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178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文档格式.docx

5、组织制定并审批防治水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时审批各种施工措施,为科学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6、负责主持制定煤矿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工程作业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者进行教育和处罚。

7、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一次防治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逐头逐面进行分析,对排查项目、资金使用、治理措施、责任单位和人员、治理时限等内容做了具体说明,严格考核落实。

排查资料及时发放有关领导和部门,并有发放签字记录,做到月初有排查,中间有跟踪记录,月底有总结,项目结束有验收,实现隐患排查流程控制,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每季进行一次周边地方煤矿调查,特殊时期次数加密。

搜集、调查和核对矿区范围内现正在开采的小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

8、推广应用防治水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把技术创新作为我矿技术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

对专业技术工作重点跟踪,组织技术攻关。

9、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水科技评比活动。

每年底对本矿本年度的科技项目,优秀设计及做出发明创造的科技人员进行评比并表彰,调动广大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三、各分管副矿长岗位责任制

1、分管副矿长在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相关工作,并负领导责任。

2、负责学习上级下达的防治水方面有关技术政策、指令、细则、通报和措施等,并组织实施。

3、分管生产副矿长主要负责监督和落实防治水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并做工程的验收和防治水精品工程的评比工作。

4、分管机电副矿长主要负责督察机电科做好机电排水设备的选型工作,并保证防治水资金的落实,督促企管科对排水设备与探放水设备的购置工作。

5、分管安全副矿长负责监督防治水办公室对矿井各掘进头和采面的水害预报工作,负责督促培训中心对探放水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四、地测防治水业务主管岗位责任制

1、在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对防治水工作负全面责任。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组织全科职工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

3、组织编制全矿防治水长远和年、季、月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组织分析矿井水文情况,掌握矿井涌水动态和变化规律,参加解决水患和供水水源的措施的制定。

5、负责井下防治水的安全工作,定期召开防治水水会议,定期组织全矿防治水专项检查。

6、组织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帐。

7、组织矿防治水相关方面技术竞赛,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8、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水文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1、负责做好分管的水文地质技术工作。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规程,执行公司技术管理规范和防治水工作条例细则,分担全矿水文地质技术或管理工作。

3、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帐。

4、协助组织每月的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分管矿领导及科主要领导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

5、负责对矿井各采掘生产头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头面提出整改意见。

6、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7、协助做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工作。

8、负责矿井充水性图等各种图表的填汇工作,及时绘制地下水等水位曲线动态图,掌握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9、不断总结矿井水文地质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办法。

10、负责提供公司季度、半年、年度达标检查所需的各种防治水资料。

11、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与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六、钻机队岗位责任制

1、在矿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煤矿防治水》及其它技术政策与规定。

2、坚持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全队人员的责任心。

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3、对本单位各专业的主要工作如:

地质、水文、等图纸资料进行了解,掌握井下巷道空间关系,熟悉避灾路线。

4、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填写班报表,做到钻探情况、报表、井下探水牌板相符,每天将施工情况向领导汇报。

5、抓好月度计划和总结,根据生产要求和矿领导安排布署,合理进行探放水工作。

6、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不断提高探放水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7、负责对探水设备等工具的管理、维修工作,并经常检查使用、保养情况。

8、工作合理分工,并及时填写工作日志。

为满足煤矿生产的需要,组织整理人员认真学习《煤矿防治水规定》,做到人人能胜任探放水的各项工作。

9、搞好同其他区队协调工作,及时掌握各巷道进度和钻孔深度的关系。

7、相关科室人员岗位责任制

1、生产技术科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管业务科室,负责防治水的日常工作,定期分析研究、预测预报,负责编制防治水计划,根据煤矿设计规程要求综合考虑各采掘工作面的涌水量对水沟的断面积及流水坡度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涌水量在采掘巷道设计一定数量的沉淀池,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并负责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和验收工程质量工作;

观测井上下各地点和工作面水量、水压、水位变化情况,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防治水管理人员要经常分析、研究防治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

