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64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国赵长城和中山长城Word格式.docx

都在黄河以北。

内黄、外黄是受河内、河外影响的结果,在黄河以北者称内黄,在黄河以南者称外黄。

内黄、外黄,都在魏国境内。

赵肃侯十七年所围之黄,属于内黄,在魏国北部。

汉代在此设内黄县,属魏郡,其故址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北。

今内黄县北有卫河,卫河之北有漳河,战国到有漳河、无卫河。

卫河是后来出现的,战国时,漳河是赵国与魏国的分界线,现在则是河北省与河南省的分界线,内黄在漳水南岸。

距魏国甚近,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赵敬侯八年(公元前379年),曾“拔魏黄城”即攻克了内黄。

然而没有久占,不久又退还给魏国,后来,赵肃侯又想占领内黄。

保住这战略要地,然而这次并没有成功。

漳水即今漳河,有南、北二源,南源称浊漳水,北源称清漳水,均在太行山中。

二水出山以后,在涉县东南的合漳村相会合,自此以下称漳水。

现在的漳河全长153.3公里,在馆陶县注人卫河,属于海河水系。

据《水经注·

漳水》记载,漳水自合漳村以下,经武安县城南,又东北经西门豹祠前,右岸有支水注人。

“漳水自西门豹祠北径赵阅马台西,漳水又北径祭陌西也。

漳水又对赵氏漳宫,漳水又北滏水人焉。

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漳水又东,右径斥丘县北、即裴县故城南.漳水又东北径列人县故城南。

于县右合白渠故渎……又东北过溯漳县南,又东北过曲周县东,又东北过巨鹿县东……”

漳水所经之地名,均大体可考。

武安县城故址,在今武安县西南、西门豹祠、祭陌为邺县属境,邺县因避晋憨帝司马邺之讳,在晋代改为临漳县,今仍其名。

梁期故城。

在今磁县西南,斥丘故城,在今成安县东南。

列人故城,在今肥乡县北。

斥漳故城、在今威县境。

曲周、巨鹿今仍其名,据此可知,漳水出山以后,先是东南流《《水经注》作东流),到了邺县西门豹祠以后,转向东北流(《水经注》作北流),有滏水注人(今有滏阳河,或与滏水有关),又东北流有白渠水注人,经肥乡、曲周、巨鹿而注入黄河西支(即北流经今天津入海的古黄河)。

邺县是漳水改变流向的地方,在这里漳水由原先的西北生东南流,改变为西南至东北流。

因此。

潭水的整个流程略作弓形(即英文字母的V形),弓背在南,弓弦在北,弓背与弓弦之间,则是赵国都城邯郸所在的地力。

滏水是漳水的重要支流,《太平御览》卷64《滏水》援引今本《水经注》的佚文称:

“滏水发源出石鼓山南,岩下泉奋涌,滚滚如汤,其水冬暖夏凉。

”刘昭《后汉书补注》于滏水下引《魏都赋》;

“北临漳、滏,则冬夏异沼,”注云:

“水经邺西北,滏水热,故名滏口。

”据此可知,滏水之源在石鼓山南,其源头是一温泉,.泉水沸腾而出,有如釜(锅)中之汤,滏水即以此得名。

滏水是一条小河,其流程比较短。

一直到注人漳水时,河水仍处于温热状态,“故名滏口”一句即证明了这一点,滏水在漳水转向东北以后,才注人漳水,说明滏水大体上是与漳水平行走向。

从上述漳水、滏水的走向和地势来看,赵南长城应足修建于漳水和滏水之间,随着漳水的走向而走向,即与漳水处于平行状态。

赵南长城的修筑,充分利用了瘴水和滏水的天堑,更加强了其军事防御功能。

从军事统御角度来看,长城修筑在漳水、滏水之间,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这样一来,可以将河流天险与人工长城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天险与长城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军防休系。

赵南长城所经行之地是华北平原,河水湖泊比较多。

自战国以来,洪涝灾害比较频繁,引水改河的工程也比较多。

在自然(如洪水浸泡)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下,赵南长城会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至今尚未见到有关赵南长城遗迹的报遭。

