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04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下载.docx

(2)专业设置

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及办学条件,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及专业布局的规划,采取调整专业或申报新专业相结合的“有进有退”的专业建设机制,在调整个别专业招生规模和控制整体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每年积极申报1-2个新专业,同时对个别传统专业采取隔年招生的政策,不断实现专业调整和专业群建设。

目前,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工、管、农、艺等7个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门类多元、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见表1)。

2013年,学院新增设置了软件工程专业,于2014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

表1: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专业设置表

截止:

2013年12月31日

序号

系别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1

经济系

经济统计学

020102

四年

经济学

2

金融学

020301K

3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4

外语系

英语

050201

文学

5

日语

050207

6

计算机科学系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工学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8

网络工程

080903

9

会计系

会计学

120203K

管理学

10

财务管理

120204

11

管理系

工商管理

120201K

12

人力资源管理

120206

13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14

物流管理

120601

15

农村区域发展

120302

16

旅游管理

120901K

17

人文艺术系

广告学

050303

18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艺术学

19

环境设计

130503

20

产品设计

130504

21

法学

030101K

22

园林

090502

农学

23

城乡规划

082802

(三)招生及生源质量

2013年,我院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2520人,其中福建省省内计划生源2330人,占招生数92.46%,云南、河北、安徽、内蒙古、湖南、江苏等13个省市生源190人,占招生计划数7.54%。

2013年文理科投档线均高出本二批控制线,文科平均分高出省定线13分,理科平均分高出省定线7分。

近年来,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东方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生源质量也在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就读东方学院。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

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外聘与专职相结合,着重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教学型特点高校办学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2013年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外聘教师9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65人,生师比17.5:

1。

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66人,占总数的34.8%,中级职称167人,占总数的35%;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71人,其中博士学位50人,硕士学位221人,占专任教师56.8%。

2、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人才引进和鼓励教职工参与继续教育等两个渠道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招贤纳士,吸引一批国内重点大学或具有留学背景的硕士毕业生来我校任教,2013年学院共引进新教师35人;

另一方面,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

(二)教学条件

1、教学用房

截止目前,全院拥有教学行政用房98083平方米,生均10.6平方米,永泰新校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预计到2015年9月完成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2、图书馆

图书馆是辅助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学生提高学识的重要场所。

东方学院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49.92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合计64.9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72册,各类期刊杂志390余种,报纸种类73种,中文期刊数据库和随机光盘数据库各1个,电子阅览室和过刊阅览室各1个。

同时,我院还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了共享图书资源的协议,可以实现相关图书资源的共享。

3、校园网络建设

校园网作为学院教学和管理的重要信息化平台,是内部管理信息化与对外交流的窗口。

学院成立了网络中心,由专人负责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2013年又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升级,配置了专门的服务器,进一步完善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服务平台,建立了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的网络平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4、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加强了公共及专业实验室建设,目前拥有ERP手工实训室、金融模拟实验室、模拟法庭、电子电工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客房模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20个,2013年加大了实验室经费投入,学院投入100多万新建了软件工程实验室,进一步满足了各类教学实验的需求,此外,我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受教育厅获批为“十二五”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是课堂的延伸,学院先后与泉州悦华酒店、福州合立律师事务所、福州香格里拉酒店等15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关系,2013年度,我院与泉州悦华酒店的实践教学基地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院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科学规划、树立品牌、持续发展”的原则,自2009年开始,学院每年规划申报一个新专业,对个别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采取隔年招生或减少招生规模的措施,逐步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目前,我院旅游管理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3年度,学院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

(二)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中,学院自2009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至今已有《宏观经济学》、《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大学英语》、《高级英语》等五门省级精品课程,还建设了《饭店管理》、《数字逻辑》、《初级阅读》、《预算会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管理学原理》等六门校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的管理。

(3)教材建设

学院对教材选用采取“适用、选优、更新”的原则,严格按照教材遴选的有关规定开展选用工作,尽量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规划类等权威教材,优先选用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鼓励教师自编或参编教材,目前,我院教师累计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教辅资料)23本,其中2013年主编或参编教材6本。

(4)教学改革

1、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通过调整学时学分,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学时数减少,实践类课程学时数增加,公共选修课部分增加职业资格类选修课程,推动“双证书”制度教学改革。

