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73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5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版资料文档格式.docx

xx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呼和浩特市xx县窑沟乡城湾村;

经济性质:

私营企业

从业人数:

163人

单位代码:

67436589-0

邮政编码:

011616

联系:

主要产品:

原煤-长焰煤

设计生产能力:

60万吨/年

xx煤矿位于呼和浩特市xx县窑沟乡塔尔梁村。

行政隶属窑沟乡管辖。

矿区具体位于xx煤田塔尔梁普终区,包括了普终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1°

21′50″~111°

23′37″;

北纬39°

43′18″~39°

44′07″。

xx煤矿距xx县城关镇40km,xx县向北距呼和浩特市130km,向西南86km到薛家湾镇,向南106km至山西省偏关县,200km至山西省大同市。

丰准铁路从xx县王桂窑乡通过,是承担准格尔煤田、xx煤田及周边煤矿煤炭外运的专线,从煤矿到王桂窑乡火车站约65Km有砂石路相通。

矿区内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交通尚为便利。

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内蒙古黄土高原东缘,黄河的东岸,因地表水流的向源侵蚀作用使地形地貌变的十分复杂,形成树枝状冲沟,沟谷纵横、沟深壁陡,将地形切割为支离破碎状。

地质特征:

5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粗砂岩或泥岩,泥岩厚度5m左右,粗砂岩厚度5~10m,根据准格尔煤田南详资料其力学性质:

粗砂岩:

比重2.56~2.94g/cm3。

容重2.14~2.90g/cm3。

孔隙率12.90~16.58%,抗压强度215~884kg/cm2。

泥岩:

比重2.49~2.62g/cm3。

容重2.34~2.89g/cm3。

天然含水率0.75~1.95%,孔隙率3.80~5.10%,抗压强度281~664kg/cm2。

老顶为灰白色砂质泥岩,厚度5m左右,其力学性质:

比重2.49~2.70g/cm3。

容重2.42~2.80g/cm3。

孔隙率2.82~4.60%。

天然含水率0.27~1.51%。

抗压强度一般在257~673kg/cm2。

抗剪强度30°

正应力61~454kg/cm2,45°

正应力254~353kg/cm2,60°

正应力78kg/cm2。

内摩擦角20°

14′~39°

48′,凝聚力56~163kg/cm2。

xx煤田由于上覆盖层薄的风化原因岩石力学性质显著变弱,有的地段5号煤层直接顶板的粘土岩变成软质粘土,具可塑性,老顶砂岩由于风化而疏松。

水文特征:

全区大部分地区皆为黄土覆盖,岩层在各沟中出露,地表为固结性黄土,海拔标高在1050~1200m之间。

区内无大的水体,各沟谷为季节性流水,大雨暴雨才能在各沟谷中形成山洪暴发,且流量大,排泄快,时间短。

黄河从矿区西侧流个过,黄河最大流量为5150m3/s,一般流量为230~3390m3/s,干枯季节最小流量为48m3/s,(1975~1984年资料)。

由于万家寨水电站的建立黄河在本区段水位标高为980m。

黄河水位标高低于本矿开采标高,故黄河水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气象、气候特征:

本区属大陆半干旱性气候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寒暑变化比较剧烈。

春季多风,一般风速10~15m/s,最大风速18m/s。

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为冻结期,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5m。

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温度5~7.8℃,最高温度为39.5℃,最低温度为-24.3℃。

年总降水量238~732mm,年蒸发量为1792~2115mm。

年总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7倍,常发生春旱。

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0~70%左右,而且多为雷暴雨,形成集中补给与集中排泄,并以表流形式注入煤田西缘最大的地表水体黄河之中,只有少数渗入地下。

植被覆盖情况:

奔去植被覆盖度低,乔木树种主要有:

油松、杨树、柳树、榆树等;

灌木树种主要有:

柠条、沙棘、沙柳等。

社会环境简况:

矿区居民居住分散,人口较少,劳动力缺乏,东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耕作方式主要以传统方式进行,经济较为落后,发展较为缓慢。

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1危险目标的确定

(1)我单位为露天煤矿,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为煤矿许用三级炸药.

