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9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x

云南省红河州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

12月18日9∶00—11∶30】

红河州2021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Sb−122La−139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蛋白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各由21个和3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共49个肽键

B.蛋白质既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也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C.高温会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使其更容易被消化,同时蛋白质溶于NaCl溶液中也会造

成生物活性的丧失

D.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只有2个tRNA结合位点

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纺锤丝的牵引着丝点发生分裂

B.无丝分裂过程中并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及DNA的合成

C.所有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D.抑制癌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可减缓细胞分裂

3.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

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关于育种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诱变育种,育种过程中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

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8/36

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常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筛选F1植株类型

4.下列关于进化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①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③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④“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较多的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⑤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⑥有性生殖的出现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动物激素发现历程中沃泰默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胃酸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是十分顽

固的神经反射

C.生长素通过催化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促进个体生长发育

D.神经递质、葡萄糖、抗体、氧气、HPO4-2均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高的种群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一定多

B.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C.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陆地环境中的群落都能演替成森林群落

7.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古代制取下列药物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本草图经》:

制取“铁华粉”(醋酸亚铁)

以铁拍做段片,置醋糟中,积久衣生……

B

《通玄秘术》:

制取“华盖丹”(醋酸铅)

以铁筋穿作窍,以绳子穿之;用净瓷瓮子盛米醋1斗,将铅片子悬排于瓮子口……

C

《本草蒙筌》:

制取“灵砂”(硫化汞)

水银一两,硫黄六铢,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炉抽之……

D

《本草纲目》:

制取“玄明粉”(Na2SO4)

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自成轻飘白粉也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mol/L的CH3COONH4溶液中CH3COO-与NH4+数目均为0.1NA

B.CaC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1

C.100mL12mol·L-1浓硝酸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D.0.5mol雄黄(As4S4),结构为含有NA个S—S键

9.A、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满足2Y=X-W,W存在5原子核10电子的氢化物分子,X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常温下,0.01mol∙L-1YAZX4溶液的pH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W>X>Y>Z>AB.氢化物的沸点:

X>W

C.YAZX4是共价化合物,水溶液显酸性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Z>W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关限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中:

K+、Na+、Fe2+、NO3-、Cl-

B.中性溶液中:

K+、Fe3+、Cl-、CO32-、HCO3-

C.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

K+、AlO2-、CO32-、Na+、Cl-

D.pH=13的溶液中:

AlO2-、Cl-、HCO3-、SO42-

11.下列有关实验,对应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

平衡:

I3-

I2+I-

B

在0.1mol/LMg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蓝色沉淀生成

Ksp[Cu(OH)2]小于

Ksp[Mg(OH)2]

C

将铜粉放入稀硫酸容液中并不断通入O2,再在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

铜粉快速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形成Fe-Cu原电池,

加快反应速率

D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

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CH3CH2Br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水解

12.已知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是以缓慢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9N4O7

B.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2molNaOH

C.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只能发生消去、加成、取代反应

D.该物质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3.已知:

某二元酸H2XO4在水中电离分两步:

H2XO4=H++HXO4-,HXO4-

H++XO42-。

常温下,在20.00mL0.01mol•L-1NaHXO4溶液中滴加cmol•L-1NaOH溶液,溶液温度与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w=10-12时,该NaOH溶液的pH=12

B.F点存在:

c(OH-)+c(HXO4-)+2c(XO42-)=0.005mol/L

C.对应曲线上F、G之间的某一点,溶液中存在:

c(Na+)>c(XO42-)=c(OH-)>c(HXO4-)>c(H+)

D.E点溶液中2c(Na+)=3c(H2XO4)+3c(HXO4-)+3c(XO42-)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式,

其中()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C.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D.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15.如图所示,轻杆AC垂直插入竖直墙内并固定,另一端装一光滑定滑轮,绳子BCD跨过轻滑轮挂着一重为G的物体,绳子B端固定在墙上,BC与墙之间的夹角为θ。

若把绳子B端向上移动少许,则()

A.绳子的拉力减小

B.绳子的拉力增大

C.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增大

D.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减小

16.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当运动的速度为10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恒力,在此恒力的作用下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m/s2)()

