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28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风员操作规程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2、掘进工作面的测风,根据需要测定掘进工作面风量、掘进巷道风量、局部通风机风量、局部通风机所在巷道风量、风筒漏风量等,具体测定内容、测定周期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但测风周期不能大于10天。

掘进工作面风量,可在距工作面20m左右的地方选择巷道断面规整处测定,也可以测定风筒出风口处断面的风量。

局部通风机风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测定局部通风机两端巷道的风量,其差额即为局部通风机风量。

3、各硐室风量,应在硐室的回风侧进行测量。

4、主要通风机风量的测定:

在主要通风机扩散器出口布置测点(轴流式风机用等面积环原理布置测点,离心式风机按网格状布置点),测3—5次,取其平均值。

第6条、测风时要避开巷道行人、行车频繁的时间、避开附近风门开关频繁的时间,测风时不得有人员、车辆经过。

注意避开架空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第7条、反风时的测风操作,应按照反风演习计划和本规程“反风演习时的测量”规定进行。

三、操作准备

第8条、明确任务:

明确测风地点、项目,即测量所测地点的巷道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第9条、准备仪器:

下井前要选好所使用仪表的类别、型号,并检查仪表是否完好、风表校正曲线是否吻合,配备长度0.5m左右的非导电表把。

带齐必须的各类监测仪器、记录工具、皮尺、温度计、秒表等。

各种仪器(仪表)要符合以下要求:

1、风表开关、回零装置、指针均灵敏可靠,外壳以及各部件、螺钉无松动、异常,校正曲线吻合。

2、秒表的开关、指针灵敏可靠,计时准确。

3、瓦斯监测仪器要部件完整、电路(气路)畅通、气密完好、光谱清晰。

4、皮托管的中心孔和管壁孔无堵塞,压差计的玻璃管无破损、刻度尺清晰,各部件、螺钉、胶皮管齐全,各旋钮灵敏可靠,注入的液体符合规定要求,补偿式微压计的反射镜及针尖完好。

四、操作顺序

第10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检查仪器—下井测风—测温度—测气体浓度—填测风手册—填测风记录牌—整理仪器上井—填测风报表。

测压、测空气相对湿度及测空气密度以及反风时的操作,应参照上述操作顺序,并执行相应的测量方案。

(一)、测风

第11条、根据所测地点的风速,选择合适的风表(微速风表0.3~0.5m/s;

中风表0.5~10m/s;

高速风表10m/s以上)。

第12条、选用风表移动路线:

可以采用折线法(六线法)、四线法、迂回八线法、12点法、标准线路法等方法之一。

第13条、测风开始前应关闭计数器,将风表指针回零(不能回零的应记录初始数据),在风表运转30秒时再开动记数器。

在开停风表计数器的同时,开停秒表。

第14条、测风过程中,风表移动要平稳、匀速,不允许在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在1分钟内走完全程而改变风表移动速度。

第15条、风表在移动时,测风员持表姿势应采用侧身法。

测风时风表不能离测风员身体及测风地点顶、帮、底部太近,一般应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

第16条、测风过程中,测风员要能够看到刻度盘。

风表要与风流方向垂直(在倾斜井巷中更要注意),角度不得大于10度。

第17条、在同一断面处测风不得少于3次,每次的结果误差不应超过5%,如果误差大于5%,需要加测一次,直至满足要求[误差=(最大读数—最小读数)/最小读数]。

取3次的平均值。

第18条、根据风表校正曲线的公式计算所测巷道的真风速。

第19条、计算所测巷道的实际风速。

采用V=KV真公式。

式中K可以从校正系数表(巷道断面和测风员所占的面积影响系数)中查得或采用K=(S—0.4)/S计算(S为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积)。

第20条、当巷道风速低于0.3m/s时,可以用烟雾法测定。

即选一段10m长、巷道断面规整、无拐弯的直线巷道,一人在起点释放烟雾(可以选用SnCl4、TiCl4),另一人在终点用秒表记录烟雾到达时间,然后采用下式算出风速。

V=KL/t

式中:

K—系数,取0.8~0.9;

L—起点到终点的巷道长度,m;

T—间隔时间,秒。

第21条、采用下式计算所测巷道的实际风量。

Q=VS

S—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积,平方m;

