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02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一)优化做强传统装备制造业

1.轨道交通装备

发展多元化产品。

提高我省轨道交通装备集成能力,向轨道交通其它产品拓展。

以动车组轮对总成、铁路货车、工程作业车等关键部件为主导,加强产业合作,做大太原铁路装备制造基地;

以重载电力机车为主导,扩大产业辐射,做强大同电力机车制造基地;

以机车车辆电传动系统为主导,拓展应用领域,做精运城铁路电机制造基地;

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装备制造基础,提高铁路装备配件及器材协作配套能力。

以合作为纽带,以共性技术研发为目标,推动建立山西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联盟。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

研发新一代智能、绿色、高速、便捷、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2.煤机装备

研制采掘、洗选重点装备。

拓展采掘、洗选等煤机装备的省外市场,依靠质量和性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采掘装备重点发展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皮带运输机、无轨运输设备、提升机等大型煤矿成套综采设备,以刨煤机为主的薄煤层采煤成套设备,短臂机械化成套采煤设备,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自移式破碎站等半连续开采成套设备、15立方米以上系列液压挖掘机等露天挖掘设备。

洗选装备重点发展系列跳汰洗煤机、脱水捞坑斗提机、破碎机、给煤机、直线振动筛、大型香蕉筛、浮选机、过滤机、浓缩机等产品。

开展煤矿井下安全装备技术攻关。

重点对矿用防爆电机、矿用防爆开关、高压配电装置、矿用隔爆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负荷中心、高压真空电磁启动器、井下灭火制氮机、防爆风机、矿用隔爆变压器、机载阻燃抑爆系统等煤矿安全配套装置进行技术攻关。

3.重型机械

强化重点产品优势地位。

进一步巩固我省重型装备在国内优势地位,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在起重装备、冶金装备、挖掘装备、锻压装备等领域继续强化山西优势地位。

起重装备重点发展板坯夹钳起重机、电磁挂梁起重机、水电站及通用大型桥门机等产品。

冶金装备重点发展系列管轧设备、矫直机、棒材减定机组、热连轧成套设备等无缝钢管成套设备。

矿用挖掘装备重点发展4-55m3挖掘机系列产品,大力开发55m3以上挖掘机、自移式破碎站半连续开采成套设备及15m3以上系列液压挖掘机等产品。

锻压成套装备重点发展自由锻造水压机、快锻及操作机、热模锻压机、火车车轮压机等大型快速锻造液压机。

发展重型装备配套产业。

围绕太重主机配套,通过太重制造优势和管理优势的辐射效应,不断提高配套企业产品质量,带动我省配套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太原、吕梁配套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焊接、铸件、锻件、电气、液压等配套产品。

4.汽车

构建多品种汽车产品系列。

鼓励汽车生产企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深挖市场需求,实现规模化生产。

加快发展小排量和中级微车、乘用车,构建多品种产品系列,拓宽专用汽车和重型卡车品种系列,大力推进汽车配套零部件的集聚发展。

加强汽车配套产业发展。

大同重点发展重车变速箱系列产品、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传统零部件总成。

长治重点发展微车发动机、转向动力泵、半轴等传统优势零部件总成。

运城重点发展车桥、离合器、变速箱同步器锥环、扭杆、缸体缸盖等产品。

临汾重点发展汽车前轴、后轴、后桥、制动鼓、制动盘、轮毂、离合器、独立悬架、扭杆弹簧、曲轴、缸体等产品。

太原重点发展汽车安全气囊、铝镁合金部件、轮胎等产品。

晋城重点发展气缸套、轮毂、刹车盘、转动节、制动鼓、齿轮墨盒、刹车支架、变速箱体、气缸体等系列产品。

5.纺织机械

发展差别化功能化纤成套设备。

做好产业转移衔接,提升产品档次,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寻求发展机遇。

重点发展适纺性强、节能降耗、机电一体模块化结构设计的纺织机械,发展再创新的集聚纺纱设备,转杯纺纱机、自动落纱粗纱机与输送系统、细络联络并捻设备,高速剑杆织机系列、智能型喷气织机系列、智能化针织圆纬机、电脑横机、高性能经编机,高速新型精梳机及其配套设备等产品。

