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46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畜牧学 第二章 繁殖学Word格式.docx

四、动物繁殖学的研究意义

1.提高生产效率是畜群繁衍的基础。

诱导发情、双胎技术、超数排卵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

繁殖障碍的防治。

繁殖现代化管理。

2.提高畜种质量优秀公畜通过人工授精、后代鉴定、选择优良后代,是杂交育种的基础。

MOET:

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优秀后代,提高繁殖效率几倍到上百倍。

快速扩繁,提高良种覆盖率。

3.减少生产资料的占有量

人工授精减少公畜饲养量,减少饲料消耗,节约成本。

奶牛人工授精已占100%。

鸡公母比例:

自然交配时蛋鸡公母比为1:

8-10,肉鸡为1:

6-8,人工授精主要用在蛋种鸡生产中,配种比例一般可提高到1:

30-50。

如何学好繁殖学?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勤于思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广泛阅读文献和参考书

第一节家畜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一、公畜生殖器官的构成及生理功能

1.性腺:

睾丸(雄激素、精子)。

2.输精导管:

附睾(精子成熟),输精管(输送精子)尿生殖道。

3.副性腺:

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精清)。

4.外生殖器:

阴茎(交配)。

二、母畜生殖器官的构成及生理功能

由性腺、生殖道、外生殖器官所构成

性腺:

卵巢(产生卵子、雌激素)

生殖道:

输卵管、子宫、阴道

外生殖器官:

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

输卵管前端扩大呈漏斗状,称为漏斗部,其边缘形成许多皱折,称伞部(fimbriatubea)。

壶腹部(ampulla):

前1/3段较粗部,此部为受精地点。

峡部(isthmus):

后2/3较细部。

 

受精Impregnation

输卵管机能

1、运送精子、卵子及合子。

2、精子的获能、精卵受精、受精卵分裂的场所。

3、分泌机能。

卵巢: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及孕酮的内分泌腺体

输卵管:

是卵子到子宫的通道,还是受精和卵裂的场所。

靠近卵巢一端膨大呈漏斗状叫伞部。

子宫:

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位于腹腔内。

子宫颈位于盆腔,背侧为直肠,腹侧为膀胱;

前端的子宫口与输卵管相通,后端通阴道。

阴道:

位于骨盆腔内,前接子宫颈,后接尿生殖前庭,是母畜的交配器官及产道。

外生殖器:

包括尿生殖前庭及阴门,是母畜的交配器官和产道。

第二节生殖激素RH(reproductivehormone)

一、概述

动物的生殖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活动,除了生殖器官系统直接参与外,生殖机能是由神经(nerve)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的,而且后者对生殖活动的调节作用相对而言还要更加重要。

如家畜的性成熟、♀的发情周期、♂的精子发生、求偶行为、生殖细胞的运行、妊娠的建立、分娩、泌乳等一系列生理活动,都是在RH的作用下进行的。

(一)基本概念

1.激素:

是由特殊的无管腺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组织而发挥作用,或由某一器官或组织合成,通过弥散而在局部发挥作用。

2.生殖激素:

把直接调节生殖活动的内分泌激素称生殖激素。

3.内分泌腺:

在动物机体内具有分泌机能的无管腺体组织,称为内分泌腺。

(二)RH与动物生殖机能的关系及意义

RH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是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动物卵子发生、发育、成熟,发情、排卵的周期变化

♂动物精子的发生、发育、成熟、爬跨、射精、交配等

精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在生殖道内的运行、胚胎的附植、妊娠的维持、分娩、泌乳等。

所有这些生殖活动都与RH有直接关系,若RH分泌失调,就能破坏生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造成繁殖的失败。

在整个生殖过程中,♀动物承担了大部分繁重的任务,如排卵、受精、妊娠、分娩、哺乳等。

这些过程不但要在♀动物体内发生较复杂的生理变化,而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而♂动物的生殖活动只是产生精子和交配。

因此,RH对♀动物生殖机能的作用比♂动物更复杂,也更为重要。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动物的繁殖活动更多地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诱发分娩等技术都离不开RH。

此外RH还作为药品广泛用于动物不孕症的治疗,而且对提高受胎率和多胎率也有重要作用。

二、RH的作用特点

生理效应很强:

在很低浓度下(10-12~10-6g∕ml)就可发挥作用。

如类固醇H一般在10-8g∕ml(♀、♂、孕H),前列腺素在10-9g∕ml就能溶解黄体。

特异(选择性)性明显:

各种RH都有一定的靶器官或靶组织,如下丘脑的促性腺H→垂体;

垂体的促性腺H→性腺等

RH具有协同作用:

如排卵是在LH和FSH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H和孕H协同能促进子宫发育。

RH具有抗衡作用:

♀H→母鸡抱窝,♂H→母鸡醒巢。

RH在血液中存留期短,而作用时间长。

如把孕酮注射到动物体内,在10~20分钟内就有90%从血中消失,但其作用要在若干小时或若干天内才能显示出来。

三、生殖激素的种类

1、根据来源和功能不同分为

(1)释放激素,来自丘脑下部;

(2)促性腺激素,来自垂体前叶;

(3)性腺激素,来自两性性腺和胎盘等。

2、根据性质不同分为:

(1)多肽蛋白类激素;

(2)类固醇激素;

(3)脂肪酸类

种类

激素名称

来源

主要作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刺激垂体前叶释放(~)FSH和LH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

~甲状腺素TSH、生长素GH、促乳素

促乳素释放激素(PRH)

调节垂体促乳素(PRL)的释放

促乳素释放抑制激素(PRIH)

抑制垂体前叶释放促乳素(PRL)

促卵泡素(FSH)

刺激卵泡生长、精子发生

促黄体素LH、♂称间质细胞雌激素ICSH

刺激排卵促黄体分泌孕酮刺激性腺分泌

促乳素(PRL)促黄体分泌素LTH

促孕酮睾酮分泌刺激乳腺发育泌乳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灵长类)

胎盘膜

类似LH兼有FSH的作用维持黄体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马胎盘

类似FSH兼有LH刺激母马副黄体形成

雄激素(睾酮为主)

卵巢

胎盘

促进副性腺功能,刺激精子、第二性征及性行为,加强合成代谢

雌激素(雌二醇、雌酮)

促♀性行为刺激第二性征、生殖道、乳腺生长、子宫收缩、控制促性腺H的释放刺激骨骼对Ca的吸收,加强合成代谢

孕激素(孕酮为主)

刺激子宫膜分泌,维持妊娠,刺激乳腺泡生长,控制促性腺H的分泌

松弛素

卵巢胎盘

促进子宫颈、耻骨联合和骨盆韧带松弛

前列腺素(PGF2α)

子宫

溶解黄体,促进子宫收缩

其它

催产素(垂体后叶)

促进子宫收缩,促进放乳

生殖激素对雌性动物生殖活动的周期性调控机制

●母畜发情周期实质上就是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交替循环,而卵泡的生长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和退化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条件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的,刺激丘脑下部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前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FSH和少量的促黄体素LH,促进卵泡生长并分泌雌激素。

●雌激素又与FSH发生协同作用,加速了卵泡的生长,LH不断增加,排卵前达LH峰,引起卵泡破裂排卵,出现发情的外部表现,排卵后形成黄体。

黄体分泌孕酮,当孕酮分泌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有负反馈作用,它能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以致卵泡不再发育,母畜也就不发情处于间情期

●经过一定时期子宫内膜产生PGF2α,破坏黄体组织,使黄体逐渐退化萎缩,孕酮分泌量就急剧下降。

●孕酮水平的降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开始减退,随着黄体的完全退化,垂体不再受孕酮的抑制,又开始分泌大量的FSH,于是又刺激卵泡开始发育,雌激素分泌量大增,于是母畜又再发情。

●正常的发情周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四、几种主要RH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应用

GnRH产生于丘脑下部,作用于垂体前叶,使垂体前叶释放FSH、LH。

天然的GnRH不易提取,成本昂贵,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成本低,作用更大。

国内合成的GnRH的类似物主要有LRH-A2(促排卵2号);

LRH-A3(促排卵3号)。

主要用于

1.治疗卵泡囊肿。

2.治疗不孕症,能促使乏情母畜发

3.诱导排卵。

4.提高畜禽受胎率受精率。

5.用于公畜去势: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能使睾丸显著萎缩。

(二)催产素OXT(oxytocin)的应用

●OXT也叫子宫收缩素,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子宫、乳腺。

●作用:

