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355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docx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总结

 

一、下部构造总体概述

1、工程概况

第LBGL-5、6标段主线:

K676+000~K746+000,路线长度70km,主要工程内容有:

路基、

路面、桥涵、防护、排水、路线交叉工程,桥梁工程共有7座,其中大桥1座、中桥1座、

小桥2座、分离立交3座。

本合同段桥梁工程数量多、分布广,管理困难。

下部结构形式桥台有肋板台、U型桥台

及薄壁桥台3种形式,桥墩有双柱墩、三柱墩。

具体工程数量见工程数量表:

桥梁

桥墩

墩、台类型

跨径布置

序号

结构物名称

中心桩号

长度

桥墩总

桥墩及基础

桥台及基础

(孔数×孔径)

长(m)

(m)

ZK725+421

5*20装配式预应

柱式墩、桩基

肋板式桥台、

左幅

106

74.57

1

沙河北大桥

力箱梁

桩基础

5*20装配式预应(1.2m)柱式墩、桩基

肋板式桥台、

右幅

YK725+425

106

力箱梁

桩基础

ZK743+451.9

3*20装配式预应

柱式墩、桩基

肋板式桥台、

左幅

66

24.336

2

嘎少包木啊门中桥

力箱梁

桩基础

3*20装配式预应(1.2m)柱式墩、桩基

肋板式桥台、

YK743+450

右幅

66

力箱梁

桩基础

左幅

ZK682+450

1*13装配式先张

承台接桩基础

薄壁式桥台

20.5

3

小桥

法预应力空心板

1*13装配式先张

YK682+450

右幅

20.5

承台接桩基础

薄壁式桥台

法预应力空心板

左幅

ZK684+997

1*13装配式先张

承台接桩基础

薄壁式桥台

20.5

4

小桥

法预应力空心板

1*13装配式先张

YK685+000

右幅

20.5

承台接桩基础

薄壁式桥台

法预应力空心板

ZK704+923

3*20装配式预应

柱式墩、桩基

U型桥台、桩

左幅

67

36.878

5

U型转弯桥

力箱梁

基础

3*20装配式预应(1.2m)柱式墩、桩基

U型桥台、桩

YK704+920

右幅

67

基础

力箱梁

ZK691+916.5

3*30装配式预应

柱式墩、桩基

柱式桥台、桩

左幅

96

56.526

6

嘉策铁路分离式立

力箱梁

基础

3*30装配式预应(1.4m)柱式墩、桩基

柱式桥台、桩

右幅

YK691+877

96

力箱梁

基础

 

墩台

数量

 

12

 

8

 

4

 

4

 

8

 

8

精选文库

 

7路甜线分离式立交

4*30装配式预应

41.52

柱式墩、桩基

肋板式桥台、

GKO+647.614126

(1.4m)

5

力箱梁

桩基础

 

2、工程数量(钢筋数量表)

 

序号

结构物名称

Φ25

Φ22

Φ20

Φ16

Φ12

?

10

Φ28

中心桩号

KG

KG

KG

KG

KG

KG

KG

左幅

ZK725+421

1

沙河北大桥

47138.1

5027.6

17171

10234.4

29644.5

3841.9

右幅

YK725+425

嘎少包木啊门

左幅ZK743+451.9

2

38409.1

2437.715455.1

10234.4

24242.8

2156.8

中桥

右幅

YK743+450

左幅

ZK682+450

3

小桥

8255.2

12459

372.4

5813.623956.4

838.8

右幅

YK682+450

左幅

ZK684+997

4小桥

右幅YK685+000

 

左幅ZK704+923

5U型转弯桥

右幅YK704+920

 

左幅ZK691+916.5

嘉策铁路分离

6

式立交

右幅YK691+877

 

路甜线分离式

7GKO+647.614立交

8255.212459372.45813.623956.4838.8

 

39203.12478.320379.36622.321637.4944.6

 

49086.81919.2296.812578.830331.62829.619782.6

 

25473.9239.28787.75657.814217.32064.58746.5

 

二、下部构造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1承台及桩系梁施工

 

--2

精选文库

 

2.1.1基坑开挖

桩身砼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

集水坑,并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严禁积水浸泡基坑。

2.1.2凿除桩头、桩基检测

破除桩头时应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上部采用空压机凿除,下部留有10~

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桩头应伸入承台15cm。

凿除过程中保证不扰动设计桩顶以

下的桩身砼。

严禁用挖掘机或铲车将桩头强行拉断,以免破坏主筋。

将伸入承台的

桩身钢筋清理整修成设计形状,复测桩顶高程,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

桩头凿完后应报与监理验收,并经超声波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砼垫层。

2.1.3钢筋绑扎

承台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经检验合格后,立即浇筑10cm垫层砼。

首先在

垫层面上弹出模板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四角平面位置。

承台钢筋集中加工,现场

 

