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239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分钟教育方法Word下载.docx

一、家庭目标--培养孩子自尊心的有效途径。

刚刚上学的王浩总是不愿意按时上床睡觉,早上不愿意起床上学经常迟到,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

为此母亲经常训斥他,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就是改不掉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父母和王浩花了一个小时商量这件事,他们最终在两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首先,一家人在晚上要过得愉快避免争吵。

其次,第二天早上要按时起床保证休息的非常好,这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

之后,他们又一起商量好一个达成共同目标的计划。

并且写在了一张白纸上,在开始的几天里,父母都会在晚上睡觉前,把计划读给王浩听,那只需要一分钟。

王浩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是晚上7点半上床,他可以开着灯看书,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直到父母告诉他8点到了。

父母还给他上了闹钟,早上他要痛痛快快地按时起床,周末他可以晚睡两个小时,但是如果他第二天需要早起,就要按平时的时间上床睡觉。

你也许会问:

“这样做有效吗?

当然有效,因为王浩觉得自己参与、决定了这件事。

认为这个决定是很公平的,所以自己愿意服从,最终实现了目标。

在一个家庭中,设定“我们的目标”可以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重要人物,被家长们重视。

请记住,人类心中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在重要性。

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被你重视的那一方面就会焕发出巨大的热情。

从而主动行动。

这也是家长关心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体现。

二、个人目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还是这个男孩王浩,由于实现了家庭中“我们的目标”改掉了晚睡晚起的习惯。

觉得很有成就感,于是就采取一分钟目标方法给自己设定了两个“我的目标”并且写在一张纸上。

第一、要在母亲每天给的10元零花钱中节省2元钱,在2个月后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跑车模型。

第二、每天至少用30分钟时间学英语,在期末考试中得到85分的成绩。

刚开始的时候,王浩并不喜欢看纸上所定的目标,因为达成目标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代价又往往是人最不愿意付出的东西。

人都有惰性,总想着不劳而获。

但庆幸的是,王浩已经在实现我们的目标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把目标写下来,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重温自己的目标。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最终可以帮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

简单、重复、坚持,最终王浩实现了个人的愿望,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

王浩个人目标的实现能使自己变得主动自律,而主动自律又是决定一个人有什么样行为的关键。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过的世界上大多数的母亲要从只关心孩子的行为,要么只关心孩子的自尊心。

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吗?

现在通过一分钟目标教育法就能做到两者兼得。

通过设定家庭目标可以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被家长尊重。

同时也是满足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体现,通过设定个人目标可以使孩子变得主动自律。

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请您记住,目标是我们希望实现的愿望。

我们把目标写得好像它们已经实现一样,其实是在运用一个很多成功者在生活中都使用过的秘诀。

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结果:

这样做确实有效!

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其中包括你们为实现目标要采取的具体行动和目标实现的期限。

之后,你们再经常重温这些目标。

没错。

我们发现,越是经常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并反复温习,就越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分钟目标教育法的关键:

1、我们设定明确的家庭目标(“我们的目标”)和个人目标(“我的目标”)。

2、我们尽量达成一致的决定,让大家都觉得从家庭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3、我们每个人都各自在纸上用250字左右写下各自的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重温这些目标。

4、我们的目标非常具体,说明了我们各自的愿望是什么,希望在什么时候实现。

我已经。

我正在。

它将在。

之前实现。

5、我们大家都经常重温各自的目标,使之成为我们思考的习惯--一种思维模式。

6、经常抽出一分钟,回顾我的目标,检查我的行为,看两者是否相符。

7、家长学会后,要鼓励孩子也这样去做。

一分钟教育的第二种方法--一分钟称赞

1、有位母亲曾经说过,如果我清楚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就会更容易做好事情。

所以,无论她对孩子的行为是否满意,都会把她们的看法清清楚楚的告诉孩子。

故此,当家长与孩子设定好一分钟目标后作为家长要不时地给孩子特别的关注。

2、关注什么呢?

要想帮助孩子充分发挥潜力,就要发现他们作对了什么!

