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087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卜算子[燕子不曾来]》一词的作者是( 

A.林纾B.蒋春霖C.马君武D.王韬答案:

2.“复生”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3.《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的作者是( 

A.刘熙载B.王国维C.柳亚子D.苏曼殊答案:

4.“定庵”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A.龚自珍B.李宝嘉C.黄小配D.张维屏答案:

1.《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一词的作者是( 

A.文廷式B.冯熙C.郑文焯D.梁启超答案:

2.“定庵”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4.《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一词的作者是( 

1.《逃婚》,选自小说( 

A.《狮子吼》B.《断鸿零雁记》C.《花月痕》D.《老残游记》答案:

A.冯熙B.魏源C.郑文焯D.梁启超答案:

3.《苟才逼嫁儿媳》选自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迦茵小传》D.《黑奴吁天录》答案:

1.《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一词的作者是( 

A.蔡元培B.黄摩西C.秋瑾D.王钟麟答案:

2.《此恨绵绵无绝期》小说的作者是( 

A.周瘦鹃B.李宝嘉C.黄小配D.陈天华答案:

3.“南亭亭长”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A.吴趼人B.李宝嘉C.黄小配D.陈天华答案:

4.《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一词的作者是( 

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 

A.《读陆放翁集》B.《太平洋遇雨》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

C,D,E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

C,E

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A.《今》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D.《三元里》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答案:

B,C,E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A.《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B.《本事诗》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

A,B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宁调元的诗歌( 

)A.《感怀》B.《香港感怀》C.《武昌狱中书感》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

A,C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D.《漫感》E.《咏史》答案:

A,B,C,D,E

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6.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A.《新雷》B.《夏夜听涛》C.《留别日本诸君子》D.《三元里》E.《越王台》答案:

A,D

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E.《书愤》答案:

A,B,C,D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丘逢甲的诗歌( 

A.《哀旅顺》B.《天涯》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春愁》答案:

A,C,D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A.《潼关》B.《香港感怀》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狱中题壁》答案:

B,C,D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陈去病的诗歌( 

)A.《哀旅顺》B.《香港感怀》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

A,B,E

5.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A.《哀旅顺》B.《今别离》C.《香港感怀》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A.《杞人忧》B.《宝刀歌》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菊》答案:

C,D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 

)A.《读陆放翁集》B.《太平洋遇雨》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

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卢骚》答案:

B,E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E.《书愤》答案:

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陈去病的诗歌( 

7.早期的康有为写下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康有为的诗歌( 

A.《过石城》B.《欧榭听涛》C.《出都留别诸公》D.《夜起》E.《秋登越王台》答案: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A.《杞人忧》B.《宝刀歌》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菊》答案:

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10.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11.写出章炳麟一篇散文的题目(《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或《革命军序》)。

12.写出李慈铭一篇散文的题目( 

《猫娘传》 

13.写出王韬一篇散文的题目( 

《穗石游记》)。

14.写出梁启超一篇散文的题目( 

《谭嗣同传》或《少年中国说》或《论毅力》)。

16. 

每于寒尽觉春生 

, 

每于寒尽觉春生。

(作者张维屏 

篇名 

新雷)

12.写出冯桂芬一篇散文的题目( 

《采西学议》)。

13.写出邹容一篇散文的题目( 

《革命军绪论》)。

14.写出林纾一篇散文的题目( 

《湖心泛月记》)。

15.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 

龚自珍 

篇名 

己亥杂诗 

16.写出曾国藩一篇散文的题目( 

《欧阳生文集序》)。

11.却余人物淘难尽, 

又侠风雷作远游 

(作者梁启超 

太平洋遇雨 

12.写出林觉民一篇散文的题目( 

《与妻书》)。

13.避席未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

(作者 龚自珍 

咏史 

14.海水一泓烟九点 

壮哉此地实天险。

(作者 黄遵宪  

哀旅顺 

《欧阳生文集序》 

14.写出张裕钊一篇散文的题目( 

《游狼山记》)。

新雷)17.分

12.夭桃枉自多含妒,怎奈黄花耐晚风 

(作者 秋瑾 

菊 

15.写出黎庶昌一篇散文的题目( 

《卜来敦记》 

16.写出冯桂芬一篇散文的题目( 

12.写出康有为一篇散文的题目( 

《强学会序》 

《穗石游记》 

14.写出邹容一篇散文的题目( 

15.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作者 苏曼殊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16.写出龚自珍一篇散文的题目( 

《送钦差大臣林公序》或《病梅馆记》或《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11.写出魏源一篇散文的题目( 

《海国图志序》 

12.写出曾国藩一篇散文的题目( 

14.写出吴敏树一篇散文的题目( 

《君山月夜泛舟记》 

15.避席未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

(作者  龚自珍 

 

17、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

内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国

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思想感情:

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

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⒈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载着"

浩荡离愁"

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欧阳修曾叹: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

"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3.诗人如何写出辞官离京时的愁绪的?

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4.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

答:

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前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5.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

“落红”“护花”是

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6.诗人辞官离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是怎样的?

