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1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docx

毕业设计垃圾电厂资料第02章总图运输设计说明

第二章厂区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说明

2.1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988年;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994年;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

2.2厂址概况

2.2.1厂区地理位置

徐州垃圾焚烧发电厂选择建于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厂址北靠大黄山镇可恋庄村,距不牢河南岸约1.2km;厂南即为徐贾公路;厂西为京福高速公路,距入口约2km;厂东为农田。

物流运输十分便捷。

2.2.2厂区地形地貌

场地区域地貌类型以低山、剥蚀残丘及冲击平原为主。

周围有荆山、小黄山、孤山、青龙山等低山、丘陵分布。

场地区内为单一的黄泛冲击平原地貌,地势开阔,地形平坦,自然地面高程33—34m。

场地为农田。

2.2.3厂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铜山县东北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场地基地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岩与砂石,上覆不厚(约1m)的第四纪冲积层(砂质粘土、粘土),地质条件好,无地下水影响,容许承载力很大;具体以地勘结果为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内20m以浅可能液化土层为层2、层3粉土,按液化判别最大深度20m,地下水位0.00m,计算判别得:

层2及层3粉土为不液化涂层。

建筑地段划分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场地勘查深度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7层,各岩土层描述及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层1耕土:

杂色,主要成分为粉土,含植物根系。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20-0.70m,平均0.33m;层底标高:

-0.40-33.56m,平均31.57m;层底埋深0.20-0.70m,平均0.33m。

层2粉土:

灰黄色,湿,稍密~中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压缩性,局部夹少量粘性土薄层。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50-1.50m,平均0.88m;层底标高:

-1.20-32.88m,平均30.69m;层底埋深:

0.80-1.90m,平均1.21m。

层3粉土:

灰黄色,湿,中密~密实,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压缩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30-3.00m,平均2.21m,层底标高-4.00-30.99m,平均28.48m;层底埋深:

2.70-4.00m,平均3.42m。

层4粘土:

灰黄色,灰褐色,可塑,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高压缩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40-1.80m,平均0.95m,层底标高-4.90-30.01m,平均27.53m;层底埋深:

3.50-5.30m,平均4.37m。

层5粉土:

黄褐色,硬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中压缩性。

含较多砂姜及少量铁锰结核。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60-3.60m,平均1.64m,层底标高-6.80-29.12m,平均25.51m;层底埋深:

4.60-7.80m,平均5.95m。

层6强风化泥岩:

灰黄色,灰白色,泥质结构,块状结构,风化强烈,呈粘土状。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80-9.70m,平均3.95m,层底标高-14.50-27.94m,平均20.97m;层底埋深:

5.60-15.50m,平均9.57m。

层7石灰岩:

青灰色,局部褐红色,细晶结构,薄层-中厚层构造,岩石面处较破碎,中等风化-微风化,向下较完整,岩溶发育程度弱,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级。

分布于场区西北部、东南部,该层未穿透。

(2)地表水系、水文地质

徐州市以废黄河为分水岭,废黄河以北属沂沭泗流域,废黄河以南属濉安河水系。

沂沭泗流域又分为沂河、沭河、泗运河三大水系,并由京杭大运河和徐洪河与淮河流域相连。

该项目区位于泗运河水系,泗运河水系由泗河、京杭大运河和南四湖组成。

南四湖是南阳、独山、昭阳及微山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1960年在中部湖面较窄处建成二级坝枢纽,分成上级湖与下级湖,上级湖为昭阳湖,下级湖为微山湖。

南四湖洪水主要有韩庄闸、伊家河闸、蔺家坝闸三个出口,分别通过韩庄运河、伊家河和不牢河泄入中运河,经骆马湖调蓄,大部分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小部分洪水可沿中运河南下。

不牢河自南四湖南端的蔺家坝闸,经徐州市北郊、解台闸,于贾汪区汴塘流入邳州市,过刘山闸,于邳州市大王庙汇入中运河,全长72km,其中取水河段全长26km,控制流域面积702km2,在此区间纳入的主要支流右岸有顺堤河、桃园河、柳新河、丁万河、荆马河、荆山引河,左岸有老不牢河、青黄引河、屯头河等。

取水河段是1959~1961年的不牢河与北房亭河截弯取直和部分平地开挖而成。

1983年交通部在结合江水北调工程时,又按二级航道标准对该河段进行了开挖整治,形成目前的河道状态。

设计河道底宽60m,河底高程27.00m(废黄河口基面,下同),堤顶高程均在36m以上,堤顶宽10m,边坡1:

3。

当蔺家坝闸泄洪流量达500m3/s,两岸堤防可以达到不出险情。

不牢河是南四湖的排洪河道之一,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骨干输水河道。

自80年代京杭大运河九级翻水站陆续建成投入运行以来,解台站平均每年向取水河段翻水3.83亿m3,是一条集通航、灌溉、排涝行洪、引水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河道。