--3

精选文库

 

进行绑扎,底层承台钢筋网片与桩身钢筋应绑扎牢固;搭设钢管架绑扎、固定好上

层承台钢筋和预埋于承台内的墩身钢筋。

承台钢筋保护层设置:

轴线方向设计要求是10cm,纵向设计要求是8cm;下层

钢筋网片保护层设计要求3.5cm,

2.1.4模板支立

承台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吊车配合安装。

模板表面涂刷优质脱模剂,安装

模板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进行。

采用线垂法控制其垂直度。

加固通过型钢、方木、拉杆与基坑四周坑壁挤密、撑实,确保模板稳定牢固、尺寸准确。

墩身预埋钢筋的绑扎在模型立设完毕后进行。

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重量及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产生的荷载。

构造简单,拆卸方便,符合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工艺要求。

模板接缝应严密(采用双面胶挤密压实),不得漏浆。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平面位置、顶面标高、稳定性和接缝联系紧密性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对承台模板的基本要求:

保证承台结构形状、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质量标准见下表:

 

2.1.5浇筑砼及养护

混凝土的浇筑环境温度昼夜平均温度或最低温度不低于-3℃,局部温度也不高

于+40℃,或者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防寒或降温措施。

在下层混凝土初凝

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下落高差大于2.0米时,设溜槽。

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4cm-18cm。

凝土采用对称分层浇注,厚度为30~40cm。

用50型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插入间距

为30~40cm,振捣棒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间距,避免震捣棒碰撞模板、钢筋。

震捣棒插入混凝土的原则是“快插慢拔”,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秒左右,

 

--4

精选文库

 

观察混凝土以表面呈水平,不出现水泡,表面泛浆为准。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

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10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混凝土浇注完初凝时

进行压抹,终凝后立即洒水养生,并采用透水土工布进行覆盖养生。

待达混凝土到

2.5Mpa的强度后,进行承台侧模拆除。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土工布包裹养生,养

生期不少于7天。

2.1.6防腐处理及回填

待砼达到养生期限拆模后,在承台范围内均匀涂抹三层环氧沥青,待表面干燥

后选用合格填料及时进行回填,回填时进行分层对称回填并夯实,确保后续施工的

地基的承载力及稳定性。

 

2.2墩柱及肋板施工

 

--5

精选文库

 

2.2.1钢筋工程

首先清理桩基顶面,对接缝混凝土面凿毛。

准确定出墩柱中心和十字线后,调

整好预埋墩柱钢筋位置,然后安装墩柱钢筋。

钢筋由钢筋加工场统一下料、制作成型,运至施工现场整体吊装焊接。

施工中

注意将预埋钢筋与墩柱钢筋连接牢固,墩柱竖向主筋连接采用双面焊接连接,焊接

长度不小于5d,同时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垂直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伸入顶帽梁

内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2.2.2辅助支架

墩柱模板施工采用简易脚手架,脚手架采用φ48×3.5mm钢管,并搭设双排支

架,设立剪力撑,并搭设防护网,要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

2.2.3立模

墩柱采用定型钢模板,肋板采用大块模板组合拼装成型。

对模板加工严格要求,施工前将模板进行试拼,检查其尺寸,各节段接头处的平整度及接缝,各项检查合

格后,才允许使用,模板拼接必须严密。

模板在地面拼装,检查尺寸及接缝时,钢模板内表面浮锈应打理干净,并在表面涂上润滑油,保证外观质量和以利拆模。

满足要求后,用吊车一次安装就位,模板安装就位后,根据墩柱的放样尺寸,先调整好下端模板中心位置,按《规范》要求控制好模板的垂直度,在模板调整好及固定好模板下端后,用钢丝绳在模板四周对称斜拉固定。

模板下端缝隙用高标号砂浆填塞,确保严密。

灌注砼之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及预埋构件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完整的记录。

2.2.4混凝土浇筑

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砼控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不符合要求的砼,严禁用于工程实体。

砼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

水现象。

浇筑前,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

2

水泥砂浆。

浇筑时,为避免混凝土离析,采用在墩柱顶架设串筒,砼浇筑采用分层

浇筑,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为30cm左右,砼的振捣安排具有丰富振捣经验的振捣