吸引下游企业来晋投资。

依托晋中纺织机械基地与国内大型纺织企业建立的良好战略合作关系,吸引国内实力强的纺织行业企业引进到山西投资建厂,带动山西省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6.液压产品

发展前沿高端产品。

重点研制高性能液压阀、集成控制单元及高性能液压系统、液压锤、内啮合齿轮泵、大口径油缸、叶片泵、转向助力泵、高压大流量齿轮泵,以及工程多路阀、高压柱塞泵、伺服比例阀、电液转向泵、船用吊车控制系统等产品。

培养壮大骨干企业。

加快液压“旗舰企业”的建设步伐,重点培育产值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

对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两化融合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发挥行业龙头和产业支撑作用。

(二)培育壮大新兴装备制造业

1.新能源汽车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

重点发展电动、甲醇和燃气汽车,支持省内电动汽车、甲醇汽车、燃气汽车生产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技术、安全性能,增强产品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山西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市场,及比亚迪项目早日投产。

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

推进电动汽车整车及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创新,研发替代燃料汽车发动机冷启动技术、高压缩比甲醇发动机技术,尽快批量化生产。

2.煤层气装备

推动重点产品研发。

以省内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海外并购与技术引进,形成覆盖煤层气重点环节的系列化、国产化、成套化的装备体系。

勘探装备行业着力推动煤层气定向钻机技术升级换代,积极发展煤层气勘探高精尖勘探装备。

抽采装备行业重点发展新型三抽设备、压裂车组、钻采平台、智能化排采系统等地面抽采装备,加快发展径向钻机、电潜泵、深孔钻车等井下装备。

储运装备行业重点发展煤层气提纯装备、液化气化装备、管线运输装备、煤层气专用运输车等储运装备。

加快技术引进开发。

以技术中心和技术联盟为平台,推动省内企业收购或控股国外设计公司、与全球知名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共同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加快对勘探、抽采、储运设备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勘探装备行业重点支持煤层气钻探尖端技术研发,突破煤层气勘测勘探技术、测试技术等高端技术。

抽采装备行业高起点、高标准的推动地面预抽技术、压裂与增产技术,井下松软煤层高效钻进技术、高效封孔技术,采空区抽采一井多用技术等高效抽采技术研发,提高煤层气抽采装备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储运装备行业重点推进煤层气深冷液化技术、大型低温储存技术、LNG、CNG运输技术,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安全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

3.电力装备

发展特色电力装备产品。

提升产品性能,以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产品市场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应用。

重点发展低温余热发电装备、低热值煤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力发电机组、大功率煤层气发电机组、智能电网用输变电设备等。

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重点对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技术研究。

4.煤化工装备

研制系统集成煤化工装备。

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缩短煤化工装备与国外先进装备的差距,提高上下游成套化水平。

重点研发制造劣质煤制烯烃、天然气及煤制油成套设备,并不断提升合成氨、合成尿素、复合肥生产设备及煤焦油深加工设备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培育发展大型、高压、高效化工设备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成包能力。

优化煤化工装备技术性能。

对现有煤化工装备的设计、制造不断优化,保障稳定性,以减少开停车造成的损失,在连续运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可靠性,逐步实现产品系列化。

扩大气化煤种使用范围,研究适应“三高煤”煤种的气化技术。

5.节能环保装备

发展政策引导型节能环保装备。

加大省内节能环保装备推广力度,通过财政手段鼓励省内重大项目优先采用本省装备。

大力发展余热、余压和余能回收利用及高效清洁燃烧锅炉等设备,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节能环保装备,发展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变频器等高效节能电器设备,新型污水和垃圾处理成套设备。

