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2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

2013-05-1117:

15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汤匙(chí)   窨井(yīn)   黝黑(yǒu)   恬不知耻(tián)

   B.撒娇(sā)   觍颜(tiǎn)   脂肪(zhǐ)   日渐月染(jiān)

   c.怏然(yàng)   扺掌(zhǐ)   辎重(zī)   不着边际(zháo)

   D.阆苑(làng)   挑唆(tiǎo)   狡黠(xiá)   披露(lù)心迹

   2.下列各句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不管新闻栏目还是其他节目,越接地气,越契合民声,具体的工作往往就越庞杂,其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国际上各类大台也会出错,但权威性和公众欢迎度不受影响就很说明问题。

   B.当各种早点的叫卖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时,西塘便彻底醒来了。

早餐店伙计笑容满面,软糯的普通话带着江南的味道,如一杯米酒,绵软悠长,清甜如怡,让人温暖。

   c.他弃学从政丝毫也没有装腔作势、半推半就,而是大刀阔斧地倡导改革。

短短3个月,他对政府部门做了一番研究,发现机构臃肿、叠床架屋,这大大影响了行政效率。

   D.十年的历史再次证明,中东地区各国的命运和前途必须由那里的人民自己决定,越俎代庖和动用武力不仅给这一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必定会使谋霸者自己陷入万劫不赴的深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林书豪,一个黄皮肤的亚裔小子,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坐冷板凳的命运,在NBA的球场上,率领困境中的纽约尼克斯队创造了七连胜的杰出战绩,真可谓是银样蜡枪头。

   B.滥觞于网络,孕育于时代,财富的诱惑与资本的推动如同万有引力,中国大众类型文学的规模,沿着市场逻辑的轨道,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C.(罗切斯特)“愿上帝保佑果真如此!

简,这儿有个凉棚,坐下吧。

”简爱竟自坐了下来,作为回答,简爱觉得拒绝是不明智的。

   D.地上铺着南非奶牛皮,墙上挂着当地人用的竹匾和鱼篓,房间里随处可见以非洲草原动物为题材的手工织物……这都让人唏嘘不已,原来环保和奢侈,是可以兼得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湖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届党委政府都很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城市整个肌理更新过程中,更是非常注重整个文脉的整理、挖掘、保护和展示。

 B.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少年派的奇幻之旅》获得了三项大奖,其导演李安继《断背山》获得最佳导演奖后再获此殊荣。

 C.世界银行集团表示,支持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提议,世行将致力于和即将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减贫、提高发展中国家福祉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D.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认为,环境感染源可能是动物造成的,也可能是动物周边的区域造成的,例如在H5N1的病例中,家禽市场就是可能的感染源,因此必须对所有相关场所进行调查。

5.仔细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然后拟个标题。

(3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当地时间3月29日,为鼓励美国民众使用“美国制造”,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的码头上发表演说。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奥巴马要发表演讲前,一阵风吹起了其身后起重机上悬挂的美国国旗,美方刻意遮挡的11号起重机上“ZPMC”(振华重工)的汉字标志因此得以以本来面目现身演讲现场。

顿时,奥巴马傻眼,全场观众也风中凌乱。

   要求:

准确,简明,生动;不超过12个字。

6.“正能量”在“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位居榜首。

根据语境,仿照例句,写出它在下列两句中的意思。

(用短语解释,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示例]李娜微笑着带伤作战的形象长久地留在球迷心中,她用正能量征服了世界,成为中国网坛的巾帼英雄。

   (乐观顽强的精神)

 

(1)吃饭应酬少了、基层调研多了;花架子少了,接地气实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中央所倡导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贯彻好、落实好。

这几个月来,新政带来的新变化令人欣喜,处处呈现富有正能量的新气象。

   ( )

 

(2)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放置一些花草植物,点缀一些古朴的陶器,貌似零乱,集在一起,却如此美观,有些摆饰看似随意,实寓着美感。

各个空间都传递着正能量,便于生活中工作,工作中生活。

   (   )

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

如微博、微信、微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

“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

   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0字左右)(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吸毒成瘾的原理

   吸毒为何成瘾?

吸毒者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

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

   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

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

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而强迫学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大脑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饥饿时吃饱饭、焦渴时饮足水的欣快感和满足感一样的感觉。

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圉神经的掌控之下。

而吸毒后,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飘飘欲仙。

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同吃喝一样,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

例如,利用现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

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

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

腹侧被盖区由含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

在进食、饮水、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

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

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

   (摘编自《百科知识》)

8.下列关于奖赏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奖赏学说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这就为吸毒者戒掉毒瘾提供了可能性。

 B.虽然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研究后得出的,但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原理,其他学说可做有益补充。

 c.电、自然奖赏、毒品刺激多巴胺通路时都能产生愉快效果,因为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刺激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不同。

 D.酒足饭饱、饥渴时饮水的欣快感、满足感和吸毒后感到欣快、愉悦的生理感觉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一种因无法控制自我而对某一并不存在的情况进行反复检查的强迫症。

 B.人在吸毒后,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被激活,毒品中的化学物质就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

 c.吸毒为何会成瘾,科学研究虽然已给出了一些解释,但还没有哪一个学说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深入的科学研究还将持续下去。

 D.电刺激奖赏的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愉悦感比自然奖赏强烈;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

10.阅读全文,概括出吸毒成瘾的原因。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黄 昏

萨特(法国)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

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色。

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

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亳不显眼。

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一致。

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者的时刻。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

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

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

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

在这个世界土,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

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好啊。

”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

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

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是吗?

