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014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Word格式.docx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成熟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基础的语法、词汇或是应试类的学习。

因此重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改革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社会适应的需求。

大学生在完成基础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后,巩固并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英语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那么有针对性地设立满足学生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后续课程就十分关键。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发展符合《要求》的规定。

《要求》不再局限于对英语水平的一般要求,认为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提高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强调本科学院对英语学习的较高要求及更高要求。

对本科学生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1000多个单词,同时对于英语听力语速、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提高了20词/分钟。

这些都反映出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也为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研究现状

近2年来,各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多位学者对后续课程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马武林(2011)对后续课程的设置内容提出建议,重点分析了后续课程的定义、课程设置等,并认为应重视学术英语的发展[1]。

蒋艳(2013)从学生需求角度分析了后续课程的设置。

在问卷调查的实证基础上,她提出最佳的后续课程内容设置、学时、教材、师资配置及授课方式等建议[2]。

马武林(2014)从教师观角度讨论后续课程的设置,通过调查得出教师开设后续课程的偏好及局限,提出借鉴MOOCs的教学设计形式[3]。

刘梅(2013)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提出5个阶段的教学方式[4]。

朱建新(2011)侧重从应用型工科类院校入手,讨论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提出后续课程设置应针对该校的学科和学生特点,不能盲目[5]。

张瑾(2013)则从教师队伍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入手,讨论后续课程的开展。

提出学中教,教中学的思想[6]。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者对后续课程改革的分析来自各个不同角度,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需求的角度,包括学生学习就业需求、社会发展及教师提升方面的需求;

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包括后续课程内容的侧重点、课程学分及学时的合理安排;

第三:

关注工科学院特点及教学理念等方面,包括对于工科院校应侧重专业英语的开设及高校对于英语后续课程的调研和理念的变化等。

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多集中于学生英语程度较好的本科院校,多强调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较好完地成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认为后续课程设置要倾向于专业英语的学习。

这些建议有很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学生程度、教师配置及教学要求有差异的独立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因此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研究有利于为合理设置课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分析及对策

对于高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许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马武林(2011)提出应“开设相应的后续课程,与专业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接轨”。

潘赛仙(2014)提出在大学英语后续改革中,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技术才能应对改革提出的挑战[7]。

符雪青(2014)认为后续课程设置应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实现从“单纯的英语语言学习”到“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技能”的转换[8]。

独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发展可以借鉴前者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同时也应立足本院校的特点。

独立本科院校存在自身的独特的发展和教学特点。

首先,学生水平的不同。

该类院校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习后,英语水平只能基本达到普通要求,离大学的一般要求有一定差距,仍需要通过1—2年的基础学习进行巩固。

其次,学生要求不同。

多数独立本科院校学生对于就业及英语学习实践的要求比较迫切,对于英语的学术运用要求较低。

再次,对于教师队伍要求不同。

院校中教师多由英语专业毕业研究生或讲师组成,教学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较缺乏开设后续课程的经验。

最后,学院发展要求不同。

独立本科院校比较侧重应用型的发展,强调教学中与实践的结合,不十分强调教学中的学术研究运动。

因此,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特点,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为例。

从后续改革的必要性、后续课程的设置现状、后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后续课程改革适应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首先,从本院校学生水平出发。

独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总体较弱,在经过两年英语基础课程学习后,能对原有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巩固和提高,但是与重点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不小差距。

因此对于后续课程的设立要求不可过难过高,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需求不同。

独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偏重实用性而非学术性,大多数的本科学生期待完成大学四年学习后能立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作为学生普遍认为的工具类英语学科更强调应用性。

因此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应注重与社会实践的接轨。

对于实用性的定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包括实践操作的运用,这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因此要设立与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相应的课程。

另一方面包括对文化背景及知识的涉及,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交流及应用能力后,需要对相关文化知识有所了解,以便在随后的工作中有更好的自主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这对文化素养相关的后续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

其次,从社会需求出发。

随着社会发展及文化交流的加剧,社会企业对于具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加大。

作为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与重点学院或科研型学院相比,在完成四年学业后继续从事科研的较少,大部分会立刻投入到就业大军中,因此对他们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

