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932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8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莲山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格式.docx

D.

7.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B.桌面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8.一个木箱放在斜面上,以下各图中正确表示斜面受到木箱的压力F的图是(  )

9.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

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很宽的车轮

D.滑冰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

10.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

12.如图,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砖从正中间沿虚线切断,并将右半部分取走,则(  )

A.砖的密度及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砖的密度及对地面的压强均减小为原来的1倍

C.砖的密度不变,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

D.砖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对地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

 

二、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

13.伽利略理想实验表明:

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从而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要受力的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

14.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仍继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      .

15.由于惯性,汽车突然开动,乘客会      (填“前倾”或“后倾”),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      (填“前倾”或“后倾”).

16.一物体重50N,在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      ,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17.一起重机吊着重为2000N的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则钢绳对它的拉力为      N,若货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拉力      2000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货物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则拉力      2000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跳伞运动员和伞共重780N,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500N,则他和伞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      .

19.从体育项目中举一个利用惯性的例子      ,在交通中举一个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例子      .

20.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物理量      表示.

21.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说明减小      可以增大      .

22.比较图中各点压强的大小:

在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      pB      pC;

(填“>”“<”或“=”).

23.三峡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4.如图所示,用于维修汽车的千斤顶利用了      技术,可以达到      目的.

三、简答题(共4分,每空1分)

25.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

答:

原来,锤头和锤柄一起      ,锤柄因撞击被迫      ,而      由于      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四、实验(共26分;

余每空1分)

26.小明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先后在水平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表中所示.

实验次数

水平面材料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路程

1

棉布

最大

10cm

2

木板

较小

30cm

3

玻璃

最小

80cm

(1)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      .

(2)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即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3)由此可推出: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做      ,著名的      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出来的.

(4)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7.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作用效果越      .

(3)分析比较图      和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5)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9.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的几组数据如表

序号

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方向

高度差/cm

5

朝上

4.9

朝下

朝左

4

15

14.6

酒精

11.8

(1)比较序号为      、      、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比较3、4可知      .

(3)比较4、5可知:

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30.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31.如图,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吹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这个实验说明:

五、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共16分)

32.一辆重为20000N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西运动,如果它受到的牵引力是1000N,那么它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N?

方向如何?

33.一头大象质量为5000kg,每只脚底的面积为600cm2,求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34.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重为1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重力为25N的水,水深20cm.(g=10N/kg)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物理学方法.

【分析】该实验先是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逐渐变光滑,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才得到了最终的结论.

【解答】解: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条件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可见此实验条件无法实现;

故实验结论无法由日常经验得出,更不能由实验得出;

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

故选:

【考点】惯性.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AB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也有惯性.故AC错误,B正确;

D、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速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要保持静止状态.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

A、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故与惯性有关.

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故与惯性有关.

C、公共场所吸烟时,整个场所都会充满烟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与惯性无关.

D、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故与惯性有关.

故选C.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只要判断出小球在外力消失前的状态,那么在外力消失后,它仍会保持这一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小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所以当外力消失时,它仍会保持那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分析】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首先要考虑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合力小于其中的一个分力则方向相反,F1为较大的力则F2=40N﹣30N=10N,方向向右.F1为较小的力则F2=40N+30N=70N,方向向左.

F2的大小可以是10也可以是70,故A错误.

F2的大小可以是10也可以是70,故B错误.

F2的方向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故C错误.

D符合分析中的两种情况,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二力平衡的判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同时考虑4个条件方可解答正确.

二力平衡的条件有4个,“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四个条件,只有4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二力才平衡”;

A选项中,F1与F2不满足“同一直线上”;

故A错误;

B选项中,F1与F2不满足“同一物体”;

故B错误;

C选项中,同时满足了平衡力的“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

故C正确;

D选项中,F1与F2不满足“大小相等”;

故D错误;

【分析】

(1)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木块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桌面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两个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力的示意图.

【分析】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斜面,作用点在斜面上并垂直于斜面.

A、B、C、压力的方向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斜面,作用点在斜面上并垂直于斜面.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减小压强的方法有:

①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②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作答.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不符合题意;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达到减小压强的目的,符合题意.

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的位置压强越大.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的距离就越远.

故选B.

【考点】连通器原理;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锅炉水位计的本体实际上是一个小容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锅筒的蒸汽空间、水空间直接连接,因此水位计中水位与锅炉水位是一致的,水位计中的水位变化即为锅筒中水位的变化.

茶壶的壶嘴与壶身一样高,这样茶壶装满水就不会从壶嘴里溢出了,不然的话,茶壶里的水高出壶嘴水就流出来了.

U形管底部相连通,水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橡皮膜向外突出是因为受到液体压强的原因.

锅炉水位计、茶壶、U形管都是底部相连通,静止时液面相平,都是连通器的原理,橡皮膜是受到液体压强的原因向外突出.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根据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该物质的形状、质量、体积、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和压强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此题.

当将将砖从正中间沿虚线切断,砖这种物质没变,其密度就不会改变;

当将将砖从正中间沿虚线切断,其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也减小一半,由P=

可知P没变.

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 ,从而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要受力的观点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即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阻力的作用,是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从而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要受力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不需要;

阻力的作用;

错误.

14.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惯性 仍继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摩擦阻力 .

【考点】惯性;

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同时也会受到阻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最终要停下来.

惯性;

受到摩擦阻力.

15.由于惯性,汽车突然开动,乘客会 后倾 (填“前倾”或“后倾”),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 前倾 (填“前倾”或“后倾”).

【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汽车突然开动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由静止变成向前运动,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静止,所以人向后倾倒;

汽车突然刹车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由向前运动变成静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运动,所以人向后前倒.

后倾;

前倾.

16.一物体重50N,在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20 N,方向 水平向左 ,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0 .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摩擦力是在发生在接触面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据此判断其方向.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同;

平衡力合力为0.

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左;

由于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都是0.

20;

水平向左;

0.

17.一起重机吊着重为2000N的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则钢绳对它的拉力为 2000 N,若货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拉力 等于 2000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货物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则拉力 等于 2000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拉力与重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物体所受的拉力.

(l)物体在空中静止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2000N;

(2)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F′=G=2000N;

(3)当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受到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F″=G=2000N.

2000;

等于;

等于.

18.跳伞运动员和伞共重780N,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500N,则他和伞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280 N,方向 竖直向下 .

【分析】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同较大的力.

跳伞运动员和伞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竖直下落的过程受到的阻力方向竖直向上,

所以他和伞所受的合力:

F合=G﹣f=780N﹣500N=280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280;

竖直向下.

19.从体育项目中举一个利用惯性的例子 跳远 ,在交通中举一个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例子 系安全带 .

【分析】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同时也会造成一定危害.

(1)在体育项目中,助跑类的项目以及投掷类的项目都属于利用惯性.

(2)生活中防止惯性的例子很多:

轿车高速行驶时,前排的乘客和司机都要系好安全带;

保持车距;

不要超载等等.

跳远(撑杆跳高、跳远、投标枪、掷铅球等);

系安全带.

20.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物理量 压强 表示.

【考点】压强.

(1)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作用点在物体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