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902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8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docx

北京市第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函答案

北京四中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图的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同学在岛上某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太阳在海天一线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风力资源丰富,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

下列地点,风力资源最弱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若右图反映“海日生残夜”的景观,则照片拍摄地最不可能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1.D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通过等高线能够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判断出主要的地形。

1.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④地处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处于低洼的山谷地带,受台风的影响较小,所以说风力资源最弱,选择D。

2.④地东侧有高的山脊阻挡,看不到大海的日出,其余三地都能看到大海的日出,所以说照片拍摄地最不可能在图示四地中的④地,选择D。

下图中的“鳌山-太白山”徒步穿越路线因“难度高”、“山水胜”为户外徒步爱好者所青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穿越路线主要经过

A.山谷B.山脊C.鞍部D.山坡

4.从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路线较适合的徒步旅行时段是

A.2月B.7月C.9月D.12月

5.当前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答案】3.B4.C5.B

【解析】

3.由图示可以看出,道路穿越的地区是河流的分水岭,应是山脊线。

选B正确。

4.2月、12月是冬季,山上气温低有积雪,不利行走;7月是雨季,山地降水多且海拔高引起低温,不利行走;9月秋季,降水少,晴天多,气温不太低,利于行走。

选C正确。

5.温室效应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产生的,这些温室气体主要是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并增强了射向地面的大气的逆辐射,使得地面增温。

选B正确。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城中古老的“风塔”是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设计(图)。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可让人们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据此完成第下面小题。

6.“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7.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上升气流

8.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库区比周边降水少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D.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答案】6.D7.B8.A

【解析】

6.“风塔”是在房屋的最上面,四面镂空便于室外空气流入,下沉到房屋底部的水池。

选D正确。

7.空气透过镂空进入室内下沉到底部的水池,经水池降温后的凉空气,从水池流向四周的房间,起到降温的作用。

选B正确。

8.“风塔”是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降低室内温度的;水的比热容大,库区比周边地区温度低,盛行下沉气流,周边地区则温度较高是上升气流,所以库区较周边地区降水少,与风塔降温的原理一样;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不是热力环流;秘鲁沿岸的上升流是离岸风,不是热力环流;温室大棚气温较高是因为大棚阻挡了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是热力环流。

选A正确。

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据图判断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10.此地

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C.位于90°E,昼长15小时左右

D.位于150°E,昼长15小时左右

【答案】9.B10.C

【解析】试题分析:

9.读图分析,根据图中曲线,一天中,地方时正午12点,太阳高度角最大,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此时北京时间约14点,A错。

由图中曲线判断,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B对。

气温最高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C错。

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时气温升高,反之,气温降低,D错。

10.结合前面分析,当地正午12点从太阳吸收热量最多时,北京时间约14点,可以计算出该地位于90ºE,B、D错。

根据图中横轴的时间估计,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约昼长15小时左右,A错,C对。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气温曲线、吸收太阳辐射曲线、地面散失热量曲线的关系,时间经度计算。

【名师点睛】地面吸收太阳的热量,只在白天吸收,判断出对应曲线。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先后约14点左右,但吸收太阳热量最多时,是当地正午12时,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地面散失热量,是昼夜都存在,且温度越高,热量散失的越多。

根据等份,判断出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计算出当地经度。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图中是从太阳吸收热量时间,计算昼长。

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A.

B.

C.

D.

12.能代表图中c风带的风向为

A.

B.

C.

D.

13.下列关于b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高温多雨B.受信风带与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

C.冬季盛行西南风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答案】11.C12.D13.A

【解析】

12.c风带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图D正确。

13.b地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且地面受热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选A正确。

“冷湖”是在丘陵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

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桔遭受冻害。

左图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

右图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15.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桔,柑桔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

图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C/10m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桔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24mB.40mC.6mD.60m

【答案】14.D15.A

【解析】试题分析:

14.春暖花开,气温高的地方植物发芽开花早,由材料可知气温a>b>c>d,甲、乙、丙气温都小于d,丁处气温大于d小于c,气温最高,最早发芽开花,D正确。

15.从右图中看,谷底最低气温是-12℃,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上升到-9℃,至少要上升30米,B正确。

考点:

等温线的判读

下图为北美大陆某区域某年1月3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

hPa),图中细虚线为国界线,粗虚线为一锋面系统。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此时图示区域

A.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B.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影响

C.西部受暖湿气流影响,东部受冷干气流控制

D.东部受暖湿气流影响,西部受冷干气流控制

17.与①地比较,②地

A.气压高,降水多B.气压低,降水多

C.气压高,降水少D.气压低,降水少

【答案】16.D17.B

【解析】

16.根据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知,图示区域西部主要吹西北风,东部主要吹东南风,西北风来自高纬度大陆,寒冷干燥,东南风来自较低纬度的海洋,温暖湿润。

