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36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酚类﹣OH

C.

D.CH3COOCH3羧酸类

【解析】A.甲醛含有醛基,正确;

B.含有羟基,属于醇,正确;

C.含有酯基属于酯,错误;

D.含有羧基,属于羧酸,正确。

4.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84%B.60%C.91%D.42%

【答案】A

【解析】乙醛(C2H4O)可以表示为C2H2·

H2O,故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可以看做C6H6、C2H2、H2O的混合物,进一步看作CH、H2O的混合物,O元素的分数为8%,故H2O的质量分数为8%×

16/18=9%,因此CH的质量分数1-9%=91%。

由于CH中C、H质量之比为12:

1,所以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

12/13=84%,答案选A。

5.下列物质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丁烷的是

A.2-甲基-1-丁烯B.2-甲基-2-丁烯

C.3-甲基-1-丁炔D.3,3-二甲基-1-丁炔

【答案】D

【解析】A.2-甲基-1-丁烯催化加氢后能得到2-甲基丁烷,A项错误;

B.2-甲基-2-丁烯催化加氢后能得到2-甲基丁烷,B项错误;

C.3-甲基-1-丁炔催化加氢后能得到2-甲基丁烷,C项错误;

D.3,3-二甲基-1-丁炔催化加氢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D项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相等的是()

 A.正戊烷和正己烷 

 

B.苯和丙烷

 C.对二甲苯和2,2-二甲基丙烷 

 

D.甲苯和2-甲基丙烷

【解析】考查有机物中氢原子种类的判断。

一般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同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具有对称性结构(类似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

所以A中均是3种。

B中前者是1种,后者是2种。

C中前者是2种,后者是1种。

D中前者是4酯,后者是2种。

答案为A。

7.瘦肉精(Clenbuterol)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LeanMass)作用非常好。

瘦肉精让猪肉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瘦肉精是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其结构简式为:

关于瘦肉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2H18Cl2N2OB.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7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C.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有羟基、氯原子、苯环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2H17Cl2N2O,故A错误;

B.由结构的对称性可知,苯环上只有1种H,共有7种位置的H,则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7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故B正确;

C.含醇-OH,且与-OH相连的C上含H,则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C正确;

D.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为羟基、氯原子、氨基,故D错误;

故选A。

8.某有机高分子由

、-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且它们自身不能相连,该烃分子中C、H两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

1B.8:

7C.2:

3D.1:

1

【解析】根据有机高分子由

、-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且它们自身不能相连,确定符合条件的有机物应为3个-CH2-CH2-、2个

,结构单元为C18H18,所以该烃分子中C、H两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

1,

故选D。

9.烯烃、一氧化碳、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称为羧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由乙烯到丙醛的反应为CH2=CH2+CO+H2→CH3CH2CHO.由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的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

A.4种B.6种C.7种D.8种

【解析】戊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得到醛为己醛,可以看作-CHO取代戊烷中1个H原子形成,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正戊烷分子中有3种H原子,-CHO取代正戊烷中1个H原子形成的醛有3种,异戊烷分子中有4种H原子,-CHO取代异戊烷中1个H原子形成的醛有4种,新戊烷分子中有1种H原子,-CHO取代新戊烷中1个H原子形成的醛有1种,因此己醛共有8种结构,故选D。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

A.CH4B.C2H6C.C3H6D.C3H8

【解析】设该烃的化学式为CxHy,反应前后的压强不变,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根据反应CxHy+(x+

)O2

xCO2+

H2O可知,1+

+x=x+

,解得:

y=4,即:

该烃分子中氢原子数为4,满足条件的只有A,故选A。

11.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和己烷相同,且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则下列关于a的观点正确的是(  )

A.a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甲基

B.a的分子式为C6H10

C.a的一氯代物可能有三种

D.a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C6H14属于烷烃,主链有4个碳原子,支链为2个甲基,2个甲基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其同分异构体有:

①CH3CH2C(CH3)3;

②CH3CH(CH3)CH(CH3)CH3,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碳链可能有两种情况:

、②

,故A错误;

B.己烷分子式为C6H14,有机物a的分子式和己烷相同,故B错误;

C.①的一氯代物有3种,②的一氯代物有2种,故C正确;

D.a与溴取代应用溴蒸汽和光照条件,故D错误;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浓H2SO4稀释时,应将浓H2SO4慢慢加到H2O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解析】A.蒸馏时,用温度计测量馏分的温度,则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故A正确;

B.为防止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应将浓H2SO4慢慢加到H2O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故C正确;

D.酒精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符合萃取剂的选取条件,故D错误;

13.某有机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有关该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产品的名称是甲基丙酸

B.该产品与甲酸互为同系物

C.四个黑球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

D.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且产物只有一种

【解析】A.根据球棍模型的特点推测,白球是氢原子,黑球是碳原子,半黑球是氧原子,所以为甲基丙烯酸,故A错误;

B.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羧酸类,和甲酸不是一类物质,通式不一样,故B错误;

C.分子中具有乙稀的结构,四个碳原子一定共面,故C正确;

D.羧酸能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加成的方式有两种:

氯化氢中的氢原子加在氢原子多的双键碳上和加在氢原子少的双键碳上两种情况,故D错误;

14.经研究发现具白蚁信息素的物质有:

(2,4-二甲基-1-庚烯),

(3,7-二甲基-1-辛烯),家蚕的信息素为:

CH3(CH2)2CH=CHCH=CH(CH2)8C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二甲基-1-庚烯与l-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以上三种信息素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

C.以上三种信息素都是乙烯的同系物

D.家蚕信息素与1molBr2加成产物只有一种

【解析】A.2,4-二甲基-1-庚烯与l-庚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不是同分异构体,应为同系物,故A错误;

B.种信息素都含有C=C,均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故B正确;

C.家蚕信息素含有2个C=C官能团,与乙烯不为同系物,故C错误;

D.家蚕信息素与溴可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与1molBr2加成产物有两种,故D错误;

故选B。

15.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B.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操作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杂质

【解析】A.操作①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故A正确;

B.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NH4Cl、ZnCl2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操作②是把固体与溶液分离,应是过滤,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通常把泥三角放在三角架上,再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故C正确;

D.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灼烧后的滤渣能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能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所以该实验的目的不是除去滤渣中杂质,故D错误;

16.1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1mol.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B.CH3CH2CH2CH2CH3C.

D.

【解析】设该饱和烷烃的通式为CnH2n+2,1mol某饱和烷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11mol,解得n=7,该烷烃分子式为C7H16,该饱和烷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4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说明该饱和烷烃中含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0分)

17.现有下列十组物质:

①O2和O3 

②126C 

和146C 

③4039K和4020Ca 

④甲烷和丙烷 

⑤甲醇和乙二醇

⑧葡萄糖和果糖⑨蔗糖和麦芽糖⑩淀粉和纤维素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3)⑦中有机物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⑦⑧⑨

(2)④(3)2,2-二甲基丙烷

【解析】

(1)⑦

⑧葡萄糖和果糖⑨蔗糖和麦芽糖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④甲烷和丙烷,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4)

的主链含有3个碳原子,在2号位有2个甲基,名称为2,2-二甲基丙烷。

18.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

A、分液B、过滤C、萃取D、蒸馏E、结晶F、加热分解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___________;

(2)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_______;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___________;

(4)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

(5)除去KNO3中所含的少量NaCl_____________;

(6)除去KCl固体中少量KClO3_____________。

(1)B

(2)C(3)D(4)A(5)E(6)F

(1)CaCO3难溶于水,Ca(OH)2和CaCO3属于固液混合物,应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B;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C;

(3)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难以挥发的无机盐类物质,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故答案为:

D;

(4)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

A;

(5)KNO3、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除杂,故答案为:

E;

(6)在加热条件下,KClO3分解生成KCl,所以可用加热方法除去杂质,故答案为:

F。

19.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____________(填“是”或者“否”);

(3)A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

_______________(填“是”或者“否”);

(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为_______________。

(1)

(2)是(3)否(4)2,3-二甲基-2-丁烯

(1)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确定属于烯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根据烯烃的通式CnH2n,可以得出n=6,即为己烯,分子内所有氢原子都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所有的氢原子是完全对称等效的,即结构简式为:

(2)根据乙烯中所有的原子均是共面的,

中的非双键碳原子可以等效为乙烯中的四个氢原子,所以所有的碳原子均是共面的;

(3)由于连接双键的碳原子连接相同的原子团,不具有顺反异构;

(4)由结构简式可知名称为2,3-二甲基-2-丁烯。

20.实验室用燃料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式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如图所示装置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之后关闭止水夹a;

(2)由装置B、C可分别确定待测氨基酸中含有的_______和______质量;

(3)E装置的作用是测量______的体积,并由此确定待测氨基酸中含有的_______的质量,为了较准确地测量该气体的体积.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填代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4)实验中测定的哪一数据可能不准确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5)严格地说,按上述方案只能确定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要测定该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

(1)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H元素C元素(3)N2N元素ac

(4)N2的体积;

多余的O2在D中没有被吸收完全(5)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

(1)装置的空气中含有N2,影响生成氮气的体积测定,需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装置B内盛放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根据装置B增重,确定Wg该种氨基酸中含氢元素质量,装置C内盛放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装置C增重,确定Wg该种氨基酸中含碳元素质量;

(3)利用排水法测定氮气的体积,确定Wg该种氨基酸中含氮元素质量.读氮气体积时应注意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以保证管内压强应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4)为保证氨基酸完全燃烧需通过量的氧气,利用铜网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除去未反应完氧气,以防止影响N2的体积的测定,但无法保证完全除去未反应的氧气;

(5)该原理只能测出Wg该种氨基酸所含C元素、H元素、O元素的质量,据此可以确定其原子个数比,确定其最简式.若要确定分子式还需测定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1.取1.38g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燃烧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4.42g;

若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0.9g;

已知:

A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69。

(1)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

(2)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红外光谱显示分子中氧原子只以羟基形式存在,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1)C8H10O2

(2)

(1)n(CO2)=

=0.08 

mol,n(H2O)=

=0.05 

mol,n(C):

n(H):

n(O)=0.08:

0.10:

=4:

5:

1,A的实验式为C4H5O,A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69,可知:

Mr=2×

69=138,设A的分子式为(C4H5O)nn=138/69=2,则A的分子式为C8H10O2;

(2)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红外光谱显示分子中氧原子只以羟基形式存在,说明分子中含有3种H,结构简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