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9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docx

初三中国历史材料复习题

2010-2011初三材料综合题(中国历史)

1、(2009山东临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材料: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

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什么?

这种学说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2)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

 

(3)请从古代中外友好往史上举出三个重要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2、(2009江苏苏州)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请回答: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

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

“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据此回答: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写出四大发明的名称。

 

(2)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几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

 

4、(2010泰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了伟大贡献。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问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学术繁荣局面?

其中儒家常说从哪一时期开始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2)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

 

材料三:

清朝赵翼说: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材料三中提及“李杜诗篇万口传”,其中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

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

 

材料四:

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不超过20字)

 

5、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京奥运会会徽上海世博会会徽

材料二:

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用木、石等材料雕刻而成的图像章)。

-----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作是一个汉字“京”,她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书法的引入。

----如果把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作一个“人”的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变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的应用。

-----她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丰碑。

-----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说明

材料三: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上海2010世博会会徽说明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两个会徽融合了中国哪几种传统艺术形式。

 

(2)上书传统艺术形式在我国古代都有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

请你选择其中两种艺术形式,根据所学历史教材,各说出两位我国古代艺术名字。

 

(3)两枚会徽的设计有个共同点,就是都体现了今天社会的一种理念,你认为是什么理念?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家学派的思想与此理念相似,你认为是哪两家?

世界历史上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体现了这个理念,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4)如果让你为上海世博会的文艺表演或宣传设计两项活动来展示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你会设计什么内容?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6、2010年春节前夕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在全国隆重上映,引发人们对孔子几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哪两部分?

 

(2)你认为儒家的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3)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当今教育改革中,你认为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或者原则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7、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民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A、从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B、途中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

C、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②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梁启超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世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就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为实现材料一的“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

 

(2)指出材料二“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

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了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9、(2010河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

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1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那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分裂和民族冲突。

请举出两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11、(2010莱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

材料二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2、(2010宿迁)某班同学在观看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后,想了解1919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他们发现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三十年”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于是分成三个小组对三个阶段开展探究学习。

请你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意见:

(1)第一小组(1919—1949年):

学习中决定搞一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图片展”,一位同学将《武昌首义》图片列入其中。

你认为适合吗?

说明理由。

(2)第二小组(1949—1979年):

在梳理重大事件后,认为在1956年、1978年有两件大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

你认为是哪两件大事?

(3)第三小组(1979—2009年):

想给学习活动明确一个主题,你觉得在“民族独立”、“曲折发展”、“和平崛起”三个词语中,哪一个最贴切?

(4)在深入学习后,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

请你简要加以概括。

13、(2010广东)活动探究: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0年11月在广东广州举行。

为迎接亚运,宣传广东,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主题展示活动。

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

古代海外贸易篇

(1)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经只允许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展示二:

近代社会变革篇

(2)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什么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了什么运动?

该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3)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哪一所学校?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领导了一场什么战争?

该学校的创办和这场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什么关系?

展示三:

现代改革开放篇

(4)20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因改革开放而“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指哪个城市?

以该城市为例,说一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5)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启示?

14、2011年7月1日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

某班同学在观看《建党大业》后,想了解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

他们发现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伟大探索与实践,有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于是分成三个小组对三个阶段开展探究学习,现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历史探索】

(1)请结合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上述三个阶段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名称及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决定办一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图片展”。

一位同学将《武昌首义》图片列入其中。

你认为合适吗?

说明理由。

(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小组在梳理该历史时期后,认为该历史时期以曲折失误为代价取得了重大成就。

请回答在1956年----1965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探究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道路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的成就?

有什么重大的失误?

 

(4)改革开放小组想给学习活动明确一个主题,你觉得在“民族独立”、“曲折发展”、“和平崛起”三个词语中,哪一个最贴切?

【历史感悟】

(5)在深入学习后,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你简要加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