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65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

第一章绪言

一、信息

    1.信息的含义:

    理解信息的含义:

(三种典型的观点)

    香农的观点:

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的观点:

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钟义信的观点:

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真伪性等

    例如:

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二、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字的发明;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各种技术: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遥感遥测)技术等。

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

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

智能化、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

第二章信息获取

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信息需求的确定:

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

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

    3.获取信息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4.信息价值的判断,根据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适用性和时效性五方面中的某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二、信息需求的确定

    1.确定信息内容:

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获取哪些具体的信息内容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将自己已经确认了解的信息筛去,剩下的就是需要获取的信息。

    2.确定信息的类型:

根据传递信息的需求·确定适当的信息载体形式(文本、数据、动画、图片、声音、视频等)。

  三、信息来源的确定

   可用的信息来源:

信息量最大:

网络媒体;最重要的渠道: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真实可靠:

亲身探索。

四、获取信息的方法

能够根据信息的来源、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获取信息。

信息采集的设备:

录音笔、录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获取信息的方法:

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检索法等。

第一手信息:

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实验、测量等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二手信息:

访谈、阅读、视听、问卷、检索等,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核实。

通过因特网上检索信息最常用、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

五、网络信息获取的方法

(1)网络信息检索

目录检索(目录搜索):

适合在想得到某一方面比较系统的信息时候使用。

难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具体信息。

支持目录搜索的搜索引擎:

Yahoo雅虎、搜狐、新浪、网易搜索。

    关键词查询(全文搜索):

不适合查找系统的信息,但能快速而准确地帮助找到具体的信息。

支持全文搜索的搜索引擎:

Google、XX等

    

(2)网络信息下载:

    直接下载:

直接利用浏览器的功能,将正在浏览的网页或网页中的各类文件保存在本地电脑中。

不适用于下载容量较大的文件或网络线路不稳定和网速较慢的情况。

    利用软件下载:

可以实现断点续传。

如网络蚂蚁、网际快车、迅雷等。

    六、信息价值的判断

    了解信息价值判断的依据,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针对不同的信息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信息加以鉴别与评价。

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一、文本信息:

常见处理软件:

word记事本等

扩展名:

txt、doc

二、数据值息加工是指表格表格的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的适用情况。

    柱形图:

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

    饼图:

比较同一主体内不同成分的多少。

    折线图:

事物在某一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常见的数据加工软件:

excel

文件扩展名:

xls

   三、图片信息的加工:

    获取图片信息的基本方法:

扫描、数码相机拍摄、用工具软件在计算机上绘制,抓屏等,

    图片保存的文件扩展名:

jpegtitfbmpjpgpsd等。

    常见的图片信息加工软件:

PHOTOSHOP画图程序。

    四、声音信息的加工

    常见的声音信息加工:

录音、格式转换、截取。

    常见的声音加工软件:

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waveCN等。

    五、视频信息的加工

    视频的常见格式:

AVI,RM,RMVB,MPEG等-

    采集方法:

现场摄录、视频采集、屏幕捕获、视频截取。

    六、动画信息的加工

    动画的基本原理:

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人工绘制的若干静态画面(称为帧)连续呈现而形成的.

    常见的动画信息加工软件:

AdobeFlash3Dstudio(3D动画制作)

七、常见作品及工具软件的选择:

作品类型

常用工具软件

宣传海报

Word、金山文字

演示文稿

PowerPoint、金山演示

教学课件

方正奥思、authorware

模拟动画

Flash

网页

FrontPage、Dreamweaver

    八、软件的分类及应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两种方法:

利用现成的软件、编程解决。

    软件及其种类:

系统软件(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应用软件(协助计算机的工作)。

1.系统软件:

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和Linux、Netware;

    2.应用软件:

字处理软件、数据管理、商务软件、金融财务等。

 

3.使用恰当的软件处理  

信息类型

文档

数据

图像

声音

视频

动画

网页

处理软件

Word、WPS等

Excel等

Photoshop等

Windows录音机Goldwave等

MoviemakerPreniere

Flash等

FrontPagre

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普遍性和意义

    信息资源的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人工管理、程序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

  数据库是许多相关数据的集合,具有删除、添加、修改、查询等功能。

    三、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1.数据库组成:

    由若干个二维表组成。

表的结构由字段组成,每一行中所有字段组合起来的数据,便是一个完整的“记录”,集合所有的记录,就形成了“表”。

2、数据库的管理

数据库是许多数据的集合,具有删除、添加、修改、查询等工能。

3、关系数据库:

由一些二维表构成,表与表之间通过关联字段建立联系。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技术的影响    ,

1.积极影响。

(1)促进社会发展;