”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

到了住处,我就出去买香皂了一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

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打算回旅馆。

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

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

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一先令。

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

只怕我要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

这种沉寂意味深长。

“您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

”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

”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听了这句话,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

不管怎幺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在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

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

”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

”葛尔特茨比接着说道。

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

他要是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一块新的香皂。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

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

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

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

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

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递了过去。

“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

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

如您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

   “幸好给你找着了。

”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

他急忙跑开了。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

这对我也是个教训,   。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

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

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

”他问道。

   “一块香皂。

   (有删改)

   11.在文中空缺处,补写一句话。

(30字内)(2分)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

   

(1)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

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

   

(2)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13.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葛尔特茨比的性格特征。

(4分)

   14.分析小说采用全知视角,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妙处。

(4分)

   15.结合文本,探究本篇小说以“黄昏”为题的作用。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6—20题。

(19分)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肜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

‘褒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衰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钮麂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麂退,叹而言曰: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予尝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

“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太史董狐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

“不然。

”对曰: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

“乌呼!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注:

①胹(ér)熊蹯(fán):

煮熊掌。

②赵盾,史称赵宣子;士季,名会。

③提弥明:

赵盾的车右。

④嗾(sǒu)夫獒:

唤出猛犬。

⑤赵穿:

赵盾的堂兄弟。

 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寘:

同“置”,放

 B.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赖:

依靠

 c.晋侯饮赵盾酒   饮:

使……饮酒

 D.宣子尝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舍:

放弃

 1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失其所与,不知

 B.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尚早,坐而假寐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就以厚敛彤墙、弹射行人、杀害厨子三件事写出了晋灵公的贪婪、荒唐而又残暴,表明他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B.在叙述士季和赵盾的进谏时,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先用繁笔写士季对晋灵公进行和缓的进谏,再用简笔写赵盾的骤谏。

 c.钮麂奉晋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当他看到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最终他选择了自杀。

 D.孔子认为,董狐是个好史官,赵盾是个好大夫。

因此,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4分)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

(7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

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2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颔联进行分析。

(3分)

   22.首联哪个字概括出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

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1)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论语·颜渊》)

   

(2)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3)孔子曰:

“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如己者。

”(《说苑·杂言篇》)

   23.根据上述文字,简述儒家主张的交友原则和目的。

(2分)

   24.孔子对“商”“赐”的断言及依据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   。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

   

(2)丰草绿缛而争茂,   。

   ,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

   (4)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5)女娲炼石补天处,   。

   ,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7岁的时候,爷爷带我去钓鱼。

爷爷叫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

“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一朵水花。

”我回答。

   “你还看到了什么?

”爷爷问。

   “还有,水面上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爷爷点了点头,对我说:

“每一个人都要对他在这个世界土制造的水花负责,这水花会激起许多圈波纹,产生连锁反应。

   我坐在岸边,静静地凝望着微波荡漾的水面。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文体明确,诗歌除外。

(4)字数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套作。

 

高三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A窨yìn;B脂zhī;C着zhuó)

  2.C(A“民声”应为“民生”,B“如怡”应为“如饴”;D、“万劫不赴”应为“万劫不复”。

  3.B(B滥觞:

起源;A银样镴枪头:

比喻表面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的人或事物;C、竟自:

竟然自顾自的,此处应为径自;D唏嘘不已:

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

 4.C(A“保护、整理、挖掘和展示”语序不当;B“继……”后少介词“凭”导致后面语意不明;D“环境感染源可能是……造成的”杂糅。

5.(3分)参考答案:

挡不住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1分,其他意思对1分,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扣1分)

6.(4分)

(1)求真务实的作风

(2)舒适自然的氛围 (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

 7.参考答案:

观点一,乐观态度,“微”事物带给人们很多便利,适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事物涵蕴丰富,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观点二,悲观态度,“微”事物的出现是人心浮躁的表现,是一种退化,社会的退步;“微”事物永远取代不了经典的作品,每日关注“微”事物,沉溺于刷屏,看微博,浪费很多时间。

观点三,“微”事物既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表现了社会浮躁的一面,我们应理性看待,既关注,但也不能沉溺其中,毕竟,它代替不了经典。

(评分标准:

5分。

观点明确,1分;言之成理3分;语句通顺,无语病,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A(“为吸毒者戒掉毒瘾提供了可能性”原文无据) 

9.C(A说“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强迫症”错;B应是“多巴胺神经通路被激活”;D“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成瘾其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文中无依据)

10.(3分)

①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的经历。

②因为痛苦经历和欣快、美好的感觉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

③因为吸毒能获得满足和欣快感,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二)(20分)

11.(2分)

示例:

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

        或“不能武断地给人下结论”,“不能无端怀疑别人”等均可。

         (意思对即可)

12.(4分)

⑴“沉寂”反映了年轻人对葛尔特茨比的试探,希望能得到他的同情;也表现了葛尔特茨比对年轻人所讲故事有无破绽的思索。

(2分)

⑵“高傲”表现了年轻人对自己心虚的掩饰,对葛尔特茨比的不满。

(2分)

13.(4分)

 ①失意落魄。

在他看来黄昏是失败者的时刻。

②戒备心强。

他对年轻人的故事始终持有怀疑态度,保持警觉。

③善良热心。

发现掉落的香皂后赶快去追赶年轻人并借钱给他。

④善于自我反省。

反省了自己自作聪明,仅凭一时的情况给人下判断。

(一点2分,答出二点即可满分;只写出性格特点但未结合文本分析酌情扣分)

14.(4分)

①有利于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或便于叙述故事。

(1分)

②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1分):

有利于对葛尔特茨比的心理进行深入描写,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1分);有利于从葛尔特茨比的角度去观察其他人物,很好地刻画其他人物形象。

(1分)

 (评分细则:

两个方面,一个是叙述故事,一个是刻画人物;其他的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