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237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docx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

申请和报告的区别

通知、公告、函、请示、报告等公文的区别

一、通知是要求下级机关、组织或人员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按照使用性质,

通知可分为三大类:

1、是用于要求下级办理或周知事项的指示性通知,如〔工作、学习安排通知,会议通知等〕;

2、是用于批转文件和颁发、印发、转发文件的批示性通知;

3、是用于任免干部的任免性通知。

二、通报是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以与具有典X、知道、教育、警戒意义的事件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公文文种。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

1、内容X围不同。

2、目的要求不同。

3、表现方式不同。

三、通告是在一定X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特点:

1、法规性

2、政策性广泛性

4、使用的普遍性种类:

1、制约性通告

2、知照性通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一〕函主要三种类型:

1、商洽谈

2、询问答复函批、批准函

〔二〕函主要三个特点

1、适用X围广泛,使用灵活方便。

2、行文方向具有多向性。

3、短小精悍。

函与请示的区别函:

主要用于平级单位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以与有业务上的主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

请示:

则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指示批准重要事项。

五、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类别:

1、呈报报告;2、呈转报告;3、回复报告

2、六、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必须在事前写。

请示中不能附带报告的内容,只能一事一文。

〕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突出特点

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2、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3、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4、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七、申请是单位或个人因某种需要向有关部门、组织、团体提出书面申请的专用文

(一)注意事项

1、一份申请书只能写一种申请〔一事一书〕

2、态度端正,语言简明。

篇二:

请示、报告区别联系报告与请示比较谈

一、报告与请示的相似点

(一)报告与请示两个文种的源流大致相同。

“报告〞和“请示〞起源相同,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上书〞,秦始皇改“书〞为“奏〞,成为臣下上书于君王的专用文书。

西汉时的“疏〞、“状〞,魏晋时的“启〞,宋代以后的“申状〞、“呈状〞等,都属于这一类文书。

官府之间,下对上先后使用过“牒〞、“呈〞、“申状〞、“呈状〞、“禀〞等文种。

民国时期,仍沿用“呈〞,这种“呈〞涵盖了当时的上行文书,包括“报告〞与“请示〞。

民国时期已出现“报告〞,但使用不普遍,主要是军事机关下对上的报告,如“战斗要报〞、“战斗详报〞等。

真正将“报告〞和“请示〞定为公文文种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时代。

1931央工农XX政府颁布的《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有“报告书〞这个文种,其中包括了“报告〞和“请示〞。

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发表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第一次出现了“请示〞的公文名称,并界定“请求上级答复问题时用之〞,但实际上常与“报告〞混用。

这个文件把“报告〞定为下级对上级的通用公文名称,规定“工作报告、工作经验、工作反映、检讨?

均包括在内〞。

这样“报告〞和“请示〞就取代了旧时“呈〞的部分职能。

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在《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将“报告〞和“请示〞明确分开,作为两种公文文

〔二〕从行文关系看,报告与请示均属于上行文,即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行文,因此在措辞口吻等方面都十分接近。

国务院办公厅1987月18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二章《公文主要种类》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公文主要分1015种,报告和请示属于其中的第七类。

该章第七条七款“报告、请示〞类表述为: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显然,这一规定表明,报告和请示皆属于报请类上行

〔三〕从行文的目的和用途看,请求批转性请示与呈转性报告,均属于呈请文书。

根据行文目的不同,请示可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三种。

请求指示的请示是对上级的指示、决定以与施行有关政策、法令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太清楚或需要变通执行的地方,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指示或作出解释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是指用于下级机关需要办理、解决而自己无权无力办理、解决的事项和问题,请求上级批准办理或授权解决时所使用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是指职能部门就自己分管业务X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措施,却因职权X围所限不能自行向有关地区、部门发出指令性文件,需请求上级机关审定批准后转发执行时使用的请示。

报告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报告〔是下级机关为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面工作或一个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情况,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全面性。

〕和专题报告〔是下级机关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或某一活动,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专门性和单一性。

〕;按性质分,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是只向上级报送有关情况,以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为主要内容,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呈转性报告,除了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外,侧重提出建议和意见,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并转发有关部门参考或执行。

由此可以看出,呈转性报告也同请求批转性请示一样,均属于呈请性文书。

近年来,在高规格的公文作中,呈转性报告和呈转性请示已被“意见〞所取代。

这是应特别予以注意的。

〔四〕从两种文书的结构看,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正文均由开头〔又叫做报告缘由或请示缘由〕、主体〔又叫做报告事项或请示事项〕、结尾〔又叫做报告结语或请示结语〕三部分组成;从文书的陈述方式看,都用叙述为主、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

〔一〕行文性质、用途、目的不同。

国务院2000月24日发布、200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报告与请示的文种作了明确规定。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具有呈报性;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公文,具有请求性。

