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1417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5分钟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所以A项有可能;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又18<8×4,所以B项一定是错误的;K层上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2×4=8,即M层和L层都为8个电子的离子

,K+、Ca2+等均有可能;对D项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可为2或8,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均为2,但这种情况只能是原子,另一种是均为8,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为氧,氧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所以D项有可能。

答案:

B

2.对于Na+、Mg2+、Al3+三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半径大小顺序Na+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Na+、Mg2+、Al3+三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故A、C、D正确;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半径比较,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半径大小顺序应为Na+>Mg2+>Al3+,B不正确。

答案:

B

3.短周期的两种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B     B.电子总数A->B2+

C.离子半径A->B2+D.原子半径A>B

解析:

因为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可确定元素A、B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

,所以原子序数B>A,原子半径:

B>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电子总数相等,离子半径A->B2+。

答案:

C

4.已知aAn+,bB(n+1)+,cCn-,dD(n+1)-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C>D>A>B

B.原子序数:

b>a>c>d

C.离子半径:

Cn+>D(n+)->An+>B(n+)+

D.单质还原性:

A>B>C>D

解析:

因为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首先确定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所以原子序数:

b>a>c>d,原子半径:

A>B>D>C,离子半径:

D(n+1)->Cn->An+>B(n+1)+,单质还原性:

A>B>D>C。

答案:

B

5.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B.L层

C.M层D.N层

解析:

第n电子层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应为8,与n-1层相同,则n-1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也为8,故n-1层为L层,n层为M层。

答案:

C

6.A、B为两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A2B3B.BA2

C.AB4D.B3A2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电子层结构推断元素及其可能存在的化合价,由此判断可能的化学式。

由题意知:

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那么肯定是B原子M层上多了2个电子,而且A元素原子的L层未排满,所以得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

、B:

,即A为N,B为Mg,A、B构成Mg3N2,即B3A2。

答案:

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解析:

A项,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F-、Na+、Mg2+、Al3+。

B项,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H+。

D项,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可能是:

①原子,如H、C、Ne等;②分子,如H2O、O2等。

答案:

C

8.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

解析: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设A原子L、M层电子数分别为x、y,依题意,A、B两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

电子层

K

L

M

A原子

2

x

y

B原子

2

2x

y+3

B原子的M层至少有3个电子,因而其L层的电子数必然是8,求得x=4。

对A原子来说,L层有4个电子时只能是最外层,即y=0,y+3=3。

因此,这两个原子分别为碳原子和铝原子,故D项正确。

答案:

D

9.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

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解析:

因电子层数不可能为小数,只能为整数,根据题意,1≤a≤3,又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8,即2a+1≤8,得1≤a≤3。

当a=1时,不成立;当a=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应为N;当a=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应为Cl。

当X为N元素时,质子数=2a2-1=2×22-1=7,当X为Cl元素时,质子数=2a2-1=2×32-1=17,故A选项正确;由Cl2+H2OHCl+HClO,N2+3H22NH3,N2+O22NO知,B选项正确;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最外层电子数达不到2n2,C选项错误;如果X为Cl,则可形成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选项正确。

答案:

C

10.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Na+

B.S2->Cl->Na+>Al3+

C.Na

D.Cs

解析:

A项中,四种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Al3+

而B项中,因S2-、Cl-比Na+、Al3+多一个电子层,则S2-、Cl-半径比Na+、Al3+大,而S2-、Cl-和Na+、Al3+也分别适用“序小径大”的原则,则微粒半径:

S2->Cl->Na+>Al3+,故B项正确。

答案:

B

11.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

对于稀有气体Ne,L层电子数为8,其族序数为0。

答案:

C

12.某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此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  )

A.MgOB.NaCl

C.SiO2D.K2S

答案:

A

13.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

解析:

A项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有H、Li、Na;B项中可以是He、Be、Mg;C项中只能是Be;D项中F无正化合价。

答案:

C

14.已知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

下列原子中,与氟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解析:

氟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D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也为7个,故二者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58分)

15.(16分)有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1)某电中性粒子一般不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发生反应,这种粒子符号是________。

(2)某粒子的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沉淀,这种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某粒子氧化性很弱,但得到1个电子后还原性很强,这种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4)某粒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且这种粒子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答案:

(1)Ar 

(2)Cl- (3)K+ (4)S2-

16.(12分)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1)当x-y=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当y=8时,粒子可能为(填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当x-y=10时,x=10+y,说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应为原子;

(2)当y=8时,应为有18个电子的粒子,所以可能为氩原子、氯离子、硫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3)y=3时为铝原子、y=7时为氯原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答案:

(1)原子

(2)Ar Cl- S2- K+ Ca2+(合理即可)

(3)Al(OH)3+3H+===Al3++3H2O

17.(14分)有A、B、C、D四种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其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A、D次外层都是8个电子,A与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C2-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试写出上述各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_________,C2-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A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确定A为氯(Cl);“B有两个电子层,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B为碳(C);C2-的结构示意图为:

,确定C为硫(S);再由A推出D为钾(K)。

答案:

(1)Cl C S K

(2)

 

(3)HClO4+KOH===KClO4+H2O

18.(16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_______(填名称,下同),Y是_______,Z是_______。

(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

解析:

(1)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容易得出X为H、Z为O,再根据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得出Y只能为N;(4)N、H、O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能是铵盐。

答案:

(1)氢元素 氮元素 氧元素

(2)N2O5 (3)NH OH- (4)NH4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