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82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docx

看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

如何看钢筋图纸

热扎钢筋等级和直径符号

强度等

级代号

外形

钢种

公称直径

mm

符号

主要用途

常用材料

HPB235

光圆

低碳钢

8--20

非预应力

Q235

HRB335

月牙肋

 

合金钢

6--50

非预应力、预应力

20MnSi

HRB400

6--50

25MnSi

RRB400

6--50

预应力

40Si2MnV

钢筋的标注

  在图样中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①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②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3Ф20:

Ф8@200:

3:

表示钢筋的根数

Ф:

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

表示钢筋直径

Ф:

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

表示钢筋直径

@: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

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一般钢筋的表示方法

名称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图例

钢筋

断面

带直钩的

钢筋端部

半圆形弯钩

的钢筋塔接

无弯钩的

钢筋端部

带丝扣

钢筋端部

半直钩的

钢筋端部

半圆形弯钩

的钢筋端部

无弯钩的

钢筋塔接

套管接头

常用构件的代号

序号

名称

代号

序号

名称

代号

序号

名称

代号

1

B

15

吊车梁

DL

29

基础

J

2

屋面板

WB

16

圈梁

QL

30

设备基础

SJ

3

空心板

KB

17

过梁

GL

31

ZH

4

槽形板

CB

18

连系梁

LL

32

柱间支撑

ZC

5

折板

ZB

19

基础梁

JL

33

垂直支撑

CC

6

密筋板

MB

20

楼梯梁

TL

34

水平支撑

SC

7

楼梯板

TB

21

懔条

LT

35

T

8

盖板或沟盖板

GB

22

屋架

WJ

36

雨蓬

YP

9

挡雨板或口板檐板

YB

23

托架

TJ

37

阳台

YT

10

吊车安全走道板

DB

24

天窗架

CJ

38

梁垫

LD

11

墙板

QB

25

框架

KJ

39

预埋件

M

12

天沟板

TGB

26

钢架

GJ

40

天窗端壁

TD

13

L

27

支架

ZJ

41

钢筋网

W

14

屋面梁

WL

28

Z

42

钢筋骨架

G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  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3Φ22(-3)/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

(2)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

(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

(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  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3Φ22(-3)/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Y500×250

                          φ10@100/200

(2)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4/2  6Φ254/2  6Φ25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

(2)2Φ25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

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

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

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

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为了保护钢筋、防腐蚀、防火以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图3.3.3)。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10~15mm。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

盖筋又名盖铁、扣筋,通常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间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

          现在板中差不多都有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应该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同也不一样,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1/4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主要作用是:

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

       “腹筋”作用:

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

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1、什么是负弯矩:

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 

       3、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

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

 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

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

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

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

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平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

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端拄突出墙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中间层 无变截面                       中间层  变截面 

 顶层   内墙                 顶层  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

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

(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

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

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钢筋的构造连接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

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

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