凡是报告,所涉与的事项均属于发文部门职权X围以内的事项,不超出所管辖的职能职权X围,是为直接的上级机关服务的,所以一般不越级报告,特殊情况下越级报告,必须同时或事后向直接上级报告;也不向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报告。

报告主要用于下情上达,为上级机关了解下情、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也要明确:

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以与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机关,虽然同在一个层次上,如省一级或市一级或县一级,但它们的行文关系却不是平级机关,也不是不相隶属机关。

必须特别强调指出:

党是领导机关,人大是权力机关,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工、青、妇机关则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因此,这些机关之间不是平级机关而是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着“领导〞、“监督〞、“执行〞的关系,具有领导与指导的关系,也就存在着报告、请示的工作制度。

如公文版式中“信函式格式的报告——政府给党委的报告〞、“函件格式的报告——政府给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就是为了印证这种特殊的行文关系。

政府机关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不相隶属机关,相互之间没有报告、请示的行文,如有工作上的联系,只能使用函和意见。

因此,报告是在事项不超越所属职权X围的情况下使用的上行文,主要目的是让直接上级机关与时了解下情,沟通和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着重于汇报工作,只供上级参考,一般不要求上级批复,属于呈阅性文件,称请示的适用X围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属于主管单位明确规定必须经过请示批准方可办理的事项;

第二,对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不甚了解,有待上级机关明确答复方可办理的事项;

第三,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严重困难或出现的新情况,但又无章可循,难以处理,请求上级给予指示和帮助解决;

第四,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较特殊,难以完全落实上级的统一决定,需要对此做变通或特殊处理,请求上级批准;

第五,本单位意见分歧,又无法统

一,要求上级机关给予裁决;

第六,本单位职权X围内难以决定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待于上级指示或批准。

由此可以看出,请示是在事项超越职权X围的情况下使用的上行文,而且请示只能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提出而不能向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提出。

因此,请示主要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具体问题,是“问文〞,属于呈批性公文,无论可否都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答复,称为“办请示主体部分的内容要比报告单纯得多。

因为请示没有综合性的,《办法》中的行文规则明确规定: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这也是实际的需要,因为“一文数事〞,牵涉的单位多,涉与的政策规定也多,上级机关往往难以答复,几个单位同时答复更不可能。

有时会因其中某一事项被卡住而耽误其他事项的批复,从而影响办事效率。

因此,请示主体部分的内容单一,就一件事发文请示,篇幅较短。

而报告主体部分的内容则丰富和宽泛得多。

报告有专题的与综合的,综合性报告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主要情况、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专题性报告主体部分有的采用三段式结构法。

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报告,主要写取得的成绩、做法上的经验和今后的工作打算;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事实与产生原因、责任追究与处理意见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如果是汇报工作,则应首先写明工作的基本情况,其次写明主要做法和成绩,包括采取的办法、措施以与所产生的效果等,最后写明还存在什么问题与今后的工作设想。

如果是反映情况,则应首先对所要反映的情况或问题作一概述,然后集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意见和办法。

如果是答复上级的询问和要求,应首先扼要叙述上级机关询问的事项或提出的交办的任务,然后写明处理的大致过程,包括所采取的办法或措施,以与在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与需要进一步陈述的事项等,最后交待处理结果,同时征询上级机关对处理结果的意见。

因此,报告主体部分的容量可大可小,内容含量较多,篇幅也较长。

(三)主体部分的写作方法与使用语气不同。

虽然请示与报告文种结构类似,但主体部分的写作方法、使用语气却各不相同。

报告的主体,又叫做“报告事项〞:

要写出自己的实践情况、问题、经验。

在写作上依据内容类项不同,按照一定的类别、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有序地表述出来;行文中,注意展示本机关的实践性、过程性,是陈述自己的做法,或获得的情况,或针对上级机关所问而答,分条列项,事项分明地撰写出来;使用的语气是报告性;而请示的主体,叫“请示事项〞:

是要陈述向上级机关提出请求的事项的理由,行文中要注意“述由〞而不是“论理〞,所陈述的不是自己的实践而是自己的请求,因此行文不体现实践性、过程性,而要展示请求的必要性、合理性,使用的语气是请求性的。

报告在于陈述自己的实践,或将需要反映的情况进行陈述,或针对上级所询进行答复,侧重于陈述情况,形式多样,表述灵活;请示在于陈述自己的请求〔请求什么〕、请求的理由〔为了什么目的、基于什么原因〕、请求的依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需要的依据、政策允许的依据〕,侧重于陈述理由,讲明原因,简明扼要。

撰写请示,切忌议论说理。

请示绝对不能写成议论文。

请示需要的是陈述自己的理由,而不是论证道理。

怎样做到明白、准确陈述自己的理由而不议论理由呢?