A.恒力的大小为6N

B.前4s内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J

C.前6s内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24N·s

D.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17.如图所示,AB是斜坡,BC是水平面,从斜坡顶端A以不同初速度v向左水平抛出同一小球,当初速度为v0时,小球恰好落到坡底B。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小球落地(不再弹起)前瞬间重力瞬时功率P随v变化关系的是()

 

ABCD

18.2020年11月24日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探月新母港——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接下来嫦娥五号在完成38万公里的跋涉后,将在月球表面落下一个崭新的脚印,完成一系列实验并采集月壤后,再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假如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小球回到出发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月球的质量为

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获得

的速度就可能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D.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周期为

19.电荷量不等的两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坐标为-3L和3L的两点处,其中坐标为-3L处的点电荷带电量的绝对值为Q,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的电势ψ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x=L处的电势最低,x轴上M、N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L和2L,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电荷一定均为正电荷

B.原点O处的场强大小为

C.正检验电荷在原点O处受到向左的电场力

D.负检验电荷由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20.某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

消耗的功率为

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则()

A.

消耗的功率变为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

D.通过

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2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竖直匀强磁场区域,磁场宽度均为L。

一个边长为L、电阻为R的单匝正方形金属线框,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垂直磁场方向运动,从如图实线位置Ⅰ进入磁场开始到线框运动到分别有一半面积在两个磁场中的位置Ⅱ时,线框的速度始终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位置Ⅱ时外力F为

B.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C.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

D.在位置Ⅱ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h的测量B.H的测量

C.L的测量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表头的电阻。

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表头G1,内阻r1约为300Ω,量程5.0mA;

B.灵敏电

流计G2,内阻r2=300Ω,量程1.0mA;

C.定值电阻R=1200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

F.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不计;

G.开关S,导线若干。

(1)在如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将导线补充完整;

(2)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动至________(填“a”或“b”)端;

(3)实验中某次待测表头G1的示数如图3所示,示数为________mA;

(4)该同学多次移动滑片P,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

已知图线的斜率k=0.18,则待测表头内阻r1=________Ω;

(5)该同学接入电阻R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

光滑圆弧轨道,其末端与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平滑连接。

一质量为m的小球P从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在圆弧轨道末端与质量为2

m的静止小球Q发生对心碰撞。

小球P、Q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假设小球P、Q间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求:

(1)碰撞后瞬间小球P对圆弧轨道末端的压力大小;

(2)小球P、Q均停止运动后,二者之间的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Ⅰ,第三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Ⅱ,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第四象限内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且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内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的A点(0,-R)沿x轴负方向射入第三象限,随后从C点垂直于x轴进入第二象限,然后从y轴上D点沿与y轴成45°角的方向离开电场,在磁场Ⅰ中运动一段时间后,从x轴上F点进入第四象限,恰好又能从A点垂直y轴射入磁场Ⅱ,以后做周期性运动。

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磁场Ⅰ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

(3)粒子的运动周期T。

 

26.(14分)过氧化钙遇水具有放氧的特性,且本身无毒,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Ⅰ.过氧化钙制备方法很多。

(1)制备方法一:

将CaCl2溶于水中,在搅拌下加入H2O2,再通入氨气进行反应可制备

CaO2·8H2O,其化学方程式为

在碱性环境下制取CaO2·8H2O的装置如下:

 

①X仪器的名称为

②乙中沉淀反应时常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其可能的原因分析:

其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的产率;其二:

③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8H2O。

检验CaO2·8H2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2)制备方法二:

利用反应Ca(s)+O2(g)

CaO2(s),在纯氧条件下制取CaO2,实验室模拟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中橡胶管的作用为

②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模拟实验室制备CaO2,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

(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Ⅱ.水产运输中常向水中加一定量CaO2·8H2O增加溶氧量(DO),水中溶氧量(DO)是用每升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来表示,其测定步骤及原理如下:

a.固氧:

碱性下,O2将Mn2+氧化为MnO(OH)2:

2Mn2++O2+4OH−=2MnO(OH)2↓;

b.氧化:

酸性下,MnO(OH)2将I−氧化为I2;

c.滴定: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向100.00mL水中加一定量CaO2·8H2O,取此水样50.00mL,按上述方法测定水中溶氧量(DO),消耗0.02mol·L−1Na2S2O3标准溶液15.00mL。

(1)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指示剂是;

(2)请写出步骤b中的离子方程式;

(3)该水样中的溶氧量(DO)为mg·L−1(忽略体积变化)。

27.(15分)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少量金属铁、镁、铝、锌、铜的化合物等杂质。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还含有硅、铝的氧化物等杂质。

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碳酸锰并回收硫酸铵,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金属离子从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Al3+

Cu2+

Mn2+

开始沉淀pH

7.5

2.7

4.1

5.9

8.8

完全沉淀pH

9.5

3.7

5.4

6.9

10.8

(1)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2)浸取完成后,取浸取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浸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几种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H2O2>Cl2>MnO2>Fe3+,则氧化剂X宜选择_______(填字母)

A.(NH4)2S2O8B.MnO2C.H2O2D.Cl2

(4)为确保Cu2+沉淀完全调节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

(5)“滤渣2”的主要成分化学式是、

(6)采用“50℃碳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0℃碳化”过程中,不用碳酸钠溶液替代NH4HCO3溶液,可能的原因是:

(7)碳酸锰是制造电信器材软磁铁氧体,制造其他锰盐的原料。

溶于稀无机酸,不溶于水和乙醇,MnCO3溶于稀无机酸,其实质是溶解平衡的移动。

若工业流程中用稀盐酸酸浸,浸出液中c(Mn2+)=10-1mol/L,则c(CO32-)在浸出液中的最大浓度为

mol/L[Ksp(MnCO3)=1.8×10-11]

28.(14分)人类过多地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致使地球气温上升。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以CO2为基本原料可合成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1=−122.6kJ·mol−1

②CH3OCH3(g)+H2O(g)=2CH3OH(g)ΔH2=+23.4kJ·mol−1

则用CO2(g)与H2(g)反应合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③

(2)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按照

投料,发生反应③,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知,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是:

减小压强,CO2的转化率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温度为265℃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MPa-2(K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②一定温度下,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2O,同时消耗3molH2

(3)将一定量的CO2(g)与H2(g)混合气体通入某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3OH(g),不同压强下,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一所示。

则A、C、D三点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KA、KC、KD表示),E点变为C点的措施是。

 

 

(4)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4Na+3CO2

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放电时产生的Na2CO3固体贮

存于碳纳米管中)。

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时,碳纳米管连接直流电源的极,电解质溶液中Na+从极区向极区移动。

29.(10分)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其中字母A、B、C、D代表细胞结构,序号表示物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  ,图中[H]代表的物质是   。

(2)图中C、D过程属于(“放能”或“吸能”)反应,合成的ATP彻底水解能形成

 种小分子物质。

(3)细胞中众多的化学反应都依赖于酶的催化,那么酶的概念是。

(4)若每小时图中B处二氧化碳的固定量为15mol,D处二氧化碳的生成量为12mol,则图中①每小时的生成量为mol。

30.(9分)如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其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指,包括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图中a是细胞。

在①过程中,a细胞发挥的作用是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

(3)图中除细胞(填字母)外,其它免疫细胞对抗原都具有识别作用。

(4)细胞abcde含的基因都相同,只有细胞e能分泌抗体的根本原因是  。

(5)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一种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指 。

31.(9分)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

 

(1)在该草场生态系统组成中,上图没有涉及到的生物成分是。

其中蛇和鹰属于关系。

(2)当草场返青时,“绿色”为兔等草食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鹰靠敏锐的视力去捕杀兔子,兔子也能根据声音或行为特征逃避鹰的猎杀。

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

(4)能量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的,其原因一方面是: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另一个方面:

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是不能被生物群落,因此无法循环。

32.(11分)某种两性花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H、h,R、r)控制,基因组成与花的颜色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组成

H_RR

H_Rr

其余基因组成

花的颜色

红色

粉红色

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两对基因在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