2、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实行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免修制度,在校期间参加CET4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大学英语》课程,其之后各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为80分,其中优秀者(成绩在550分以上)《大学英语》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为90分。

英语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强化了口语训练,大一入学安排60个学时进行口语训练,由外教进行授课。

3、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学院立足转型的发展契机,不断提升办学内涵,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依托教学改革项目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2013年,我院获批福建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项,专职教师累计发表各类教学改革论文二十余篇。

另外,《VISUALFOXPRO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ERP企业模拟沙盘经营”与“商业策划与分析”:

独立学院商科实践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三方共赢”—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等三项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了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东方学院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观念,完善“三级设置,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构筑质量监控防线,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建立“三段式”教学检查制度。

实行日常教学质量的监控常态化管理,教务处每日组织人员对教学秩序进行检查,每学期开展期初、期中和期末三段式教学专项检查,期初主要检查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期中主要检查教师教学的执行情况和开展评教活动,期末重点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及考核情况。

2、完善听课评教和教学督导制度。

2013年,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听课评教制度的建设,要求新入职的教师第一年每个学期必须听课72节,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8节,助教每学期听课12节,院领导及行政人员至少4节。

建立以院长为组长,系主任及老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年轻教师开展教学。

3、修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13年对原有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在原有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违纪行为的认定,更加明确到了事故情节轻重程度及处理条款,也完善了申诉制度。

4、建立期末考试与论文抽查制度。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求各系、教研室对期末课程评价进行检查和监控,建立标准、完善的试卷库,加强考试管理工作,2013年,教务处特别制定了《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成绩管理规定(试行)》和《关于规范专职教师监考工作的相关规定(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文件;

同时,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和严格的查重制度。

五、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院于每学期期中都会组织学生参与评教活动,对教室的课程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012-2013学年学生对教室课堂的教学质量测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看,任课教师优秀率达62%,一般满意达32%,不满意的有6%左右,总体效果良好,学生学习满意度较高。

(2)毕业与就业情况

我院2013届毕业生共有2108人,首次可以授予学士学位人数为1897人,学位授予率为90%,因记过处分不能授予学士学位7人,因规定学分未修满、毕业论文未完成的175人待定授予学士学位。

截止2013年9月,我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04%,13人考取了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9人参军入伍,45人考入选聘生。

(三)课外活动获奖情况

课外科技活动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载体。

2013年,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

啦啦操代表队在2013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州站)荣获二等奖;

学院ERP代表队在第九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福建赛区获得二等奖;

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福建赛区总决赛季军;

学生获得第四届福州榕城现场文学原创大赛二等奖;

外语系学生荣获第三届榕城高校原创文学朗诵大赛“十佳赛手”荣誉称号。

此外,2013年,我院学生申请获批了20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六、特色发展

(1)引入职业教育“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院今后的转型发展做准备,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我院引入“1+N”培养模式,即:

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需取得至少一本以上的职业资格类证书。

借鉴高职教育的培养体制,同时又兼顾到理论学习,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继续实施“三全教育”,培养应用型服务类人才

学院始终以“全员、全人、全境”的“三全”教育为育人理念,围绕着“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党建工作、教学服务等工作,通过发挥环境育人优势,集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力量来共同培养学生,使得学生成长成才,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继续加强财经类和旅游管理等品牌专业建设,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继续执行和探索“三上三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的金融服务和旅游类服务人才。

七、存在不足与改进办法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办学的基础保证,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发展的关键。

由于办学体制有别于公立校,教师没有“事业编制”导致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流失大,导致师资队伍难以稳定,尤其是今后要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需要更多“双师型”教师,我院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教学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规范,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需要提升。

教学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三级设置、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职责,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各个部门的权责还需进一步明确,整体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今后将加强管理队伍的培训,鼓励管理人员通过进修学习、参加教学管理研讨会等形式提升管理水平。

(三)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作为一所独立学院,科研和教学改革起步都比较迟,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还处在层次较低、水平较低的层面上,教学改革项目数量较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项目几乎只是停留在省级一般的科研水平上,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都比较少,因此,下一步学院将加强科研经费投入,通过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等措施积极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力争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取得突破。

总之,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作为一所新兴的民办高校,学院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母体高校福建农林大学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向前迈进,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今后,学院将继续围绕提升办学内涵,不断加强办学基本条件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升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以转型转设为契机,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