而在大多数家庭里,家长总是把时间花在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上。

看他们做错了什么,这也是家长永不满足,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真正原因。

3、其实,身为家长,应该努力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关注他们平时都作对了什么,并且及时给予称赞和表扬。

如果孩子做了让你特别高兴的事,你就应该走到他的面前搂着他、看着他的脸对他说两件事:

第一,要具体地说出他做了什么。

第二、清楚地告诉他那件事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然后沉默几秒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你有多么开心。

4、有一个11岁的男孩刚刚进了家门就进了自己的房间,母亲便问道:

“成绩单拿到了吗?

”“是的,妈妈。

”男孩答道。

“好,把它拿过来好吗?

”过了好一会,孩子才把成绩单从房间里拿出来递给了妈妈。

妈妈在仔细的看着成绩单,男孩开始紧张起来,他知道成绩单上有什么,两个90分、两个85分、两个70分、还有历史得了50分。

“儿子,你做的太棒了!

”妈妈喊到,男孩听后,总算松了口气,笑了一下。

妈妈接着说:

“你的成绩单上有两个90分和两个85分。

”母亲拥抱了儿子,说:

“我真高兴,我为你的成绩感到高兴。

”男孩也抱了抱母亲,但他好像有些难为情。

“我可以出去玩吗?

”他问:

“就一会儿。

”母亲微笑着对儿子说:

“任何一个在成绩单上有这么多90分和85分的孩子都可以出去玩一个下午。

”男孩笑得更开心了,他留下一句“谢谢妈妈!

”和一声关门声就消失了。

可转眼间,他又跑回来说:

“我爱你,妈妈!

5、也许您会问:

“这个男孩历史成绩没有及格呀?

他的历史只考了50分,这位母亲提都不提,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

”请记住,那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就应该由孩子自己来承担。

家长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自己对生活做出反应,给他们自由并且帮助每一个孩子从承担责任中得到乐趣。

那么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就是让他们去发现如何做才会产生很好的自我感觉。

6、刚才那个例子,成绩单上的90分和85分就是男孩自己的功劳。

他正在体验好成绩带来的结果。

第一,母亲和他都很高兴。

第二,他可以高高兴兴地玩一个下午。

今天服不用再做任何的家务、也没有作业。

对男孩来说,这是很特别的一天,值得庆祝。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承担责任是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

7、至于历史考试不及格,应该怎么办呢?

在此教您一种方法:

可以像苏格拉底教育希腊孩子那样,问他几个简单的问题。

问问孩子对90分和85分的成绩感觉如何?

希望自己在历史考试中得到什么样的成绩?

觉得自己能不能得到想要的成绩?

打算怎样得到那样的成绩?

可以把以上的这些问题设定为“一分钟目标”,然后采取行动直到成功。

8、当男孩发现得到好成绩会感觉非常好时,他会很想在历史这门课上也考好,因为他喜欢那种成功的感觉。

这就是一分钟称赞的作用,实际上得到一分钟称赞时,你们常常会在心里想如果你觉得这就很好了,那就等着瞧,我下次还会更好。

9、当孩子们作对了事情之后,他们会很愿意再做同样的事。

这可以让他们得到很好的自我感觉,而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也往往更愿意自律。

可以说这时的自律不是为了敷衍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10、这也是成功教育孩子的关键。

当然等这个男孩设立好目标,决心在历史课上教出好成绩之后,他的父母也会尽力的帮助他。

可以说妈妈的教育诀窍是帮助孩子树立“做得更好”的信念。

当孩子做到更好的时候,一定要继续称赞他,让他体会的快乐,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忽视他们好的行为。

一分钟称赞教育法的关键。

1、我提前告诉孩子们,我会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称赞他们。

2、我发现孩子们作对了什么。

3、我具体地说出孩子们对在哪里。

4、我清楚地告诉他们,他们的表现让我感觉很好。

5、我停几秒钟,让他们静静地体会我的开心。

6、接着,我要真诚地表达出我的感受,告诉他们我多么爱他们,并拥抱他们。

7、我注意到,对孩子进行称赞只需要占用我一分钟,但是这给他们带来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却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8、我知道自己这样作对孩子们和我自己都有好处。

我对自己很满意,觉得自己是个好家长。

一分钟教育的第三种方法--一分钟批评

1、一分钟批评教育法对任何两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沟通方法。

它适用于家长和孩子、经理和员工、学生和老师、甚至丈夫和妻子。

2、一分钟批评教育法进行批评的方式

首先、要在孩子犯错误后立刻对其进行批评。

第二、要具体地说出孩子做错了什么。

让孩子知道他的错误行为根本不可能蒙混过关。

第三、不要指责孩子本人,而要针对孩子的会为。

这样做孩子就不大会为自己辩护或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因为他觉得家长会很公平的对待自己。