(3)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有两种类型:

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岩溶液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粉土及含砂姜德粘性土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对孔隙水补给作用明显,雨季地下水位迅速上升,雨季结束后则逐渐回落,孔隙水的排泄方式以蒸发排泄为主,其次是越流补给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年变化幅度约5米,历年最高水位埋深接近自然地面。

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层7石灰岩岩溶裂隙中,主要补给源有上覆孔隙水的下渗。

区外岩溶裂隙水侧向径流补给;岩溶裂隙水的排泄途径主要为地下径流。

野外勘查时对孔隙潜水的初见水位、稳定水位进行了现场测量,见下表:

表2.1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情况一览表

数据

个数

埋深

最小值

(m)

埋深

最大值

(m)

埋深

平均值

(m)

标高

最小值

(m)

标高

最大值

(m)

标高

平均值

(m)

初见水位

18

2.10

2.40

2.23

31.05

31.65

31.37

稳定水位

18

3.00

3.60

3.26

30.08

30.68

30.34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受岩溶发良程度影响,富水性不均。

本次勘查未测定岩溶裂隙水水位,根据项目西侧正在施工的京沪高速铁路勘探资料,场地及附近岩溶裂隙水稳定水位埋深6-7米。

根据《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场地环境类别属Ⅱ类。

本次勘查在场地内采集了地下水,土试样各3件,依据本次水样及初勘时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3厂区总平面规划

根据业主要求以及将来垃圾增量、垃圾热值的变化,本工程规划为三台400t/d的垃圾焚烧炉,汽轮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2×12MW。

预留有2台400t/d焚烧线和1×12MW汽轮发电机组建设场地。

2.3.1规划要求

(1)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性质、生产管理和工艺流程,进行经济合理的分区布置;

(2)根据场地布局交错特点,组织好液流走向,减少动力损失;

(3)根据厂区现状条件,合理处理厂区与厂外的关系,组织好交通物流线路,进出厂区使人流、货流(特别是垃圾)分流;

(4)注意环境设计,突出环保主题以保持生态平衡,协调周边的关系;

(5)搞好厂区内绿化、美化,突出厂区景观主立面及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

2.3.2功能分区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的要求,本工程分为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运输设施区、厂前生活区和灰渣处理填埋区。

根据厂址周围情况、自然条件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因素,本工程主厂房定位采用坐东朝西的方位,汽机间、主控室在主厂房的北侧,垃圾卸料大厅在西端,烟囱在东端,其他子项按生产流程要求、生活需要及管理方便定位。

◆主厂房区

本区由垃圾卸料大厅(它的下层为水处理间、化验室、实验室、仪器室、空压机房、机修房、仓库等)、垃圾池、焚烧锅炉间、出灰间、烟气净化间、汽机间、中央控制室(下层为高低压配电室)、办公大厅及烟囱等组成一个联合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以达到缩短工程管线、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目的。

◆辅助子项区

本区由循环泵房及冷却塔、水泵房及清水池、升压站、小油库、污水处理站等组成,布置在主厂房的东、北两侧。

其中循环水泵房及冷却塔、清水泵房及清水池布置在主厂房的北面,小油库、污水处理站、升压站、固化车间布置在主厂房东面,尽量便于管理和缩短室外管线。

◆运输设施区

本区由地磅与地磅房、栈桥等组成,地磅设两个50吨电子秤,主要用于称量进厂垃圾,同时也用于称量炉渣、飞灰固化块、旁通废弃物及不可处理的废弃物。

地磅及地磅房布置在厂区西北角的进厂道路上,距垃圾进场大门约10m,垃圾通过地磅称量后经栈桥运至卸料大厅再卸入垃圾池。

◆厂前生活区

本区由综合楼(含办公室、展览厅、多功能厅、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等)、大门、门卫房、停车场及职工文体活动场等组成,布置在主厂房区北面,处于整个厂区的上风向,中间有道路及绿化带隔离,以减少生产区对生活区的影响。

◆灰渣处理填埋区

本区由飞灰固化车间、飞灰固化块填埋、灰渣综合利用及利用外的灰渣填埋等组成,飞灰固化车间主要布置在主厂房的东面,靠近灰库。

填埋场建在厂区外,飞灰固化块及灰渣采用专用车运至填埋场。

2.3.3厂区建、构筑物子项组成

本工程厂区子项组成见表2.1工程子项一览表。

 

表2.1工程子项一览表

子项号

子项名称

建筑面积

(㎡)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

备注

01

主厂房

18720

12185

02

烟囱

40

高80m,环评定

03

综合楼

2500

1600

04

循环泵房及冷却塔

450

1250

05

水泵房及清水池

200

1000

06

地磅房及地磅

20

100

07

小油库

10

200

08

升压站

600

09

污水处理站

180

700

10

固化车间

700

1400

11

门卫房

20

60

12

垃圾运输栈桥

1000

合计

22800

20135

2.4厂区总平面布置

2.4.1总平面布置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国家技术监督局;

