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86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校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化学Word文档格式.docx

B.干冰

C.粗盐

D.汽水

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

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

故选项正确;

C、粗盐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D、汽水中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项错误。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药品

B.

连接仪器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

6.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镁条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7.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蒸馏水

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

C.实验的主要步骤为: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

10%=5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5g=45g(合45mL),可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蒸馏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稀释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8.铜能被加工成超薄铜箔,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A.延展性

B.导热性

C.导电性

D.抗腐蚀性

A、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项正确。

B、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不是导热性,故选项错误。

C、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不是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D、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不是抗腐蚀性,故选项错误。

9.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

B.NH3·

H2O

C.Ca(H2PO4)2

D.KCl

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B、NH3·

H2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10.下列食物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食用的是()

A.橘子汁

B.葡萄汁

C.西瓜汁

D.玉米粥

A、橘子汁的pH值为:

3.4~3.8,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A不正确;

B、葡萄汁的pH值为:

3.6-4.5,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B不正确;

C、西瓜汁的pH值为:

5.6~6.1,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C不正确;

D、玉米粥的pH值为:

6.8~8.0,略大于7,呈弱碱性,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可以食用,故D正确。

11.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

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A实验说明锌在氢的前面,B实验说明铜在氢的后面,C实验说明银在铜的后面,D实验说明锌在银的前面,所以由A、B、C就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以不需要的实验是D。

12.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作燃料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溶于水

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和一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都可以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石墨很软,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13.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A、稀有气体、氮气等化学性质不活泼,都可以用作保护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二氧化碳不属于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4.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

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A错误;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D错误。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A、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适量的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N2中的O2不能够将燃着的蜡烛伸入其中,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

(2)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3)铵根离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

(2)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可以表示为

(3)铵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H4+;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表示为CH4。

Al;

NH4+;

CH4。

17.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18-2-8=8。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CD,这是因为A中只有1个电子层,达到2个电子时是一种稳定结构,CD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是一种稳定结构;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这是因为BC核内质子数相等。

(1)35.45。

(2)8。

(3)ACD;

BC。

18.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

(2)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牛肉

B.馒头

C.菠菜

(3)做菜的铁锅常常生锈,铁生锈主要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4)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橡胶。

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1)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低;

(2)牛肉富含蛋白质,馒头富含淀粉,菠菜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和水;

(3)做菜的铁锅常常生锈,铁生锈主要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洗净擦干;

(4)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一般称为“白色污染”,

(1)着火点比煤的低;

(2)C;

(3)氧气和水;

洗净擦干;

(4)合成纤维;

白色污染;

19.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2)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硫化氢和氧气,硫化氢燃烧生成硫和水,即生成物是硫和水,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2H2S+O2

2S+2H2O;

(1)此图说明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2)丁是水,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2:

1;

(1)分子;

(2)水分子;

(3)置换反应;

(4)2:

1。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6分)

20.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水的有关知识回答。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需要使用的净水方法是(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3)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不用蒸馏;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

(4)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有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拖地等(合理答案即可)。

(1)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2↑;

(2)D;

(3)肥皂水;

(4)淘米水浇花。

21.合成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它可以冶炼钢铁、生产二甲醚等。

请根据图示回答。

(注:

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

(1)请写出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3OH)

B.乙二醛(HC2O2)

C.尿素〔CO(NH2)2]

(1)一氧化碳、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所以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3H2+Fe2O3

2Fe+3H2O。

(2)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6O+3O2

2CO2+3H2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的物质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可能含有氮元素,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尿素。

(1)3CO+Fe2O3

2Fe+3CO2或3H2+Fe2O3

2Fe+3H2O.

(2)C2H6O+3O2

2CO2+3H2O.

(3)C。

2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E为氧化物。

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化学式是;

C的一种用途是。

(2)A与D反应的现象是。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盐酸,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C、E为氧化物,B和碳酸那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钠,C是二氧化碳,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的化学式是H2O,C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2)A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3)B→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1)H2O,灭火;

(2)有气泡产生;

(3)2NaOH+CO2=Na2CO3+H2O。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

23.请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探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

当观察到溶液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若实验所用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

(1)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变成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显中性,红色溶液变成了无色,因此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酸碱的反应速率;

(2)①实验结论后,打开弹簧将,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水面以上部分的五分之一,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②若实验中所用红磷不足就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就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由红色变成无色;

加快酸碱的反应速率;

(2)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②偏小;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选用B、C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

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

(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

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因此需要加热;

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铁架台;

(2)2H2O2

2H2O+O2↑;

(3)A;

D;

25.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

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是因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可以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FeCl3。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说明不含有氯化铁。

Ⅲ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时可能盐酸有剩余,故滤液中还可能含有HCl,。

要证明盐酸的存在,根据加入的试剂变成了红色,故滴加的是石蕊试液;

Ⅳ由于盐酸有剩余,故碳酸钙全部反应,故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SiO2。

【猜想验证】ⅠCaCO3+2HCl═CaCl2+H2O+CO2↑;

ⅡFeCl3

ⅢHCl;

石蕊试液

ⅣSiO2

考试高分秘诀是什么?

试试这四个方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生

谁都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之外,更要学会一些考试技巧。

因为一份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不等,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更需要考生运用考试技巧去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考试,这样才能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们总会发现这样有趣的情形:

有的学生能超常发挥,考个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却出现粗心大意的状况,令人惋惜。

有的学生会说这是“运气”的原因,其实更深次的角度来说,这是说明考试准备不足,如知识掌握不扎实或是考试技巧不熟练等,这些正是考前需要调整的重点。

读书学习终究离不开考试,像中考和高考更是重中之重,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下面就推荐一些与考试有关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考试成绩。

一是学会合理定位考试成绩

你能在一份卷子当中考几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知识定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像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如果你没有很大把握一次性完成,就要先学会暂时“放一放”,把那些简单题和中等题先解决,再回过头去解决剩下的难题。

因此,在考试来临之前,每位考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面对考试内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进而应采取什么样的考试方式,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顺利完成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

像压轴题的最后一个小题总是比较难,目的是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但是一般只有4分左右,很多考生都可以把前面两小题都做对,特别是第一小题。

二是认真审题,理清题意

每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会发现很多明明自己会做的题目都解错了,非常可惜。

做错的原因让人既气愤又无奈,如算错、看错、抄错等,其中审题不仔细是大部分的通病。

要想把题目做对,首先就要学会把题目看懂看明白,认真审题这是最基本的学习素养。

像数学考试,就一定要看清楚,如“两圆相切”,就包括外切和内切,缺一不可;

ABC是等腰三角形,就要搞清楚哪两条是腰;

二次函数与坐标轴存在交点,就要分清楚x轴和y轴;

或是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熟悉的题目,绝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熟悉并不代表一模一样。

三是要活用草稿纸

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有些学生一场考试下来,几乎可以不用草稿纸,但最终成绩也并不一定见得有多好。

不过,我们查看这些学生试卷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原来都把试卷当草稿纸,只不过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考试时间是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这没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