第四、让孩子知道家长很关心自己,而且真心希望自己能获得很良好的自我感觉。

3、首先、要事先告诉孩子如果做了就一定会被批评,同时告诉孩子,家长反馈的信息能够帮助其实现自己的愿望。

反馈是冠军的早餐。

所以,只要做错了事就肯定会立刻做出反应,进行批评。

第二、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应该单独进行批评。

注视孩子的眼睛,非常具体地说出孩子到底错在哪里,并且明确的告诉孩子,家长对他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感受--生气、担忧、恼火、伤心、失望或者别的什么。

第三、当家长直截了当地说出感受后,沉默几秒钟,让那种感觉在一片死寂中深入孩子的内心。

这个过各大概要30秒钟,然后深吸一口气,放松下来,伸手搂住孩子的肩,让其知道家长是站在他这边的。

同时温柔的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不好的。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好孩子。

让孩子明白家长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像他这样的好孩子不该做出那样的行为。

提醒孩子你原本就是一个好孩子。

第四、最后用力拥抱孩子吧!

告诉他你非常爱他。

批评他和行为是为了让他成为全世界最棒了孩子。

这样做真的可以让孩子重新思考他自己的行为。

4、一分钟批评教育法的补救措施

在一分钟批评教育中当你的孩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如堵住耳朵,或是干脆走开,或是假装毫不在乎)。

此时你一定要保持冷静,坚持把一分钟作完。

在一分钟教育中,当你的孩子试图打断你,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时,你一定要严隶的告诉他,在你进行一分钟批评的时候,他不可以讲话,要让孩子明白,让别人好好说话的最好办法就是你也应该认真地听别人说话。

等批评结束后,如果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过几个小时再回来和你理论。

这样做会使孩子静下心来听你说话,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在事后去找你理论,这是一件公平的事。

当你把话说完他觉得确实有道理,就不会再去找你理论了。

5、一分钟批评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让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

但同时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而且自我感觉越好,行为就会变得越好。

6、举例说明:

母亲的批评教育与儿子的真实感悟

一、母亲的一分钟批评:

曾经有一位母亲和她16岁的儿子相处的很糟糕,儿子由于父母离婚的事心怀怨恨,母亲的精神状态也很差,没有想到用一分钟方法来教育孩子。

家里的一切全都乱套了。

儿子每天晚上都很晚回来。

每当母亲责备他的时候,他就和母亲顶嘴。

母亲沉静下来后,意识到应该采取一分钟批评来教育儿子。

结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天晚上,母亲在客厅里静静地等待未归的儿子。

大概凌晨2点钟儿子终于回来了。

母亲走到了儿子面前对他说:

“你不听我的话,你没经过我的允许就出去,而且现在已经是凌晨2点钟了,你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

我一说这件事,你还跟我顶嘴,你这样行为也太过分了。

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接着,母亲毫不掩饰地说出了心里积压已久的感觉,她说:

“晚上我睡不着觉,我担心你出事,我讨厌你的行为,我很生气,非常非常生气。

”母亲把愤怒写在脸上,跟他面对面地沉默几秒钟,让孩子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感受。

之后,母亲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放低声音,把手放在儿子的肩膀上,让孩子知道母亲是关心他的。

同时对儿子说:

“你是个很好的孩子,不该做出这种行为,我知道你对我离婚的事不满,这很正常。

但你是个非常好的孩子,我知道你会理解我的。

”然后拥抱了儿子,让他知道批评已经结束了。

开始的时候,儿子甚至不愿意好好地站在那儿听我说完,他会转身走开,有的时候他还会打断我的话,或者做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可我还是坚持把批评作完。

然后上床睡觉,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要这么做,没过几个星期儿子就知道在出门之前先征得我的许可,而且回家也比以前早了很多。

有人会问,这个批评的过程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一分钟的时间会产生如此的效果可能吗?