就是注意自己所要陈述的理由,都是本机关实际发生的人和事所需要的,而不是从书本上、报刊上找的理论。

一般来说,所陈述的都是实际困难、实际需要,只要如实陈述出来,让上级机关能从中了解到实际情况,能体会到你的实际困难、实际需要便足够了,无需理论化。

〔四〕行文的时间不同请示由于是“请求上级机关批示、批准〞,因此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不允许未经上级批示或批准,就擅自做出处理或决定。

否则,即属越权行为,处理或决定的事项就属无效。

比如某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打算购置一台复印机。

必须事前行文,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得到批准后方可购买;未经批准,即便有钱也不行。

报告则有所不同,它可以事中行文——重大工程建设或重要工作进行当中的例行报告;还可以事后行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机关工作,反映某方面重要情况等。

总之,报告的写作时间比较灵活,不像请示那样必须事前行文。

〔五〕结尾用语不同报告的结尾用语不具有期复性,不要求复文,结尾部分的用语常常使用以下一些词语,即多用于综合性报告的“特此报告〞、“专此报告〞等;呈报性报告则常用“特此报告,请审查〞、“以上报告,请审阅〞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用语。

请示的结尾用语则要用期复性、期准性的,要求复文,必须用期待复文的结语,常常使用“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妥否,请批示〞等。

篇三:

可研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区别与联系可研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区别与联系

一、可研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区

1、X围不同:

可研报告是投资项目内在规律的要求,是项目建设程序的客观要求,它适用于所有投资项目;项目申请报告是政府行政许可的要求,适用于企业投资建设的实行政府核准的项目,即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项目。

2、目的不同可研报告的目的是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供企业内部决策机构使用,并作为贷款方确定贷款的依据;项目申请报告不是项目可行性的研究,而是对政府关注的项目外部影响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说明,报请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3、内容不同可研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内外部条件和影响,既要对市场前景、技术方案、项目选址、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效益、投资风险等企业关注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又要对政府关注的涉与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证。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论证。

对于不涉与政府公共权力的“纯内部〞影响,不作为主要内容,但需要对项目有关问题简要说明,以作为对项目外部影响评估的基础材料。

4、时序不同:

可研报告在先,项目申请报告在后。

二、可研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联

1、二者都是适用于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文件,都是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

2、项目申请报告可以看作是在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的提升和拓展,二者既不排斥,也不重复;

3、系统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可以为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型复杂的建设项目尤为如此;

4、如有必要,企业在上报项目申请报告时,可以将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申请报告的附件之一,但政府部门不应对此予以强制。

涉与企业内部商业XX内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不向政府核准机关公开。

三、可行性研究与其报告的主要内

〔1〕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其报告的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是从项目层次分析拟建项目在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重要战略和生存壮大能力的必要性;

二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层次分析拟建项目

A.是否符合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

B.是否符合相关发展规划的要求;

C.是否符合国家技术与产业政策的要求;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

2)市场分析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调查分析和预测项目产品和主要投入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的供应状况和价格;

B.研究确定产品的目标市场;

C.在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

D.研究产品的营销策略。

3)项目建设方案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研究包括:

A.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B.工艺技术和主要设备方案;

C.场〔厂〕址选择;

D.主要业辅材料、燃料的供应方案;

E.总图运输和土建工程方案;

F.公用工程、辅助工程既节能、节水措施,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方案;

G.职业安全卫生健康措施和消防设施方案;

H.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

4)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在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

A.建筑工程费

B.设备购置费

C.安装工程费

D.工程建设其他费

E.基本预备费

F.涨价预备费

G.建设期利息

H.流动资金

5)融资方案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研究项目的:

A.融资主体;

B.资金来源渠道和方式;

C.资金结构;

D.融资成本;

E.融资风险;

F.结合融资方案的财务分析,比较、选择和确定融资方案。

6)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也称财务评价,主要内容

A.详细估算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预测现金流量;

B.编制现金流量等财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

C.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

7)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也称国民经济评价,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的项目,应进行经济分析。

从社会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项目产生的直接间接的经济费用和效益:

A.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

B.计算有关评价指标;

C.分析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与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

D.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8)经济影响分析

A.对于区域与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项目,还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收支、收入分配以与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角度进行分

B.对于涉与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还应从产业技术安全、资源供应安全、资本控制安全、产业成长安全、市场环境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

9)资源利用分析所有项目都要提出降低资源消耗的措施;对于高耗能、耗水、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项目,迎风心愿、水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C.一般项目也应进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分析。

10)土地利用与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分析

A.对于新镇建设用地的项目,应分析项目用地情况,提出节约用地措施;

B.涉与搬迁和移民的项目,还应分析搬迁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的合理性。

11)社会评价对于涉与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

A.拟建项目的社会影响;

B.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项目的支持和接受程度;

C.项目的社会风险,提出防X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12)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进行:

A.敏感性分析,计算敏感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与其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

B.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盈亏平衡点,粗略预测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13)风险分析对项目的主要风险进行识别,

A.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估计风险程度;

B.研究提出防X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