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模板19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6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模板19篇.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说课稿模板19篇.docx

说课稿模板19篇

说课稿模板19篇

说课稿模板篇1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的第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是省编年级语文第册第单元中的第篇课文。

它是作家的一篇什么文章.根据该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德育目标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

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

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

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

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步骤: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

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2、讲授新课:

  3、反馈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或练习册,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4、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针对课文标题讨论,理解中心意思,进行最后的.

  5、布置作业:

依据课文练习或练习册来确定2—3点

  六、板书设计:

说课稿模板篇2

情感目标:

经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进取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下头,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到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思维的重要学科。

  教学方式的改变时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把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能完成的尽量让学生完成”,结合本节课的资料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导学生经过感官和思维去观察探索分析概念的构成过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构成本质特征以求学生经过实践深化知识,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段,学生思维本事,观察本事和想象本事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期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必须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突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

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

  1、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俗话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帮忙学生复习旧知识,并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所以我用学生已学的知识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既回顾旧知,又为后面运用知识作好了准备,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着手,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经过抢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了团体荣誉感。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和抽象思维本事。

  3、

(1)类比联想,构成概念

  

(2)引导观察,讨论归纳

  从而顺利突破难点。

  4、随堂训练,巩固提高

  P第4题与第7题

  师生活动: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指两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

这两道练习的题型与例题完全相同,主要是为了经过课堂跟踪反馈,到达巩固提

  高的目的,进一步渗透建模思想。

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5、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方法?

  3、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活动:

学生个体小结,小组归纳,团体补充。

  设计意图:

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用团体的智慧对个人的总结查漏补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6、布置作业

  课本P8(必做)练习册P10(选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资料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7、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资料的总结和反思,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构成清晰的思路。

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记忆新知。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到达最佳状态

  以上就是我所有的说课资料,期望各位评委对本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说课稿模板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程名称是《XX》。

我将分为六个部分来完成说课:

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于XX出版社XX年版XX年级XX科目第XX章第XX单元的第XX节课。

本节课将重点围绕XX教学内容进行。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在XX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会了XX方面的运用技能。

本节课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还将为学生后面章节的XX学习做好了XX铺垫。

因此,本节课在XX方面是一个亮点,具有XX重要关键的特点/作用/价值,在本单元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具体说课可调整)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确定本节课的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XX知识,掌握XX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XX过程,学会XX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XX情感,树立XX态度,培养XX价值观。

  从而,我们可以使目标表述具体、明确、可测,目标相对完整和三维和谐统一,同时符合学生实际,进一步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具体说课可调整到教学过程中)

  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从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情况来看,我把教学重点设定为:

1.2.3.。

教学难点为:

1.2.3.。

而依据教材的逻辑结构,以及本课程的教学体系,本堂课的关键点为:

XX。

  这样,我们在重点处不断引导,在难点处反复点拨,在关键点处着力强调,希望能起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主题突出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完成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

  二、说教法学法(具体说课可调整到教学过程中)

  

(一)教学方法

  根据文章XX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水平,依据设置的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为了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可以采用XX教学方法,通过XX方式,帮助学生掌握XX重点,理解XX难点,抓住XX关键点,从而体会XX,感受XX内容,从而实现我们教学目标。

  

(二)学习方法(具体说课可调整到说学情中)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中(小)学生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时的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已经掌握了XX知识,有一定的XX能力,能够初步XX。

但是在XX知识和XX能力方面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结合学情,让学生通过领悟式、兴趣式、渗透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正如叶圣陶所说:

“教是为了不教”。

  三、说教学手段(具体说课可调整到教学过程中)

  为了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借助XX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XX感情,让其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凯洛夫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的过程,依据学生认识具有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等心理特征,从本课程的性质、此节课的教学目标实际出发,使三维教学目标和谐统一于教学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自主感和创造力,我将教学程序分为5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考虑到此阶段的学生处于少年期(童年期、青年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是此阶段的一个特殊任务),上课伊始,宜采用XX方法,并配以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迁移理论中的正迁移,把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巧妙融入到此节课中,使学生先感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欲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激发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XX学习。

  

(二)自主探索,讲授新课(20-25分钟)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所以讲授是课堂教学主要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教师为了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对XX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安排,此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部分。

设置如下讲授过程:

(1)

(2)(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环节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克服遇到的XX问题,培养学生XX能力。

  (三)深化新知,巩固课程(10-15分钟)