每月月末对当月防治水工作进行总结。

2、调度室负责协调井下生产运输,保证防治水设备、材料运输畅通,负责区域内的水沟、沉淀池责任区的划分,制定清仓计划,并按时安排清仓队伍,保证水仓的空仓容量经常保持在有效容量的50%以上,督促水沟的清理工作,适时组织防水避灾演习。

3、安全科负责对各项防治水工程设计、防治水工程施工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参与进行防治水隐患排查,组织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4、机电科负责矿井各水平排水系统排水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主要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测试等工作。

负责对各水平变配电、泵房、排水点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泵正常运转。

5、通防科负责各项探放水工程通风和瓦斯监测,透水、突水发生后需抢险时,协助进行排水管道的铺设、安装。

6、各施工人员、安全员、跟班班长、管理人员等在发现透水预兆、顶底板淋水、涌水等水患时,立即汇报给调度室和相关领导,保证我矿的防治水工作做到提前预测预防;

杜绝透水、突水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出现水患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排水工作,将水患损失降到最低。

8、探放水队长岗位责任制

1、探放水队长在主管科长的领导下,对探放水方面工作负全面责任。

2、负责编制钻探生产计划,设备材料使用计划,搞好钻探衔接。

熟悉本专业的各种施工设备性能和工作程序,能够协调组织生产,按时晚产任务。

3、搞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9、探放队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1、在主管科长和队长的领导下,负责探放队的技术工作。

2、根据施工设计编制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

深入现场,及时解决钻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保证钻孔施工质量,预防孔内事故。

3、做好职工的专业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

4、搞好事故隐患排查,做好业务保安,防止出现重大工程事故。

10、探水工岗位责任制

1、在探放队队长和技术员的领导下,完成各项探水任务。

2、详细做好钻探进尺、涌水、岩心的记录工作。

3、努力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4、做好设备的正常维护修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

5、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改进钻探工艺,提高钻进率。

301-1-2

地测技术工作管理制度

301-1-2

地测技术工作管理制度

1、地质技术管理制度

(1)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开采,均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和其他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

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应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的间距进行观测描述,遇地址构造时应适当加密观测点。

(2)严格按《矿井地质规程》及细则规定的内容观测煤层、断层、褶曲、岩浆岩及岩溶陷落柱等。

(3)开拓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构造规律,分析工程将穿过的煤岩层特点,熟知巷道所处层位特点及距上、下煤层距离,按要求及时深入现场,进行地质编录。

开拓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预测图纸及区域地质图纸,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提出超前探测计划与设计,按时编制提交开拓地质说明书。

(4)工作面掘进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地质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及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情况、掘进层位、煤层与上下相邻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趋势,按时编制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

(5)掘进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填绘断层交面线、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区域地质图及巷道素描图,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及时提交各种地质预报。

工程结束后及时组织探煤厚及物探工作。

规定综采、轻放工作面必须进行物探,查清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岩浆岩、陷落柱等,获得结果后5天内按质量标准化要求编制提交回采地质说明书,并将物探结果附在回采说明书中,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一并交生产部门使用。

(6)充分分析回采地质说明书、物探成果及已开采的相邻工作面地质规律;

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动态分析、动态预报,认真观测。

记录已知的地质构造、物探异常区的地质变化情况,做好采面地质素描,分析预测隐伏构造及薄煤层延展变化趋势,验证物探结果,做好地质预报工作。

按要求及时编制提交采后总结。

(回采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写出采后总结;

厚煤层分层开采的工作面应在最后一分层采出后一个月内编制;

地质构造复杂的工作面可在头层回采结束后编写,待最后一分层采出后再补充。

报告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妥善保存)。

(7)各地测部门必须建立物探成果台帐(包括坑透、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瑞利波勘探等),对每一个物探异常区必须认真收集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生产结束后要编写物探验证报告或总结。

(8)生产中遇重大地质构造时,地质部门有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地质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会审,上井后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及时向矿技术负责人汇报,研究处理。

