的设备等,促使工人们掌握生产技能。

从而提高素质,有利于增进国家的积累。

49.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内外因素(全球区位理论):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地理区位或范围不断变化,逐渐扩大的,刺激企业扩大的因素有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因素,来自外部的刺激因素包括,外地或国外客人对公司产品的需要,竞争者在外国市场的扩展,某些重大事情的发生等;来自内部的推动力量包括: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对国外原材料的需求,需要更大的产品市场等。

50.垄断优势理论:

也称为《特定优势论/市场不完全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提出,理论的核心基于一种假设,即企业具有全球区位经营观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充分利用自身具备而当地竞争者不具备的某些优势。

51.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

(海默)产品市场\生产要素\规模经济\政府干预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产品差异,专卖销售技能等

2)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经验管理的经验,资金融通的便利等,

3)来自规模经济的优势,通过内部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能赢得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

4)政府干预,关税壁垒可以刺激外来直接投资,正是市场不完全造成的垄断优势构成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52.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哈佛商学院,雷蒙德教授提出的。

1)新产品阶段2)成熟产品阶段3)标准产品阶段

53.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经营方式和特点:

国内为主\开始国外\国外大规模

1)新产品阶段;把国内市场作为该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通过出口将新产品介绍到国际市场上,此时,企业关心的是产品设计与功能,而不是成本差异,他们以技术密集来保护自己,以免竞争者进入,消费者对新产品价值不是很在乎,也没有比较的机会

2)成熟产品阶段;企业开始在国外投资生产,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公司也开始模仿生产。

该阶段,产品生产已经趋于稳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差异以及寻求法律保护等重要性相对提高,结果是主要竞争对手在国外市场所占份额区域稳定。

3)标准产品阶段:

该阶段价格竞争变得更加重要,国外生产者的产量增加,经济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已经有能力打入世界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为标准化产品的出口国,首先开发该产品的企业逐渐失去优势,由该产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54.内部化理论的观点:

外不完全\知识产品\分析扩展\国际化

1)外部市场不是完全内部化的基本原因

2)知识产品的存在是在内部化的重要决定因素

3)内部化的过程既有收益,又有成本,应通过对企业实行内部化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最佳扩展规模

4)企业的国际化是内部化过程的延伸。

55.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原因:

外部市场不是完全内部化的基本原因,外部市场通常不是完全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交易成本较大,投资建立国外子公司,建立起公司内部市场以取代外部市场,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利用。

56.内部化理论的决定因素:

知识产品的存在是内部化的重要决定因素。

 

57.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

20世纪70年代英国理论家邓宁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企业缺乏任何一个优势,都不可能或不应该从事直接的海外生产活动

58.所有权特定优势:

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金融与货币政策,这类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技术\管理\货币

59.区位特定优势:

资源的可得性和劳动成本,市场需求和销售因素,避开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政府政策因素。

60.内部化特定优势:

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一个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欺诈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是指像外部市场那样发挥作用

61.投资-发展周期模式:

1)第一阶段,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都很少或没有

2)第二阶段,国内经济初步发展,外国资本流入增多,对外投资还是很少

3)第三阶段,外来资本和对外直接投资都在增长,利用所有权特定优势的最好途径是对外直接投资。

4)第四阶段,对外投资大于外国资本流入。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处于二三阶段之间,但仍偏重于第二阶段~

6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

1)绕过贸易壁垒扩大出口

2)利用国外资金

3)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扩大销售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5)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增强企业活力

6)利用外国资源

7)接近市场,使产品更加适销对路

8)国外经营环境的吸引力。

63.如何促使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1)加强宏观规划与管理,完善有关法规

2)培育企业集团,提高竞争力,

3)发展新科技,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实力

4)加强国际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国际化经营效益。

5)加强理论研究,注重人才培养

第2章

1.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广义上看,经济一体化指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即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相互开放,取消各种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经济整体。

从狭义上看。

经济一体化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叫做区域经济集团化,即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个由各国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协调下,通过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等政策,清楚彼此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壁垒,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部经济贸易发展。

而对区域外则测区排他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区域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不得随便进入该区域内的各国市场。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按照组织性质与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

分为1)自由贸易区2)关税同盟3)共同市场

3.自由贸易区:

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比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4.关税同盟: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但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如1958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5.共同市场:

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6.经济同盟:

在成员国内部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逐步废除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货物生产,交换扩大到分配等领域。

7.完全经济一体化:

指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也叫《经济与政治联盟》,区域内各成员国经济和政治方面实行高度统一,在经济,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均完全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

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其宗旨为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货币合作

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借以提高和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及实际所得水平并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

3)促进汇率的稳定,维持会员国之间正常的汇兑关系,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

4)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暂时平衡

5)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定,清除外汇管制。

最重点的宗旨为4、5点.

资金来源1)会员国缴纳的份额2)借款,通过与会员国签订协议,向会员国介入资金3)信托基金。

9.世界银行:

1945年成立,总部在华盛顿。

其宗旨为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货币合作,

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借以提高和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及世纪所得的水平并开发个会员国的生产资源

3)促进汇率的稳定,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

4)协助会员国建立国际手指中经常业务的多边支付制度。

并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5)在适当保障下,基金对会员国提供资金,树立改善国际收支失调的信心,避免采取有损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

总的来说,其宗旨为担保或提供会员国长期贷款,以促进会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地增长以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10.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

1)会员国缴纳的股本2)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的借款3)债权转让4)利润收入

11.世界银行的业务活动:

二战初期,贷款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欧洲的复兴主要依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后贷款转移到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发展的资金需求。

12.世界贸易组织:

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二战结束前在美国倡议下战后建立的一个旨在消减关税,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国际贸易组织。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形成了多边贸易组织协定,后将名字噶为世界贸易组织。

1996年正式生效

13.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后签订的协议,内容涉及到世界贸易组织结构,决策过程,成员资格,加入和生效等程序性问题以及有关协调多边贸易关系和解决贸易争端等实质性规定。

1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的增加实际收入与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几级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的国家在世界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15.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与实现途径:

目标为产生一个完整的更加实用和持久的关税贸易总协定,以往贸易自由化成果和所有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成果的多边贸易制度。

其实现途径为,通过互惠互利安排,导致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大量减少和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取消

16.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

1)部长会议2)总理事会3)理事会4)委员会

17.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1)组织实施各项多边贸易协定

2)为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作为谈判成果的执行机构

3)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

4)对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定期审议

5)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关系,以保证全球经济政策决策的一致性

18.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多边主义,非歧视,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市场考虑和透明度等。

19.国际企业经济环境的层次1)世界经济,主要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2)国别经济

20.罗斯托的五个阶段论:

1)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经济上基本依赖原料资源和农产品,缺乏先进的技术,没有或极少有制造业,对工业产品需求有限

2)第二阶段;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开始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保健方面开始发展,初级制造业已经产生,原料加工较多,因此对原料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机器和其他工业品需求较大。

3)起飞阶段:

经济持续增长,对工业品的需求扩大到制造业所需要的整个工厂及辅助设备

4)走向成熟阶段,经济上基本已经工业化,引发了对生产这些消费品的功能工业品需求增长

5)大量消费阶段;人均收入高,经济上完全工业化,国际市场上对消费品和工业品都有很大的提供能力,工业化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但本身不能满足其所有方面的需求

21.社会购买力:

一定时期社会各方面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货币支付能力,人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购买力最主要的因素

22.人均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是反映人民购买力最重要的指标,是决定市场容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品需求的构成。

23.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

指个人除掉基本生活开支后剩下的那部分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