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43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

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7.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

证属脾虚气陷证,方用()

A.归脾汤

B.参苓白术散

C.四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E.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主治:

(1)脾虚气陷证。

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

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8.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桃仁

B.冬瓜

C.芒硝

D.大黄

E.石膏 

大黄牡丹汤的组成:

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

9.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

A.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B.整体审查,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C.司外揣内,因端究尾,察态知意

D.辩证求因,脉症合参,审因论治

E.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症结合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具体有如下三点: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10.得神的表现是()

A.精衰气少神亏

B.邪盛神乱

C.精充气足神旺 

D.精气不足

E.神气不旺

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失神的是()

A.面色无华

B.呼吸微弱

C.神昏谵语

D.精神不振 

E.撮空理线

失神是精神萎靡,精神不振为少神的表现。

12.心之苗是()

A.目

B.舌 

C.口

D.鼻

E.耳

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因心主血脉,而舌的脉络丰富,心血上荣于舌,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可反映在舌质的颜色上。

13.主要候五脏病变的是()

A.舌质 

B.舌苔

C.舌尖

D.舌中

E.舌根

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14.妊娠失音多属()

A.外感风寒,邪闭清窍

B.阴虚火旺,肺肾内伤

C.气阴耗伤

D.正气将绝

E.肾精不能上荣 

妇女妊娠末期出现音哑或失音者,称为妊娠失音(子喑),系因胎儿渐长,压迫肾之络脉,使肾精不能上荣于舌咽所致。

15.风寒表证的特征是()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恶风

D.但寒不热

E.但热不寒

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故恶寒明显。

16.汗热而黏腻如油,兼见躁扰烦渴、脉细数疾,属()

A.自汗

B.盗汗

C.亡阳之汗

D.亡阴之汗 

E.战汗

汗热而黏腻如油,兼见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属亡阴证。

为内热逼涸竭之阴外泄之象。

17.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的是()

A.肺

B.脾

C.肝 

D.肾

E.胃

肝藏血,主疏泄,能调节循环血量,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

18.按肌肤时可了解病人汗出情况的是()

A.诊寒热

B.诊润燥滑涩 

C.诊肿胀

D.诊疼痛

E.诊疮疡

诊润燥滑涩可以了解病人汗出情况和气血津液的盈亏。

19.下列不属八纲辨证的是()

A.气血 

B.阴阳

C.表里

D.寒热

E.虚实

八纲:

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20.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不包括()

A.对寒热的喜恶

B.口渴与否

C.面色的赤白

D.四肢的温凉

E.疼痛与否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尤其是恶寒发热、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是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

21.以肺气不宣,鼻窍不利见证的属()

A.风邪袭表证

B.风邪犯肺证 

C.风客肌肤证

D.风邪中络证

E.风盛行痹证

外邪易从肺系而人,风邪侵袭肺系,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则见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或喷嚏等症,而为风邪犯肺证。

22.气虚证的辨证要点是()

A.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B.气短、气坠、脏器下垂

C.疲乏、气短、脉虚及自汗、遗尿

D.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

E.胀闷、胀痛、窜通

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神疲、乏力;

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

23.心阳虚的辩证依据为()

A.心悸、神疲+气虚证

B.心悸怔忡、心胸憋闷+阳虚证 

C.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

D.心悸、失眠、多梦+血虚证

E.心烦、心悸、失眠+阴虚证

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鼓动无力,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24.下列各项中,属于四逆汤主治病证临床表现的是()

A.泄利下重

B.神衰欲寐 

C.烦躁欲死

D.心下满痛

E.脐腹痛

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

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

25.不属气分证临床表现的是()

A.便秘尿赤

B.心烦懊

C.身热夜甚 

D.谵语狂乱

E.胁痛口苦

气分证可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或兼咳喘,胸痛,咳痰黄稠;

或兼心烦懊,坐卧不安;

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

或见口苦,胁痛,干呕,心烦,脉弦数等。

26.属于燥淫证的是()

A.气短

B.嗜睡

C.鼻干 

D.小便浑浊

E.脉数有力

燥邪侵袭,易伤津液,主要表现为皮肤、口唇、鼻孔、咽喉、舌苔干燥,干咳少痰等症;