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报国服务乡民的信

念。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8.分析林则徐《塞外杂咏》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塞外杂咏》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对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1840年,英军入侵天津海口,清政府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谈判,并将林则徐撤职查办,随后充军伊梨(今新疆)。

《塞外杂咏》即林则徐充军途中,见天山风貌有感而发。

诗从写景入手,天山雪峰,数以万计,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洁白,它们导我西行,一路上与我为伴、互慰寂寥。

诗中所谓的“寂寥”,不仅是林则徐在充军途中的寂寞,更是他在政治立场上的孤独。

空有杀敌报国的拳拳忠心,却得不到朝廷理会,其中的“寂寥”,可谓刻骨铭心。

悲愤之极,又无可奈何,只有喧泄于长笑之中。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这首诗,充分表现诗人对当时腐朽政治的痛心和不满。

19.戏剧《打渔杀家》的主题是什么?

《打渔杀家》的主题是,通过叙写大教师率领徒弟到萧家催讨渔债,萧恩被迫与他交手;

大教师丑态百出,狼狈而逃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20.戏剧《哭祖庙》的主题是什么?

《哭祖庙》的主题是,通过叙写三国时期刘湛决心以身殉国,回府杀死夫人和小王子,提人头到祖庙哭祭,然后自刎身亡的故事,表现了主人公的浩然正气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17.简析谭嗣同《有感一章》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有感一章》可以说是谭嗣同缘事感发,与万民同悲的一首小诗,在这一七绝中,充分地流露了谭嗣同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也充分地表现出中国万代爱国文人所特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此诗写于光绪二十二看(1896)春。

而1895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个中国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

谭嗣同正是有感于这一悲惨的主权旁落、国土沦丧的事件,怀着悲愤填膺彷徨无助的心情和满腹爱国救民的忧伤,挥毫便写下了这首诗。

 对于一位爱国爱民的青年志士而言,即使眼下面对的是和风万里的春天,心中亦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同样是在春天发生的国家人民所蒙受的耻辱。

因而,谭嗣同在诗的首句便写道:

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抵消得了春天里产生的愁绪。

当然,诗中的“春愁”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种封建文人雅士所滥用的风花雪月之愁情,亦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强作愁的感时伤春的愁绪。

而“春愁”在此处指的是诗人对国事的苦闷、忧虑。

它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突破了个人情感受的忧国忧民之情,正因为诗人心中积蓄着太多太多无法排解的情绪,而如此深广的忧愤却处处受到腐朽落后的清政府的限制和压抑,故而,诗人在第二句中亦只能够向着苍天“一哭休”了。

正如陈嵩岳先生所说的:

“哭出了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追求真理的志向和与邪恶势力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从这两句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以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真挚地把郁积在诗人心中难以排解的忧思和悲愤渲泄出来。

18.你是怎样理解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诗的思想内涵的。

《中元节自黄埔出吴淞泛海》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这首诗在写长江之景时寄寓了一种恢阔、昂扬情调,表现出雄心勃勃的革命气派。

这是诗人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头,到广东从事革命活动,描写沿途看到的海中壮观景色。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古人称鬼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民间一直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

话说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莲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

目莲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

释迦告诉他:

“汝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倒悬之苦。

”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脱离苦海。

扯远了,诗中的“胥涛”典出:

吴王欲杀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嘱咐儿子把他的头悬于吴门,把他的尸体投入钱塘江,以便他能乘潮来看吴国的灭亡;

此处暗指清朝即将灭亡。

19.《文制台见洋人》选自哪位作家的作品?

写了什么内容?

《文制台见洋人》节选自李宝嘉小说《官场现形记》第53回。

描写上层封建官僚畏惧洋人,谄媚洋人,欺凌下属的奴颜媚态,文中已夸张、讽刺的手法,将文制台的丑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形神毕肖,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流畅。

20.戏剧《风洞山》的主题是什么?

《风洞山》的主题是,通过叙写桂林城陷,瞿式耜、张同敞二人被俘,师生二人谈笑自若,严拒诱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故事,撰写了一个扣人心弦得历史悲剧,表现了主人公的浩然正气。

17.分析丘逢甲《山村即目》的艺术特色。

《山村即目》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濛濛。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把山村晚秋的美景写得生动而形象。

诗题“山村即目”,就是“在山村放眼观赏”的意思。

可以说这是一首诗人即兴而作的咏景抒情诗。

诗的一、二两句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西边日照东边雨”的晴雨图。

向西望,“一角西峰夕照中”,傍晚的斜阳笼罩着山峰一角,清新亮丽;

往东看,“断云东岭雨濛濛”,乌云覆盖在东岭上空,细雨蒙蒙。

西峰夕照、东岭云雨,因为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首二句诗化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但丘逢甲并非简单地化用或蹈袭;

刘诗借景布兴,而丘诗却是即景描绘秋之美。

诗的前两句,侧重写山中的气候之奇;

但“东边日出西边雨”或“西边日落东边雨”的天气夏秋两季都可能出现,故仍不能表现出这样的美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第三句诗“林枫欲老柿将熟”,诗人看到眼前火红的枫林和柿林,心胸为之一振:

妙哉!

18.你是怎样理解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的思想内涵的?

《出都留别诸公》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为顽固派所阻出都抒怀之作。

面对国势阽危、壮志受挫的现实,他没有自馁,而以天龙为骑,万灵为仪卫,独立高山之上,抚剑长号,千山风雨都以呼啸与他呼应。

在雄浑的意象中,有一个自负可以呼唤风云、旋转乾坤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在。

富有现实感,充满忧国伤时之情。

康有为的诗富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