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40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7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

非煤矿单位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非煤矿单位组

复习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

答:

是明确企业各级负责人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职责的制度。

2、哪些情况不应认定为工伤?

答: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1)犯罪或违法;

(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什么是改建项目?

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改建项目:

1)企业对在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在原址更新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危险化学品种类的;

2)企业对在役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在原址更新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的。

4、劳动保护"三大规程"是什么?

答: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5、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构建的格局是什么?

答: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6、什么是事故管理?

答:

事故管理就是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处理、统计和档案管理等事故发生后的一系列工作的总体。

7、事故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

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和可预防性。

8、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答:

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等。

9、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包括哪些?

答:

对新工人和换岗工人的三级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持证培训;企业全员的日常安全教育等。

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哪些?

答:

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11、“四不伤害”是指什么?

答:

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2、安全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答:

安全检查的方法有:

经常性检查、定期性检查、专业性检查、群众性检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从什么时间开始实施?

答:

自(2011年12月31日)起正式实行。

14、什么是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

答: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15、简述危险源的概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定义):

答: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16、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职工心理状态有哪些?

答:

自我表现心理、侥幸心理、经验心理、随众心理、逆反心理和反常心理。

17、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包括哪些?

答:

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18、我国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

答: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9、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三个条例是什么?

答: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条例》、《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

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解读

答:

法律:

全国人大通过的权威性文本(令);

法规:

也叫行政法规,国家权威或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文本(令);

规章及其他要求:

在体系中也叫其他要求,地方性或企业发布的文本。

21、什么是扩建项目?

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扩建项目:

1)企业建设与现有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危险化学品

品种相同,但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

2)企业建设与现有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相同,但生

产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

22、什么是“三个同步”原则?

答:

“三个同步”原则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23、GB/T28001-2011的4.4.3.2中“参与和协商”中的“工作人员”指什么人员?

答:

主要指的是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

24、依据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符合条件: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对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与其他要求,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25、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答:

四个等级。

分别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27、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28、车辆在施工区域行驶,时速不得超过多少,洞内行驶不得超过多少?

答:

15km/h,8km/h。

29、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哪些?

答:

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三部分。

30、《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

答: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31、事故按其性质如何划分?

答:

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2、什么是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答:

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33、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实行什么制度?

答:

实行淘汰制度。

34、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什么标准?

答: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应由谁来保证?

  

答: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3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哪些相应的登记?

答:

(一)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机动车登记内容变更的。

(三)机动车用作抵押的。

(四)机动车报废的。

37、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者是谁?

答: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者,即监督管理主体包括两大类:

即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的职能部门。

前者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包括:

专职部门和负有一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政府有关部门。

38、请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说出事故的四个等级:

答: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9、《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后,有哪两个《条例》同时废止?

  

答:

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2月22日公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40、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在从业人员达到多少的情况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答:

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41、进行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什么?

答: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最高可以处多少元的罚款?

答:

年收入的80%。

4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企业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着部门报告?

答:

1小时内。

44、车辆驾驶的八项禁令是什么?

答:

(1)严禁无证驾驶和无令开车;

(2)严禁酒后开车;(3)严禁人货混装;(4)严禁超速开车;(5)严禁带病开车;(6)严禁违章超车;(7)严禁超标装载行车;(8)严禁违章空档滑车。

45、《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享有哪些权利?

答:

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权利,依照有关民事法律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4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几小时?

  

答:

2小时。

47、企业发生事故企业法人应当向什么部门报告?

  

答:

企业发生事故后,企业负责人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8、《职业病防治法》对于“职业病”的定义:

答: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9、三级安全教育中车间级教育由谁组织实施,内容包括哪些?

答:

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车间级安全教育应包括本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50、新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企业发生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应当向谁报告事故?

答: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

51、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标志应由那些内容构成?

答:

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

必要时需要一些补充文字说明与安全标志一起使用。

52、在遇到严重险情时,职工是否可以立即停止手里的工作?

答:

有权立即停止作业。

53、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主要指哪两方面的教育?

答:

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

54、劳动保护用品指的是什么?

答:

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保障其安全与健康的专用物品。

55、请分别举出什么可以用来扑救电气火灾?

什么不能用来扑灭电气火灾?

 答:

应用黄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灭火,而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56、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安全生产条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设施、设备、场所、环境等“硬件”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相配套的。

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件是指:

(一)工作场所方面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二)生产设备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三)特殊的作业场所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57、工会在劳动保护方面的职责有哪些?

答:

工会有“监督、协助、教育”的职责。

58、国家标准规定安全帽的三项永久性标记是什么?

答:

1)制造厂名称及商标、型号;2)制造年、月;3)许可证编号。

59、在《工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中,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三同时”的实施进行监督。

请问企业或主管部门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如何处理?

答:

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60、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尚存时,怎么办?

答:

让患者舒适安静的平卧,解开领扣和紧身衣,再采取抢救措施’。

61、地震后被压在建筑物中应怎么做?

  答:

要尽量设法自救,不要盲目乱喊、乱动,当有人走动时,再呼喊或敲击求救。

62、乘坐汽车时应注意什么?