(9)各种图纸,必须按标准化要求使用统一正确的图例、图示作图,按细则要求的时间填绘井巷工程、煤厚、断层等高线等及各种注记。

地质工作用图(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图、日常手头用图等)要求随工程进度,在日常整理资料的同时随时修改填绘,并至少每月应全面分析修改一次。

生产区域地质图(1:

2000生产区各煤层底板等高线、生产水平地质平面图及相应的地质剖面图等)要求每月全面填绘修改一次。

基本地质图(1:

5000矿井个煤层底板等高线、剖面图、各水平地质平面图等)要求每季度修改一次。

要求图纸内容齐全,资料推测有理有据,并保证相关图件一致性。

(10)按要求及时提出各种地质预报。

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

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

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

临时预报应根据采掘工程进度及地质变化随时提出预报。

要求预报内容准确,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1)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帐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12)各种物探仪器必须按说明书进行使用、保管与维护,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无损,保证物探工作能正常开展。

(13)加强地质资料的发放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及图纸,地质测量部门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须经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提供或报出。

2、水文地质技术管理制度

(14)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正常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为贯彻执行安全方针,防止重大水患事故发生,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要求。

(15)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对所在矿井防治水工作负领导责任,实行全面领导,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检查各项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

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直接领导矿井防治水工作,为防治水患提供技术保证;

地测部门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五项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事故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报,地测部门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保安责任;

设计部门要将防治水工作列入设计内容;

各采掘区(队)长对本区的防治水安全措施的落实负第一责任,班组长对本班组的防治水安全措施的落实负直接责任;

安监部门对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

(16)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

为此,必须依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矿区(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测和观测工作,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的规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每年的2月底前)、季(季第一个月份的10日前)、月(每月10日前)水害情况预报,井巷接近危险地段或水情发生变化要根据有关规定提供临时水害通知单。

各种水情资料、水患预报要翔实、具体,要有超前性;

措施要有针对性,可超作性要强,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发至设计、施工、安监处等单位和有关领导。

(17)设计部门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水患预测预报资料和有关的水文资料,在编制采掘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水害因素,从工程设计开始,为防止重大水患和探放水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并将探放水工程纳入采掘工程设计和工作面衔接计划时间表。

(18)每一生产矿井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在受水患威胁地区进行采掘施工前,必须首先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部门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意见,并提出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采掘工程待确认水患排除后方可施工。

(19)探查水压大于2Mpa的探放水工程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探放水设计经批准后,属于钻探施工部分由钻探部门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属于井巷工程施工部分由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取得开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20)在存在老空区积水威胁的地区施工探放水工程前,都必须确定探水线,并准确的将积水范围、积水标高、积水深度、积水量、动水量及探水线填绘在专业矿图上。

(21)各类井巷工程贯通前,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情况不清时,必须在距贯通点30米(煤巷)或20米(岩巷)前。

发放水害通知单。

查清条件,待排除积水或淤泥后方可贯通。

(22)由于受岩溶陷落柱影响所造成的高水位异常区和岩溶陷落柱怀疑区,必须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查清岩溶陷落柱的分布位置,含、导水性能及高水位异常原因、范围,探查原则“先物探、后钻探”,探查结束后提出成果报告及防范措施。

不进行专门勘探,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在上述区域不得设计采掘工作面,更不得施工。

对于经探查确定的岩溶陷落柱无论是否导水,均要按规定留设煤柱。

(23)矿井之间的隔离煤柱必须按有关要求留设。

所有防水煤柱内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以保证煤柱的完整性及隔水的可靠性。

如因工程需要不得不开掘巷道时必须提出专门报告和相应的有效措施,经上级部门审查后上报当地煤炭局审批,不经正式批准不得施工。

(24)坚持水害隐患定期排查制度,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地测部门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每周进行一次,对重点水害问题地测部门应随时组织会商,每次会商结果均要有正规记录,内容要齐全、规范。

各级水害隐患(分A、B、C三级)排查结果及防治措施,分别填写水害隐患统计表,发至主管领导及安全监察部门。

经排查确认的B级水害隐患及其防治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发主管领导及安全监察等部门,并抄报矿务局备案。

