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93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4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课荷塘月色文档格式.docx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你能举几例么?

秋是多彩多姿的!

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

二、明确目标:

见上

三、探究文本

(一)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配乐朗读,感知文本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那种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轻声地朗读课文,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1、作者在文中写了北国之秋之外还写了什么?

(“南国之秋”。

2、作者分别用哪些文字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征?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

慢、润、淡

3、在这里,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

4、这种南北国之秋的对比还体现在哪一节?

在课文的第13节,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再次进行了对比,就象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北国的秋天是那样空旷,博大,深远,玩味不尽,咀嚼不够。

为什么作者会对北国之秋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3—11节(3段牵牛花,4段槐树,5段秋蝉,6—10段秋雨,11段果树。

(三)研读文本

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

下面请同学读3-11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请大家随朗诵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

1.观秋色

师:

现在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明确: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冷色。

  师:

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

蓝色,宁静、深远;

白色,素雅、纯静。

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

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

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得久吗?

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2.听秋声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

为什么?

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

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

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

孤独、痛苦。

3.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

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当代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这样抒情:

 

秋天象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我们来看看,《故都的秋》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或者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可是,作者很少提及,如金碧辉煌的故宫,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等更是只字不提,偏偏选取那些灰暗的景物,这是为什么?

联系背景分析。

这和作者经历有关。

他喜欢这样的景物,因为与他心情相合。

(幻灯)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作者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去观景和感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文中只有冷清的秋色,寂寞的秋声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

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昧,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来麻醉自己的灵魂;

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

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一腔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四.走出文本,迁移训练

练习:

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并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

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

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

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参考:

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

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

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五、作业

1.仿照《故都的秋》写一篇作文《的秋》,800字。

2.想一想,本文除了从声、色的角度来写秋味,还从哪些角度写了秋味?

第3课囚绿记

1、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巴金赞美的作家是谁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吧!

2、绿色是自然之色,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绿的踪影。

看到一株小草,我们就会想到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旺盛生命力;

看到一束橄榄枝,我们就会想到它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望见一棵青松,我们又会想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韧与挺拔。

今天我们也来欣赏一种绿,是现代散文家陆蠡在烽烟四起,民族危亡的时刻写下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囚绿记》教案

教学重点:

1、理清感情线索,引导学生品味个性化语言,获得审美享受;

2、在合作交流当中,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和探究的习惯。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咀嚼描写绿色的重要语句,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的歌颂,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一)导入新课

绿是大自然最本原的色彩之一,在视觉上它给人美感,在心理上它使人愉悦安静,它是一种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所以一般人们会都喜欢绿。

中国古代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大家能背几句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这些绿牵出无限诗情,唱响了一曲曲绿色生命的赞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篇美文《囚绿记》,看看在烽火四逼的抗日救国年代,作者是如何用一株普通的常春藤,照亮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灵的。

(二)整体感知,走近那抹绿。

1、学生个性化朗读,读完后教师由题入文。

提问:

文章题目是《囚绿记》,哪几段具体写“囚绿”?

个性化朗读指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大声读,夸张读,配乐读,对比读。

此环节目要避免齐声朗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美读,初品文本的语言之美,初悟文章的感情。

2、合作探究:

理清文章思路,以文带文,想想作者在“囚绿”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写了什么?

用“×

绿”这种双音节词语,概括内容。

见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

(三)感受意象,走进那抹绿。

1、教师设问:

请同学们划出文章关于“绿”的抒情、议论的句子,同桌合作分析,看看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与心态。

第一组句子: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绿色的热爱,绿色是生命和希望,能给作者带来慰安与快乐。

绿色是爱与幸福的象征,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美好年华。

第二组句子: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

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作者向我们明示,自己疲累、孤独、困倦、不快、抑郁。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绿藤形象与作者形象的有机融合,在引导学生理解“绿藤”的象征意义之后,着力把握作者融入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心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形与神的完美统一。

到底是什么让作者觉得孤独和抑郁呢?