其起止的具体地点,目前无法作出说明、长城的长度.亦无据可言。

我们只能粗略地说,赵南长城应西起于太行山,在潭水和滏水之间向东延伸,最后应当停止于古黄词之滨,其长度估计约在100公里左右。

长城修筑的工程量很大,需要很长时间,不会是一年半载即可完成。

因此,《史记》所记载赵肃仗十七年(公元前333年)筑长城,只能看作是始修长城的时间,可以把它看作是赵南长城修筑的时间标志。

赵肃王在位子公元前349年至公元前326年,正是战国中期。

在赵肃侯继位以前,魏国曾两次围邯郸,并拔其城,占领了两年之久。

赵肃侯十八年(公元前332年),齐与魏伐赵。

二十二年(公元前328年),秦伐赵,赵国将领赵疵战死。

这说明魏、齐、秦是赵国的主要敌人,赵肃侯修筑赵南长城,就是为了防御魏,齐、秦的侵略。

(二)所谓“赵北长城”

在一些历史文献中,有关于赵国北部修筑长城的记载,为了论证的方便,姑称之为赵北长城。

经过仔细研究纵后,发现赵北长城是根本不存在的。

关于赵国北部有赵肃侯修筑长城的种种说法,都是穿凿附会的结果。

f.b干这种说法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因此,有必要对赵北长城说法的由来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正本清源,消除其影响。

最早提出赵北长城的人,是唐代的张守节,他在《史记·

赵世家》中,于赵肃侯士七年筑长城一句话的后面,作了如下的注释:

刘伯庄云:

“盖以云中以北至代”。

按:

赵长城以蔚川非,西至岚州北,尽赵界。

又疑此长城在谭水(引者按:

应为漳水)之北,赵南界。

刘伯庄也是唐代人,其生活的时代比张守节稍早一些,撰有《史记音义》、《史记地名》、《汉书音义》,精于地理学,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多援引其说。

《史记》赵肃侯十七年所筑长城,是漳水北岸的赵南长城,这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不能把赵肃侯十七年所筑长城,说成是在赵国北部。

刘伯庄之言,只是一种推测而已。

本来是不足为据的。

由于刘伯庄精于地理之学,而张守节同样注重地理之学、因此,援引刘伯庄之言为已说作证。

他提出了赵肃侯长城既在北、又在南的两说,从北、南两说可以看出,张守节自比也是存在种种疑虑的,无法肯定赵肃侯长城一定是修筑在赵国北部地区。

然而由于张守节精于地理之学,因而他提出的赵北长城之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文献都以此为据,将北方的一些长城说成是赵肃侯所筑。

例如嗒清一统志劳将大同、天镇、阳高以北的长城。

说成是赵肃侯所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提出,岚州紫塞为赵肃侯所筑防备三胡的长城。

《绥远通志稿》则照搬顾炎武之说,将古武州塞说成是赵肃侯长城。

特别是明人尹耕所撰的《九宫私记》,又对赵北长城作了详细论证。

其文说:

余尝至雁门,抵岢、石,见诸山多有劚削之处,迤逦而来,隐见不常。

大约自泽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

问之父老,则曰古长城迹也;

夫长城始于燕昭、赵武灵,而极于秦始皇。

燕昭所筑者,自造阳至襄平。

武灵所筑者,自代并阴山至高阙。

始皇所筑者,起临洮,历九原、云中。

至辽东。

皆非雁门、岢、石、应、蔚之迹也。

及读史(引者按:

指《史记》),显王二十六年,有赵肃侯筑长城事,乃悟。

盖是时三胡并强,楼烦未斥,赵之守境,东为蔚、应,西则雁门,故肃侯所筑以之。

则父者所谓长城者,乃肃侯之城,非始皇之城也。

尹耕之言、初看起来是颇有道理的,既与赵国北部疆域相符,又列举出了长城实例和戮地父老的传说,很有影响力。

然而仔细分析。

其说并不能成立。

首先他在岢《岢岚)、石(离石)所见堵山劚削之处,其时代不清,其功用不明,与石砌的长城有所不同。

因此,其所见不等于信史,更不能以传说为据,轻信父老之言。

尹耕自述他只到过岢岚、离石,见到了山岩劚削。

“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皆然”,显然是他的推测之言,是否真的如此,尚不可知。

其次,赵肃侯在位期间,周围邻国的军事威胁,主要来自魏国、齐国和秦国,这从《史记》的记载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因此,赵肃侯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南部疆土的安全上,他没有精力顾及北部。