对B级水害要重点监测,并执行技术管理人员现场盯岗制度,直至水害排除。

(25)当井下工作面出水或出现水文地质异常情况时,要求主管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对井上下钻孔水位及涌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地进行分析、整理,拿出结论性意见。

(26)坚持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杜绝防治水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侥性思想,规范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工作,以高质量的矿井防治水工作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27)为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预防重大水患事故发生,应制定防治水管理工作十不准:

1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不准随意布设巷道。

2当采掘工程施工中出现突水征兆,不准继续施工。

3探放水钻孔正式探水钻进前,未安好孔口装置时,不准继续钻进。

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不准贯通。

5所有下山掘进巷道无特殊原因未到位不准停止掘进。

6上方或上覆巷道、老塘有积水威胁或情况不清时不准施工。

7在高水位异常区和陷落柱怀疑区内的工作面上未经探查,不准回采。

8回采工作面波及范围内的水文孔或封闭不良钻孔,未经处理前,不准回采。

9探放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时,不准施工。

10受底板奥灰高压水威胁的矿井,深部水平的井巷不准布置在灰岩及以下的层位。

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1、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技术科地测防治水专业人员须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每年的1月底前)、季(季第一个月份的5日前)、月(每月3日前)水害情况预报,井巷接近危险地段或水情发生变化要根据有关规定提供临时水害通知单。

各种水情水患预报要详实、具体,有超前性;

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强,经矿总工师审查批准后,发至设计、施工、安监处等单位和有关领导。

二、对所需探放水的采掘工作面段和含水岩层,在未探之前要首先进行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经技术主管审核、科长签字、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后交施工单位使用,探放水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整理资料、归档保存。

三、“三书”主要内容须包含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设计,其中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在回采工作面设计前,须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编制,经矿总工程审批后,交采掘部门使用;

回采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两道及切眼开出后,应在5天内提交,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门使用;

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提出,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报集团公司审批后交设计部门使用。

四、地质补充勘探计划,报总工程师审定后,报能源公司审批,对于急需的可特殊处理。

五、工广保安煤柱及断层煤柱留设和改动,应报能源公司。

能源公司按照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后执行。

六、钻探队技术主管接到施工设计后应对设计认真研究,并进行现场踏勘,及时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其它各专业队遇到较大工程时,或其它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工程时也应编制施工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应进行逐级审批,经主管领导、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技术主管(或队长)在开工前贯彻到参加施工的每名职工,井实施每次贯彻签名制度。

七、对于井上下大型的探放水工程设计,由能源公司审批,报市、县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八、带压开采及安全技术措施,由有资质部门完成,能源公司审批,报市、县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九、探放水工程设计未经合理的审批程序不得施工。

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特点给防治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2、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3、在矿井施工期间应收集齐全有关本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4、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区(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的规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季、月水害情况预报,防治水隐患排查,坚持周分析、周总结制度,随作业计划调整及时进行临时水害预报,下达临时水害通知单,确保防治水安全生产。

在施工期间进行注浆、及探放水时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矿总工程师带队,每季进行一次周边地方煤矿调查,特殊时期次数加密。

搜集、调查和核对矿区范围内现正在开采的小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矿图上标出小煤矿和老窑的井口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收集了解周边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有详细的相邻煤矿调查记录,采掘工程图纸定期交换,并由对方的签字记录。

对井下涌水观测应每月不少于三次,并将观测资料收集、整理、档存作为防治水工作基础资料。

6、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做好观测记录。

7、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8、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的实施,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水患停产撤人制度

1、水患停产撤人程序: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重特大水害人身事故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须严格执行水患停产撤人制度。

凡出现橙色预警以上大雨、暴雨等灾难性天气可能导致淹井时,以及井下现场发现水情水患的作业人员,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或升井。

矿井调度室接到水情报告后,值班领导及调度员均有权立即启动本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根据来水方向、地点、水量等因素,确定人员安全撤离的路径,通知井下受水患影响地点的人员马上撤离到安全地点或者升井,向值班负责人和矿井主要负责人汇报,并将水患情况通报周边所有矿井。

二、水患停产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