所以图示东部受暖湿气流影响,西部受冷干气流控制,故选D。

17.图中①地气压为1020—1030百帕,②地气压为1010—1020百帕,所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气压;②地位于冷锋附近,且位于锋后,多降水天气,①地位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

故选B。

【点睛】冷锋、暖锋过境过程中均出现降雨现象,但暖锋降雨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小;冷锋降雨一般为短时期的强降雨。

同时,冷锋过境过程中往往伴随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过程;而暖锋过境过程中往往伴随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的过程。

下图为某时段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预报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影响图中A区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锋面B.准静止锋C.气旋D.反气旋

19.在该时段有可能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是

A.寒潮B.沙尘C.伏旱D.台风

【答案】18.A19.D

【解析】

18.我国的降水多为锋面雨,A地处南北冷暖空气相遇处,受它们影响形成锋面雨带。

选A正确。

19.由图示可以看出,降水带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此地干燥少雨,地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此时是伏旱天气;若此时有台风,可带来降水缓解暑旱。

选D正确。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

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图示时刻,关于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21.导致等温线d、e呈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答案】20.B21.A

【解析】

20.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所以气压a>b>c;由图示P处箭头可以看出该地风向是向左偏的,可判断图示是南半球;PM间的的低压槽线间存在一冷锋,P在冷锋后,M在冷锋前;M受暖气团控制,P受冷气团控制,气温M地高于P地;M在锋前多晴天,P靠近锋面,多阴天,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选B正确。

21.等温线d、e呈东西延伸,是与纬度的延伸方向相同,是纬度因素。

选A正确。

下图为“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图示城市中春雨率最高和降水最均匀的分别是

A.喀布尔马德里B.酒泉乌鲁木齐

C.罗马马德里D.德黑兰乌鲁木齐

23.图中信息显示

A.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B.亚洲东部降水量多于欧洲西部

C.自东向西降水季节变化越大D.自东向西秋冬季降水率大致呈上升趋势

【答案】22.A23.D

【解析】

22.由图示可以看出喀布尔春季降水占全年比重最高;酒泉是夏秋季降水占比最多;乌鲁木齐是是夏季降水占比最多;罗马和马德里都是以冬雨比重高为主;德黑兰是冬春多雨;马德里冬季降水占比大,但相比在全年占比并不大,应是降水最均匀。

选A正确。

23.图示自东向西秋冬季降水率大致呈上升趋势,只反映了各地降水的季节占比率,并不能看出降水量的多少。

选D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江南丘陵C.云贵高原D.青藏地区

25.图中M时期

A.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较高

C.受台风影响降水较多,地下水水位较高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答案】24.B25.A

【解析】

24.根据气温可知,最低气温在0℃以上;雨热同期。

所以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以可能位于江南丘陵。

B对。

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下,A错。

图中地下水水位海拔主要在1300-145米左右,而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地下水水位高,CD错。

故选B。

25.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南方地区,随着雨带向北推移,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南方地区受单一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为伏旱天气,地下水水位较低,故选A。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

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虚线)及降水累计量(实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A.积雪消融B.地下水C.大气降水D.冰川融水

27.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A.夜大于昼B.晨大于昏C.夏大于冬D.阴大于晴

【答案】26.B27.C

【解析】

27.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白天温度高,潜热通量大于夜间,故A项错误;黄昏前后气温高于早晨的气温,故潜热通量昏大于晨,B项错误;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较低,故潜热通量夏大于冬,C项正确;阴天气温低,晴天温度高,故潜热通量晴大于阴,D项错误。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图中①②③④)和海水等温线(图中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面小题。

28.图中①③两个洋流的性质是

A.①是暖流③是寒流B.均是暖流

C.①是寒流③是暖流D.均是寒流

29.A,B两地的气候分别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28.A29.D

【解析】

28.由图示经纬度可知是印度洋中低纬大洋环流,由等温线可知大陆东西两岸洋流性质不同,判断是南半球;①是中低纬大洋西侧的暖流;③是大洋东侧的寒流。

选A正确。

29.A处大陆东岸受东南信风影响且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是热带雨林气候;B处沿岸副高压控制,且寒流流经减湿减温,是热带沙漠气候。

选D正确。

【点晴】

北印度洋海区面积小,受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冬季是逆时针方向运动;夏季是顺时针方向运动;冬夏只有索马里洋流有寒暖之分,其他洋流冬夏都是暖流。

发源于五大湖的圣劳伦斯河以“冰钓”闻名于世,魁北克是一座冰钓之城,每逢冰钓季,在冰封的河床上会搭建起近500间垂钓小屋,蔚为壮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与魁北克段河流相比,康沃尔段圣劳伦斯河的水文特点是

A.流量大,流速慢,结冰期长B.流量大、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C.流量小,流速快、结冰期短D.流量小,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31.为了使垂钓小屋在冰面上更加稳固,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在河床中打木桩B.在冰层上铺设混凝土