其实批评的最终效果成功还是失败,并不能以批评的时间长短来衡量。

批评一旦结束,就让它过去,虽然一分钟批评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但是被批评的人绝对不会忘记,而且也绝对不会再想去犯同样的错误。

二、儿子的真实感悟

每次我不打招呼出去,而且很晚才回来的时候,母亲都会例行公事。

她要让我知道她有多么生气。

她真的被气极了,但我觉得还是可以忍受,只要不理会她的怒气就行了。

不过我必须承认,有的时候我真的没办法假装听不见她说的话。

可是过一会儿她就会停止发怒。

然后抱住我,对我说她觉得我有多么好,不过真正打动我的是,她说她很尊重我、欣赏我、爱我!

哦,这真让人受不了,我的意思是这真的会让我很后悔做了那些事。

现在想想,我很高兴母亲最后能给出来,告诉我她真正的感受,同时我发现,她讨厌的只是我的行为,她实际上是很爱我的。

我知道有很多家长都在放纵他们的孩子。

但是说实话,我并不觉得这会让他们的孩子感觉很好。

这样做只能让孩子觉得家长们并不关心他们、也不爱他们。

作为儿子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错了事,也很清楚别人知道我做错了事。

如果母亲假装没看到我的错误,我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就好像我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

如果现在问我对一分钟批评教育的评价,我到觉得它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放去。

它真的能帮助我改正错误,而且还不伤害我的自尊。

一分钟批评教育法的关键

一分钟批评可以很有效?

只要:

1、我告诉孩子们,当他们的行为让我不满意时,我就会让他们知道;

同时,我也让他们同样坦白地对待我、尊重我。

一分钟批评的前半部分

2、我在事后尽快对孩子进行批评。

3、我告诉孩子,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4、我清楚地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带给我怎样的感受。

5、我沉默几秒钟,让他们体验我的感受。

一分钟批评的后半部分

6、我通过肢体接触让孩子知道我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7、我告诉孩子,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8、我直接对孩子说,虽然我不喜欢他们刚才的行为,但我确实非常喜欢他们本人。

9、我拥抱孩子,对他们说:

“我非常爱你!

”让他们知道批评已经结束了。

孩子们和我都要知道,批评一旦过去,就让它永远过去!

10、我很清楚,虽然充满爱的批评只持续了一分钟,但它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

一分钟教育--三种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

1、和孩子们起设定一分钟目标(我们的目标和我的目标),让他们知道你们共同的愿望是什么。

2、把好的行为展示给孩子看,接着努力发现他们作对了什么。

然后给他们一分钟称赞。

3、如果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却做出了不好的事情,有不良的行为,就对他们进行一分钟批评。

一分钟教育--一分钟的理解

1之所以说是一分钟教育法,只是要说明做一个高效的家长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难。

需要很多的时间在处理有些问题时,可能要花上比一分钟更长的时间,“一分钟”只是打个比方。

不过通常情况下,确实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

说它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并不为过。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感觉筋疲力尽,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操持家务”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不论是自己动手还是监督其他去做,大多数母亲现在仍然把保持家中的整洁视为自己的责任。

她们总是在不停地收拾这里,收拾那里,结果却发现自己永远也收拾不完,这种感觉简直让人发疯。

但许多母亲还用这一套来对付孩子,这无疑会让她们更加筋疲力尽。

当她们的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或者说,当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待在母亲视线里时,大多数母亲会怎么做?

她们什么也不做。

这些母亲用操持家务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所以会认为既然孩子没有闹事,自己就没有必要去管他们。

对她们来说,教育孩子主要就是解决问题,在她们看来,管教一个行为上没有差错的孩子就好像整理一间已经非常整洁的房间一样,根本没有必要。

如果您也有这样想法,那我告诉您这真是大错特错。

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把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跟孩子一起设定目标,然后发现他们都作对的什么上。

而不是等到孩子犯错的时候在去花时间教育他们。

其实孩子淘气的时候教训他们并不合时宜,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感觉通常会变得很糟。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固执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所以,教育孩子应该选在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

试问,在房间比较整洁的时候做些整理与等到房间非常脏乱的时候在去整理,哪种方法更省时省力呢?

一分钟教育--为什么一分钟目标会不效

看不清的东西通常都不好找

如果高尔夫球被染成草一样的颜色会怎么样?