《生活垃圾焚烧炉》GB18750-200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建设部;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213号;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988年;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994年。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2005年;

2.4.2总平面布置原则

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人流、物流顺畅,各类管线便捷、合理;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节约用地,减少土石方,节省建设投资,方便管理;

利用自然条件,注意保护环境;

根据功能区的不同特点,采取分区布置的方式;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防火、卫生、安全等有关技术规范,确保生产安全。

厂区绿化、美化要突出景观主立面。

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费用。

充分考虑厂址周围现状条件,满足环评要求。

2.4.3处理规模及厂区场地条件

徐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全年焚烧生活垃圾约为40万吨,配置了三台400t/d垃圾焚烧炉和2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

本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总占地面积60080m2。

该厂区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捷,利于生活垃圾的运输,厂区距水源和输电线路较近,能够节省水系统和输电接入系统的投资,也能降低用水成本和输电成本。

2.4.4总平面布置

根据厂区内外条件及有关规范和标准,经过多方案比较,经济合理的总平面布置详见厂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图号08101-HBZHC02-001。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60080m2,主要建筑物分为主生产厂房建筑、辅助生产建、构筑物、综合楼等。

总平面布置按节约用地、布局紧凑又便于施工和生产管理的原则,适当利用道路和绿化带合理布置各功能分区。

厂区用地平衡见表2.2。

表2.2本项目用地平衡

名称

用地面积(m2)

占总用地的比例(%)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主厂房用地

12185

20.30

辅助厂房及生产设施用地

6350

10.58

配套办公、生活用地

1600

2.67

小计

20135

33.55

道路广场用地

8000

13.33

厂区绿化用地

17760

29.60

其他

14113

23.52

厂区总占地面积

60080

100

2.4.5竖向设计

根据厂区地形、地貌,场地整平标高暂定34.30m,(厂区50年一遇的洪水位标高为33.15),为平衡土方量,主厂房室内地坪标高为34.60米。

室内外高差为-0.3~-0.6米。

场地竖向设计采用连续式,场地内地表水结合道路排入雨水井,形成厂内雨水排水系统,排入厂外北面黄石路的雨水系统。

2.4.6厂区道路布置

厂区道路采取环形布置形式,以满足生产、运输及消防等的要求。

城市型道路路面宽度分别为8.0m、6.0m、4.0m,厂区道路最小弯曲半径分别为6.0m、9.0m。

垃圾运输专用道路最小平曲线半径为16.0m。

2.4.7厂区出入口设置

厂区北边设人流入口黄石路相接。

垃圾车出入口位于西面与三孔桥路相接,人流出入口位于北面与循环泵房之间为绿化带,将物流和人流绝对分开,这样将有利于提高人流出入口的清洁度和环境质量。

2.4.8室外管线综合布置

2.4.8.1室外管线布置的要求

管线之间,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间距及竖向敷设上要相互协调、紧凑、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管线敷设必须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软管让硬管,脏管与净管分开的原则;

管线布置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并力求短捷;

本工程中的地下管线、管沟一般沿道路与建构筑物之间平行敷设。

2.4.8.2厂区室外管线种类

本工程室外管线包括:

生产生活给水泵、消防水管、生产生活污水管、渗滤液管、雨水管、循环水管、电力电缆线(管沟)、自控电缆线、照明电缆线、通讯管线、供油管线等。

⑴供水管线

①自来水进厂管:

流量12~25m3/h,管径DN100,管线中心标高为-1.0m。

(相对地面±0.00,以下同)

河水沿厂区北面原有水泵房经一体化净水器后再进清水池和循环水池,河水总的进水管径DN200。

②工业水管:

流量70~120m3/h,管径DN150,管中心标高-1.0m,由清水泵房至全场生产用水。

③循环水管:

流量7000m3/h,管径DN1600,管线中心标高-2.2m。

从循环水泵房至汽机间,再回至冷却塔。

④循环补水管:

流量90m3/h,管径DN150,管线中心标高-1.0m。

湖水经预处理后接至循环水池。

⑤中水回用水管:

流量17m3/h,管径DN80,管线中心标高-1.0m。

从污水处理站至循环水池。

⑥消防给水管道:

流量234m3/h,管径DN200,管线中心标高-1.2m,厂区内形成环形管道。

⑵排水管线

①生产污水管:

管径DN200~DN300,管线中心标高-1.5m~-2.0m。

收集后排往厂内污水调节池,最后送至污水处理站。

②雨水管:

管径DN300~DN400,管线中心标高-1.5m~-2.5m。

厂区内经雨水口排至雨水管网,最后排往市政雨水系统。

③生活污水管:

管径DN200,管线中心标高-1.5m~-2.0m。

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用。

④循环水排污管:

流量约25m3/h,管径DN100,管线中心标高-1.5m。

污水排往降温池与锅炉定连排污水混和降温后泵压至厂区车间冲洗用水以及全厂绿化用水。

⑤垃圾池滤液输送管:

管径DN100,管线中心标高-1.5m。

渗滤液污水排往厂内污水调节池,最终排往污水处理站。

⑶供电管线

本厂设置12MW两台汽轮发电机组,厂用电负荷约11MW、送入电网约33MW。

电厂电力上网采用110kV电压等级,通过两路架空(或电缆)线路接入地区电网变电站(最终由电力接入系统审批确定)。

在厂区红线内设一座110kV升压站。

上网电力从主厂房内10kV配电装置经两路共箱母线接入110kV升压站主变压器,共箱母线室外底标高+6.0m。

联络线室外采用电缆沟敷设,室外电缆沟宽0.8m,深1.0m。

主厂房内至循环冷却塔、水泵房等的电力电缆也沿电缆沟敷设,其他采用直埋敷设。

⑷全厂电讯管线

①室内电话/厂内部电话线路中继线管线:

三孔¢90PVC地下管道,一用两备。

电话电缆容量30对,沿进厂公路进入厂区中控室电缆交接箱。

管道中心标高0-0.8m。

②厂区内部管线:

四孔¢90PVC地下管道,三用一备。

一孔用于全厂监控系统,一孔用于消防系统,一孔用于计算机通讯。

管道中心标高-0.8m。

⑸全厂油管线

①地下供油管线:

流量3000kg/h,管径为DN50,管道中心标高为-0.8m,从地下油库燃油泵房至主厂房垃圾焚烧炉。

②地下回油管线:

流量1500kg/h,管径为DN50,管道中心标高为-0.8m,从主厂房垃圾焚烧炉至地下油库燃油泵房。

2.4.9厂区绿化布置

厂区绿化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化厂容厂貌。

本工程设计绿化的重点为主厂房区西面及生活区,主厂房区西面种植乔木及灌木,综合楼与水泵房之间有绿化带相隔,综合楼四周绿化以美化为主,并与综合楼的造型、色调、空间相适应,力求生动活泼、美观大方的效果。

另外,建、构筑物周围、道路两侧及围墙内侧,适当种植草皮,配植乔木、灌木和花卉;同时,在产生噪音和灰尘的地点适当种植滞尘、隔音的树种。

使厂区内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空间体系,为人们创造一个清新、优雅的厂区环境。

绿化率为29.6%。

厂区北面预留用地可暂作集中绿地,加以绿化。

在红线范围外进厂道路两侧同时考虑适当的绿化。

厂区四周平整过的地段应及时种植草皮及灌木、花卉等,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2.4.10厂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厂区总占地面积60080平方米

厂区总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

厂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20135平方米

覆盖率(建筑系数)33.55%

厂区道路广场面积8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17760平方米

绿化率29.6%

2.5交通运输

2.5.1厂外交通运输

徐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内,厂区北面为黄石路。

西面为三孔桥路,交通便捷通畅,利于垃圾及灰渣飞灰固化块的进口运输。

2.5.2厂内交通运输

①人货分流:

垃圾车和炉渣车出入西门即货流出入口;办公用车等其它车辆出入北门即人流出入口。

人流通过厂前区联络生产区,使人流、车流组织合理。

该工程建设规模为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全年处理垃圾约40万吨。

因为垃圾运输车辆频繁出入,车型多种,所以道路设计宽度为8.0m,在灰渣装卸地段尽量多做铺砌广场,以方便操作和倒车。

承载垃圾车辆通过进厂大门,地磅及栈桥运入主厂房卸料大厅,卸入垃圾池,然后按原路返回。

②厂内运输道路要满足垃圾及其他生产辅助原料、生产后的产出物(飞灰、炉渣等)运输的要求,满足消防的有关规范要求,厂内主要道路设计为双向2车道并满足垃圾载重车的承载负荷。

根据厂矿道路设计规范,以及交通量设计,技术标准采用三级厂矿道路。

合理利用地形,并使厂区内外运输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系统。

道路布置与竖向设计相协调,并满足消防要求,使厂内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

生活垃圾从厂外运入厂内的运输方式采用垃圾压缩运输车、槽车运输,每辆车载重为10吨,若按1200吨/日垃圾计算,约每日需120车次运输。

生产用的辅助原材料和生产产出物由专用车辆运输。

厂区内垃圾车通行道路,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22㎝,级配碎石基层厚30㎝,行政、生活、消防车通行道路,也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20㎝,级配碎石基层厚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