工完成,避免漏振和过振,浇筑时应连续进行。

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形状、

尺寸,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6

精选文库

 

2.2.5拆模

因墩柱模板为非承重模板,故拆除时间无须过长,砼强度达到2.5Mpa左右,

即可拆模。

拆模过程应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损坏墩柱。

2.2.6养生

用塑料薄膜严密包裹2层,墩顶放置带孔的塑料桶进行滴水养生,过程中不断

补水。

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2.3盖梁及帽梁施工

 

2.3.1测量放样

在盖梁施工前,使用全站仪对在墩柱内放出墩的中心线及方向线便于底模的安

装、水准仪测出墩顶的四角高程以便于底模的标高控制。

2.3.2墩顶凿毛

对墩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至露出混凝土粗骨料为

 

--7

精选文库

 

准,并用水冲洗干净。

标高控制在比设计标高高1cm左右,以便于安装盖梁底模。

2.3.3支架及底模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盖梁底模支架采用穿心棒托架法。

穿心棒安装好后,两端安装承

重牛腿,并紧密固定在墩柱上,上面安装卸落砂箱,然后吊立安装承托梁,承托梁

采用Ⅰ56工字钢,调整好高度后,铺装3m长的[10cm槽钢作为操作平台及分配梁,

即可铺设底模板。

底模板及侧模板采用大块整体定型钢模板,模板面板采用5mm厚

钢板。

采用吊车分块吊装拼组,上下设拉杆固定。

底模和侧模间夹凹形橡胶条,防

止漏浆。

帽梁宜在台背回填后进行,采取在台背回填到设计标高后,浇筑10cm混凝土

垫层作为帽梁底模

2.3.4钢筋制作及安装

2.3.4.1作业条件

(1)熟悉桥梁设计图纸,明确各工序做法。

(2)进场钢筋按图纸要求悉数进场,且已试验合格。

2.3.4.2钢筋加工

(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钢筋代班应熟悉图纸进行钢筋抽样,抽样完毕后,方

可交付钢筋工下料。

(2)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

而且质量员应不定期抽查后台下料长

度与钢筋工长料单长度比较,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应重新制作。

(3)成品堆放应标明所用部位、长度、规格。

2.3.4.3钢筋绑扎

(1)钢筋在支架施工完成铺好底模后就可进行。

(2)用粉笔在底模上按设计要求划出主筋间距,逐个进行绑扎。

在骨架两根主

筋重叠段应增加焊缝,焊缝间距100cm,焊缝长度为5d。

(3)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

开。

(4)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在梁底和钢筋外侧垫齐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不露筋。

(5)绑扎钢筋时应满绑,不得缺扣或漏绑。

 

--8

精选文库

 

2.3.4.4质量要求

高度重视半成品加工质量,下料前必须调直钢筋。

下料尺寸必须经施工技术人

员严格审查后执行。

钢筋制作一律在工地加工场内使用机械加工弯制成半成品使

用。

保证弯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长度。

加工好后应按照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交待

工人取用时不得错拿错放,以保证成型骨架准确。

2.3.4.5成品保护

(1)成品钢筋应垫平堆放,且应分规格和品种堆放。

(2)钢筋堆放时,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3)避免踩蹋已绑扎好的钢筋。

2.3.5.侧模及端模施工

2.3.5.1安装盖梁侧模、端模

侧模、端模采用工厂预制的组合式钢模,使用前应进行调校并除锈,安装前均

匀涂刷脱模剂,侧模整体拼装后,采用ф16对拉螺杆固定。

模板之间的接缝要紧密,

加垫橡胶条防止不漏浆。

模板各部位支撑、拉杆要稳固。

侧模、端模安装完毕后由

测量人员测出模板标高,并推算盖梁标高,标识盖梁顶浇筑位置。

完毕后检查几何

尺寸、轴线位置、顶面高程、模板牢固,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做到不跑模、

不漏浆、不错位。

并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3.5.2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1)模板一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

后安设。

(2

(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

侧模板设拉杆固定。

(3)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

流畅。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

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

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

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5)浇筑混凝土前要有专人进入模板检查,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

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9

精选文库

 

2.3.6混凝土浇筑

2.3.6.1混凝土的拌制

(1)混凝土拌制采用砼拌合站集中拌合,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

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

坍落度及和易性。

(2)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

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3.6.2混凝土的运输入模

混凝土由罐车运送至现场,放入料斗内,利用吊车将料斗吊至待浇筑位置入模,

入模高度不能大于2m。

应避免料斗出料处混凝土接触盖梁钢筋,发生离析。

2.3.6.3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

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分层应保持水平,分层厚度不宜超过规范规定;采用插入式

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每次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