  根据杜威主张的“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为此及时把本节课学到的XX知识,融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另外,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因此,在课堂上通过XX随堂练习和提问,及时复习和巩固,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群体意识的习惯。

  例如:

  注意: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应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回答问题,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在设计XX问题时,尽量控制问题的难度。

另外,练习题中可以适当穿插历年来中(高)考真题。

  (四)及时回忆,课堂小结(2-3分钟)

  在课程即将结束的过程中,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采取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XX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等),并且利用心理学上近因效应,采用XX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要点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梳理XX知识,归纳总结XX,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使XX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五)联系实际,作业布置(1-2分钟)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以及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紧扣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具体、可行、适度的作业:

  例如:

XX.注意:

作业布置完成后,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认真地检查、批改和评定。

  这样的作业布置,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五、说板书设计

  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特点,此板书设计既概况了XX主要内容,又体现了XX特点。

直观形象,条理清晰,调动学生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可辅助XX,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六、说教学反思

  教育家波斯纳提出:

经验+反思=成长。

我通过此次的说课稿,我发现本节课整体上既实现了XX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了XX重难点知识。

  但是发现有XX问题,希望下次教学设计将从以下XX努力,尽可能围绕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比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再次,表示感谢!

说课稿模板篇4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森林音乐会》是根据省信息技术小学实验教材第二册《卡通贝贝手拉手》一课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编的一节课。

这节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图形翻转、旋转训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画图软件操作有了一定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画图软件的难点也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使用画图软件的基础之一。

基于以上原因,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认知,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年龄特点,同时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体验到将学到、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

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

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的操作方法

  难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角度的变化区别

 二、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音乐会学习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即编排座位、整理乐器、制作奖品。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结合画图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性,培养创新精神。

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学法指导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教学时我在创设的三个情境任务中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引导他们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选择可行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任务获取新知。

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

  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教学伊始我利用动画短片导入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出示课件)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召开动物音乐会,有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

瞧!

就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老虎兄弟小虎和小壮也来了。

你们看,他们两兄弟长得有什么特点?

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画时,马上就会发现问题:

这两只小老虎长得一模一样,只是方向正好相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只小老虎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从而引出本课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水平翻转。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一开始就让他们自学本课内容,相对有一定难度。

所以我采用了教师示范演示的教学方法。

借助屏幕广播示范讲解图形的水平翻转,学生练习操作并且屏幕展示学生完成作品。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高了自信心,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在学会“水平翻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垂直翻转。

看了就会记住,做了就会理解。

所以要突破重难点,就应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独立操作。

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自学—尝试”的实践中温故知新。

本环节分两个任务展开:

  任务一:

排座位

  (出示课件)“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调皮的小猴子和小松鼠却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这可急坏了总导演大象伯伯。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帮帮小猴和小松鼠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去”。

学生在操作

  时,会发现小猴子利用水平翻转放不到正确的位置。

这时我提出:

遇到困难怎么办?

引导学生回想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或问老师来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学习垂直翻转。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当学习方法,学会新知。

  任务二:

整理乐器

  (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要根据自己的节目选择不同乐器进行表演。

可他们到乐器库取乐器时却发现:

乐器摆放的一点也不整齐,乱七八糟的。

原来是乐器管理员小熊一时贪玩忘了整理。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熊整理一下乐器吗?

  学生已经掌握了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有了任务一的基础,任务二相对容易操作。

在制作课件时把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使用也加入其中,进一步巩固新知。

课件中特别设计了“吉它”运用所学知识不能一次翻转过来,从而引出本课的难点。

由于学生对角度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我设计了一组课件,(出示课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90°、180°、270°旋转的变化。

学生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答案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在这里我们将会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帮助小熊整理乐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抓住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有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的特点,我设计了“综合实践,探索创新”这一环节,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任务三:

制作奖品

  (音乐会结束了,观众评出了最喜爱歌手,大象伯伯想请同学们帮忙用准备好的树叶拼贴叶画,并从中选出一幅优秀作品奖给获奖者,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吧!

  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也精心做了安排。

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

第三个任务制作奖品主要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通过翻转、旋转树叶拼贴叶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创新展示自我的机会。

将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科学等学科巧妙的结合起来,努力体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

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板书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优势把板书用多媒体软件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展示。

整个板书直观形象,步骤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效果预测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

本课整合了数学、品德与生活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

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说课稿模板篇5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来自()学校(),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年级()册第()单元中的第()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作为中/外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意义非凡。

  2、教材特点:

  《》是()(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在学习《》之前,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学生们懂得了一些(),有助于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实际以及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