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096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8.《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____________。

29.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0.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潘陆”,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1.“七子”之称出于曹丕《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被称为“七子之冠冕”,____________被曹丕称“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32.阮籍的《______________》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左思的《_____________》八首,被评为“创成一体,垂式千秋”。

郭璞的《______________》被评为“乖远玄宗,坎壈咏怀”。

33.锺嵘《诗品序》说:

“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其中最著名的三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谢朓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永明体”的创始人。

35.谢惠连的《________》与谢庄的《________》被称为南朝小赋“双璧”。

3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隋书·

文学传序》总结南北朝文风的不同说:

“江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

40.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被誉为“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小说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_______》。

44.志人小说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

46.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7.“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___________》中有大量记载。

48.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0.被誉为“文典以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1.《诗品》评为“《游仙》之作,辞多慷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

52.《_____________》是用典最多赋,高达200余处。

53.“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54.“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是指______________的诗歌清新明丽之美。

55.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体诗,标志着诗歌“意象”化的重大进程。

56.《诗品》引汤惠休“错彩镂金”语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歌。

57.龚自珍诗云: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是对___________的评价。

58.白居易用“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来评价________________的创作特色。

59.被朱熹评论为“盖魏之赋极此矣”的赋是《______________》。

60.《______________》是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61.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2.初唐前50年,宫体诗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______________”是这个时期诗风的代表。

63.初唐诗人“沈宋”齐名,所谓“沈宋”即______________与宋之问。

64.“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诗是杜甫的《______________》其二,充分肯定了初唐四杰的历史地位。

65.张若虚的《______________》,被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全唐”。

66.初唐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

67.陈子昂诗歌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38首。

68.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是__________,其诗歌理论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69.盛唐______________诗派的两位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70.“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______________对王维山水诗画的经典评价。

71.王昌龄的《______________》,被称为唐代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

72.“古文”的提出始于韩愈,是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________相对立的概念。

7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是白居易在《______________》一文中提出来的。

74.“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是韩愈《______________》一文中的名句。

75.韩愈的杂文《______________》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76._______________是唐代第一个努力作词的词人,后来成为花间派的鼻祖。

77.清代康熙年间,由彭定求、曹寅编纂而成的_____________,收录了作家2300余人,作品48900余首。

78.《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是___________。

79.杜甫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

王维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

80.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提出_____________的主张,对宋诗“尚议论”影响很大。

81.在“花间词”人中,地位与温庭筠相当的一位作家是____________。

82.“花间派”是因_____________的《花间集》而得名。

83.清代嘉庆年间,由董浩等人编纂而成的_______,收录了作家3035人,作品20025篇。

84.在中国文学史上,___________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85.高适的《________》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元代陈绎《诗谱》评其边塞诗“_________”,同时指出岑参边塞诗特点是“________”。

86.唐代近体五律的定型,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完成的。

87.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并称为唐代的“一代之奇”。

88.盛唐__________诗名较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以七绝称胜,号“__________”。

89.________长于五言诗,自许“五言长城”,与________并称“钱刘”。

90.中唐以描写音乐著名的诗篇有韩愈的《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李贺的《_______________》。

91.“李长吉体”是指___________的诗风。

92.韩愈诗歌艺术特征是以___________见长,以___________著称。

93.《论佛骨表》的作者是__________;

《封建论》的作者是_________。

94.柳宗元的散文精品是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之美的特色。

95.元明戏曲大量移植唐传奇的人物故事,如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_____________》,石君宝《曲江池》取材于《___________》,汤显祖《紫钗记》取材于《___________》等。

96.唐代描写洞庭湖气象壮阔、气势磅礴的名句有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唐传奇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98.中唐讽世小说中,沈既济的《_______________》写“黄粱美梦”的故事,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写“_____________”的故事。

99.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敦煌卷子中的词曲面世,其中最重要的写本是《______________》。

100.__________是晚唐第一个大量填作词的作家,被后人推为花间派鼻祖。

南唐词有影响的只有____________和李璟、李煜父子。

二、名词解释

1.建安文学

2.建安风骨

3.正始文学

4.永明体

5.太康诗风

6.玄言诗

7.魏晋风度

8.骈文

9.吴歌

10.西曲

11.《诗品》

12.志怪小说

13.《文选》

14.《文心雕龙》

15.《玉台新咏》

16.《搜神记》

17.《典论·

论文》

18.宫体诗

19.《世说新语》

20.上官体

21.初唐四杰

22.文章四友

23.沈宋

24.山水田园诗派

25.边塞诗派

26.沉郁顿挫

27.大历十才子

28.大历诗风

29.韩孟诗派

30.元白诗派

31.古文

32.古文运动

33.元和体

34.李长吉体

35.变文

36.花间词人

37.花间词风

38.南唐词人

39.《辋川集》

40.唐传奇

三、简答题

1.建安文学发生的时代背景

2.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3.简述曹丕诗的新变

4.简述曹植诗歌艺术特点

5.简论曹操《观沧海》的艺术性及其意义

6.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

7.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8.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

9.晋末宋初时期山水诗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10.简述鲍照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学史意义

11.简述鲍照《芜城赋》的思想、艺术性

12.简述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

13.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4.简述《别赋》的艺术特点

15.简析左思《咏史》诗的文学史意义

16.骈体文及其基本特征

17.简述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18.南曲与北歌的比较

19.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20.“沈宋”在唐代近体诗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2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22.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其意义

23.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4.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的不同

25.李白诗歌的想象有什么特点?