修筑赵南长城,巳经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即使想修筑北部长城,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到了赵武灵王即位以后,才把开拓北方地区列为重点,不断征讨北方的少数民族,驱逐其居民,占邻其上地,始有北方长城之修筑。

在尹耕以后,张维华对赵北长城又进行了一番论证,·

认为赵肃侯确曾在北方修筑过长城,其略云:

孝侯于北界筑长城事,古人载籍不详,后人读史迁之言而失其旨,因为不同之解说、然则武灵镶胡之先,赵之北界渠有长城之建筑否耶?

余曰:

当有之。

《盐铁论·

险固篇》云:

赵结飞狐、句汪、孟门,以存荆、代。

飞狐在今河北蔚县之南界,句注在山西代县之西北,即今雁门,孟门在今离石英钟县西滨河之地。

此三地者,均为赵边地冲要之关日,实有设防之必要,似桓宽所言为不虚……古长城路线,经代之南,推其原因,殆因此也。

张维华误解了《盐铁论》之言,又采纳了尹耕之论,故而得此结沦。

其实《盐铁沦·

险固篇》只是在叙述七国之险要地形,以阐明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桓宽上述之言,只是强调赵国北部飞狐、句注、孟门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如果在此营寒设防,便可以保卫赵国之北界

安全。

桓宽不仅没有提到长城,就连一般的城塞也没有言及,怎么能够由此得出结论说在赵武灵以前,赵国在北界修筑了长城呢?

这种无据之言,是很难使人相信的。

张维华还绘出了一幅“赵肃侯时赵西北界长城国”,并叙述了该长城的走向;

“此城当东起于今河北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们以东地,西行,入今山西灵丘县北境,复西行,人山西繁畴之北界,复自今山西繁峙之北境,至今代县西北之雁门,即古之句注。

又由此转向西

南行,入今山西南行。

入今山典宁武县之东南境。

至于宁武至大河之一段,抑至今兴县即古合河县境为止,抑经今乐静、岚县,而至今离石县境为止,则未敢定。

在上述地区确筑有长城,然而却不是战国赵北长城,而是后代所修的长城。

《元和郡县图志》在岚州合河县条下记载说:

“隋长城,起县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皇十六年因古迹(引者按;

洪吉亮认为古迹应为古址)修筑。

”在代爪灵丘县条下记载说:

“开皇长城,西自繁峙县,经县北七十里,东入飞狐县界。

”张氏所记述的长城,

应是《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隋长城,而不是战国赵长城,后文将详细讨论这个向题。

(三)赵武灵王长城

赵国在北方确实筑有长城,然而不是赵肃侯所筑。

而是肃侯之子武灵王所筑,史称赵武灵王长城。

赵武灵王修筑北方长城,见于《史记·

匈奴列传》,文称:

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这段记载文字不多,是关子赵武灵王修筑长城的唯一记载,然而它却十分确凿、·

肯定,准确的记载了赵武王修筑长城的历史背景,以及赵武灵王长城的起止和走向。

赵国是战国时期比较弱小的国家,其向南发展受到了魏国的遏制以后,便改变了方针,积极谋求向北方发展。

赵肃侯未及做的事业,由其子赵武灵王完成了,赵武灵王在占领了林胡、楼烦的土地以后,随即修筑了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林胡、楼烦南下收复其故地。

赵武灵王设置云中、雁门、代郡,是为了永远占据这里的领士,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上述三郡则处于秦朝统治之下。

因此、赵武灵王修筑北方长城和设立三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赵武灵王长城东端起始于代,这是很明确的,代即代国之地。

代国是狄姜之国,其国在赵国西北,与赵国关系甚密。

互相通婚,赵襄子之姊为代王夫人,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57年),赵襄子计杀代工,将自己的侄儿封于代,称代成君。

代王夫人(即赵襄子之姊)自杀身死、葬于摩笄之山,即今河北蔚县之鸣鸡攻。

由此可知,代国旧地即今蔚县。

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弯,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有人认为,无弯即无终,系山戎之国。

则代地以北即是少数民族戎狄的居住地区。

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势力已扩展到了代国以北的戎狄之地,即今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在这里已发现了赵长城遗址。

据当地人士考察所见,赵武灵长城遗址东起于张北县东南部黄花坪、狼窝沟一带,即阴山北麓,沿阴山向南走同,经东营盘、台路沟、到大河乡南缘进入尚义具甲石河乡鱼儿山、再经尚义、万全,怀安的交界处转面向西,从怀安县桃沟出境向北,进人内蒙古兴和县,全长约100公里.

