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语录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93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南怀瑾语录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怀瑾语录DOC.docx

《南怀瑾语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怀瑾语录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怀瑾语录DOC.docx

南怀瑾语录DOC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南怀瑾

  人生最高境界: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

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男人的气质】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南怀瑾

  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

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

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南怀瑾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

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南怀瑾

  秋风落叶乱为堆,

  扫去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

  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圆觉经略说》

  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其实,大可不必。

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南怀瑾

  当将军的五个条件:

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南怀瑾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南怀瑾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

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

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

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

《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南怀瑾《老子他说》

  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

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

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

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

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南怀瑾

  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

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南怀瑾

  “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

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

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南怀瑾《列子臆说》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南怀瑾

  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南怀瑾《论语别裁》

  政治、军事、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

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

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南怀瑾

  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

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

累啊!

没时间。

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

肠胃要空虚一点。

道家两句话:

“若要不老,腹中不饱。

若要不死,肠内无屎。

”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南怀瑾

  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

唉!

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庄子》是医心的,不管西医中医,都只是医身体的。

心是个什么东西?

思想情绪这个心很难医。

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一个日本人画的中国画,非常好。

画的是中国大医师唐朝的孙思邈。

……我得到孙思邈这幅画,很有感想,就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有药能医龙虎病”,龙王生病了向他求医;老虎生病也向他求医。

……下联“无方可治众生痴”,世界上哪个医生可以把笨蛋的头脑医得聪明起来?

所以我说老庄讲的内容,就是医药。

所有思想病、政治病、经济病,各种病,在《庄子》里头提的非常多了,只看大家如何去研究。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老庄以及《易经》,都是治心的药,也是治心的方法。

一般医生能够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

睡觉。

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

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南怀瑾

  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

  ——南怀瑾

  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南怀瑾《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到正身、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

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两方面绝对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

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个字。

  ——南怀瑾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南怀瑾

  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

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

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

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什么叫作魔境界?

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南怀瑾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这八个字要紧得很!

你懂了以后一生妙用无穷...随便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工作,大的大做,小的小做..你说你是个博士到处找不到工作,现在为了吃饭,有个地方需要一个工友..不要说什么博士啊!

问你学历,直说我小学毕业..问你认不认得字啊?

大字认得几个,小字不认得。

  ——南怀瑾《列子臆说》

  道是天下人的公道。

生命的意义不在肉体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南怀瑾

  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

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

……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

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

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

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

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阵漪涟,一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对这三家,我经常比喻: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里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具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

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来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中国古人不轻易写书写文章。

今日很多的文章、戏剧、新闻,写的是社会坏的一面,对小孩子有很坏的影响,这种文字对社会的影响比杀人还厉害。

其实写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学坏,也有写正面的,但是接受的人不看正面。

古人对人类这种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下笔非常严谨。

  ——南怀瑾

  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

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南怀瑾

  “1、你们打坐时,有的人不是会乱摇吗?

只要你把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气就不会乱跑了。

2、所以学密宗的讲,由喉轮到心轮的脉打通的人,妄念就不来了,忧愁烦恼自然就去掉了。

  ——南怀瑾

  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南怀瑾《论语别裁》

  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南怀瑾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南怀瑾

  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

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

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

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返正”的人物,都是道家的人物。

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后自己飘然而去。

如商汤时候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

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

纪晓岚回答:

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南怀瑾

  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南怀瑾《论语别裁》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

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

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南怀瑾

  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

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

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

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

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

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

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

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

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

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

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英雄与圣贤的分别:

“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

“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南怀瑾

  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

  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

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的文化,更且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

说到纪晓岚,顺便讲两个笑话。

纪晓岚一生治学严谨,对学生的教育也很严格,近于苛求。

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纪晓岚,他看完后,批了两句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杜甫的两句诗,这个学生莫名其妙,去问老师。

纪晓岚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讲些什么;“一行白鹭上青天”,愈飞愈远离题万里。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你说完没有?

换我说了。

  ——南怀瑾

  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

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南怀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

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

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南怀瑾

  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

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

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南怀瑾

  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南怀瑾《庄子諵譁》

  平常就是道。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生命没有本来,只是个有流动性的现象,像风一样。

你说风从哪里来?

你说西北来,那西北以前呢?

后面是空。

  ——南怀瑾《金刚经》

  告诉你,一切现象都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有即空,即空即有。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

“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南怀瑾《庄子諵譁》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南怀瑾《庄子諵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