26.简述李白歌行的价值

27.杜甫的叙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8.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9.杜诗的诗史性质

30.大历诗歌有何特征?

31.白居易新乐府诗论的要点

32.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

33.简述李贺诗歌的主要特色

34.韩柳古文理论主张

35.韩愈文章的艺术特征

36.柳宗元传记文学有何特点

37.简说李商隐无题诗的一般特征

38.简说杜牧咏史诗的主要特点

39.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0.唐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2.试论“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3.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诗歌的?

怎样理解?

4.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5.试比较大小谢的山水诗创作。

6.萧纲云: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请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7.山水诗缘何勃兴于刘宋?

8.骈文历来多受指责,请谈谈你的看法。

9.时代政局与思潮对正始诗歌有何影响?

10.宫体诗历来受到非议,请谈谈你的看法。

11.“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说法评议。

12.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题材内容

13.分析陶诗艺术特征。

14.从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的比较,说明诗风的转变。

15.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16.唐诗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

17.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8.试以《山居秋暝》为例,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19.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在内容、风格、形式等方面的特点

20.试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21.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22.试述从汉到唐乐府诗的发展过程。

23.试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24.试论杜诗的集大成特征。

25.试述白居易讽谕诗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

26.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贡献。

27.晚唐五代诗歌题材与风格走向

28.为什么说中唐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29.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进入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30.综述唐诗发展流变史。

(附:

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出自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2)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

(3)刘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一、填空题答案

1.文赋,诗品,玉台新咏

2.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3.位尊减才,势窘益价

4.悲愤诗

5.《诗经》

6.孔融

7.《七哀诗》

8.曹丕、七言诗

9.曹操、曹丕

10.曹植

11.陆机

12.《与陈伯之书》

13.永明体

14.《典论·

15.左思风力

16.陆机、《文赋》

17.萧统、《文选》

18.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19.《归去来兮辞》

20.调声

21.孔稚圭《北山移文》

22.赋、新体诗

23.萧纲、宫体诗

24.山水诗

25.七言歌行

26.庾信

27.庾信

28.左思

29.五言诗

30.潘岳、陆机

31.典论·

论文,王粲,刘桢

32.咏怀诗,咏史,游仙诗

33.陆机,潘岳,左思。

34.沈约、王融

35.雪赋,月赋

36.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37.宫商发越,贵于清绮,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38.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39.建安诗风

40.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41.《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42.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43.《庄子·

外物》

44.笑话、野史、逸闻轶事

45.《咏荆轲》

46.《西洲曲》《木兰诗》

47.《世说新语》

48.曹操

49.曹丕

50.左思

51.郭璞

52.《哀江南赋》

53.鲍照

54.谢朓

55.谢脁

56.颜延之

57.陶渊明

58.谢灵运

59.《登楼赋》

60.《玉台新咏》

61.曹植

62.上官体

63.沈佺期

64.《戏为六绝句》

65.《春江花月夜》

66.陈子昂

67.《感遇诗》

68.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69.山水田园

70.苏轼

71.《出塞》

72.骈文

73.《与元九书》

74.《进学解》

75.《马说》

76.温庭筠

77.《全唐诗》

78.殷璠

79.《杜工部集》《李太白集》《白氏长庆集》《王右丞集》《李义山诗集》

80.以文为诗

81.韦庄

82.赵崇祚

83.《全唐文》

84.柳宗元

85.燕歌行,尚质主理,尚秀主景

86.沈佺期,宋之问

87.唐传奇,唐诗

88.王昌龄,七绝圣手

89.刘长卿,钱起

90.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91.李贺

92.雄大的气势,怪奇的意象

93.韩愈,柳宗元

94.山水游记,凄神寒骨

95.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9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97.初盛唐发轫期,中唐繁盛期,晚唐衰落期

98.枕中记,南柯一梦

99.云谣集杂曲子

100.温庭筠,冯延巳

二、名词解释答案

1.建安文学:

指东汉建安年间196—220至魏初的文学。

文坛以“三曹”为中心,其周围集中了王粲、刘桢(“七子”)等一批文学家,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他们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

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时代。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多悲凉慷慨之气,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2.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3.“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

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

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

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4.永明体。

南朝齐梁陈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武帝萧赜永明(483~493)年间,又称“永明体”。

《南齐书》以沈约、谢朓、王融为“永明体”的创始人。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增加了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艺术效果,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从格律上奠定了基础。

5.太康诗风。

中国文学史上的太康时期指正始以后到西晋大乱之前四十多年时间,太康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太康诗风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潘、陆诸人的努力表现拟古和追求形式技巧两方面。

太康诗风的特征是繁缛,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⑵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⑶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从文学发展规律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趋势。

6.玄言诗,以诗说理,阐发老庄玄理及佛理的哲理诗。

玄言诗兴盛于东晋,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也与东晋政局及士人心态有关。

东晋玄言诗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诗品序》东晋玄言诗特点: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东晋玄言诗本身艺术价值不高,但它对后世谢灵运的山水诗、白居易诸人的说理诗、宋明理学家之诗,都产生了影响。

7.“魏晋风度”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

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

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

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