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至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2.3.6.4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盖梁混凝土表面光泽及颜色一致,施工中将采用同一品牌的水泥及脱模

剂,另外我们在施工中还将重视以下几点: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计量工作;严格

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搅拌时间;选用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既

防止欠振影响混凝土强度,表面出现气泡,又避免因过振而产生的混凝土离析现象;

严格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2.3.6.5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尽快予以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

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

润。

(2)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10

精选文库

 

(3)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4)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

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5)混凝土强度达2.5Mpa以后方可拆除侧模,随即进行表面的修饰。

(6)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外荷载。

2.3.7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

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2.4支座垫石施工

 

2.4.1测量放线及复核

由测量人员放出每块支座垫石的位置坐标及高程,约请监理测量人员进行复

核。

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并在模板侧要标记出垫石顶面标高。

2.4.2现浇盖梁顶面垫石

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现浇盖梁顶面垫石,盖梁顶部垫石尺寸均为55cm×45cm,

盖梁顶面垫石高度不同。

顶面要求标高准确,表面平整,在平坡情况下同一片梁两

端支撑垫石水平面应尽量处于同一平面内,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3mm,避免支座发

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2.4.3浇筑砼施工过程中须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钢筋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混凝土分层布料,分层振捣,采用30型振捣棒振捣,确保垫石混凝土的密

实。

3)试验室人员应全程控制砼的质量,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不允许出现泌水现象。

4)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进行第二遍抹面。

 

--11

精选文库

 

5)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加固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2.5桥梁施工要点

2.5.1桥台的施工要点

(1)、台帽挡块、耳背墙、牛腿及肋板采用C35砼,承台采用C30砼,支座垫石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

(2)、桥台背墙施工时,注意根据主梁纵坡有一定的旋转,与梁端平行,以保证伸缩缝自由伸缩;注意预埋伸缩缝预埋件。

(3)、施工时保证垫石顶面水平,垫石与帽梁浇筑成整体。

(4)、肋板、承台施工时,应在其外围涂抹三层环氧沥青。

(5)、支座系统总高度h值(梁底预埋钢板外露高度+支座高度+垫石高度)按纵坡j%推算至理论跨径线处为25cm。

单片梁下两个支座垫石高度h1、h2,应根据主梁架设横坡(本桥架设横坡为0.5%)和帽梁横坡的差值进行计算:

h2(h1)=h

±25x2%-10.6。

2.5.2桥墩的施工要点

(1)、施工时保证垫石顶面水平,垫石与帽梁浇筑成整体。

(2)、系梁、墩柱施工时,应在其外围涂抹三层环氧沥青。

(3)、临时支承系统高度hh、hp值按纵坡j1%、j2%推算至理论跨径线处为25cm,单片梁下两个临时支承系统高度hh1(hp1)、hh2(hp2),应根据主梁架设横坡和帽梁横坡的差值进行计算:

hh2(hh1)=hh±25x2%;hp2(hp1)=hp±25x2%。

 

三、下部构造施工质量控制

3.1系梁、承台的施工质量控制

3.1.1系梁的施工质量控制

桩头凿除及清理,桩顶面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凿毛处理,以确保新老混

凝土的良好结合,凿除后的桩头无松散混凝土屑以及混凝土浮浆。

桩头凿除后根据

规范要求按照桩基检测规范对桩基进行超声波无破损检测。

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制作,施工现场绑扎,钢筋在制作前必须经过调直和除锈,

钢筋调直均应保证钢筋无损伤,调直后按设计图纸及下料尺寸准确制作。

钢筋绑扎

 

--12

精选文库

 

采用现场就地绑扎,绑扎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节点处采用双股扎丝“十”字交叉绑扎。

模板采用定型大块钢模板组装,组装前模板表面应刷脱模剂,然后根据已放出中心点及边线开始支护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应无跑模、漏浆。

由于接桩部位的混凝土标号与桩间横系梁混凝土的标号不同,桩间横系梁与接桩部位的混凝土从结构上考虑是整体浇筑,因此为便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将桩间横系梁混凝土标号应与接桩部位一致。

混凝土运输到现场经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从接桩部位开始向中间浇筑,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施工前,混凝土配比已通过试验确定,骨料采用试验合格的中砂、碎石,并保证了级配良好。

混凝土在接柱部位应留毛面,以保证墩柱混凝土与接桩部位的混凝土接合密实。

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时方可拆模,拆模后应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