张家日坝上长城采用土石棍筑、毛石垒筑和夯土版筑等多种方法,夯土墙以怀安县境内保存最好,石墙以尚义县鱼儿山保存完整,土石混筑墙体大部分颓圮为土埂状。

在长城附近。

曾采集到战国时期的夹纱红陶片、灰陶片、釜足。

证明该长城为战国遗迹,以其在赵国

的势力范围之内,故当为赵武灵王长城。

这段赵长城后米被秦、汉、北魏、明各代所利用,修缮的痕迹至·

今可以分辨出来。

内蒙古境内的赵长城,据实地考察的结果,仍然可以看到其遗迹,赵长城由怀安县桃沟北上,到达兴和县二十七号村,长城遗迹十分清楚。

墙基宽为5一6米,高1.5—2米,夯土版筑、夯层厚8—10厘米。

在兴和县,赵长城长约25公里。

长城由兴和县向西,进人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

这里的阴山称作灰腾梁山(蒙语为寒山),赵长城是在灰腾兴梁山南麓作东西走向,是夯土版筑,部分段落被改作乡间公路,全长约38公里。

长城由察哈尔右翼前旗向西,进人卓资县境内。

在卓资县境内,长城遗址基本上是连续走向,只有旗下营附近略有中断。

长城长约75公里,现存遗迹长约45公里。

长城由卓资县进人呼和浩特郊民榆林乡北部,经西铺窑子、喇嘛库伦村、古楼板村、榆树沟村、哈拉更村、哈拉沁沟村、坡根底村。

再经保合少乡、乌素图水库南、西乌素图村、东栅子村、霍寨村,进人土默特左旗·

全长约130公里,均为夯土墙。

残高1一2米。

长城经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进入包头市。

从河东区大庙村到哈叶脑包的哈德门沟口,长城最为清楚。

一般高1一2米,最高4一5米、皆是夯土版筑,夯层厚10厘米,这段长城长约45公里。

包头以北的阴山称乌拉山,赵长城最初在乌拉山南麓作东西走向。

众五当沟赵长城进入乌拉山中,仍以上筑为主,间有土石混筑。

长城由达拉盖沟出山。

进人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哈拉盖补隆)。

赵长城在包头境内全长约150公里。

自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以后,由于缺乏实地考察,赵长城的遗迹走向不甚清楚。

我们只能根据《史记》的记载,进行探索研究。

阴山今仍其名,是以山上林木葱郁而得名。

匈奴传》称:

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

”不过,前人对阴山与阳山的关系,在解释上出现了一些错误,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是认为阴山和阳山是不同之山。

阴山在黄河南岸。

《史记素隐》引徐广语云:

“五原西安阳县北有阴山。

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

”《汉书音义》亦作此言、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

”将阴山说是在黄河之南,显然是错误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阴山在河南呢?

