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55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文档格式.docx

传统贸易模型只有在其前提条件——即所谓均衡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具体到贸易领域,现实情况是不可能所有市场因素都能正常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当一项均衡条件得不到满足,其他相关条件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必须另寻方案,这肯定不是理想状态下的最有政策,即次优选择(secondbest)。

战略贸易理论:

20c70'

之后,国家贸易的特征发生了变化,比较优势起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争取“租”变的日益重要。

由于垄断竞争的存在以及外部规模经济导致的贸易模式都证明了,现代经济中可能出现这样一些行业,巨额的租在其中长时间存在,不会轻易消失,于是谁获得了租或占有了大部分租谁就拥有明显的优势。

在国际贸易中,率先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将排斥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独占巨额利润。

各国应当通过贸易政策使本国企业获租,以提高自己的国民收入。

租:

某种要素投入某个部门所得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它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可以理解为反常的高收入。

动态创新和产业政策:

重点在争夺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现代科技的复杂性提高了创新难度,国际贸易促进技术交流的作用下降了,保持技术领先的唯一途径是鼓励创新活动在本国进行。

政府应当给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各种优惠待遇,鼓励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

7.贸易保护手段:

保护性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VER),国产化程度要求,繁琐甚至有意刁难的进口规章制度。

8.寻租理论:

自由贸易学者针对贸易保护理论中独占“租”的主张发明的理论。

它证明,如果政府有意识地创造租并主导租的分配,本国企业会为了争夺租金投入大量资源,资源浪费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将超过租金收益。

货币

1.货币:

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在社会经济中承担三项主要职能:

交换中介作用,独立的价值尺度,财富储存功能。

2.格雷森姆法则:

劣币自然会淘汰良币,人们会留下良币,选择劣币去交换。

3.不同种类的货币概念

Mh:

现钞的流动性最强,被称为高能货币。

包括流通中的现钞和各商业银行保持在中央银行中的现金储备。

M1:

支票与活期存款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钞,因此与现钞合称为M1.

M2:

储蓄存款、支票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M3:

大额定期存款、定期欧洲美元、定期回购协定。

4.中央银行

任务:

通过控制货币流通来左右经济运行。

方式:

直接控制的只是高能货币,是货币流通总量中的一小部分,但它是一个有效的杠杆。

增加货币供应时,银根松动,刺激消费,经济扩张。

反之亦然。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管理货币流通,调整经济发展的活动。

手段:

通过调整自己的资产(黄金储备、外汇)和负债(货币、金融机构的储备金)来控制高能货币的数量和流通。

第一,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操作。

第二,决定法定储备金比率。

第三,操作再帖现率。

5.汇率:

购买一单位外国货币所需要的本国货币的数量。

6.决定汇率水平的因素:

第一,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体现了各国国内经济的基本面,也是汇率的最根本因素。

第二,贸易往来及弥补贸易差额的需要。

第三,独立的国际金融活动的趋势。

7.购买力平价理论(PPP):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一个国家的价格水平反映其货币的国内购买力,而各国货币的比价(即汇率)应当体现其实际购买力,也就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8.汇率差额:

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之间的差价,是衡量某国货币究竟是可兑换还是不可兑换的重要标志之一。

9.不可兑换货币:

如果一国的汇率差额非常明显,意味着实际外汇需求大大超过中央银行能够和愿意满足的额度,政府不允许汇率调整,而是通过种种法规限制公民活动外汇,那么该国货币是不可兑换货币。

10.汇率变化对贸易往来的影响(政府控制汇率的原因):

第一,货币贬值可增加贸易收入,改善贸易平衡;

货币增值的效果则恰恰相反。

这是各国政府试图控制汇率变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投资者的选择和国际金融资产流动的方向由两个因素决定:

各国的利率对比和汇率的变化。

对某个具体国家而言,利率上升或者货币升值有利于吸引国际资金,相反,利率下调或货币贬值将导致资金外流。

这又提供了政府干预外汇的理由。

11.核心货币(储备货币):

如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特别大,围绕美国的货币进行的交易很多,事实上美元在外汇交易中被当作度量标准,因而拥有了特殊地位,即成为核心货币。

12.国际硬通货:

在国际上流动性最强、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货币,如早期的黄金白银,后来的英镑、美元。

13.发行储备货币的国家往往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居核心地位,享有种种好处。

第一,它可以获得额外的铸币税。

第二,有能力简历和维持国际货币流动的基本规则。

第三,核心国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调整本国的宏观经济结构,而其他国家只能作出被动的反应或职能部分实现调整意图。

14.金融货币领域国家的核心目标

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即同时实现国民经济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内部平衡:

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配置。

也就是保持投资和资源(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之间的平衡。

外部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开放经济。

利己利他两个角度考虑。

同时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值和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5.国家为了维持内外经济平衡使用的两种工具

如上。

财政政策:

国家政府调节自己的收支水平的活动,包括其有关预算、税收、官方债务的决策。

为保持内部平衡,汇率与财政支出必须向相反方向变化;

外部平衡则相反。

汇率调整可以帮助国家政府实现经济内外平衡的目标,是关键的政策手段。

16.国际货币体系

由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选择的汇率制度构成。

分为:

固定汇率

单向(方面)钉住:

某个国家单方面宣布与另一个(些)国家直接的兑换率,并承诺将它维持在这个水平,被钉住的国家不承担维持汇率的任务,选择单项钉住的国家必须自己应付所以的波动。

很多发展中国家选择这个制度。

分别钉住:

若干国家分别钉住一种货币或金银等硬通货,这样会自然形成稳定的汇率体系。

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属于这一类。

合作钉住:

经若干国家协商建立固定的兑换制度,不过不以第三方货币或硬通货为参照。

各国分担稳定汇率的责任。

浮动汇率(弹性汇率)

清洁浮动:

中央银行完全不干预汇率,任凭市场力量决定本国的货币价格。

肮脏浮动:

有管理的浮动。

17.金本位体系/制度

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体制。

理论基础:

苏格兰人大卫休谟在18世纪中期提出的“硬币-物价-流动”机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的货币供给数量与其价格水平呈等比例变化。

体系建立:

浮动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被淘汰。

19c70'

主要经济大国都已效仿英国采取金本位,一般一次作为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开始。

规则:

各国分别确定本国货币与黄金的比价,负责维护这个价格;

而且必须允许黄金不受干预地自由进出口。

即各国必须遵守相同的规则,高能货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数量直接挂钩,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评价:

有助于各国达到外部平衡,使国际协调变得容易;

但各国调节内部平衡关系受到很多限制;

黄金产量的提高难以满足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给国际支付和结算带来难题。

瓦解:

一战后,金本位制度无法适应战后经济重建的需要,无法帮助各国恢复被破坏的内部和外部平衡。

1933年金本位体系宣告瓦解。

18.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以美元为基本储备货币的金汇兑本位制,或简称为黄金-美元本位制。

它的基本设想是没有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称为世界银行)两个国际组织帮助各国维护金融稳定。

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建立内部经济平衡的全新概念以及相应的外部平衡条件;

他认为必须重建固定汇率制度,但新制度应当更灵活更有效率,以帮助一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

英美官员制定了战后金融和贸易制度的规则,并于1944.7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国际会议上得到各主要国家的确认。

保留了金本位制度稳定、自我调节的优点,并通过新的设计为各国提供了使用财政政策的余地,解决了市场价格受黄金产量左右的问题。

加上两大组织的帮助,各国可以更有效地维持内外平衡。

但存在根本的不平等,美国的货币政策将影响其他国家的货币供应;

而且储备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美元有被挤兑的危险。

瓦解原因:

第一,普通民众对黄金的依赖并未消失;

第二,他国中央银行维护美元的承诺并不稳固。

第三,美国商品技术的优势迅速消失及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失误。

1971年瓦解。

19.浮动汇率制度(定义见16)

货币主义在汇率问题上的具体政策主张:

(1)各国政府只根据国内经济需要调节货币供应量;

(2)汇率完全交由国际金融市场、按照各国货币的供需水平决定;

(3)私人金融投机活动应被视为代表市场力量的稳定器,不受政府的控制和干预。

建立: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浮动汇率在衰退和混乱中表现良好。

1976年浮动汇率的合法性被确认。

20c80'

中期的货币电子化给浮动汇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利:

1)平等对称,没有国家享有特权;

2)各国可自主决策选择自己喜欢的价格和就业目标,同时使用货币、财政、汇率手段稳定经济;

3)市场力量可自动达到国际稳定,而且调整迅速,不给投机商牟利时间。

弊:

1)无规则状态,对中小国家不利;

2)各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肯定会相互影响;

3)可以促进金融秩序的长期稳定,但会加剧短期的波动。

浮动汇率下,国际经济确实出现了剧烈动荡,但国际贸易和金融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20.浮动汇率的风险

拉美债务危机

拉美国家适应浮动汇率时付的一笔昂贵的学费。

根源:

第一,20c70'

、80'

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和利率的急剧下降和飙升;

拉美国家债务采取浮动汇率,70'

急剧扩大借债规模,80'