(2)水环境污染。

(3)采矿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影响。

(4)生产工序对环境和影响。

A、原煤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露天爆破作业产生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和生活排气。

B、爆破噪声、凿岩噪声、机械噪声。

C、煤尘可能产生的爆炸。

3.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炸药爆炸性强产生的,如在地表爆炸将产生有较大危害的有毒性空气窒息气体。

(2)排土场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3)生活、采矿产生煤矸石。

(4)粉尘造成人体损伤、噪声可能导致职业病、煤尘爆炸对工人生命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和导致煤矿毁灭。

4、保护目标

xx煤矿地处农村山地,矿区内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及行政规划的特殊保护区和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5、组织机构和职责

5.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

贺广忠

副总指挥:

许四存刘有荣

成员:

李二永范军王殿清马斌吕锁俊

冯鹏王根师贺海明刘四小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5.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职责

单位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型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救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应急环境监测组等专业救援队伍,并明确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以尽快处置事故,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专业队配合救护大队和总指挥部,在掌握事故的种类、地点的情况下,器材应配备齐全,具有可靠防范措施的前提下,迅速赶往出事地点,在现场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进行救援工作。

(1)通讯联络队

队长:

赵建国

成员:

白彩珍吴瑞

职责:

确保各专业队伍与应急救援指挥部之间的联系,并保证与上级各部门、社区和可能受到影响部门联系,并及时发布救援实时信息。

(2)抢险抢修队

队长:

刘有荣

成员:

李二永刘四吕锁俊

职责:

组织人员对事故所造成的破坏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各种设施(备)正常运转,为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备。

(3)侦检抢救队

陈景伟

刘宇刘润元吴瑞

对发生事故后及时对事发现场进行侦察、检查和进行应急抢救,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并配合专业救援队工作。

(4)应急消防队

冯鹏

队员:

白宇葛东鑫刘柏森吴润生

配备消防器材,对事故进行应急消防,减轻事故危害,为抢险救援提供保障,并配合消防部门的工作。

(5)治安队

冯鹏

刘柏森秦贵生

发生事故后负责矿区的治安,警戒及其临时保障交通管理工作,并配合公安机关工作。

(6)物资供应队:

贺改翠

王俊梅庞有莲

为抢险救援提供人、财、物的供应和保障及人员运转,并配合上级部门物资设备的运转。

(7)应急环境监测组

贺海明

孙荣军郭方位

对事故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测,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事故应急提供决策依据,配合专业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8)医疗救护组

由呼市仁济医院和准格尔旗矿山救护中队负责承担。

6、应急设施(备)与物资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

具体数量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自救器

40

2

急救箱

3

干粉灭火器

30

4

L0检定器

5

瓦斯检定器

6

氧气瓶

7

担架

8

保温毯

9

战斗服

每人一套

10

胶靴

每人一双

11

安全帽

每人一顶

12

温度计

13

两用锹

20

14

木桩

15

消防砂

16

废水收集池

17

应急交通车

蒙ATC983

蒙ATC985

18

救援铲车

矿上所有的应急设施(备)按要求配齐,放在应急专用材料库,并由专人看护,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看护人为应急救援组织的一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应急处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启用,启用程序为:

接到突发事件后,矿应急救援小组启动本预案,及时启用应急救援物资,保证设施(备)及时到位。

7、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直接报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应急启动时的通信保障。

应急通知下达与接收以有线通信为主,利用办公,实现应急信息快速传输。

在外应急人员的联络以移动等无线通信为主,确保应急通知快速下达。

通信保障。

以无线通信为主。

应急指令的下达与接收,现场应急信息的通报与反馈,主要利用移动通讯。

处置中的通信保障。

采取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以无线通信为主。

指挥部(或应急办)可利用现场临时架设开通有线指挥网、固定、移动,实现上情下达;

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移动,辅以运动通信,实现信息交流。

(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当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调度室负责人,并通知相关受影响人员撤退。

煤矿内部通讯采

用jingtongH-368(E)型无线对讲机。

应急救援指挥部通信联系方式:

职务

姓名

固话

手机

总指挥

法人

副总指挥

刘有容

矿长

许四存

常务副总

王贵

1387759935

人力部长

成员

李二永

剥离部副部长

吕锁俊

生产部副部长

刘四小

范军

销售部长

王殿清

财务部长

马斌

机修部长

冯鹏

安保部长

测绘科长

调度室

0471-2537387

(2)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矿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突发环境事故报告应根据事故发生叛断进行汇报,汇报由指挥部汇报,汇报程序:

窑沟乡人民政府、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县环境保护局、xx县公安局、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准格尔旗矿山救护中队。

xx县窑沟乡派出所:

xx县窑沟乡人民政府:

xx县安全生产管理局:

xx县环保局:

xx县公安局:

110

准格尔旗矿山救护中队:

0477-4923570

县医院急救中心:

120

消防火警:

119

(3)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

直接经济损失,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

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4)应急指挥部应急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并对受影响区的人数、程度、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等及时通报。