这与古人对阴、阳方位的理解有关。

古人将河北、山南称作阳,将河南、山北称作阴。

古人以阴、阳命名的地名,都与此有关。

从地埋方位而言,阴山如以黄河得名,自然应当在黄河之南。

而阳山则应在黄河以北。

不过阴山有点例外,它不是以黄河得名,而是以山上森林稠密、不见阳光、阴暗潮湿而得名。

过去人们对阳山多不得其解,其实阳山即阴山,阳山是以位于黄河之阳而得名。

阴山横亘在内蒙古中部称河北北部,其西部又有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称。

在呼和浩特以北者称大青山,大青山以山林郁郁青青得名,与阴山之义相同。

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意为青城,是似在大青山下得名。

大青山下的昭君墓古称青冢,如非墓上多林木,也可能与大青山有关。

在包头、乌拉特前旗以北者,称乌拉山。

在蒙语中“乌拉”是指山而言,乌拉山是·

个蒙汉合璧的山名。

在乌拉山以西,山脉呈弧形折向西南,称作狼山。

狼山是以山林中多豺狼而得名,有人误将狼山称作两狼山、狼居胥山,其实,元杂剧中的两狼山,是从山西朔州石碣谷而杜撰出来的。

狼居胥山则在蒙古国境内。

张鼎彝所著的《绥乘》卷5《山川考上》,谓大青山分为两支,向西北走向者称狼山,又称乌拉后山,即古之阳山;

向西南走向者称乌拉山或乌拉前山。

并称“古所谓阴山、阳山者,指山之分歧处言,非大青山之全部。

”并绘图加以说明〔附后)。

这种解释也是不确切的,它把狼山称作乌拉后山,显然是混淆了狼山与乌拉山的界限;

再者,阳山即阴山,不是指大青山的分歧处而言。

张维华认为:

“余意《史记》‘并阴山下’一语,实指今内蒙古自治区之大青山而言,乌拉前山及狼山二支,虽属阴山之一部,亦叮具阴山之名,然非史公初意。

”这种解释也是不妥的,实际上司马迁所说的“并阴山’下”,是指赵武灵三长城·

与阴山并行,朔山不仅包括了大青山,也包括了乌拉山和狼山。

张氏曲解了司马迁的本意。

赵武灵王长城止于高阙,高阙是狼山的豁口。

郦道元似曾到此考察。

《水经注·

河水》记载说:

“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

“善能云举”意不可解,朱作节曰:

“《大事记注》引此,作峨然云举。

”此解语意通顺,故知“善能云举”应为“峨然云举”之误。

狼山豁口很多,为古代穿越娘山之孔道。

这些豁口长短不一、宽窄不等,多有小河流出,故郦道元使用了“两岸双阙”四宇,证明高阙有河水流淌其间.狼山最重要的豁口有三处,即乌拉特中旗西南的石兰计山口、临河市北部的哈隆格乃山口,磴口县西北部的布都毛德

山口。

以前人们多认为,石兰计山口应是高阙所在,赵武灵王长城应西止于此。

《史记》称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并”是并列的意思,是说长城与阴山平行走向,至高阙塞而止。

张家口坝上赵长城,内蒙古兴和、察哈尔右旗前旗、卓资县、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境内的赵长城,都是与阴山平行走向,从乌拉特中旗起的赵长城,也应当如此。

赵武灵王筑长城至高阙为塞,故后人多认为,赵武灵王长城西止于高阙塞。

至于高阙的具休位置,则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过去人们多认为高阙即今马拉特中旗西南方的石兰计山口,不过近年有人提出,石兰计山口平坦开阔,可以通行车马,傲为高阙塞并不合适,高阙应在哈隆格乃山口。

哈隆格乃山口在磴口县沙金陶海苏木巴彦乌拉村北、口内有长城、石城,沟外有长城、石城和烽隧,长城石垒、宽约2.5米,向西南走向。

在哈隆格乃沟的西南布都毛德山口,也发现有古长城,因此,高阙应在哈隧格乃山口。

石兰计山口、哈隆格乃山口如为高阙,应当有长城与乌拉待前旗白彦花镇的赵长城相连接,才能成为一体。

然而从乌拉特前旗到石兰计山口,长约198公里;

到哈隆格乃山口,长约362公里。

在此长距离内并没有发现赵长城遗迹,无法证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

哈隆格乃山口、布都毛德山口的长城甚为短小,只不过是司马迁所说的“当路塞”而已、由丁这些山口外没有发现长城通达乌拉特前旗境内,因此,将任何一个山口拟为高阙塞都缺乏足够的证据。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赵长城向西只到达了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可以将这里暂定为止点。