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渴饮水,系津伤自救的表现。

27.感冒是以感受哪种邪气为主而导致的()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感冒常见病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主,可兼寒热暑湿等。

28.咳嗽中“咳”的特点是()

A.有痰无声

B.有声无痰 

C.有声有痰

D.无声无痰

E.以上皆非

咳嗽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29.关于哮病的临床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发作性

B.喉间哮鸣

C.呼吸困难

D.甚则不得平卧

E.咯吐脓血痰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咯吐脓血者,常见于肺痈。

30.关于喘证说法错误的是()

A.表现有呼吸困难

B.甚者出现张口抬肩

C.喘可兼哮

D.喘必兼哮 

E.喘必不兼哮

哮病与喘证: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31.肺痈分期,错误的是()

A.初期

B.成痈期

C.发热期 

D.溃脓期

E.恢复期

在中医内科学中,将肺痈分为:

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32.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疗方剂()

A.四物汤

B.人参养荣汤

C.苓桂术甘汤

D.归脾汤 

E.天王补心丹

33.胸痹的病位主要在()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

34.不寐肝火扰心证,治宜()

A.龙胆泻肝汤 

B.黄连温胆汤

C.归脾汤

D.黄连解毒汤

E.温胆汤

不寐之肝火扰心证。

治法: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

35.关于肺痨,说法错误的是()

A.形体明显消瘦

B.可出现咯血症状

C.不具有传染性 

D.干咳

E.盗汗、潮热

肺痨特点:

1.有与肺痨病人的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3.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

36.痫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A.风

B.寒

C.燥

D.火

E.痰 

痫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本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

37.与胃痛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肝脾肾

B.肝脾胃 

C.肝胆胃

D.脾胃肾

E.脾胃心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38.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A.胃火亢盛

B.肝气犯胃

C.肝脾不和

D.胃气上逆 

E.脾胃不和

呕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

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39.腹痛湿热壅滞证,选方()

A.小承气汤

B.调胃承气汤

C.大承气汤 

D.大黄牡丹汤

E.大陷胸汤

腹痛之湿热壅滞证。

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加减。

40.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A.脾

B.胃

C.肠 

D.肝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41.湿热痢的治法为()

A.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B.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C.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D.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E.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湿热痢治法: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芍药汤加减。

42.增液汤治疗便秘,适用于()

A.阴虚秘 

B.气虚秘

C.血虚秘

D.阳虚秘

E.热秘

阴虚秘。

滋阴通便。

增液汤加减。

43.胁痛的病位主要是在()

A.肝胆 

B.脾胃

C.心肺

D.胃肠

E.心脾

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

44.黄疸胆腑郁热证的主治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葛根芩连汤

D.升麻葛根汤

E.龙胆泻肝汤

胆腑郁热证。

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大柴胡汤加减。

45.积聚中“积”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结块固定

B.痛有定处

C.病在血分

D.是为脏病

E.是为腑病 

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是为腑病”属于“聚”的特点。

46.泄泻之内因,关键在()

A.湿盛

B.脾虚 

C.胃失和降

D.肝郁

E.肾虚

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需与湿邪兼夹,方易成泻;

内因则以脾虚最为关键

47.关于内伤头痛,说法错误的是()

A.刺痛钝痛 

B.起病缓慢

C.表现为隐痛、空痛

D.痛势悠悠,遇劳加重

E.时作时止

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

“刺痛钝痛”多属实证。

48.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

A.头痛

B.面赤

C.烦躁

D.口苦

E.乏力 

眩晕肝阳上亢证。

主症: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49.下列哪项不是中风中经络的主症()

A.语言不利

B.半身不遂

C.口眼歪斜

D.不省人事 

E.手足拘挛

“不省人事”属于中风中脏腑的症状。

50.水肿属风水相搏者,最佳选方是()

A.越婢加术汤 

B.五苓散

C.五皮饮

D.桂枝汤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水肿风水相搏证。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越婢加术汤加减。

51.热淋的主治方剂()

A.石韦散

B.八正散 

C.小蓟饮子

D.程氏萆薢汤

E.沉香散

热淋。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52.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

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C.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D.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E.以上均非

证候主症:

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证机概要:

肺虚脾弱,痰浊内蕴,肺失宣降。

治法: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53.肺痿的治疗原则()

