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38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 届艺术生 自然地理 必修一Word格式.docx

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反之获得就少;

②地势高低:

地势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能就多。

且地势

越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和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

③天气和气候:

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

④昼长:

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典型区域分析:

①世界上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

成因: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②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

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③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四川盆地。

地形闭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考点强化: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

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

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补充知识点:

等值线小专题

例: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课后作业: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

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35°

N以南地区年

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

(多或少),并简析其原因。

(2)我国30°

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简述其原因。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原因: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力。

2、转状况: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不偏。

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例一:

画出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例二:

如下图北半球的一条河流,河中小岛最终将与那侧河岸相连?

AB两处哪出更适合修建港口?

例三:

如下图北半球一条河流,过AB的剖面图与下图那个类似()

例四:

读南半球的河流图,图中虚线是河流中

b

a

B

A

心线。

回答1~2题。

1、A、B、C、D中那些地方受侵蚀?

2、

c

d

D

CA

a、b、c、d中那些地方水量大?

河流与地转偏向力的相关考点:

1、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②③

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A、①B、②C、③D、④

2.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A.赤道上B.南半球C.北半球D.回归线上

3、右图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表示运动物体的实际方向,正确的是:

4、南北半球分别有一个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向高纬偏转B都向低纬偏转C都向南偏转D都向北偏转

5、东经20度,南纬30度的地方,沿东经20度经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

6、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

7、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砂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砂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

地壳厚度的特征: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两部分,岩石圈范围大于地壳。

2、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例题:

1、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读右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思考:

1、一天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

什么时候气温最低?

2、昼夜温差晴天大还是阴天大?

3、雾多出现在晴朗的早晨还是阴天的早晨?

4、塑料大棚和璃温室具有保温作用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5、季节,北方的农民常用人造烟雾的办法来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其理原理是什么?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这是由于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这是由于        。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有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载,终于有了收获,据此回答1~2题 

(1).简易阳光方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地空气垂

直运动的原因是      ;

冷却的

是 ,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

是      。

(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2、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①、海陆风

②、山谷风

③、城市风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     ,理由

是         。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  。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判断理由

是                。

3、逆温:

海拔越高,气温越高或者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不到0.6℃。

图解辐射逆温:

a.中午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然物的扩散,空气质量好

b.傍晚逆温逐渐形成

c.黎明前逆温最严重,对流运动受到抑制,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最差

d.日出后逆温开始消除e.上午逆温全部消除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

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向

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点的风向的方法:

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过所求点作等压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②确定南北半球

2画出风向

北半球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南半球在左侧,且近地表风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概行成45°

的夹角,高空风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90°

的夹角)

思维拓展:

1、风向表示方法:

风向标——箭头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频图——坐标值表示风频率大小,方向表示风向;

天气图上的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

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大小的关系:

课后作业(考点4、5、6)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2.下列辐射中波长最短的是(  )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

3.右图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B.bC.cD.d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5~7题。

4.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

5.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A.甲B.乙C.丙D.丁

6.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市区B.近郊区C.远郊D.农村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读图回答8~9题。

7.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B.②C.④D.⑤

3月15日晚到16日晨,北京市区出现大雾,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有些地方的能见度只有几十米。

大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

据此回答9~10题。

9.初冬时节北京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11.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12.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

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13~14题。

1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B.②或⑧

C.③或⑦D.⑥或⑦

读“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

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6.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①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②长江处在汛期 ③中纬大陆上等温线北凸明显 

④中纬海洋上等温线都明显向高纬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

A.Pa>

Pb;

Ta>

TbB.Pa<

Ta<

Tb

C.Pa<

TbD.Pa>

Tb

1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

理论上,

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

19.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

根据下述

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资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形成条件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

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

分析形成原因。

7个气压带、6个风带

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

S,76.3°

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移动规律:

下图为“某月沿0°

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

1、北半球气压中心:

2、季风:

比较项目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湿热

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强弱

(较冬季风)弱

(较冬季风)强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干冷

干暖

蒙古、西伯利亚

亚洲内陆

(较夏季风)强

(较夏季风)弱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分布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º

之间

主要赤道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20º

主要赤道低压和

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º

-25º

大陆内部、

大陆东岸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

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º

-30º

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

控制

干旱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º

-35º

形成的冬夏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º

-40º

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高压与

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º

-50º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º

-60º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

夏热冬寒

2、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以月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课堂练习:

气候图判读技巧

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

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 

图1

此种图最常见,是气候考查的基础和重点。

 

 1.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南北半球。

如图甲气候在 

半球,乙气候在 

半球。

2.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和相对高度,能判断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计算气温年较差

(气温曲线最低和最高处的气温差)。

如图甲的气温年较差 

乙气温年较差

图2

3.仅从图2看,气温曲线相对高差(曲线坡度)(写出气候类型的序号)最大的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其次是温带季风气候 

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然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小的是热带的气候(从大到小依次是: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

4.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读出全年降水量。

如图2,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的气候(除热带沙漠气候外),其次为亚热带的气候,再次为温带的气候,最少的为寒带的气候。

 

(结论:

一般来说纬度越高降水量越 

,气温的年较差越 

二、气温和降水点状图:

气温和降水时间变化及气候类型

1、图3中12个点分别表示某地12个月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该图属 

气候。

2、图4中的a、b、c三地,12个点代表12个月,则a为 

气候,b为 

气候,c为 

 三、气温和降水折线图:

气温和降水时间分配(随月份)

  折线图实际是点状图的一种,只不过各月之间用折线连起来。

判读方法与判读点状图相同。

图5中A为 

气候,B为 

气候,

C为 

气候,D为 

四、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 

气候类型和基本特征

图8中,两个坐标表示1月和7月气温,另两个坐标表示这两个月的降水量,每一个单元格表示气温和降水的范围值。

a为 

气候

b为 

半球的 

c为 

气候。

图8

五、气温和降水雷达图或玫瑰图:

气候时间变化(随季节或月份)

注:

放射状代表降水,折线代表气温

图9有12条放射状线,分别表示12个月,各同心圆表示气温和降水量数值,由内向外增大。

无论气温还是降水量,在图中都可以画成点状、折线和粗线条。

该图中的粗线条表示降水量,折线表示气温,图示为 

气候 

六、气温和降水立体图:

气候特征和类型

图11为从一定角度俯视所得的图示,纵横坐标分别表示降水量、月份,前后延伸的坐标表示气温。

柱状图上下延伸,气温曲线画在水平面上。

柱状图的读法与平面直角坐标相同,气温曲线的读法与上述不同,需分别作横坐标和前后延伸坐标的平行线。

该图表示 

半球的 

4、特殊的气候类型

课后作业(考点7、8、9、10)

1.节日里,人们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

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放飞,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放飞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

A.向西北方向B.向东北方向C.向西南方向D.向东南方向

2.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气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B.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D.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3.下图表示地球上的三圈环流。

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为极地东风带,④为中纬信风带

B.①⑤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较多;

③⑥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

C.一般情况下,①②③控制的地区降水少,④⑤⑥控制的地区降水多

D.③为亚洲高压,⑤是亚洲低压,④为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

A.M—赤道低气压带B.M—副热带高气压带

C.P—副极地低气压带D.N—极地高气压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B.MN之间为东南风

C.MN之间为西北风D.NP之间为东北风

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6~8题。

6.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下列地区与②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

A.上海B.圣地亚哥(智利首都)

C.伦敦D.新加坡

8.下列关于⑤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B.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所致

D.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各国

下图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0.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巴拉那河B.刚果河C.湄公河D.莱茵河

11.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下面是“某地气压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12~14题。

12、该图可能在(  )

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