(5)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D.SELECT*FROM学生WHERE出生日期<

={^1982-03-20}OR性别=”男”矿区内以报警系统为基础,配合人工进行报警,并使之有效,特别是应急救灾的24小时有效正常运行。

(6)内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内部采用矿区内部KYH-11型矿用和、固定进行联系,外部采用矿上固定和进行联系。

8应急响应和措施

C.参照完整性约束D.视图完整性约束8.1分级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参照《国家事故应急预案》)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ENDFOR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37.、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

(5分)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FORj=1TOi(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endfor(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A.DOWHILE-ENDDOB.DOCASE-ENDCASE(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GROUP,BY职员号HAVINGCOUNT(*)>

3WHEREAVG(金额)>

200(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子程序中输出的结果: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8.2本单位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

根据发生事故的位置及危害程度(如:

设备损坏造成污水外排放、污水处理池泄漏、矿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造成外漏等),拟定相应的方案,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队伍,并由矿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救援。

依据我矿突发污染事故的类别、危害的程度、事故现场的位置及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

1、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内部保障可以控制时,启动一级预案,即内部人员控制及相临单人力、物力支持。

2、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内部不可控制时,启动二级预案,即内部人员控制的同时,请求县人民政府、县环保局、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县消防大队、大方镇政府、县医院支援。

8.3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做如下工作:

(1)对污水处理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并配以物理方式净化。

(2)对粉尘采用个体防护和综合灭尘设施。

(3)对噪声采用安装消声设备和选用低噪声高效设备及设置隔音设施。

(4)有毒有害气体采用加强通风排除使之符合标准。

(5)爆炸应防止次爆炸,在下风侧人员应迎风走,交朝风流两侧撤离。

(6)采矿活动引进的地质灾害应在开采设计时,矿内留足保安措施。

(7)事故现场人员由现场带班人员清点,尚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8)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应向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

(9)应急处理过程中应防止二次污染。

8.4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1)可能受影响区域的有矿上下作业场所,地面工人宿舍、办公区及矿区附近范围。

(2)可能受影响的单位:

矿区内有办公楼,职工生活区、仓库及周边村落等。

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社区人员在经检测污染的大气达到(GB3095-1996)Ⅱ类标准时,人员不疏散;

当大气污染超过国家标准时,须对人员进行疏散。

矿区内的各单位人员在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有序的撤离。

疏散人员一定要考虑当时的方向、风速,疏散应迎风疏散,并尚方向的两侧疏散,疏散地点为窑沟乡政府、薛家湾等,同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疏散。

(3)可能受影响的单位、社区的人员进行基本保护,防止人员因为突发事故引起人员的恐慌而造成不必要的隐患,同时并对事故类型、影响情况、危害向大家说明,以便消除大家的顾虑,并对保护法进行宣传教育。

(4)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后,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治安专业队进行道路警戒,警戒地点需在安全地点。

每处能进行危险的道路口均有人员设戒,严禁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

8.5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内容如下:

在非正常情况下外排水将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水处理系统出故障时,矿坑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坑道最大涌水量时废水未经处理排放,非正常排放水经落水洞进入地下,进入地下的矿坑废水可能对地下水造成一定影响。

8.6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救援人员应配备个体防护保护装备,如自救器、防化服和其他救援装备,并配备小巧灵活的便携式检测装备,并有专业监护人员进行监护以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2)救援人员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救援措施:

大气污染把人员撤出污染气体送到符合标准的气体地方复苏或配备自救器;

水污染人员进行身体治疗;

地质灾害由专业队伍清理搜救遇险人员并撤离到安全地点。

(3)当救援现场设置监测人员,当监测时发现异常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救援人员须立即撤离,待现场危险解除时再进行救援。

(4)应急救援人员队伍的调配应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并由应急救援队队长具体安排调度汇报工作。

(5)应急救援过程中,及时找出事故源,必须有专人对事故进行监控,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

(6)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事故有可能扩大,加大救援难度,现场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当现场控制不住危急救援人员安全时,救援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7)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

当采坑突发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专人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污染治理设备的运行与控制应根据污染的类型,事故大小现场控制,最大的程度满足对污染的处理,把污染降到最小。

8.7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

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后,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安排仓库启用应急物投入使用,对事故应急池的启用必须慎重,严格按矿上相关文件进行执行,同时文件应规定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用阀门和排污水泵启动的程序,严禁未接到指挥部通知私自启动设施(备),保证设备发挥最大作用。

9、应急监测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急监测小组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监测方案,并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1)污染物应现场应急监测应先进行目测、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