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86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人文地理整理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扩散:

(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

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

接触(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是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空间上连续不断,呈“点”状分布;

文化保持原汁原味;

速度快。

4、文化生态学:

在一定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5、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代表人物:

美国索尔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将此称为“文化史层”研究。

7、人地相关论:

(1)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2)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3)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罗可斯比提出的。

(4)生态论是美国巴罗斯提出的。

(5)环境感知论指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

(6)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这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为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该“和谐”的思想。

8、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三原则:

“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

9、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四章

1、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下降:

关键因素是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保健措施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经济因素;

城市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的观念(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2、人口转变理论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

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中间过渡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阶段:

低生率持续、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到达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5)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阶段

3、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

4、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因素表现的两重性特征是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5、人口容量: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三个指向性):

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7、人口迁移:

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8、人口迁移的特点:

(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

(2)、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不断扩大,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9、四大种群:

白色中族群、黄色、黑色、棕色

七个民族:

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

第五章

1、农业起源的理论:

(1)博塞洛普“人口压力论”

(2)海登宴享说

2、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2)传统农业(3)现代农业

3、传统农业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社会农民占大多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不多。

类型:

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4、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主要分布于发达的国家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5、农业文明古国:

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处生产小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农业高产,是旱作的黍粟文明,墨西哥、玛雅、印加生产玉米,是玉米地文明。

6、农业的布局:

小麦,

(1)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

(2)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3)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和热带草原区(4)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水稻,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于20~40N之间的地区。

主要产区在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糖类作物:

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

甜菜广泛种植在40~60N温带地区,世界生产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

饮料作物:

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咖啡

畜牧业,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

(以上是人文地理1~5章的材料整理,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啊!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研究主要方面:

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

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

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

人地关系。

 

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

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

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

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

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

白兰士、白吕纳:

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

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

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

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

《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

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

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

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

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

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

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

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

应用得到了加强。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

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一 

传统方法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

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上述方法论中,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证进行研究,二是注重人地关系的传统研究内容,即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学时)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学时)

文化概念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概念。

我国《周易》中对文化的概念即有阐述:

以文化教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的定义。

西方到了19世纪文化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二 

文化结构*

关于文化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

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制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学时)

一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2、文化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学时)*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形式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1、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

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

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景观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学时)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

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4学时)

人口分布(2学时)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一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术密度(亦称粗密度)。

此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法国地理学家还提出了比较密度的概念。

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田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

~60°

之间的区域。

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

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

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

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

第二个是南亚;

第三个是欧洲;

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

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三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

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

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体。

5.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活动方式。

4.交通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人口移动(2学时)

一概述

(一)概念

对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

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为广泛的人口移动(populationmovement)概念。

(二)重要性

人口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人口移动的形式、动机多种多样。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有史以来,不仅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扩大,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在扩大。

1.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一般又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

2.国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

其形式有三种,即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和城市间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在加强。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7条迁移法则(包括几个空间取向)。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

居住历史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

它记录了个人或一群人在其一生或两地间迁移时间内的居住地点。

2.随机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与居住史分析并行的是日益增多的地理学家,他们更多地涉足用更综合性和预测性的方法研究时间和迁移。

随机方法主要关注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

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

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4学时)

人口增长过程(1学时)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

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

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

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

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

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

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

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

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

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

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

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

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

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人口转变模式(1学时)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