我想那打高尔夫球可能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因为你要不停地花时间去找球,而不是到打球。

现在想象你自己是个高尔夫球手,你正在跟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进行一场重要比赛。

你用的球刚好就跟草的颜色一弱,而你的对手用的却是崭新的白色小球。

你会喜欢这样的比赛吗?

我想你不会喜欢。

因为你们中的一个人不公平地占有优势,这样比赛的话,你必输无疑。

而对手却会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其实孩子也一样。

当他们能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目标时,一切就会变得更容易,也更有乐趣。

每个人都想取得好成绩,都城有美好的前景。

每天抽一分钟时间看看自己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最终把它们变成现实。

我们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现代的科学家称之为“形象化”--在头脑中真实地描绘出尚未发生的事情。

有些人觉得这听起来很神秘。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造就成功的非常实用的工具。

莎士比亚曾说:

“如果作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

一分钟目标是帮助孩子实现他们自身愿望的一种简单方法。

它不仅可能帮助孩子把目标写下来,对家长也有帮助。

因为它可以帮助成人和孩子扫清一道最大的障碍--现代人痛苦的根源:

焦虑。

如今孩子和家长都难逃忧虑的困扰。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自己会怎样,也不知道别人会怎样对待自己。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生活里让你担忧的事情越多,你的表现就越差。

举例说明:

忧虑对人的影响

我们假设一种情景:

“有人要你从一块厚2英寸、宽6英寸、长30英尺的木板上走过去。

“木板平放在地上,木板的另一头放着一张100美元的钞票。

如果你走过去拿下到它,这钱就是你的了。

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为了这100美元?

“当然可以,这很容易。

“好的。

如果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你还愿意去做吗?

这一次,木板被搭在两座50层高的摩天大楼之间。

没有风。

木板的另一头多了100美元。

现在你不愿意走过去拿那些钱吗?

年轻女士笑着摇了摇头,说:

“当然不!

“如果有500美元呢?

“就是有1000美元我也不干。

“为什么?

“因为我怕掉下去,”年轻女士坦白地说:

“就算我冒险去试,也可能中途停下,再也不敢往前走。

恐惧成为我最大的障碍,我根本做不到。

“非常正确。

恐惧会让人止步不前!

而最让人软弱无力的一种恐惧就是忧虑,也就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

“一分钟目标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减轻孩子的忧虑,让他们用自由的心情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就说一个经典的例子。

事情发生在二战中的伦敦。

当时,人们非常害怕炸弹,因为敌人经常轰炸那座城市。

后来,随着战争渐渐接近尾声,轰炸变少了。

最后,敌人彻底放弃了轰炸。

但是,人们还是不停地抬头看天空。

他们不知道炸弹还会不会突然从天而降。

年轻女士说:

“这听起来跟我在一些家庭里看到的情况一样。

孩子们也像那些被轰炸了很久的人们一样,担心下一颗炸弹会突然到来。

“说得好!

现在如果回过头去研究一下那个时期最抑郁,最经常去看心理医生?

是在受到敌人频繁轰炸的时候,还是在轰炸停止之后?

“我不知道。

“英国健康专家们发现。

人们在战后承受的心理压力比战时更严重。

当然,那个时候真正的威胁已经过去了。

“人们不必再抵抗真实的恐惧,但是他们仍在难以抑制地担惊受怕。

未知导致不安。

一分钟教育--一分钟称赞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非常自然。

比如,我们可以看看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的两件事:

学走路和学说话。

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做的?

他们会帮助孩子站起来,拉住他的手,跟着他走几步,停下一会儿,然后再跟着他走几步。

他们会对孩子说些什么?

孩子每迈出一步,他们都会高兴地说:

“真不错!

那么,如果有一天,孩子终于不再在客厅的地毯上高兴地爬来爬去,而是在咖啡桌旁站了起来,家长又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会丢下手里的一切事情,为孩子了不起的成就欢呼。

“那他们会怎么做呢?

”一分钟母亲问。

“他们会冲到孩子跟前,给她无数个拥抱和亲吻,不停地说:

‘看看!

你站起来了!

而且是自己站起来的!

’‘你太棒了!

’‘多了不起的小姑娘!

’”

“没错,”一分钟母亲说,“现在花一分钟想想这一切,听起来它们是不是很熟悉?

年轻女士愣了一下,说:

“听起来很像一分钟称赞。

“这就是一分钟称赞。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经常这样称赞他们。

“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