实施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创新。

开发炉顶压差发电、干法熄焦、转炉负能炼钢等关键技术。

开发锅炉窑炉节能技术。

开展高效固体光源等照明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开展脱硝、重金属脱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研究和柴油机(车)排放净化、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开发煤矿粉尘综合治理、燃煤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等关键技术。

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规模化应用。

6.通用航空装备

发展特色通用航空装备。

重点发展农林植保作业小型无人机,鼓励发展系列通用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鼓励由组装向配套生产发展。

(三)提升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业

1.电子智能装备

发展基于服务省内产业的电子智能装备。

依靠我省电子智能装备促进装备制造业以及其它产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转型。

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加快发展搬运、装配等智能装备、机器人。

完善电子智能装备产业链。

充分发挥煤、电资源优势,把我省的煤电优势,转化为电子智能装备所需材料的优势,继续做好发展太阳能级硅材料,以及半导体级高纯度硅材料在电子智能装备方面的应用。

2.基础工艺装备

提升基础工艺装备的配套能力。

将基础工艺装备发展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市场。

以国家紧缺的大型和精密铸件为方向,发展重型机械、汽车铸件、铸管等配套件。

壮大基础工艺装备产业规模。

依托资源和能源优势,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整合省内基础工艺制造资源,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推行先进制造工艺,加快信息化融合,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推动节能减排降耗,延伸产业链,实现我省基础工艺装备产业快速升级,有效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材料深加工产品

延伸钕铁硼磁材深加工产业。

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突出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产品档次,做强我省钕铁硼永磁材料深加工产业。

重点发展牵引电机、风力发电、变频电机、核磁共振、电动车、磁悬浮及高场强锰、钛选矿设备等领域的高性能钕铁硼磁钢。

壮大不锈钢深加工产业。

积极整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培育不锈钢深加工龙头骨干企业集团,重点发展铁路货车用不锈钢,铁路客车及动车组车厢及厢体用不锈钢,汽车发动机排气阀、排气管、溢流管、催化转换器、消声器、尾管等不锈钢汽车零配件,不锈钢煤机设备及配件、不锈钢锅炉及辅助设备,石油钻采设备,不锈钢化工设备及配件,不锈钢重型装备配套零部件,厨卫设备,环保设备,特色建筑装饰材料、不锈钢无缝钢管等产品。

发展高端铝镁合金深加工产业。

依托我省优势资源和铝镁产业基础,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和培育后续企业发展,加大产学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推进铝镁生产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联合开发以铝镁合金为替代材料的零部件及新产品的生产,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医学、军工等产品所需的铝镁合金压铸件及其深加工产品。

4.特色军工产品

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品。

充分发挥军工企业优势,发展军民共用技术和军民两用装备,重点推进柴油机、石油钻具、矿用机械、涡轮增压器、压力容器、动力设备、电子专用设备、通信电缆等特色军工产品。

5.农业机械

发展特色农机产品。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排灌机械、家用搬运机械、耕整地机械、可再生能源利用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等特色农机产品。

重点攻关丘陵轻便农机。

重点突破轻便高效动力技术、山地节力物运技术、小型履带多功能底盘的爬坡与稳定性技术,研发适合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生产的农机装备,以及轻便化、小型化设施装备。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山西制造振兴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推进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会同地市共同研究确定重点支持的装备制造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作为省市重点支持对象,在专项资金、融资支持、交通运输、电力保障等方面优先集中支持。

(二)加大财政支持

省财政设立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强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持,采用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装备制造业研发、制造、应用等重大项目。

积极争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专项、省级科技创新基金等财政资金,支持装备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重点领域重大装备的首台套应用等。

(三)推广智能制造

在制造业的设计、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推进基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以省内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智能化改造为引领,带动行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针对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依托省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搭建智能制造先进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平台,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

(四)完善创新体系

增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国家级、省级装备制造业各类研发中心。

探索建立3D打印等产业技术联盟,攻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全面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