V—计算的巷道风速,m/s。

第22条、温度的测量,应采用最小分度为0.5º

С并经过校正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温度计要离开人体或其他发热体0.5m以上。

待测量一段时间,温度计读数稳定以后,记下温度计读数。

采、掘面测量温度的地点为:

距掘进工作面壁2m处,采煤工作面(壁式)在回风巷距采煤壁15m处。

机电硐室测量温度的地点在回风口处。

第23条、瓦斯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测量,可参照瓦斯检查员、火区检查员的操作规程执行。

(二)、测压

第24条、携带测压仪表、工具、材料,并检查其可靠性,应该做到:

1、空盒气压记无破损,刻度及温度校正表齐全,量程合乎要求。

2、压差计或补偿微压计不漏气,装有酒精。

3、精密气压计要充足电,显示数据稳定。

4、皮托管不堵塞,胶皮管气密性良好。

第25条、测量绝对压力时使用盒气压计、精密气压记;

测量相对压力或压差时使用U形水柱记、单管倾斜气压计、补偿微压计;

测量静压差时也可以使用精密气压计(使用精密气压计时要同时测定测点的标高和空气密度)。

第26条、用空盒气压计测压时,应将仪器盒面平行于风流方向放置,等待10~20min,一边注意指针的位置,一边用手轻击气压计的玻璃,至指针稳定后,读出测点的大气压力。

第27条、U形压差计或U型倾斜压差计在测压前应注入蒸馏水或酒精,U形管两侧的液面应处于同一水平。

第28条、操作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配备皮托管和胶皮管,皮托管的管嘴应正对风流方向。

第29条、测定时先将仪器调平,把三通旋钮转到测压位置,用短胶管排出寄存于仪器中的气泡,调整仪器液面至零位,确定仪器的校正系数K值,然后把上风侧测点皮托管“—”号连接到测压仪的“—”号端,稳定后读出读数。

第30条、将读数记入记录本,用读数乘以K值,即为两测点的压差。

第31条、使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注意:

1、没定时,应防止水、杂物堵塞胶皮管,防止车辆、行人、设备等挤压胶皮管。

2、仪器和胶皮管的接点要严密,防止漏气影响精度。

3、携带压差计行走时要小心,防止损坏和溢出酒精。

第32条、使用精密气压计(数字式气压计)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操作前的准备:

将电源开关拨到“电源通”的位置,接通电源;

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电池”位置,此时显示的值为电池的电压,如果该值小于规定值时,应及时更换电池或充电;

电池电压正常后,将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仪器通电15min,可开始工作。

2、测量绝对压力时,应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的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位置,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字与仪器本身标注基数的代数和即为该测点的绝对压力(数字前有“—”号时选负值)。

3、测量静压时,应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的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转动气压调节旋钮,使数字显示零值,再将仪器移到下一个测点,仪器显示值为2点之间的相对静压差。

需要根据压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分档。

第33条、使用精密气压计时要注意:

1、接通电源后至少15min仪器才能工作。

2、由于气压变化使气压差值来回跳动时,读数应取平均值。

3、测定流速较大的气流静压时,静压管应尽可能与气流方向平行。

4、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电源开关关闭,切断电源。

5、若仪器发生故障,应送修理部门检修,不要随意更换元件。

(三)、空气相对湿度测定

第34条、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可以采用手摇湿度计或风扇湿度计。

第35条、湿度计的两支温度计应完好、准确,盒中的钥匙、纱布、滴水管、查对相对湿度的牌板要齐全。

第36条、手摇湿度计的使用:

用净水湿润的纱布(湿润程度以不滴水为宜)包裹在任一湿度计的水银球的外面,手捤摇把,使其120转/分钟的转数匀速旋转1~2分钟,待数值稳定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根据干湿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从相对湿度查对表上查得相对湿度。

第37条、使用风扇湿度计时,用发条开动风扇,形成风速为2m/秒的气流,待湿度温度计数值稳定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根据干、湿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从相对湿度查对表上查得相对湿度。

第38条、湿度计使用时应注意:

1、人员不能对着仪器呼吸。

2、必须在温度计的读数变化稳定后再读数。

3、旋转风扇湿度计的发条时,不要过紧、过猛,以防止上断发条。

(四)、空气密度的测算

第39条、用空盒气压计测定空气的大气压力,用湿度计测定空气的干温度和相对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空气密度:

ρ=(0.003458~0.003473)p/T

ρ——空气密度,千克/立方m

P——大气压力,帕;

T——空气绝对湿度;

T=273+t(t——干温度计读数,º

С)。

(五)、反风演习时的测量

第40条、明确人员分工,每个测点安排相应的测风员和瓦斯检查员。

第41条、将测定各测点和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停止运转、反转、再停止运转、恢复正常运转的时间计划进行详细记录并携带下井。

第42条、准备好各种仪器、仪器(参考测风时的规定)。

第43条、进行测定。

1、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时的测定,要在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前20min测定,测定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做好记录(含时间记录)。

2、记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时间和主要通风机反转的时间。

3、主要通风机反转时,应每隔10min测定一次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做好记录(含时间记录)。

4、记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时间和主要通风机恢复正常运转的时间。

5、主要通风机恢复正常运转后,第10min、30min进行两次测定,测定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做好记录(含时间记录)。

第44条、收好各类仪器、仪表。

第45条、汇总各测点的测量数据,填写反风测风报表。

第46条、协助完成反风演习报告。

(六)、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测定

第47条、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

1、用风表测定时,先在风机吸风口前10m巷道内测得风速,计算出该处风量,再在局部通风机后5m处的巷道内测得风速,计算该处风量,两处风量之差就是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2、用皮托管压差计测定时,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外加一节风筒(刚性),在距离吸风口4~6D(D—风筒直径)处选定测点,再在局部通风机后部6~14D处选定一个测点。

为了求得平均风速,用等面积环的原理在测定断面积内布置6—10个测点,用压差计测出测点的速压后,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V均=(2/ρ)1/2×

(∑ni=1×

(hvi)1/2/n)

V均——断面平均风速,m/s;

Ρ——测点的空气密度,千克/立方m;

Hvi——各测点测得的速风压,帕;

n——同一断面内布置的测点数。

根据算出的平均风速,可以求得测点的风量。

3、在局部通风机的进、出口直接用高速风表测定时,应当手持风表紧靠防护网,按照绕线法在吸风口全断面内均匀地移动1min而测得,测风人员需站在一侧,不可正对进、出风口。

(七)、测算风筒的漏风率

第48条、风筒的漏率可以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1、漏风率:

即风筒漏掉的风量占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百分数,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P漏=(Qs-Q)/Qs×

100%

P漏——风筒的漏风率,%;

Qs——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立方m/分钟;

Q——风筒出口风量,立方m/分钟。

2、百m漏风率:

即平均每百m风筒的漏风量占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百分数。

可采用下式计算:

P=[(Qf-Q)/QfL]×

100×

P——风筒百m漏风率,%;

Qf——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立方m/分钟;

Q——掘进工作面风量,立方m/分钟;

L——风筒长度,m。

(八)、计算矿井通风参数

第49条、矿井有效风量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Q有效=∑Q采i+∑Q掘i+∑Q硐i+∑Q其他i

∑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m/秒(可以用测量风量×

测量点空气密度/1、2);

∑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m/秒;

∑Q硐i——第i个硐室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m/秒;

∑Q其他i——第i个用风地点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m/秒。

第50条、矿井有效风量率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C=(、Q有效/、∑Q通i)×

∑Q通i——第i台主要通风机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m/秒。

第51条、矿井外部漏风量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Q外漏=∑Q通i—∑Q井i

∑Q井i——第i号风井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m/秒。

第53条、矿井外部漏风率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L=Q外漏/∑Q通i×

第54条、矿井等积孔的计算,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A=1、189×

Q/h1/2

Q——实测矿井风量,立方m/秒;

H——矿井的通风阻力,帕。

五、收尾工作

第55条、将所测实际风速、计算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时间,记入测风手册。

第56条、将所测实际风速计算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时间,记入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

第57条、上井后要及时填写测风报表,做到“牌板”、“手册”、“报表”三对口。

第58条、测风员发现风速、气体浓度、温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通知所涉及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采取撤离等措施,并立即向矿通灭科和调度室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