C.在小屋周围大量浇水D.在冰面上大量撒盐

【答案】30.C3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

30.与魁北克段河流相比,康沃尔段圣劳斯河支流减少,流量小;康沃尔段圣劳斯河河床窄,流速快;纬度比较低,结冰期短,选择C。

31.在河流的结冰期气温低于0℃,在小屋周围大量浇水,水很快结成冰将小屋牢牢滴固定住,这样既经济简单;在河床中打木桩费时又不安全;冰层上铺水泥造成浪费,而且也很难固定;在冰面上大量撒盐会导致冰的融化,选择C。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

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

下左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右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据图推断,甲图中的热点位置及与乙图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①-阶段IB.②-阶段IIC.③-阶段IIID.④-阶段I

33.下列时段板块移动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100-120百万年B.距今120-140百万年

C.距今140-160百万年D.距今160-180百万年

34.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答案】32.D33.A34.B

【解析】

32.甲图中①距今时间最长对应-阶段III;④距今时间最新对应-阶段I;可推断出②-阶段III;③-阶段II。

选D正确。

33.由图可以看出,距今100-120百万年间距最短,说明其单位时间内移动的速度最快。

选A正确。

34.由图示距今年限走向图可以判断岛链南北方向距今时间长,往西北方向距今时间近;即最先形成的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移动是正南;后来形成的岛屿往西北方向,说明板块移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即板块的移动方向为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选B正确。

【点晴】

因“热点”在④处最年轻的岛屿是最靠近“热点”的,“热点”的位置因板块移动而移动的,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

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远离“热点”,所以从距今20百万年到距今180百万年就是板块的移动方向;即最先形成的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移动是正南;后来形成的岛屿往西北方向,说明板块移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5.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B.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C.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D.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36.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固河堤B.疏浚河道C.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

【答案】35.C36.A

【解析】试题分析:

35.读图,图示为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

图示时段累计冲淤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C对。

A、B、D错。

36.读图,图中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表示,该河段以冲刷为主,说明流水对河道侵蚀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加固河堤,B对。

侵蚀强,不需要疏浚河道,A错。

植树造林能减少河流泥沙,对减轻冲刷侵蚀效果不明显,C错。

该河段落差小,不适宜修筑大坝,D错。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治理河流冲淤问题的有效措施。

【名师点睛】注意材料中信息,图示为累计冲淤状况图,正负表示冲、淤状况.所以累计数值持续增大,是负值说明持续冲刷。

累计数值减少,说明冲刷减弱,淤积加强,累计持续减少,则表现以淤积为主。

预防冲刷河道,主要是加固河堤。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7.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38.图中区域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37.D38.D

【解析】试题分析:

37.根据图示信息,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分别是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⑤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岩层⑥是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的部分。

38.a处为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条件;b处为喷出岩,有孔洞,不是优质石材;c处有河流流经,但处于断层位置不适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广布,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

【考点定位】形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

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9.河流袭夺过程

①袭夺河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分水岭②伴随着峡谷地貌的形成

③袭夺河最终归属于其他水系④袭夺河的流域面积不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0.结合下图,若长江在历史时期发生过河流袭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干流的

A.重庆至宜昌段

B.宜昌至武汉段

C.武汉至湖口段

D.湖口以下河段

【答案】39.A40.A

【解析】试题分析:

39.读图和根据所学知,河流袭夺过程,袭夺河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分水岭,伴随着形成峡谷地貌。

袭夺河和被夺河最终归属于同一水系,袭夺河的流域面积会变大。

故选A。

40.袭夺现象易发生在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区,一般河流靠近上游,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比较强烈。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河流袭夺的过程及其影响。

二、综合题(共4题,40分)

41.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归纳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答案】

(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径流量大;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际变化;支流众多;流速较快;河流无冰期;含沙量小。

【解析】

(1)雅安“天漏”是说其降水较多;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图示雅安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集聚,水汽不易扩散,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

(2)河流特征包括其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是流向、干支流形状、流程等;水文特征是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青衣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较多,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际变化;周边是山地,流速较快;亚热带气候,河流无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本题考查区域降水成因及流域地理背景。

雅安“天漏”是说其降水较多;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结合地形雨进行分析。

河流特征包括其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是流向、干支流形状、流程等;水文特征是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

42.下图的左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7月等压线与主导风向示意图,那不勒斯、巴里的降水量(mm)如右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位于卡昂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冬季远大于夏季,据图简析原因。

(2)简述那不勒斯和巴里的降水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

(1)冬季欧洲西部地区等压线较夏季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发电量大。

(2)那不勒斯年降水量大于巴里,降水季节变率大。

那不勒斯地处西风迎风坡,受西风影响更大,冬季降水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

(或:

巴里年降水量小于那不勒斯,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巴里冬季地处西风背风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冬夏季节之间降水差异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考查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和影响降水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1)卡昂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冬季远大于夏季的原因主要结合图示冬夏等压线的疏密状况进行分析。

读图可知,图中1月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