A.降气化痰

B.生津止渴

C.培土生金

D.补肺生津 

肺痿的基本病机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以致肺叶枯萎。

肺痿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54.真心痛寒凝心脉的主治方剂()

A.保元汤

B.血府逐瘀汤

C.四逆汤

D.当归四逆汤 

E.四逆加人参汤

真心痛之寒凝心脉证候主症:

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黯,舌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

阴寒凝滞,心阳痹阻,心脉闭塞。

温补心阳,散寒通脉。

代表方:

当归四逆汤加味。

55.癫狂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包括()

A.痰

B.火

C.气

D.瘀

E.寒 

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四者有因果兼夹的关系,且多以气郁为先。

56.鼓胀的主要病位在()

A.心肝

B.心肺

C.肝肾

D.肝脾 

E.大小肠

其病位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

57.疟疾的症状不包括()

A.寒战

B.壮热

C.下痢赤白脓血 

D.头痛

E.汗出

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下痢赤白脓血”是痢疾的症状之一。

58.关格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的治法()

A.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B.温阳固脱,降浊开窍

C.滋补肝肾,平肝息风 

D.清肝利胆,滋阴潜阳

关格,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证候主症:

小便短少,呕恶频作,头晕头痛,面部烘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阳损及阴,肾阴亏耗,肝阳上亢,内风自生。

滋补肝肾,平肝息风。

59.汗证,邪热郁蒸证的主治方剂()

B.清胆汤

C.泻白散

D.玉屏风散

邪热郁蒸证证候主症:

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60.脑瘤痰瘀阻窍证的主治方剂()

A.复元活血汤

B.通窍活血汤 

C.血府逐瘀汤

D.大定风珠

E.二陈汤

痰瘀阻窍证证候主症:

头晕头痛,项强,目眩,视物不清,呕吐,失眠健忘,肢体麻木,面唇暗红或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痰瘀互结,蔽阻清窍。

息风化痰,祛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加减。

61.血厥实证的主治方剂是()

A.补阳还五汤

B.羚角钩藤汤 

C.复元活血汤

D.生化汤

E.失笑散

血厥,实证证候主症: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怒而气上,血随气升,菀阻清窍。

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62.常人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主治方剂()

A.玉屏风散

B.加减葳蕤汤

C.荆防达表汤 

D.新加香薷饮

E.葱豉桔梗汤

常人感冒

(1)风寒束表证证候主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63.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无意义的是()

A.病情的缓急

B.病程的长短

C.咳嗽声的高低 

D.疾病的新久

E.疾病的虚实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症。

64.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主治方剂是()

A.大补阴丸

B.四君子汤

C.沙参麦冬汤

D.六君子汤 

E.左归丸

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证候主症:

有哮喘反复发作史。

气短声低,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加减。

65.麻杏石甘汤适宜治疗喘证的()

A.风寒壅肺证

B.痰热郁肺证

C.表寒肺热证 

D.痰浊阻肺证

E.肺气郁痹证

喘证之表寒肺热证证候主症: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味。

66.肺痈,溃脓期的治法是()

A.排脓解毒 

B.清肺解毒

C.化瘀消痈

D.清肺化痰

肺痈,溃脓期证候主症:

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排脓解毒。

67.下列穴位与关元相平的是()

A.外陵

B.水道 

C.归来

D.大赫

E.大横

关元属任脉,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下3寸。

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与关元相平。

归来亦属胃经,位于水道下l寸,大赫属肾经,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大横属脾经,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外陵亦属胃经,位于水道上2寸,均不与关元穴齐平。

68.位于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的穴位是()

A.大陵

B.太渊

C.阳溪 

D.神门

E.阳池

阳溪:

【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69.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的穴位是()

A.隐白 

B.大敦

C.厉兑

D.至阴

E.足临泣

隐白: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70.下列腧穴中,治疗汗证首选()

A.复溜 

B.然谷

C.太溪

D.阴谷

E.大钟

复溜:

【主治】①水肿、腹胀、腹泻等胃肠病证;

②水肿、汗证(盗汗、无汗或多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

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71.申脉穴位于()

A.内踝尖与跟腱之问的凹陷处

B.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C.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D.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E.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申脉:

【定位】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72.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

A.后溪

B.经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