负债庞大。

第二,国际贸易形势同时发生了不利于拉美国家的变化。

西方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拉美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特别是石油。

第三,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严重失误。

第四,债务管理举措失当。

*投资与能源相关

东亚金融危机

导火索:

97.7泰国放弃承担泰铢贬值的巨大压力,允许汇率自由浮动。

原因:

未能成功面对浮动制度下的两个考验。

(1)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考验。

发达国家之间实行肮脏浮动;

发展中国家分别钉住,随发达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起因是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20c90'

经历了剧烈变动。

(2)在浮动体制下调整市场与国家的平衡关系。

东亚国家面对的情况是,市场开放过快,资本力量远远超过国家的控制能力,就有危机和动荡的可能。

21.最优货币区理论:

与货币主义学派理论相对,由罗伯特芒德尔提出。

如果一个区域内的国家之间要素可以充分流动,各国经济通过商品和服务贸易紧密结合,那么它们就组成了最优货币区,实行固定汇率是区域内国家的最佳选择。

1)降低贸易成本,简化贸易结算过程,使频繁和大规模的贸易往来进行得更加顺利。

2)消除投资的不确定性,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使投资机会得到充分利用。

3)固定汇率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创作了可靠的基础。

相应代价:

政府失去了使用汇率、货币政策的机会,内部平衡容易受影响;

不过一体化程度越高,抗冲击力越强,经济稳定性损失也会相应减小。

投资

1.跨国投资研究的是跨国资本流动背后的政治因素和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两种形式:

国际(对外)间接投资(有价证券投资FPI):

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为形式,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即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国际(对外)直接投资(实物投资FDI):

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

(有主体,活动和影响容易被观察到,FPI相反)

-绿地投资:

独资、合资-跨国并购

2.60'

之后,跨国公司涌现,FDI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

商业经济学关于跨国投资的观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邓宁折中理论:

波特的战略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关于跨国投资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

资本寻求垄断回报的途径。

跨国投资造成不平衡。

依附论。

现实主义(国家中心主义):

跨国投资行为的支持力量是国家力量。

霸权稳定论。

自由主义:

类似商业经济学观点,强调跨国主体的作用,全球化、无边界的世界。

3.跨国公司如何影响国际经济的本质和组织形式,民族国家在其中的相对重要性。

全球企业和无边界的全球经济:

全球消费趋同和企业活动一体化,跨国公司变得无国籍,独立于国内企业。

三个核心区域(北美、西欧、日本)内部经济趋同,生产、技术、金融结构趋同,商业周期、经济政策趋同。

欧盟是典型。

跨国公司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也是一体化之后需要的反应。

跨国公司仍属于民族国家:

工业产业、服务产业主要基于母国,如美国80%声称行为与世界经济相分离,外贸依存度不及20%。

企业主要市场是国内市场,母国政策更重要;

在外国还需适应对方的市场与政策,存在“讨价还价”过程。

跨国公司仍具有民族国家属性,所谓全球化实际是地区化。

跨国公司与国际机制:

相对于贸易和金融,跨国公司的国际机制非常弱。

1)FDI与国际贸易没有本质区别,生产要素(资本、技术)的转移相当于国际间货物流动;

应凭市场自动配置。

2)机制有利于一国跨国投资政策自由化。

3)跨国公司阻碍民族价值和经济独立(依附论)。

能源

1.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石油问题的见解

*现实主义

–在一个无序的世界中,不安全是常态

–每个国家都通过壮大自己的防御能力而增加安全程度

–石油是战略性资源

*“战略”:

备战、应战

*军事力量的建设、维护、运用必须依靠石油

*支撑军事力量的经济力量必须依靠石油

*应对敌国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有力途径之一:

遏制其对石油的使用

*国家为石油而战、因石油而战

*谁的油,卖给谁,运输途中谁获益,是个问题

*石油问题与传统/国家安全最为直接的关联:

保障战争爆发情形下,军队有足够的石油从事并完成它的使命

*1970-1980年代,在美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界

能源与安全:

美国有没有能力保障自身和盟国的安全

*1979年11月:

伊朗美国人质事件

*1979年12月:

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与第三世界资源国家联合对抗“自由世界”才是真正的国际安全问题

*随着苏联的解体,‘安全’的范畴发生了变化

–不再有一个似乎攻不可破的敌人

–“中国能源威胁论”是“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

*自由制度主义

–世界无序,但通过国际机制可培育合作习惯

–机制的制度设计和对规则的遵守同样重要

–石油是重要的国际经济资源

*国际商品贸易规则中,并不包含石油等原材料

*国际能源宪章条约

*集体行动(石油输出国:

欧佩克,1960-)(石油进口国:

国际能源署,1975-)

2.世界石油产业(上游)演变

*第一阶段,1859-1920年

–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罗马尼亚、波斯是主要产地

–产品从灯用煤油向汽油过渡(1911年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垄断经营是公司发展策略的主线

–储运技术较为原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展现了石油用于作战武器的优越性

*战前英国军舰燃料完成“煤改油”:

英海军得以控制北海,困死德军

*英、法、德、意生产了近20万架作战飞机

“石油安全”或“能源安全”概念的起源:

石油资源已经超越了经济资源的内涵,成为关系一个国家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安全的战略性资源。

*第二阶段,1920-1945年

–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石油工业进入“汽油时代”

–石油工业规模扩大

*委内瑞拉、中东的新发现尤为突出

*采油、炼油行业技术有了长足进展

*国际石油卡特尔形成(英荷壳牌、新泽西标准、英波为核心)

*国家石油公司和国有化运动(主要在拉美)

*苏联跃居世界第二大产油国:

二战既毁坏了不少石油设施,也极大地提高了对石油的需求

*石油与日美交战

为/因石油而战?

*第三阶段,1945-1973年

–中东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中心

–苏联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产油国(1973年)

东西方贸易体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分割了世界石油市场

–中国实现石油自给(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国在亚洲的作用)

–非洲开始受到重视

–石油国有化运动提速(1960年欧佩克成立)

–独立石油公司、新独立国家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

–海洋采油技术、管道运输技术日趋成熟

“石油武器”:

谁对谁?

*第四阶段,1973年以来

–中东石油与地缘政治密不可分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从此形成结构性对抗)

*1980-88两伊战争*1990伊拉克-科威特战争

–三次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

*1986–中东以外地区产油量上升

–依赖进口国节油初显成效;

对需求预测并不乐观

*1993–苏联、中亚石油进入世界交易市场

*1998–亚洲金融危机负面影响需求

*石油贸易定价机制复杂化

期货交易市场的形成:

政治升水、资本升水、信息升水(供求变化、预测;

峰值石油)

*跨国石油公司:

主业、辅业同等重要*石油输出国:

产业多元化;

需求安全

3.“亚洲溢价”

*现象:

同一时间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同一原油离岸价格不同

–中东(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

–合同中不允许买家改动出口原油的卸货地

*离岸价格=基准价格+(-)贴水

–销往美国,与WTI的普氏报价联动(5-10天)

–销往欧洲,与IPE的布伦特期货价联动(5-10天)

–销往苏伊士运河以东,与阿曼和迪拜的普氏报价平均价联动(30天)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分东方和欧洲两个公式,联动方式与沙特相同

*政治原因

–“七姊妹”石油公司的影响

–出口国不得不照顾美国和欧洲利益

*在复杂的地区国家关系中,不同程度地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或援助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国中,欧洲占2票

–对中东地区而言,亚洲是一个买方市场:

历史上,日本在与中东的长期石油买卖合同中,接受了带有目的地港口的贸易方式。

*输往亚洲地区的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价格,以原油价格为参照

*石油贸易能否做到“公平”:

选择不协调行动的国际/地缘政治机遇

4.中外关系中的石油问题

*1949-1971年,西方国家对中国贸易禁运(抗美援朝;

西太平洋的反共包围圈)

*1964年基本实现石油自给自足:

建设现代石油工业历程中苏联援助的政治与经济代价

*1973年向美国的亚洲盟国出口原油(日本、泰国、菲律宾;

外交和经济收获)

*1978年起中日长期贸易协定中的原油出口(资源换设备,2006年期终结)

*石油进口,1982(?

)年-

–从为调剂国内“北油南运”而进口到弥补国内生产不足

–2000年,进口石油的可获得性开始受到关注

*进口来源的多元化(2006年,37个国家)

*长期供应协定(?

)*进口依存度:

是不是一个问题?

有没有安全红线?

*原油进口定价权(?

)*运输通道的安全性*战略储备

5.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国内政策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节能降耗

–抑制石油消费的增长:

油价的变化与承担经济压力的公平性

生活方式的改变

*外交政策选择

–“走出去”

–“引进来”

6.结语

*国际石油形势的不确定性将持续是常态

*外交是国内形势的延伸:

关键在国内石油消费效益的提高

五大论

1.相互依存理论(罗伯特基欧汉&

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

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社会出现了本质的变革。

美元的浮动标志着固定汇率时代的结束,石油危机的冲击让人们意识到经济的相互依存可以转化为政治力量,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抬头。

这些现象学者对50-60年代盛行的现实主义进行了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