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611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选优拔尖 检测题文档格式.docx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8.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

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M-4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M-4

 A.生成MgO的质量:

m2g

 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

m1g

 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

(m2﹣m1)g

 D.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3分)

9.(黑龙江龙东地区,6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具有  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  作用。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

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 。

10.(四川雅安,6分)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B.用洗菜水浇花

C.用洗衣水冲厕所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填字母编号);

A.高锰酸钾B.蔗糖C.食用油

(4)如图M-5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能转化为化学能。

图M-5

(5)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c。

11.(7分)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图M-6图M-7

(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

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从表M-1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表M-1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12.(福建泉州,1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图M-8(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图M-8

(1)请从周期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C和Neb.Be和Mgc.Al和Sid.F和Cl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3.(四川泸州,10分)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M-9所示(提示: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图M-9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

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图M-10字母)。

图M-10

(2)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作用是。

(3)④为O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选填图M-10字母)。

14.(12分)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M-11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看图回答问题:

图M-11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

15.(6分)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6.(山东威海,7分)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

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

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15g,加入150g7.3%的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59.72g。

(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有人认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按如下方案计算:

根据“150g7.3%的盐酸”,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求得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以上方案是否正确?

  。

(2)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点拨

期末选优拔尖检测

一、1.C点拨:

氧气用于气割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错;

用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错;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将杂质吸附在疏松多孔的结构中,属于物理性质,C正确;

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错。

2.D点拨: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蒸馏几乎能够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单一净化水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

3.A点拨:

本题考查化合价的有关知识。

由于铵根为+1价,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

4=+1,x=-3。

4.B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提炼选项中涉及的化学知识。

洗洁精清除油污,没有新物质产生,A正确;

火柴梗朝上,易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而熄灭,不是因接触不到氧气,B错误;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C正确;

煤燃烧放出热量,D正确。

5.B、C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元素,A正确;

乙物质是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肯定发生了变化,B错误;

结合示意图可以判断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错误;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正确。

6.B点拨: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能用木炭粉代替铜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没有火焰;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管内是氢气。

7.C点拨:

本题考查对化学推理的判断能力。

非金属在化合物中可显负价,也可显正价,A错误;

二氧化锰对反应是否有影响,取决于反应的物质,B错误;

普通氢原子中不含中子,D错误。

8.D点拨:

本题考查镁条燃烧时质量的变化。

由图像分析可以看出:

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分别是:

m1g、(m2-m1)g;

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为:

m2g。

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m1/(m2-m1)=24/16=3/2,故选D。

二、9.

(1)0.94%

(2)不正确(3)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4)光合(5)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

点拨:

(1)空气中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0.03%,因此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0.94%。

(2)氧气不易溶于水,鱼虾靠溶解的少量的氧气供给呼吸。

(3)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①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因此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相同,因此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

10.

(1)肥皂水

(2)A、D(3)B(4)NaCl+H2O

NaClO+H2↑;

电(5)N2

本题考查与水有关的知识。

(1)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2)A项中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水会白白流掉,浪费水;

D项中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浪费水。

(3)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

蔗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食用油不溶于水。

(4)该反应在通电条件下进行,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X为氮气。

11.

(1)A、B

(2)节约用纸(合理均可)

(3)CO2+2NH3高温、高压CO(NH2)2+H2O(4)石油;

不可再生(5)CH4+2O2

CO2+2H2O(6)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

本题综合考查对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化石燃料的认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碳单质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关系,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环境的关系。

(1)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不会产生残留物,不会对物品造成腐蚀,故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于贵重仪器设备和档案资料的火灾。

(2)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及增大二氧化碳的消耗便可减缓温室效应。

(4)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6)通过比较两者等质量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得出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

12.

(1)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钠(或镁、铝);

Na+(或Mg2+、Al3+)(3)氯化钠(或NaCl);

离子(4)b、d(5)4HF+SiO2===SiF4↑+2H2O

(1)由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以确定硼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及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名称中有“钅”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故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镁、铝,其对应阳离子分别是Na+、Mg2+、Al3+。

(3)第11号元素钠与第17号元素氯,两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4)由信息可知,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Be和Mg、F和Cl两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5)根据信息可以确定该反应的反应物为氢氟酸与二氧化硅,生成物为四氟化硅气体和水,由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13.

(1)CaCO3+2HCl===CaCl2+H2O+CO2↑;

A

(2)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没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3)C(或E)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H2O与CO2,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则发生装置应选用A装置。

(2)结合装置图及反应原理可以判断装置

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以得到纯净的O2,故装置

中盛装的试剂应是氢氧化钠溶液。

(3)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收集装置可以选用C或E。

14.

(1)2H2O2

2H2O+O2↑;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C中液面下降;

D中有液体进入且产生气泡

(3)CO2+H2O==H2CO3;

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验证。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

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C中氧气进入后把稀盐酸压入D中,因此液面下降;

D中稀盐酸进入后会与碳酸钙反应,有气泡产生。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四、15.

(1)80

(2)7∶1∶12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2+1×

4+16×

3=80。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2)∶(1×

4)∶(16×

3)=7∶1∶12。

16.

(1)不正确

(2)生成CO2的质量为:

15g+150g﹣159.72g=5.28g

设样品中纯净CaCO3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5.28g

x=12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100%=80%答:

略。

(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反应的碳酸钙与氯化氢的质量比为100∶73,故150g7.3%的盐酸能与15g碳酸钙完全反应。

所以,氯化氢有剩余,不能根据氯化氢的质量计算。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求得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选优拔尖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2014,安徽安庆九中期中)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小明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A.小于10mLB.大于10mLC.等于10mLD.不能确定

2.(2014,福建龙岩六中期中)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

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由20个原子构成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

3.(2014,河南濮阳六中期中)2013年11月,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数万人无家可归,无水可饮。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后就得到能饮用的纯净水B.水体有自净功能,灾区的水可直接饮用

C.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D.澄清透明的水即可饮用

4.(2014,广东佛山南海桂城街道叠滘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

B.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可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可言

D.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

5.(2014,重庆南开阶段测试四)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

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

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6.(信息给予题)(2014,北京海淀期中)“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O2应密封保存B.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

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

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7.(2014,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第二阶段测试)通过图M-1中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2014,呼和浩特敬业二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2014,辽宁大桥水源二中期末)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要用干粉灭火器灭火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炒菜时油锅起火,要立即加水来灭火

10.(2014,呼和浩特敬业二次月考)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M-1: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

17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1

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2014,重庆南开阶段测试四)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3)2个氮原子__________(4)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氧化物__________

(5)5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6)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12.(2013,重庆)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图M-2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氧气耗尽

温度降低

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6分)(2013,山东日照)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灭火。

(3)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M-3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三、实验题(共32分)

14.(12分)(2014,湖北潜江第一次月考)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表M-2进行分析:

测定分解温度(表M-2中的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表M-2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