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故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348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茱萸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茱萸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茱萸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茱萸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茱萸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茱萸的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茱萸的故事.docx

《山茱萸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茱萸的故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茱萸的故事.docx

山茱萸的故事

山茱萸的故事

有一个少年人,“素伤烟色”,当时的中国抽大烟的很多,就是鸦片,这个少年不但吸鸦片,还沉溺于女色,所以身体很是不好,这次是患了感冒,医生给开了解表的方子,服用了几副以后,本来已经好了,但是,隔了一天,突然浑身开始出冷汗,心里面怔忡异常,自己说,这个气息马上就像是要断了似的。

这下可把家人吓坏了,于是赶快把张锡纯给请来了。

张锡纯来了以后,照例诊脉,诊得的脉象是双手浮弱,无根,大家记住了,张锡纯诊脉有个特点,他一般是三部总取,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分寸关尺,而是分左右手,整个左手取得一个脉象就可以了,整个右手取得一个脉象就可以了,这是张锡纯脉法的特点,在大多数的时候他是这么用的,这在中医里面是一个派别。

诊完了脉,张锡纯心里就明白了,这是一个虚证啊,这是大病之后,身体没有复原,气虚欲脱,怎么办?

必须要使用收敛之药,同时补气。

此时,张锡纯对患者家属说:

“这个病确实很难治,但是如果能够买到一味药,则我可以保证转危为安。

大家一听,您就说吧,什么药我们都能买来。

于是,张锡纯就告诉他们说:

你们去买山萸肉四两,然后再稍微买一点人参(五钱)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外面正下着雨,而且药铺在五里之外的地方,但是这家人救人心切,立刻派人骑快马冒雨前去买药。

等这四两山萸肉买来了,张锡纯急忙用二两煎汤,然后给患者服用,这个汤服下去以后,这个患者的心气就定了,汗也止住了,气也能上来了。

然后,张锡纯又用剩下的二两山萸肉煎汤,把人参切成小块,用汤药送服人参块,看过我的书的人都知道,这是清代徐灵胎的论述过的做法,张锡纯吸收古代医家的经验太多了,随处可用。

这个药服完以后,这个患者的这些症状就全部消失了。

大家看到了吧,张锡纯在本草上的功夫,张锡纯对这个山萸肉算是掌握得太好了,这个山萸肉就是山茱萸这种植物的果实的肉,是一味补肝的药物,酸酸的甜甜的,过去认为除了酸收补肝,滋补肝肾,在六味地黄丸里面有它。

但是,张锡纯却从《神农本草经》里面看到此药可以治疗“寒热”,从而悟出这是肝经虚极的寒热现象(所以他特别的推重《神农本草经》),所以凡是遇到患者阳气欲脱的时候,张锡纯往往用大剂量的山萸肉收敛阳气,起死回生,这是人家张锡纯对中医的贡献。

张锡纯认为: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收敛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

再给大家聊一个故事,又有一个孕妇,患了霍乱,大家不要害怕,在中国的古代,只要是上吐下泻的传染性疾病,都叫霍乱,这位孕妇吐泻了一个昼夜,然后,病虽然好些了,但是却流产了。

此时患者的情况非常的不好,是“神气顿散,心摇摇似不能支持”,这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人确实虚了。

这个时候,就马上派人去请张锡纯。

等张锡纯到了患者的家里,这个妇女的状态是已经濒危了,“殓服在身”,家里已经按照死亡处理了,连殓服都给穿上了,已经从床上给抬下来了。

患者的家属,此时已经觉得不用治疗了,反正也快死了,再等等就入棺材了。

张锡纯急了,说:

“一息犹存,即可挽回。

”你们找什么急啊,我还没治疗呢怎么就装棺材了?

诊脉,是“若有若无,气息奄奄,呼之不应”。

这个时候,买药已经来不及了,正好,这家的邻居是张锡纯的表兄,叫刘玉珍,张锡纯曾经给他也开过方子,里面有山萸肉,张锡纯就问,药还有没服用的吗?