(2)推动科技进步;

(3)改善人们生活和学习;

2、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污染;

(3)信息犯罪;

(4)可能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信息安全与病毒防范

了解信息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在信息活动中,能够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对所提供的信息活动,能够从信息的安全、信息道德等方面陈述观点、发表见解。

三、怎样面对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高中数据管理技术知识点汇总(选修)

第一章:

认识数据管理技术

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就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这种数据密集型应用主要由以下一些特点:

(1)涉及的数据量很大,数据一般需要存放在外存中,内存只能暂时存储很小的一部分。

(2)数据必须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不随应用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如银行系统必须长久的保存储蓄用户的信息。

(3)数据要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或者要求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1)人工管理阶段

1、没有专门的软件用来管理数据,管理数据需要依赖应用程序本身来处理。

2、数据和程序是紧密联系,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而数据又不能共享。

3、数据通常包含在程序中,不具有独立性,一旦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就要作相应的修改。

(2)文件系统阶段

1、数据独立性差

2、数据冗余度大(没用的数据太多)

3、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数据库:

DB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通用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1、数据结构化。

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2、数据共享。

文件系统基本不能共享。

数据库系统可以,且冗余度(没用的东西)小。

3、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4、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由DBMS统一管理。

1.3认识数据库

一张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

关系数据库中,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存储数据。

表中的列称作字段

表中的行称作记录

并不是所有的二维表都能称作关系。

关系数据库规定,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必须满足一下条件:

1、表中的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2、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

3、表中不应该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

4、任意交换两行、两列,不影响整个表的内容,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5、表中的每一个字段必须是简单数据项,而不是组合数据项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Oracle,Sybase,FoxPro,Access

关键字:

唯一标识一条记录。

(例如:

一个学生的学号可以唯一的确定一个学生,所以学号就是关键字,但是一个学生的姓名不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学生,因为可能存在同名同姓的人,所以姓名不是关键字)

第二章:

构建关系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1、数据的收集与分类

2、建立“实体——联系”模型ER图

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4、创建数据库

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概念模型:

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经过人们的认识、整理、分类之后在信息世界的表现形式。

数据模型:

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表示,通常具有严格的定义,以便在机器上实现。

现实世界:

真是存在的世界

信息世界:

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

信息世界的术语:

实体:

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例如:

一个人是一个实体,一本书是一个实体,一辆车是一个实体……

属性:

实体的特征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拥有多种属性。

例如:

一个学生包含姓名、性别、班级、座号……属性。

键:

能在实体中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键可以只包含一个属性,也可以包含多个属性。

例如:

学号就是一个学生的键,因为学号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学生。

学校+年段+班级这三个属性结合可以唯一确定班主任。

联系: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食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机器世界:

又称数据世界,信息世界中的信息经过抽象和组织,以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就成为机器世界。

机器世界的常用术语:

字段:

字段用来标记实体的一个属性,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

(关系表中一列就是一个字段)

记录:

记录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字段的组合。

(关系表中一行就是一条记录)

文件:

文件是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关键字:

关键字是可以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字段。

它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

关键字与信息世界的键相对应。

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表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机器世界

对象

实体

记录

特征

属性

字段

总体

实体集

文件

关键特征

关键字

事物及其联系

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

其他常见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实体间的联系一层一层

(参照数据管理技术课本P27)网状模型:

实体之间的联系相互交叉

(知道层次和网状长什么样就好)关系模型:

关系表建立的模型

2.3创建数据库的结构

2.4编辑数据库

2.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思想

规范化处理的目的:

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与转换,以消除数据冗余(没用的数据重复太多)、插入异常(数据无法插入)、删除异常(数据无法删除)等不正常现象。

关系模式规范化:

就是对关系模式进行某种处理,使它满足一定的规范化要求。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形式可以分成六级,每一级称为一个范式(NF),记为XNF,其中X表示级别。

第一范式(1NF):

如果关系模式R的每个属性的域都只包含单纯值,而不是一些值的集合,则称R满足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F):

如果关系模式R满足第一范式,且它的任一非关键字属性都函数依赖于任一候选关键字,则成R满足第二范式。

函数依赖:

如果对于属性A,有且只有一个属性B与之对应,也就是说,A决定B,我们就说B函数依赖于A。

第三范式(3NF):

如果关系模式R满足第二范式,且每一个非关键字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候选关键字,则称R满足第三范式。

SQL的核心动词

SQL功能

动词

数据查询

SELECT(查询)

数据定义(对表操作)

CREATE,DROP,ALTER

数据操纵(对数据操作)

INSERT(插入数据),UPDATE(修改数据),

DELETE(删除数据)

数据控制

GRANT,REVOK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