2017年行动计划

为加快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按照有目标、抓落实、有抓手的原则,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我省装备制造业优势领域地位进一步巩固,配套加工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新兴装备制造形成一定规模。

2017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3%,新认定3户以上省级装备制造企业技术中心、5户以上市级装备制造企业技术中心。

二、重点任务

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企业、项目、产品、技术、基地”五位一体统筹推动,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推进企业重大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年产13万件智能手机机构件项目等5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力争3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国内外知名的山西装备制造业新形象。

2.培育骨干龙头企业

突出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以太重、晋西、汾西、中车大同机车、中车永济电机、中车太原机车等企业为主体,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发展新空间。

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专业化水平高、具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装备制造中小企业。

3.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开展装备制造业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纳入“全省百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参与全省五大科技计划(专项)重点研发专项(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申报指南修订,帮助企业争取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享受创新优惠政策。

全年新认定3户以上省级装备制造企业技术中心、5户以上市级装备制造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富士康在晋城建设纳米光机电高科技研发中心。

4.实施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

支持重点企业采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柔性生产、小批量定制等智能制造技术或制造模式进行改造。

支持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供应链优化,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工作。

5.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应用

支持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重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中试、初次商业化应用及产业化。

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政策,加强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初期市场培育,鼓励下游行业积极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促进装备制造产品产研用一体化。

6.推动产业融资对接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介我省装备制造业行业重点企业和项目。

引导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改制上市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实现股权融资;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

探索制定满足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信贷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

7.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组织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参加、参展国家、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展会,利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平台,学习先进制造经验和理念。

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协作带动作用,探索建立3D打印等产业技术联盟,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8.推荐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

择优推荐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经验交流活动。

申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借助国家财政资金推动我省企业智能制造行业标准建立、关键部件研发、成套系统应用等工作开展。

9.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全面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竞争能力。

积极推动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采用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智能物流等先进智能应用对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改造。

10.强化质量品牌标准建设

积极支持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创建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申报全国质量标杆,加快培育一批质量信誉可靠、品牌知名度高、企业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大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集群。

组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国家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综合化标准体系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与各市经信委的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跟踪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并定期开展入企服务。

二是加大首台(套)支持。

鼓励我省企业、省市重点工程优先使用本省企业研发生产的首台(套)高端装备。

依托重大工程建设,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地方重点工程项目投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中标。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

落实重大技术装备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进口免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大用户直供电等优惠政策,组织召开产需对接活动,搭建有效产需对接平台,加快重点项目的落地进度。

附表:

1.2017年全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

2.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

3.重点装备制造业产品

4.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

5.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基地)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3月17日印发

公开类型:

公开

附表1

2017年全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

序号

属地

项目名称

总投资(万元)

1

太原

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

200000

2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装备制造研发基地及专业公司整体搬迁项目

172000

3

山西华腾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燃气设备制造项目

90000

4

山西泓源达集团环保产业项目

89000

5

山西华鑫图科电机驱动有限公司新建永磁电机项目

60000

6

山西维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输送机用减速器新建项目

51000

7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项目

50000

8

山西富音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富金机网包材配套生产基地项目

39350

9

太原市威迩思科技有限公司空气源热泵机组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36670

10

山西正通钢铁资源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煤矿冶金机械再制造项目

30200

11

太原天鑫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西数控机床产业园项目

30000

12

大同

大同轻型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大同通用航空产业园区项目

99700

13

大同市森源激光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激光再造项目

49000

14

阳泉

阳泉市华骏机械有限公司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15

长治

山西襄矿绿丝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辆电动重型工程机械项目

16

太重榆液长治液压有限公司高性能液压产品自主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49990

17

山西303环保装备制造公司聚力环保装备制造项目

48000

18

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0兆瓦双循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制造项目

46000

19

晋城

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300000

20

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

212000

21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年产13万件智能手机机构件项目

177300

22

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大口径(水利)球墨铸管项目

23

山西省投资集团蓝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00万升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项目

4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