(请答出5种)

  答:

按核载人数乘坐,不得超员乘坐;关好车门,坐稳扶牢,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敲击车体;严禁将肢体探出车外;不要与司机攀谈,以免影响司机安全驾驶;不要向车外投弃物品;行驶中不能上下车。

63、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四不放过”是指的是什么?

答: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64、企业应建立健全哪些专业安全技术规程?

答:

1)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3)引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规程;5)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程;6)各类气瓶安全技术规程;7)槽车贮罐安全技术规程;8)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程;9)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10)动火安全技术规程;11)化学危险物品贮存使用安全规程等。

65、《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条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及用人单位作出哪些明确规定?

答: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66、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哪些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答:

生产经营单位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7、《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那些职责?

答: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68、什么是安全生产?

答:

指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69、什么是本质安全?

答:

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70、灭火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1)隔离法:

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地方法。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

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射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71、使用灭火器应该注意什么?

答:

使用灭火器过程中在拔保险销时要放松夹角手柄;拔掉保险销后,握住喷头,防止伤及旁人;选择上风位置,与火源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灼伤自己;瞄准火源,由近及远喷扫灭火,逐步推进。

72、简述消火栓使用方法。

答:

打开消防栓箱,连接水龙带,打开止水阀,将水枪对准火点。

73、高空作业时,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

1)高空作业必须使用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

2)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

3)使用梯子时,支撑必须牢固,并有防滑措施。

4)严防物体坠落,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器材。

74、健康损害的概念是什么?

答:

是指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75、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核心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建立起政府、部门、企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要求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对上级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

76、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答: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及其他化学品。

77、什么是三违?

答: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78、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答:

11月9日。

79、三级教育是指哪三级?

答:

厂级(矿级)、车间级(区队级、段、站级)、班组级。

80、什么是违章操作?

答:

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81、什么是违章指挥?

答:

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82、如何处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答:

1)整改。

实行“三定”:

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四不推”:

班组能解决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到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到厂;厂能解决的,不推到上级。

2)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指定被查单位限期整改。

3)对领导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操作等,应当场劝阻,情况危急时可制止其作业,并通知现场负责人严肃处理。

4)查封。

对严重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随时有可能造成严重人身伤亡的装备设施,可立即查封,并通知责任单位处理。

83、确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三个必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84、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答:

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作法。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错误操作,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的设备,以徒手操作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不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违章指挥等。

85、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86、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答: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法。

3)消除火源。

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87、什么是安全设施?

答: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采用的设备、设施、装备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88、危险品仓库的“九防”指什么?

答:

防潮、防热、防霉、防洪、防火、防雷、防虫、防盗、防破坏。

89、预防森林火灾的几不准是什么?

答:

1)不准在山林地区上坟烧纸。

2)不准在山林地区烧荒开地,烧茬子,燎地边。

3)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狩猎,使用明火等。

90、当大楼内失火时, 要如何逃生?

答:

当大楼内失火时, 不要慌张、乱跑,要设法快速离开火灾现场,千万不能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用结实的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的地方。

91、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指什么?

答:

安全生产“五同时”是指: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92、防止隐患整改走过场的“三定四不推”是什么?

答:

三定:

定人员,定措施,定期限;四不推:

凡自己能解决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公司,公司不推给主管局(公司),主管局(公司)不推给政府。

93、班组安全建设实行哪些标准化?

答:

1)作业程序标准化;2)生产操作标准化;3)设备、安全设施标准化;4)作业环境,工具摆放标准化;5)安全用语标准化;6)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标准化;7)安全标志标准化。

94、新建项目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新建项目:

1)新设立的企业建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者现有企业建设与现有生产、储存活动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

2)新设立的企业建设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或者现有企业建设与现有生产活动不同的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的。

9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提及的特大安全事故是指哪几类?

答:

共七类,包括:

1)特大火灾事故;2)特大交通安全事故;3)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4)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5)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7)其他特大安全事故。

9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百三十五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留;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97、安全检查一般是查什么?

答:

安全检查一般要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和查隐患。

98、劳动保护的五项规定是什么?

答:

“五项规定”是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和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99、职业中毒是怎样分类的?

答:

职业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大类。

100、什么是工伤事故?

答: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101、特别重大事故的定性、定量解释。

答:

凡符合下列6种情况之一者即为特别重大事故:

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6)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102、安全工作“四加强”的内容是什么?

答:

即加强班前安全教育;加强劳动纪律;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安全思想政治工作。

103、有关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规定?

答:

国家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安全,强调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104、燃烧与爆炸的三要素?

答:

燃烧和爆炸本质都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

区别在于氧化速度不同。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燃烧和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

统称三要素。

105、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

1)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损坏和电网事故;2)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重伤和事故;3)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轻伤和障碍。

106、质量管理体系的方针是什么?

答:

以人为本,创优伊泰品牌;以您为尊,提供满意产品;安全为纲,珍视我们生命;超越时代,打造百年伊泰。

107、一旦发生事故,从业人员应该怎样做?

答: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单位负责人。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等。

职工应迅速抢救伤员,并相互协助撤离到安全地带。

如有可能,要尽力抢救国家财产,以免造成太大的损失。

另外,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

因抢救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需现场部分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摄影或录像并详细说明。

清理事故现场,要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

107、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过程方法如何概念?

  答:

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组织内诸过程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