正好剩了一些,于是从那些药里面,检出了大约六钱的山萸肉,于是,熬汤,给患者服用了下去,马上,患者就有了反应,呼唤她能回答了,呼吸也开始明显了一点。

于是,张锡纯马上让患者家属去买山萸肉二两,生山药二两。

患者家属飞奔而去,不久,把药买了回来。

张锡纯又把药全部放入锅里,熬了一大碗,然后一点点给患者灌下去。

结果,这个患者的神气马上就恢复了。

此时,张锡纯又告诉患者,每天用生山药一两,熬粥喝,来善后。

就这样,这个妇女就救过来了。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用的就是山萸肉可以收敛元气的功能,在病危的时候,人的元气欲脱,大汗淋漓,尤其是心肝之气极虚,这个时候,用山萸肉,可以固脱救逆。

这点以前古人注意的不够,是张锡纯通过实践得来的经验,但是现代注意的人也少了,大家都把精力放在附子和人参上了,实际山萸肉是很有作用的,李可老中医在治疗危急重症的时候,就常用它。

李可对张锡纯也是推崇备至的。

如果仔细区分,附子振奋肾中阳气,人参振奋心肺的阳气,山萸肉的作用主要在肝肾二经,兼入心经,它收敛的作用更强一些。

山萸肉和山药,都是平常之药,都是药食同源之品,但是,在人家张锡纯手里,就愣是给变成了治疗危重病症的大药,这正是:

药都是平常之物,但是用药之手,确实在是不平凡啊。

再给大家聊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很重要,对启发我们的思路很有帮助。

当时,张锡纯邻居村子的周某,三十多岁,大怒之后,开始渐渐觉得腿疼,一天比一天厉害,两个月后,卧床不起,不能转动,医生们用了很多疏肝理气的药物,病却越来越重了,张锡纯来看后,诊得脉左部微弱异常,自己说疼的地方觉得热,张锡纯分析这是怒则伤肝,肝经气血受伤,所以脉弱,气血郁则热,于是用山萸肉一两,加入一些通经活络的药物,结果十副药以后,痊愈。

步履如常。

张锡纯的心得:

山萸肉可以治疗肝虚引起的肢体疼痛。

很多人身体会在生气以后,莫名其妙地疼痛,某个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痛,怎么都治疗不好,这是值得注意的,此时有各种情况,其中就有这个肝经受伤引起的,因为肝主疏泄,如果肝经受伤不足,无力疏泄,就会形成郁滞,引起疼痛;尤其是肝主筋,很多筋产生的问题,都可以从肝经那里找到答案。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个朋友,腿疼,大腿里面,不知道为什么,治疗了很久,当做风湿什么的治疗,舒筋通络的药吃了不少,没有任何的效果,这事儿拖延了很久了,后来找到我,我也找不到原因,诊脉微弦无力,最后就问这个病的起因,后来知道是在生气过后开始的,我当时心里就想,这不是和张锡纯论述的一摸一样吗?

难道真的有这样的情况吗?

于是,告诉她,先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治疗,就买山萸肉,每次三十克,熬水喝。

结果,她的腿疼就慢慢地减轻了,这个时候,又配合了原来她服用的舒筋通络的药物,这次就见效了,很快病就痊愈了。

前两天,又遇到了朋友有这种情况,所以我突然想起了这个事情。

张锡纯其人,对药物真是细心体悟,结果很多古书中记载过的用法,后世都已经遗忘了,他又给发掘了出来,有的还是古书中没有的,如果每个中医都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山茱萸简介

别名:

山萸肉、杭萸肉、山萸、山茱萸肉、蜀枣、山芋肉、山于肉、鼠矢、鸡足、杭芋肉、蜀酸枣、寇思、思益、萸肉、实枣儿、肉枣、药枣、净萸肉、于内、枣皮、芋肉。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

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

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

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

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中药材: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生活环境

山茱萸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深山区药用树种,多生于海拔600~1000米阴凉、湿润、背风的深山区,常见于山沟、壤窝、溪边、路旁等腐殖质土层厚的地方。

山茱萸性状

中药材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厘米,宽0.5~1厘米。

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

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

质柔软。

气微,味酸、涩、微苦。

鉴别方法

山茱萸粉末红褐色。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6~30微米,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淡橙黄色物。

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

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32微米。

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大。

含量

杂质(果核、果梗)不得过3%。

含量测定

取山茱萸粗粉约1克,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毫升(约浸泡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

2)混合液微热使溶解,转移至5毫升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毫升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微升或10微升、对照品溶液4微升与8微升,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

5:

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5~7分钟,至呈现紫红色斑点,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

λs=520纳米,λR=700纳米,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山茱萸含熊果酸不得少于0.20%。

炮制方法

山萸肉:

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酒萸肉:

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或蒸至酒吸尽。

性味与归经

酸、涩,微温。

归肝、肾经。

功效与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

内热消渴。

应用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

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

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用法与用量

6~12g。

用药禁忌

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