刺激子宫及输卵管肌肉收缩,以利分娩刺激乳腺肌上皮细胞引起放乳。

●主要用于难产和同期分娩。

(三)促性腺激素:

在丘脑释放激素的作用下垂体分泌3种促性腺激素(FSH、LH、LTH)

1.促卵泡素FSH:

刺激卵泡生长和成熟;

刺激公畜精子发生但不能引起排卵和黄体生成,也不能促进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分泌。

2.促黄体素LH:

刺激雌、雄生殖腺(卵巢、睾丸)分泌雌激素或睾丸酮,引起♀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并对♂副性腺的发育和精子的最后成熟起决定性作用。

3.促乳素或促黄体分泌素:

有3种生理作用,①促使乳腺发育和分泌乳汁。

②促使黄体分泌孕酮。

③还可以促进某些母性行为,如禽类的抱窝性等。

(四)性腺激素:

主要来自♂的睾丸和♀的卵巢。

●睾丸分泌雄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孕酮和松弛素。

●这些激素还可由胎盘分泌,肾上腺也有少量分泌如睾酮、孕酮等。

♂也产生少量雌激素,♀也产生少量雄激素。

●主要作用:

维持副性器官的功能性变化和第二性征,♀还要依靠性腺激素来维持怀孕,尤其在怀孕前期更为重要。

1.雄激素:

主要是睾丸酮,来源于睾丸间质细胞,肾上腺皮质部也能分泌少量雄性激素,其生理作用有

●刺激精子发生,延长精子寿命。

●促进♂副性器官的发育和分泌机能。

如前列腺、精液腺、尿道球腺、输精管、阴茎和阴囊等。

●促进♂第二性征的表现,如骨骼肌肉的发育、鸡冠肉垂的生长等。

●促进♂性欲表现。

●抑制垂体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保持体内激素平衡状态。

主要用于治疗♂性欲不强和性机能减退等症状

2.雌激素:

来源卵巢内膜细胞、孕畜胎盘及肾上腺

●促使未成熟♀动物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促使发情期♀表现发情和生殖道的生理变化。

如促使阴道上皮增生,以利交配;

促使子宫道松弛,粘液变稀薄以利交配;

促使输卵管和子宫肌层收缩,以利精卵子运行和妊娠。

●促进乳腺管系统的生长和发育。

●促使耻骨联合松弛,并抑制♀长骨的生长。

●可促使♂睾丸萎缩,附性器官退化,造成不育(化学去势)。

雌激素与孕酮协同对生殖器官起促进效能

3.孕激素:

主要是孕酮,以排卵(妊娠)后黄体分泌为主。

多数家畜中♀怀孕后期的胎盘为重要的孕酮来源。

在自然情况下孕激素和雌激素协同调节♀的生殖活动。

孕激素的作用

●促进子宫粘膜层加厚,腺体弯曲度增加,分泌机能增强,有利于胚胎附植。

●能抑制子宫自发性活动,维持妊娠。

●少量孕酮与雌激素有协同作用,可促使♀发情;

大量孕酮则对雌激素有抗衡作用,可抑制♀发情。

●促使子宫颈粘液变稠形成子宫栓,防止异物侵入,利于保胎。

●孕激素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是控制发情;

防止流产;

治疗卵巢囊肿等

4胎盘激素

1.孕马血促性腺激素(PMSG)

●由马驴斑马子宫分泌,主要存在于孕马血液中,功能与FSH相似,对促进卵泡发育有显著效果。

●同时由于它含有类似LH的成分,对促使排卵和黄体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

●此外对♂有促使精细管发育和性细胞分化的功能。

●在临床上对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机能衰退、长期不发情的♀和生精机能减退的♂使用PMSG处理疗效很好

●此外对发情的牛羊猪用PMSG处理,可引起超数排卵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和LH的作用相似。

主要功能是促进♀性腺发育、性兴奋、促使卵泡成熟、排卵和形成黄体;

对♂有刺激睾丸发育和精子的发生。

(六)前列腺素(PG):