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中,我们也应该考虑专业用途英语的设置。

最后,从本学院发展需求出发。

独立本科院校在发展中也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以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完成基础课程的授课,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对于实用性教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应侧重实践性。

因此,后续课程设置改革成为重点。

(二)后续课程设置现状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随着各方面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

1.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设置。

从开设英语基础课初期时的每学期70学时,降为68学时,到如今的64学时。

大学英语基础课时的开设,仍有不断减少的趋势。

现阶段,大学英语基础课时的减少,使学生在两年四个学期中腾出24个学时,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及后续课程的选择。

课时的减少并不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忽视,而是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提高,在减少基础课时的基础上,增加后续课程的设置,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为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提出免修的选择。

这样的举措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2.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立。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学生需求出发开设合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作为独立本科院校学生,学生需求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只要求完成基础英语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其英语水平只停留在四级左右水平,将来工作中与英语接触较少因此对于提高不做要求,英语后续学习只停留在四级及相关应试上。

第二类对于学业提高尤其是出国学习要求强烈,因此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较高,如对于雅思测试的要求。

第三类是在将来工作中对于专业英语知识需求高,需要在原有基础英语基础上加强专业英语学习。

根据需求不同,后续课程开设主要可以分为三方面的课程,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技能课程、文化素养相关课程及专门用途课程。

根据学院现状对相关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学院对于后续课程的设置也应教育部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学院发展及学院要求在不断改革和调整中。

2013年以前,学院设置的后续课程中人文学科占6学分,2013年后改为4学分。

设置学分的下降一方面既没有影响其在学院总体后续课程中的比重,仍然保持40%的高比例;

另一方面也没有影响学生对英语后续课程的选择热情。

后续课程的设置为三类,包括对语言知识技能课程的设置:

如针对英语考试的“英语四/六级词汇应用”。

对文化素养相关课程的设置:

“中外经典电影赏析”、“北欧文化教育”、“西方文化与电影”。

对专门用途课程的设置:

“商务英语”、“信用证英语”、“国际单证英语”、“英汉翻译理论及实践”。

这些课程设置课时一般在30学时左右,2学分。

这样的设置既能满足学生提升的需要,又不会对学生造成过高的学业负担。

选择英语后续课程人数稳定在选课总人数(多门课程重复计算)的4%—6%之间。

2013年后续课程学分设置总体调整后并没有出现人数及课程开设的下滑,反而出现一定的上升,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英语后续课程学习的需求和热情。

除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综合类及个性类后续选修课程外,金山学院还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为经管及人文8个专业开设了专业英语,覆盖学生达800人左右。

基本满足了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提高英语的要求。

同时,学院还为中加合作项目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满足了部分学生对高水平英语课程的需求。

(三)后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综上可见,金山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基本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是后续课程开设仍有提高的空间。

从学生角度出发,专业英语主要集中在国贸、公共等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开展,而其他专业部分英语基础好期待可以发展专业英语的学生则没有提供相应的机会。

从教师角度而言,后续课程开设对教师工作量及教师知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金山学院开设的后续课程任课老师中,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维持在70%左右比较稳定。

一方面体现出开课教师的高水平;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后续力量的不足,开新课的教师很少。

从学院角度考虑,从事对开设新的后续课程需求的调查、分析及调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因此近年来,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比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更新。

因此,要提高金山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创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一系列英语相关的活动及宣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在学生中进行较为广泛的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提高教师技术水平及专业知识。

后续课程的设置,对教学的技术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培训将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设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最后,对于后续课程的设立和管理。

利用学院已有的网络教学咨询,开设英语后续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同时,加强后续课程的考核管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的重要学科,同时作为一门非英语专业普遍认同的工具类学科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立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学院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合理调整改革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也是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

(一)——学

术英语[J].外语研究,2011,(5).

[2]蒋艳.新世纪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

(二)——学

生需求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7).

[3]马武林.新世纪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三)——

教师观[J].外国双语,2014,(8).

[4]刘梅.基于课程体系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

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3,

(1).

[5]朱建新.应用型工科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

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6]张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学

科教学知识的视角[J].教学研究,2013,(6).

[7]潘赛仙.应用型工科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

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4).

[8]符雪青.应用型工科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

置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