学生抓住文本,找到一句体现当时写作背景的十分重要的话: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由表及里探求,追溯作者心路历程,给学生散文阅读“知人论世”的探究提示。

(四)认识陆蠡,评价那抹绿。

通过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知人论世,由文入题(主题)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可能!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

刑审数月,最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本文写于抗战爆发之后,写于已成为“孤岛”的上海。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作者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起来,这使作者感到孤独,但作者并不屈服于黑暗,而是强烈地追求着光明。

文章叙述的是卢沟桥事变前夕,作者只身在北平的一段生活。

文中那不服于黑暗的常春藤可以说既是作者的化身,也是广大抗日民众不屈精神的化身。

课文既然划分为见绿、赏绿、囚绿、释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

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

“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迹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兴侵略我国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被囚的绿枝始终向望着窗外,文中被“囚”上海孤岛的作者是否有类似的心理,试找出来,想想那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本文在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这个结尾颇具匠心。

“得重和它们见面”的“得”含有意志上的必要之意,表达了驱除日本、回到古都的坚定信念。

结尾属于“豹尾”,是作者对未来的愿望与憧憬,也让当时的中国人从中看到了抗日必胜的曙光。

散文的结尾常被人忽略,该环节的设问,意在引导学生认识陆蠡内在精神的更高境界——对国家挚爱之情突出表现在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上。

(五)情感仿写,拓展那抹绿。

1、阅读设问:

本文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物我交融”,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文中绿藤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让作者得到启示、受到鼓舞,给处于亡国之秋的中国人以鼓舞和激励、信心和希望。

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该篇散文“物我交融”的写作特色。

2、让学生模仿文中口吻,设想自己就是那位后来被囚禁在敌人黑暗的牢房的作者,或者自己就是汶川大地震中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的学生,代替他们对北平的绿友说一段话,要求使用赋物以情的手法,字数100左右。

学生当场写,把写得好的拿来共赏。

教师最后也给出一段话,让学生齐读: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

我们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五、课后作业

拓展那抹绿,能力迁移。

本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自己的情感与想像,描述一种景物(可以是石缝间的蒲公英,砖墙角的小瓜苗,悬崖峭壁上的松树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以“囚记”为题,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第4课《诗经》两首

二、导语集萃

1、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面对遥远的过去,我们总有这样一种好奇心:

想知道我们的祖先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劳作,战争来临时他们是如何面对,和平安适时又是如何把酒言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诗经》两首,穿越遥远的时空,走近他们的身边,聆听他们的心声。

2、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一起来感受《氓》中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今天,我们回到诗歌源头《诗经》,去那里寻找那份最初的乡愁。

《氓》

《采薇》

《氓》教学设计

积累文言词语、成语,了解诗经六艺,掌握比兴用法。

学会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理解诗中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正确评价诗中的主人公。

叙事诗的情节,主人公形象的把握。

鉴赏《诗经》的艺术之美。

一、导入

《诗经》是东方美学的一条大河,她穿越浩浩时空流淌至今。

处于这条大河下游的我们,接受她的哺育,感受她的芬芳,实在是幸运之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叙事诗《氓》中,去寻找她的美,发现她的美,更有价值的是去鉴赏她的美。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三、指导诵读

1、听教师配乐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二二节拍)与情感基调。

2、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四、利用注释读懂诗句,整体感知。

(一)、重点字词(见“积累整合”)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二)、概括诗歌情节,整体把握内容。

(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 

恋爱 

婚变 

决绝(板书)

女主人公经历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三个过程,她的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恋人到妻子,再到弃妇。

五、自主 

合作 

探究

1.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

急噪 

任性 

姑娘:

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2.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

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

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⑶集体朗读这部分。

3.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⑴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

悔恨但不哀伤。

⑵提问:

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

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4.从文中可以看出年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

勤劳 

善良 

坚强 

六、自主 

探究

(一)合作探究:

完美女人与永恒悲剧

1、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

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2、朱熹曾就此诗的内容说过:

“此淫妇为人所弃,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探究一:

《卫风·

氓》中的女子形象

探究二:

这一桩婚姻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讨论分析

1、女主人是如何充当自己三种社会角色的?

作为恋人的她浪漫,多情、温柔

作为妻子的她贤慧、勤劳、善良

成为弃妇的她自尊、自爱、自强(或:

刚烈、清醒)

2、面对爱情走向婚姻,她是否具有理性?

3、氓的婚前婚后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婚 

“氓之蚩蚩”

前 

“信誓旦旦”――心情急切、热烈

“二三其德”

后 

“至于暴矣”――用情不专、暴虐,没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