来源于精液、胎盘和子宫。

作用是溶解黄体,引起人工流产,同期发情。

五、RH对♀动物生殖活动的调节

●动物整个生长活动都是受N、H控制的。

生殖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形成一条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条轴使动物的生殖活动按规律有条不紊的进行

1.RH对性成熟的调节:

初情期前,促性腺激素GnRH量少,无卵泡发育,当FSH↑表现发情(初情期),当FSH↑↑卵巢机能才开始正常化,表现有规律发情(性成熟),到体成熟时才可配种。

2.RH对具有季节性繁殖动物的调节:

马驴羊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卵巢机能活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繁殖季节促性腺激素↑,卵巢能产生成熟卵泡并排卵。

非繁殖季节,垂体分泌激素量极低而且活性不强,卵巢就停止活动。

3.RH对发情周期的调节

●下丘脑GnRH→垂体前叶FSH↑+少量LH→卵泡成熟→♀H↑→发情。

●大量的♀H通过下丘脑及垂体的反馈作用抑制FSH的分泌,并促进LH↑,

●当FSH和LH成一定比例时,卵泡破裂排卵→黄体在促乳素PRL(又称促黄体分泌素LTH)→分泌孕酮,

●孕酮和♀H共同作用→黄体(未受精卵),维持黄体→PRL↓并消失→黄体萎缩→孕酮↓→解除了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抑制→FSH↑→开始下一个发情周期。

4.RH对妊娠的调节:

卵子受精植于子宫→黄体+胎盘分泌孕酮↑→抑制发情,维持妊娠→发情周期暂停。

怀孕后期,胎盘能产生大量雌激素,对促进♀生殖器官的增长,适应胎儿及乳腺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5.RH对分娩的调节:

♀分娩前体内孕激素↓,催产素OXT↑,松弛素↑,共同完成分娩。

分娩后促乳素PRL↑,在泌乳高潮PRL对其它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泌乳低潮或停乳时,性腺活动↑。

一、♂家畜的生殖机能

(一)♂家畜性机能的发育

●初情期:

♂初次出现性行为和能够射出精子的时期,是性成熟的开始阶段。

●性成熟:

♂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发育趋于完善,达到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具有完全性行为的时期。

♂性成熟要晚于♀一些。

●初配适龄(体成熟):

♂在达性成熟时,身体仍在继续生长发育,性成熟后或更迟一些,才能开始配种。

过早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降低使用年限。

(二)精子的发生

♂动物在生殖年龄中,精细管上皮总是在进行着细胞的分裂和演化,产生出一批又一批精子,同时生精细胞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更新。

精子形成的系统过程称为精子的发生。

全过程历经三个阶段。

1.精原细胞的分裂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

精原细胞(2n)→初级精母细胞(2n),约需15~17d

2.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形成,约需16~19d

初级精母细胞(2n)→次级精母细胞(n)→精子细胞(n)

3.精子细胞的变形和精子的形成:

精子细胞(n)→精子(n)

约需10-15d。

(一)♀家畜性机能的发育

1.初情期:

指♀动物初次发情和排卵的时期,是性成熟的初级阶段。

2.性成熟:

初情期后,♀动物生殖器官及生殖机能逐渐达到成熟阶段,能够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细胞,并表现出有规律的发情周期。

此时已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但由于♀动物本身生长发育尚未完成,不宜配种,以免影响其本身继续生长发育以及胎儿的初生重。

3.初配适龄:

在生产中考虑动物本身的发育成熟和经济价值,用于繁殖的年龄一般要比性成熟年龄晚一些,把适于开始繁殖时期的年龄叫初配适龄。

以体重达成年体重的70%时可以开始配种。

4.繁殖机能停止期:

卵巢生理机能逐渐停止,不再出现发情与排卵而进入绝情期~。

家养动物在此年龄之前因已失去饲养价值而被淘汰。

(二)卵子的发生与形态结构

1.卵巢结构:

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髓质和卵巢门所构成

2.卵子的发生(经过3个阶段)

⑴卵原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

原始生殖细胞(2n)→卵原细胞(2n)→初级卵母细胞(2n)

⑵卵母细胞的生长

初级卵母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出现透明带

⑶卵母细胞的成熟:

第1次成熟分裂-初级卵母细胞(2n)→次级卵母细胞(n)初情期即将来临。

第2次成熟分裂时间很短,当精子进入这个次级卵母细胞后分裂为1个卵细胞和第一极体,若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第一极体分裂出2个极体。

此时第二次成熟分裂才算完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后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第三节家畜的生殖机能

(三)卵泡的生长与排卵

1.卵泡的生长:

卵泡是由卵母细胞同包绕着它的数个或大量卵泡细胞共同组成的细胞集团。

♀动物一般自胚胎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活动休止开始就已形成原始卵泡。

卵泡的生长贯穿于胚胎期、幼龄期和整个生育期。

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生长阶段先后闭锁退化,因此卵泡的绝对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卵泡的生长从形态上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成熟卵泡

2.排卵:

成熟的卵泡突出卵巢表面直到破裂,卵母细胞和卵泡液及部分卵丘细胞一起排出称为排卵。

⑴哺乳动物的排卵类型:

分自发性排卵和诱发性排卵

⑵排卵时间、数目:

见课本

⑶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成熟卵泡排卵后排卵处形成黄体。

猪牛羊7-10d,马14d达最大。

存在时间长短依卵子是否受精和畜种而定。

受精妊娠的存在时间长、体积大,为妊娠黄体。

未受精的至排卵后14-17d(猪牛马),绵羊12-14d开始退化,这种黄体叫周期性黄体。

(四)发情与发情周期

1.发情:

♀动物到一定年龄,每隔一定时间,卵巢内就有卵泡发育,并逐渐成熟而发生排卵;

♀动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殖器官及行为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精神不安、食欲减退、阴门肿胀、流出黏液、愿意接近♂动物,接受♂或其它♀动物的爬跨,出现这些现象为~。

2.发情周期:

初情期后的♀动物在繁殖季节,生殖器官及性行为会产生周而复始的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直至性机能停止为止。

这种周期性的性活动称为发情周期或性周期各种♀动物正常的发情周期为牛、猪、山羊、马21天,绵羊17天,兔8-16天。

3.发情周期的阶段划分

⑴按卵巢上有无卵泡发育或黄体存在为依据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

⑵按动物的性欲表现和生殖器官变化可将其分为:

发情前期、

发情期、

发情后期

间情期。

4.异常发情:

常见的异常发情有以下5种。

⑴安静发情(暗发情):

是指卵巢上有卵泡成熟且排卵,但是缺乏明显的发情征状,牛羊暗发情多于马猪。

一般多见于产后第一次发情、营养不良、带子母畜等情况。

⑵短促发情:

发情持续期比正常短,若不注意观察常易错过配种机会。

常见于乳牛。

⑶间断发情:

发情时断时续,发情时间延长,常见于早春及营养不良的母畜。

⑷假发情:

分2种情况,一种是未孕母畜,有发情表现,但经触摸卵巢没有卵泡发育,配种也不能受胎。

另一种是孕后有发情表现,触摸卵巢有卵泡发育,但多数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即退化,这种情况应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配种,以免造成流产。

⑸持续发情:

母畜发情时间延长,大大超过正常发情期限。

由于卵泡囊肿或两侧卵泡不能同时发育所致。

一受精指精子进入卵母细胞,二者融合成一个细胞形成合子的过程

(一)精子和卵子在生殖道的运行

1.精子的运行:

指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由射精部位到受精部位的运行过程。

射精部位有子宫射精型和阴道射精型。

●精子运动除靠自身的动力外,还要借助于母畜生殖道的收缩和蠕动以及腔内液体的作用。

●发情前期精子运行较慢,在发情盛期和后期精子运行很快,只需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就可到达受精部位;

间情期精子则不能到达。

2.精子的获能:

精子初进入♀生殖道时是没有受精能力的,必须和母畜生殖道分泌物混合经过一断时间后才能具有受精能力,这一现象称为精子获能。

获能后的精子才具有受精能力。

精子获能所需时间绵羊为1.5h,猪3-6h,兔5-6h,牛十几小时。

3.卵子的运行:

卵子排出后随卵泡液流入输卵管伞,借输卵管内纤毛的颤动、平滑肌的收缩及腔内液体的作用到达受精部位(壶腹),并与壶腹部的液体混合后卵子才具有受精能力。

卵子通过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