高阙塞的具体位置,仍需深人考察研究。

乌拉山、狼山上山口很多,都可以在考虑之列,不过必须有长城遗迹与乌拉特前旗的赵长城相连接,才能确定为高阙塞,即赵武灵王长城的终点。

赵长城在张家口坝上长约100公里,在兴和县长约25公里,在察哈尔右翼前旗长约38公里,在卓资县长约45公里,在呼和浩特市长约130公里,在包头市长约150公里,在乌拉特前旗境内长城的长度不详,以上各段长城遗迹累计为488公里,其实际长度不止如此,还要多一些。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赵长城标拄为两道,一道在阴山南,一道在阴山北,阴山北的赵长城,东始于武川县,西止乌拉特中旗石兰计山谷的北口。

据实地考察所见,阴山以北确实有长城遗址,然而却是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不是赵武灵王长城。

高阙之见于记载,是与赵武灵王长城联系在一起的。

长期以来,许多人着眼于《水经注》中“两山中断,两岸双阙”的地形特征,却忽略了高阙必与长城相连接的基本条件。

在阴山中雄险的山口很多,只有具备与长城相连的条件,才可能是高阙塞之所在。

如此巨大的长城,当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修筑完毕。

据《史记·

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第二年则把王位传给其子惠文王,他自己则“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并化装成使者进人秦国侦察其地形,作攻击秦国的准备。

由此观之,赵武灵王长城的修筑,应当始于赵武灵王二十六年。

而完成于赵惠文王的时代。

我们不妨将公元前300年,作为赵武灵王长城修筑的时间标志。

赵武灵王长城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曾在北方修筑长城,赵武灵王长城的部分段落,又被加以修缮利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有一部分为赵武灵王长城,被隐藏在秦始皇长城中。

(四)中山长城

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盛行,许多大国都修筑长城。

一些受大国威胁的小国也修筑长城以自卫。

中山国也筑有长城,即是一例。

在《史记·

赵世家》中,有许多关于中山国的记载。

赵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

《集解》引徐广语日:

“西周恒公之子。

恒公者,孝王弟而定王子”。

《索引》按:

“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

《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迁灵寿,为赵武王所灭,不言谁之子孙。

徐广云西周桓公之子,亦无所据,盖未能得其实耳。

”由此看

来,中山国武公是否是西周桓公之子,尚有一定疑问。

不过中山国属于姬姓.古鲜虞之后,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虞初居顾.后迁灵寿。

灵寿旧地,据徐广注在常山。

今仍称灵寿县,在石家庄西北滹沱河左岸,为石家庄市属县。

《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在定县(今定州市),为保定市所属。

则中山国境域,在今石家庄市与保定市之间。

在战国时期,中山国地处赵国与燕国之间,地理位置很重要,由于中山国属于小国,因此,赵国不断讨伐中山国,欲兼并其领土。

《史记·

赵世家》载,赵敬侯小年长今元前377年),讨伐中山。

与中山战于房子(今河北赵县)。

十一年(公元前309年)、又讨伐中山,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

赵武灵王十七年〔公元前309年),“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野台,据《括地志》在定州新乐县畏(今仍称新乐)。

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王北略中山之地”。

二十一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278年,公元前276年〕,先后两次派大军攻打中山,攻取了丹丘、华阳、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被迫献出四邑言和。

赵国始罢兵。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63年),赵国灭亡了中山国,将中山王迁移到肤施(在黄河西岸,令陕西榆林市南渔河堡)。

中山国对赵国企图强占扫己的领土,是看得很清楚的,因此,被迫修筑长城。

据李文龙实地考察所见,中山民城分布在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唐县境内。

它北始于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1.5公里的大山中,向东南走向,经新华村至神北村,由神北村向南,有一段绝壁连绵、以山为险、未筑城墙。

在神村南约6公里,长城重新出现,经西大悲村西北南行,至富有村,转向东南走向,经团结乡、大岭后村、李家沟村,向南人齐家庄乡,经柏山村转向西行,经顺平县、唐县交界处的马耳山(海拔747米)北,进人唐县。

在唐县,长城经西峒宠村、上赤村‘西南进人白合乡上庄村,再经山南庄到达大洋村。

由大洋村向前,进入西大洋水库淹没区。

最后终止于灌城,灌城现在已被大西洋水库淹没。

中山长城在顺平县境内,长约24公里.在唐县莫内长约44公里,全长约68公里。

长城位于唐河(古称呕夷水)左岸、沿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